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英雄起自草莽中
第一百四十四章 入股
「呂大人你放心,只要你我好好配合,布政使、巡撫、總督,甚至入閣也不是不可能的!」
若是有旁人在屋中聽到呂伯奇的這般說話,定然會十分奇怪。身為同州兵備道的呂伯奇居然問下轄一個參將的打算,這豈不是顛倒過來了?但在屋內三人看來這卻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先前的一系列事情都已經證明了劉成比其他兩人都更有遠見,更有實力,而這些都不是官職能夠帶來的。
「首先要買地!」劉成伸出食指:「蒲津渡邊上要圈下一千畝地,建工坊、碼頭、堆場、集市什麼的,到時候要麻煩呂大人了。」
「嗯!這倒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馬子怡點了點頭:「我陝西士紳責無旁貸,明日我便前往西安,替劉大人募集錢款。」
「願聞其詳!」
「那又如何?」劉成笑道:「呂大人你雖然不是什麼進士出身,但卻有一樁好處,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明白的事情不會硬插手進來。行軍打仗,最怕的就是將帥不和,上下不一。要是換了個進士老爺來,說不定哪天就借我的腦袋立威了!」
「老爺,老爺!」齊九從外面跑了進來,低聲道:「我已經把劉大人請來了。」
「這就好!」聽到劉成的話,敏敏笑了起來,她看了看左右無人,抓住劉成的右手,低聲道:「我就知道你總是有辦法!」
「打算?」劉成笑了起來:「自然是像在鄜州一樣,翻個底朝天啦!」
「呂大人多禮了!「劉成伸手將呂伯奇扶起,笑道:「我與呂大人又不是第一日相識,我劉成是個什麼樣的人呂大人您還不知道嗎?今後仰仗呂大人的地方還多著呢,何必如此呢?」
這時馬子怡從外間進來了,呂伯奇看了他一眼,突然問道:「馬公,本朝以舉人之身入閣拜相的最近的是哪一朝的事情呀?」
「劉大人,老夫有一句話不知道當問不和圖書當問?「馬子怡捋了捋頷下的鬍鬚,突然問道。
「若只是一千畝倒是無妨!」呂伯奇笑道:「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黃河邊上的地恐怕也不值幾文錢。」原來從龍口瀑布到風陵渡口這一段黃河,河水湍急,河道變化無常,兩岸的土地雖然灌溉方便,但卻少有人開墾耕種,這一點呂伯奇倒是清楚的很。
感覺到手中那支略有點粗糙的小手,劉成心中也不由得一動,反手將其握住,低聲道:「我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有辦法的。」
「願聞其詳!「呂伯奇笑道。
既然在最主要的事情上已經說好了,屋內的氣氛也變得輕鬆了起來。馬子怡甚至親自為劉、呂二人布茶,三人說些閑散話兒,眼見得時候漸晚,呂伯奇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疑問,低聲問道:「劉大人,此番鄜州破賊明明是你一人之功,為何全不居功,推功於我呢?」
酒席散去,馬子怡與呂伯奇在書房中喝著茶水解酒,不難看出這兩個紳士平靜的表面下隱藏著些什麼東西。
「比如你!」
「那為何選我呢?你應該知道我不過是個舉人出身。」說到自己的痛處,呂伯奇不由得低下了頭。
「這個錢自然用不著兩位出,兩位只要拿出個幾百兩,做個姿態就好了!「劉成笑道:「我打算從鄜州縉紳手中募集一部分,再說這些錢也不是一下子都投進去,比如浮橋,只要修好了,就可以收厘金,就算是百里抽一吧,一年下來怎麼也有個兩三萬兩銀子,還有碼頭的市稅、房子租金等等,這些都是有回報的。」
「是呀!「馬子怡在一旁幫腔道:「劉大人的行事您還不知道,來日方長嘛。來,大夥進去說話!」
呂伯奇也不謙讓,撩起官袍的前襟便快步出了房門,到了院門口正好遇到劉成,斂衽下拜道:「劉大人恩同再造,伯奇感激不盡!」
三人進和-圖-書得屋來,馬子怡讓僕役婢女退下,屋內只剩下他們三人,氣氛一下子便冷了下來。過了好一會兒,呂伯奇問道:「劉大人,你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呂大人,既然你開口問,我也就直言了!「劉成笑道:「本朝自土木之役后,統兵皆用文吏,武人縱為總兵也不過為奔走之輩。我是個武人,若想做番事業,就必須有一文士相互扶助,呂大人,你明白我為何要這麼做了吧?」
「好,好!」馬子怡站起身來,稍微整理了一下衣冠,正要出門相迎,又停下腳步,伸手延請道:「呂大人,您請先!」
「具體數字一時間還沒有,怎麼也要個四十萬兩銀子打底吧!「劉成獅子大開口,很輕鬆的吐出了一個天文數字,險些把旁邊的呂伯奇砸了個跟頭,這已經超過是西北邊軍一年發下去的軍餉了。
馬子怡搖了搖頭,笑道:「我年歲大了,哪裡記得這等事情,不過我若是沒有記錯,恐怕至少也是洪熙年間的事情了吧?算起來也有小兩百年了。」
聽劉成這般說,呂伯奇忍不住笑了起來,的確以劉成一貫以來的膽大妄為,如果不是一開始遇到楊鶴這個好性子的,只怕早就吃了大苦頭。他倒是對自己頗有自知之明,知道做到一州知府就已經是到了極限,因此剛得知當上了兵備道,就準備依仗劉成了,因此他對劉成這麼說也不著惱。
「這麼多?「呂伯奇瞪大了眼睛:「這個,這個恐怕老夫就無能為力了。」
「那劉大人盡可放心,我當上兵備道后對於你的行事絕不掣肘!」
「那就多謝二位了!」對於馬、劉兩人的態度,劉成十分滿意。其實他向鄜州縉紳利用發股的方式募集資金的目的除了解決資金不足的困難以外,還有一個目的便是將其拉入自己的集團之內,擴大自己軍政集團的社會基礎。到現在為止,以和-圖-書劉成為首的這個小集團雖然有了相當的軍事與經濟實力,但在社會基礎方面卻幾乎是零。如果打一個通俗的比方,劉成的集團是一個沒有任何社會基礎的空中樓閣,甚至不如徐鶴城,好歹徐鶴城腳下還有一個邪教組織。他的手下要麼是因為他的官職,要麼是為了每個月的薪餉才在他手下幹活的,如果某天早上他從馬背上掉下來摔斷了脖子,那這個集團也就會隨之土崩瓦解。這些縉紳們雖然沒有武力,但他們有經濟實力,並且控制著當時的基層社會,劉成如果想要在大明這個社會紮下根來,那麼將其中一部分拉入自己集團之中,並與其分享利益就是必須的。
「那就好!」劉成點了點頭:「其二就是要修橋了,我打算先修一座浮橋,溝通陝西、山西兩地,如此一來往來於兩地的商旅必然會經由此橋通過,我一來可以收厘金以養兵,二來這裏水陸交通方便,我工坊裏面生產的呢絨、鐵器、皮革等貨物也可以行銷到河南、山西、南北直隸,獲利更豐。」
馬子怡笑道:「老夫便也和呂大人一樣吧,我還有個兒子在劉大人手下做事,便再出三千兩,折算起來一共六千兩,如何?」
劉成微微一笑,卻不說話,只是朝馬子怡使了個眼色。馬子怡會意的站起身來,笑道:「夜宵怎的還沒送上來,我過去催催!「說罷便走了出去,隨手將房門帶上。
「我要做三件事情!」劉成伸出三根手指來。
「那本官就出個三千兩吧!「呂伯奇咬了咬牙,決定出點血,畢竟自己這個官和命都是劉成保下來的,光這兩個就遠不止三千兩銀子了,再少就說不過去了。
「缺多少呢?」這次說話的卻是馬子怡,相比起呂伯奇他要精明的多,對於劉成的事業的了解也要深的多,他很清楚劉成說的這些都是能賺錢的買賣,只不過要先期投入一大筆和-圖-書罷了,他已經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搶先出手,給馬家先佔得先機。
「那便多謝馬先生了!」劉成聽了心中暗喜,他最在意的倒不是馬子怡能弄來多少銀子,而是能拉來多少人,畢竟只要是掏了錢的,便成為了他潛在的支持者。
「馬老先生,你我之間還有什麼當問不當問的,只要您開口,劉某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劉成笑容可掬的答道。
「劉大人,我知道你有本事!」呂伯奇笑道:「可本朝自有制度,非人力所能變,呂某有幾分本事自己倒也清楚,能做到這個兵備道都已經是過分了,什麼布政使、巡撫什麼的想都沒有想過,只要份內的事情不出什麼差錯,呂某就心滿意足了!」
「我手上除了兩千多兵以外,本來就有三千壯丁,再算上這次俘虜的流賊,加起來光是民夫就有五六千人了,兵朝廷會發餉,民夫卻不會,這麼多人要吃要穿,我就要給他們活干!「劉成一邊說,一邊扳著指頭給兩人算賬:「鄜州的水渠今年也就幹完了,陂塘局裡面也就能養活個千把人,鄜州的工坊和軍屯還能養個五六百,其餘的我打算都帶到同州去,工坊、浮橋、碼頭、還有水利都搞起來,人頭我這裡有,就是缺錢!」
「比如呢?」
「好!」馬子怡點了點頭:「您這次若是成功,那您手中就有四十萬兩銀子,這可是很大一筆錢,朝廷一年從陝西收到的賦稅也沒有這麼多,敢問一句您打算用這麼大一筆銀子做什麼呢?」
「底朝天?「呂、馬二人對視了一眼,從對方的目光中看到的有擔心,但更多的卻是興奮,畢竟在他們兩人在鄜州可是大發了一筆,若是在同州能夠照樣再來一次,豈不是妙極?
「那其三呢?」
劉成微微一笑,也不多言,他心知空口無憑,像呂、馬這種在紅塵中打了幾十年滾的老油條僅憑几張空頭支票是別想讓m.hetubook.com.com其歸心的,但自己今晚的話在兩人的心中已經埋下了兩粒種子,只要環境一合適就會萌發出來,成長為參天大樹。
「老狐狸你終於耐不住性子了!」聽到馬子怡終於開口,劉成心中暗喜,他很清楚相比起呂伯奇來,馬子怡的城府要深得多,雖說已經致仕,但父親做過閣老的他潛在影響力遠大於當上同州兵備道的呂伯奇。雖然此人是鄜州縉紳中最早與劉成合作的,但合作的程度也是最淺的。相比起賣身投靠的趙有財、靠劉成謊報功績爬到同州兵備道的呂伯奇、沒臉沒皮到稱劉成為族叔的劉舉人來,馬子怡不過付出了一個不那麼有用的兒子,卻分到了最大的一塊蛋糕。劉成當然不甘心讓這條大魚輕鬆的吃完了魚餌卻脫鉤而去,明末的陝西士紳雖然遠不如南直隸那麼勢力龐大,以至於可以操控朝局的地步,但依然是陝西當地最有力的勢力集團。從邊軍局勢的角度上看,陝西是西北的重心,九邊重鎮中的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四個軍鎮要麼在陝西範圍內,要麼其供給後勤都要依靠陝西,也就是說劉成如果控制了陝西一地,邊軍中接近一半的兵力就只有在餓死與歸降兩者之間做出選擇了。擁有了如此強大的兵力,只要與塞外的蒙古諸部達成暫時的妥協,向其借兵,無論是東出潼關控制河南,還是出武關控制南陽盆地,破三關控制湖北,然後沿著長江順流而下,直取江南,席捲天下都不過是指顧之間的事情了。從軍事地理的角度上講,相比起以遼東為根本之地的后金政權,陝西更適合作為征服中國的發起點。因為從東北向南進軍,必須越過黃河、淮河、長江等幾個大的地理障礙,而從陝西向東進軍卻是沿著黃河、漢江、長江等幾條大江河順流而下,其難易程度自然要容易的多。但這一切都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得到陝西士紳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