第三百八十三章 授權
技術要求不高,也就意味著利潤微薄。
陸部長沉吟片刻,答應道:「原則上我沒有意見,但是你們必須保證,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克隆人類!」
但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只能在國內銷售,一出口就要觸犯專利,被銷售國扣押。而且要是中華製造追究起來,鬧上法庭對國家聲譽會造成很壞影響。
軍隊要忍耐,大批科研項目的下馬,都是在儘可能將寶貴的資金集中起來,支持經濟建設。
「正因為知道很難,所以我們才更要深入研究,不是嗎?」杜煒逸努力勸說道,「現在克隆技術,只不過相當於給了我們一台原始形態的車床。不經過長久的研究,又怎麼可能造出飛機汽車輪船?如果我們覺得難度很大,就不去研究,那問題將永遠存在,而不會改變!」
節流無效,那就只能開源了。
現在好容易有了一項可以變現的世界一流技術,杜煒逸卻還執著于科研,陸部長感到非常氣憤。
胰島素、生長劑,這都是可以立即產生巨大效和圖書益的好東西,怎麼可以放棄!
為了扭轉日益惡化的形式,國家也是竭盡全力,從各個方面開源節流。
這是一個多好的賺錢機會啊!
這可是白雲天交代的重點。
「克隆技術已經成熟,現在做生物製劑不是很好嗎?這也是造福人類的巨大貢獻啊!」他堅持道。
杜煒逸思考了一陣,開口道:「就提售價的百分之十,怎麼樣?」
其他的都可以放棄,但這一個必須要堅持,哪怕是上面不允許,他們偷偷研究,也要搞下去。
真是太好了!
陸部長歡喜得臉都笑爛了,沒口子答應道。
但節流的手段已經用盡,經濟形勢依然一路下滑。
「但是我們也有條件……」杜煒逸不待他興奮地跳起來,就開口道。
一升就是數萬美元,一千升那可就是數千萬美元!
而且就算可以無需其他器官輔助,直接定向培育,器官本身生長存活,也需要相應的激素、血液、營養、神經信號來給予刺|激,這種體外存活技術,現在完全不具和-圖-書備。
「我保證!」杜煒逸莊重地承諾道。
「好好好!」
出口八億件成衣,才能換回來一架飛機,這樣的低效簡直令人絕望。
國外的看法並不重要,關鍵是國內的態度。
這是貨真價實的雙贏。
陸部長承認,他這話說得有理。
「繼續克隆研究?」陸部長明白他要什麼。
十月國慶過去不久,陸雨生部長(上章誤寫成了謝部長)傳達了高層的意見:克隆實驗應該繼續堅持搞下去,這是關乎未來生物科技發展的大事,不能受其他因素干擾。但同時也要重視外界影響,不要違背人類倫理道德,盡量將研究的範圍集中在對人類造福的領域。
克隆器官,就好比種地不需要發芽、出苗,就直接長出稻米來,就現有技術來看,近似於不可能。
但同樣的,也對未來感到徹底迷茫。
陸部長理解,給他解釋道:「就是說,克隆人就不要搞了。研究的方向,要轉向提取生物製劑方面,儘快出成果。上面希望讓人們看到了克隆技術的貢獻hetubook.com.com,然後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化解外界對它的誤解。」
他和白雲天一樣,都不是一個在乎錢的人。
出口創匯、來料加工、吸引外資,等等都是為了開源,用外來資金彌補國內的匱乏。
「對!」杜煒逸肯定地點頭。
對於這個時代的國人來說,是一個看不到希望,前途一片黑暗的時刻。由於看不到希望,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人,出國留學、旅遊脫團、偷渡、傍上一個外國老頭子……,等等,用盡了一切手段,想方設法要離開這個國度。
只要能出口創匯,就是最大收穫!
錢對他們兩人來說,早已不是他們的首要選擇。每年多幾個億、少幾個億,完全沒所謂。
「要不然我們授權給衛生部,你們再指定幾個製藥企業進行生產,我們只收取授權費,怎麼樣?」杜煒逸也明白國內的難處,想了想提議道。
按照國際價格,一毫升胰島素的售價就高達數十美元,即便是動物胰島,也售價十幾美元。
「上面這是什麼意思?」杜煒逸聽hetubook.com.com不懂這種含糊其辭的答覆,詢問道。
「這個很難的吧?」陸部長也不是什麼都不懂,就算他以前不懂,這些時間接觸下來,也了解了其中的技術難點,「器官克隆可不像克隆人,只要有一個授精卵細胞就能分裂發育。從其他專家的意見來看,要實現器官克隆,首先要解決細胞定向分裂的難題。怎麼解決讓克隆細胞全部轉化為心肌細胞?又怎麼讓它們長成心髒的樣子?另外,可不是有了一個外觀相似的東西就是器官,它還必須具備同樣的功能,可以搏動、可以供血?這可比克隆人難多了!」
現在中華製造自己沒心思做,授權給衛生部,那就等於是給國內製葯企業鬆了綁,再也不用擔心專利侵權。
這對國內製葯企業,可以說是最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真的?你們要提取多少授權費?」陸部長又驚又喜,被這個天上掉下的餡餅砸暈了。
去年開始實行的分稅制,將地方的稅收收歸中央,重新分配,就是這樣的努力。
尤其是中國急於打破美國和*圖*書封鎖制裁,對於西方的看法也尤為重視。
高層對於這項技術既充滿期待,又受到外界影響,加上他們並非專業人士,所以也存在一些顧慮。
留下來的人,純粹是基於對這個國家,最深沉的愛,讓他們不忍割捨。
至於授權費,百分之十算什麼,就算虧一點,他也會毫不猶豫答應下來。
可是國內技術落後,設備陳舊,製造能力低下,中高端產品做不了,只能搞技術要求不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國企破產、轉制,也是節流的措施。
但他更認為,好容易有了一項世界領先的成熟技術,現在正是收穫的時候。
國內一向不重視專利,學會了中華製造的技術以後,自己回去悄悄生產並不存在技術問題。
對於掌握了克隆技術的中華製造而言,雖然還存在不少技術難點,但並非不能克服。只要捨得投入,短期內就能看到成果,一年就能建成投產,產生效益。
國內經濟一塌糊塗,國家財力枯竭,已快到了崩潰的邊緣。
「那麼器官克隆可以繼續研究嗎?」杜煒逸追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