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你們不合格
「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需要承接中華製造業務的企業,必須要加入中華製造的供應鏈,成為我們的供應商之一!」
其他的廠領導,表情也變得格外難過,彷彿是為了給他勇氣,不約而同地靠了過來,緊緊將他簇擁在最核心。
廠里的工人們,也慢慢地靠了過來,圍成了一個大圈子。
「什麼才是關鍵?」一名廠領導問道。
這才是他的真實用意。
「就這個!」白雲天笑了笑,咳嗽了一聲,補充道,「我要說明一下,加入中華製造的供應鏈,和承接這次的訂單並不是一回事。承接這次的訂單,是一次性的,做完就沒有了;而加入中華製造的供應鏈,則是保持長期的供應關係,哪怕我們的業務改變,供應商的業務也會隨之變更。」
作為一把手,他當然知道要讓中華製造改變看法,要求絕對不會簡單。但廠子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哪怕是飲鴆止渴,他也不管不顧了。
然而經過十來年的改革開放,國家外匯儲備的漸和圖書漸豐裕。各個大型國營廠礦,也有錢陸續從國外引進先進設備,從單台的機床、焊接設備,到完整的生產線,製造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
「但是你們在徳汶的建設工程,不是要持續十幾二十年嗎?」葉書平問道。
「其二呢?」葉書平也豁出去了。
「請講!」
其他廠領導也紛紛點頭。
葉書平等人聽完,一陣默然。
他要的,就是要讓這些人,具有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而後生的覺悟!
白雲天越是說明,他越是相信最後的條件一定極其苛刻。
「我們在徳汶的鋼鐵廠,所採用的設備全都是目前最先進的,製造難度極大。即便是其中的一個零部件,要求也非常高,國營大廠也不見得能做出來。要不然我們也不會全國到處跑,實地去考察各個廠家的製造能力。你們認為以你們廠的設備和技術能力,能夠接下哪一個?」
「在我看來,有沒有想把企業搞好的心,才是最關鍵的!」白雲天面向眾人,和圖書目光從眾人臉上一個個看過去,語氣激昂地說道,「資金匱乏,我們可以適當提供!設備不好,沒關係,我們可以出資幫你們更新!工人對新技術新設備不了解,我們可以代為培訓!技術儲備不夠,我們可以轉讓!所有這些都不是問題!但是如果廠領導沒有一心搞活企業的決心和勇氣、工人沒有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動力,那無論我們提供再多的幫助,結果都等於零!」
很多人眼眶,都開始發紅。
這算什麼要求!
白雲天看著這架勢,反而露出了滿意之色。
因此,他在說這話時,語氣中充滿了悲壯。
到九六年,國內整體的製造能力,已經大致達到了西方八十年代初的水平。
他轉頭看看身旁的一眾廠幹部,再看看車間里工人們一雙雙充滿渴望的眼睛,橫下一條心,一咬牙說道:「白總,您說吧,只要要讓我們成為中華製造的供應商,什麼條件我們都答應!」
「鑄造廠要成為我們的供應商,首先要做的,就是廠hetubook.com•com里的管理者、技術人員,到我們公司的技校內重新回爐,學習如何管理一家現代化企業,以及相關的技術知識,這是其一!」
懇求縣領導,將中華製造的考察團拐過來,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白雲天擺了擺手,讓別繼續刺|激對方。
中華製造考察團的一名工程師,不耐煩地反問道。
「那我就直說了!」他沉聲說道。
聽到他提出的這個要求,在旁陪同的鑄造廠領導忍不住插話道。
葉書平本已跌至谷底的心情,猛然又跳到了喉嚨口,不等白雲天把話說完,就急不可待地問道。
白雲天沒有吊他胃口,直接回答道。
白雲天頓了頓,見他們雖然臉色難看,卻沒有惱羞成怒,心裏點了點頭,放緩了語調,繼續道:「不過這不是關鍵……」
一眾廠領導臉色都變得很不好看。
加入中華製造的供應鏈?
「那這個供應鏈是怎麼個章程?」葉書平想了想,退而求其次,轉過來詢問供應商的要求。
「說實話,以你們現m•hetubook•com•com在的製造水平,想要擔任中華製造的供應商,也是不合格的!」白雲天不客氣地說道。
「其二,我們會出資,委託國內企業為鑄造廠生產新的設備、生產線,與貴廠成立合資廠。設備的投入,可以由我們來出,但要與轉讓的技術一起,按照核算的價值,計算在合資廠的股份比例!」白雲天看著對方眼睛,一眨不眨地說道。
至於雙方的業務關係能維持多久,能不能長期下去,他們暫時根本來不及靜下心來思考。
雖然相距于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但是比起魯西鑄造廠進口的日本七十年代二手設備,還是先進得多。
「就這個?」
鑄造廠一方,被他這話問得面紅耳赤。
鑄造廠一干領導連連搖頭。
「但是什麼?」
若是國營大廠都不一定做得出來的零部件,那他們就更沒資格承接了。
他們若是等得了那麼久,也不會病急亂投醫,耍手段把人半道劫過來了。
利用這次考察國企的便利,在分包相關設備、零部件製造的同和_圖_書時,挑選出具備相當潛力的製造企業,想法合資控股,這才是他此行親自出馬的真正目的!
他耐心解釋道:「徳汶那邊的建設周期雖然很長,不過先期主要以土木工程建設為主。利用土木工程的間隙期,我們委託國內的廠家,代為製造的設備主要是大型、重型設備及零部件,對設備、工人技術力量的要求極高。而小型零部件,又對材料、製造精度、可靠性、使用壽命有很高的要求,以你們現在的情況基本沒可能做得了。等初期工程建造完工,後期的各種生產、生活等配套建設,對產品的要求會低一些,很多企業都沒問題,你們也應該可以勝任。問題是,你們能等那麼久嗎?」
鑄造廠是從日本進口了一批設備,這些設備放在七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都是國內較好的。
對於鑄造廠來說,現在是火燒眉毛,首要任務是先救急。接下中華製造這次的委託加工業務,先掙筆快錢讓廠子活下來,才是第一目標。
至此,他們是徹底死了承接這次業務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