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1630

作者:克里斯韋伯
大明1630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無情未必真豪傑 第八十六章 結拜

第二卷 無情未必真豪傑

第八十六章 結拜

劉成有些突兀的行動把胡可鑒嚇了一跳,他本想推辭,但看到劉成的叩首,話到了嘴邊又咽回去了。
「也好!」胡可鑒也是聰明人,立刻就領會了劉成的意思,劉成對那個親兵道:「你帶兩個人。送胡公公回宮!」
劉成看著胡可鑒消失在憫忠閣的那座佛塔後面,方才轉過身來,走到那群僧人面前,問道:「什麼事情?」
兩人邊說邊聊,卻突然發現前面的路到了盡頭,前面是一個頗為破舊的閣樓,門前有一尊佛塔,閣樓上掛著一幅牌匾,上面寫著「憫忠閣」三個大字。看佛塔形制古香古色,倒不太像是當時的建築。
看到劉成自信滿滿的神情,胡可鑒的神色十分複雜,他嘆了口氣道:「你說的也就幾分道理,流賊再怎麼麻煩比起東虜來總不過是小事,前幾日朝堂上有人說你既然平定了蒙古諸部,何不調幾支蒙古鐵騎來內地平賊?以虜攻賊之策,無論死了誰都對國家有利!」
聽了胡可鑒這番話,劉成不由得在腹中大罵此人缺德,趕忙勸說道:「萬萬不可,這些新降之人,恩義未結,都是些虎狼之輩,若是讓其來到中原,只怕荼毒百姓,適得其反!」
「那,那怎麼會?只是劉將軍乃是早晚要封侯的,而我——」胡可鑒說到這裏停了下來,但沒有說出口的話兩人都明白。劉成笑了笑,一把抓住對方的胳膊,硬扯著跪倒在佛塔之前,沉聲道:「在下劉成,今日願與胡可鑒胡公公結為異姓兄弟,福禍共之,請滿天神佛、歷代陣亡將士英靈為證!」說完后,向佛塔磕了三個頭。
劉成見胡可鑒行罷了禮,趕忙將其攙扶了起來,兩人對視而笑。胡可鑒道:「本來結拜兄弟乃是大事,這般是草率了些,只是自古內廷與武將交接都惹人忌諱,賢弟明白吧?」
「兄長請放心,小弟明白,今天的事情只有你知我知,天知地和圖書知,不會有第三者知道!」劉成笑了笑:「不過小弟有件事情還想要勞煩兄長一番。」
「不行?那就退到邊牆以內,實在不行就退到固原城,這總可以了吧?」、
「多謝兄長了!「劉成向胡可鑒躬身拜了一拜,胡可鑒心知這是將此事託福給自己的意思,也昂然受了劉成一拜。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陣爭吵聲,聽聲音倒像是劉成的親衛。劉成皺了皺眉頭,對胡可鑒道:「兄長,也不知道是出了什麼事情,且去看看!」
「不行,那怎麼說?」
「原來是此事!」胡可鑒本來還有點擔心是什麼麻煩事,此時已經完全放了心,拍著胸脯笑道:「賢弟放心,這件事情包在愚兄身上,也不用你出錢,我找個機會在聖上面前提上一句,自然會有人出錢出力的。」
「小弟麾下將士也有不少死於王事的,回去后便讓人抄錄一份姓名籍貫,若是有骨灰也一同送來,便在這憫忠閣前樹碑留名,建佛塔以儲之,每月朔望日便以香火祭奠,他們為國奮戰,總不能讓他們曝屍荒野,當個孤魂野鬼吧!這些都要花錢,兄長不要推辭!」
劉成聽了胡可鑒這番話,也不由得嘆了口氣,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古代中國人看來,生下子嗣,延續香火乃是孝敬父母的起碼條件,而孝又是所有善良品德的源頭,因此自殘身體,無有後代的太監們天生在道德上就有劣勢。就算像胡可鑒這種已經爬到太監這一群體巔峰的,實際上晚景也凄涼的很,沒有含飴弄孫之樂,只能與青燈古佛為伴,孤苦終老,而這已經比絕大多數太監要好到天上去了。
劉成讓胡可鑒說的哭笑不得:「胡公公,我不是說守不住,而是說那樣退到黃河以西,只守前套是不行的!」
「嗯!「劉成點了點頭:「早晚的事,自努爾哈赤起hetubook.com.com事以來,一貫的策略就是聯絡諸蠻,進取中原。皇太極即位后,更是對蒙古諸部一手打、一手拉,虎墩兔憨如果不是為我所滅,估計他早晚有又會西征,其目的很簡單,打垮身為蒙古大汗嫡系的虎墩兔憨,好自己取而代之。如今虎墩兔憨已經被我所殺,估計他接下來就要遠征草原,逼迫蒙古諸部擁立他為諸部之汗!」
「溫先生?」劉成聽了一愣,他陞官升的太快,又都是在西北帶兵打仗,對朝廷里的官員並不了解,一時間也想不起來胡可鑒說的溫先生是何人。
「有什麼不太好的,莫非是胡公公覺得末將身份低微,高攀了?」
聽了劉成這番話,胡可鑒的神色也變得嚴肅起來,他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必推辭了,賢弟請放心,這件事情我一定辦的漂漂亮亮!為後人留下一段佳話!」
「呵呵!」胡可鑒聽到劉成的稱讚,突然笑了起來:「劉將軍,這崇福寺雖然是英宗皇帝下詔重建,可具體操作可是咱家的前輩,當時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宋公公可是牽頭捐出了不少銀子,前輩們的豐功偉績,咱們做後輩的豈能不記在心裏?」
「胡公公,若是按照你所說的,退到河西去,那就把東套、西套、土默特川這些水草豐茂之地都讓給了依附東虜的蒙古部落,那現在歸降我們的土默特部與察哈爾部怎麼辦?失去了牧地水源,他們怎麼餵養牲畜?怎麼繁衍生息?結果要麼倒戈投向東虜,要麼因為衣食無著而起兵生亂。何況東虜此行來目的並非是為了破口,而是為了拉攏蒙古諸部,迫使其承認皇太極為其大汗。如果我們不戰而逃,那漠北、漠南諸部會怎麼想?豈不是都投入皇太極的宇下,供其驅使?」
聽到這裏,劉成點了點頭,他與胡可鑒在這個時候會面是不太見得光的,這崇福寺乃是www.hetubook.com.com京師里有名的大叢林,寺中的主持見過的達官貴人一定不少,若是讓其看出了破綻,會惹來不小的麻煩。他轉身對胡可鑒道:「兄長,不如小弟讓人護送你先走,我來應付這些僧人!」
「為何叫這個名字?這寺廟不是叫崇福寺的嗎?「劉成問道。
「那,那劉將軍打算怎麼辦?」
「那,那可如何是好?」胡可鑒頓足道:「要不劉將軍你回去后就將諸部過了黃河,憑河而守?」
「呵呵,劉將軍倒是與溫先生想到一塊去了!」胡可鑒笑了起來:「天子一開始聽了也有些意動,不過溫先生說此乃虎狼之葯,唐僖宗赦李克用之罪,以其兵破黃巢,可也傷了國家的元氣,流賊雖然貽害甚廣,但還沒到這一步。」
為首的僧人看到劉成的言語氣度,立即便看出他是眾人的魁首,趕忙賠笑道:「貧僧玄慈,乃是鄙寺的執事,聽管事說有貴人前來,趕忙過來引路,卻不想被貴屬攔住,起了衝突。」
「大人,他們自稱是寺里的僧人,說要前來拜見您與胡公公,於是——」
「是,大人!」
胡可鑒見劉成神色怪異,還以為對方有些不信,便繼續說道:「說來這京城中寺廟不少都是公公們出錢出人維持的,沒有法子,我們這些閹人沒有子嗣,年紀大了沒法在宮裡待了總得找個地方歇腳養老,便捐些錢財在寺廟裡,老了也有個養老送終的地方!「說到這裏,他嘆了口氣,神色有些凄然。
「賢弟請講,只要愚兄辦得到一定替你辦到!「此時胡可鑒與劉成的關係已經大不一般,他與劉成說話的口氣自然親密了不少。
「這寺廟乃是大唐貞觀十九年所建,當時太宗皇帝出兵征討高句麗,將士死於王事者甚多,他回師時途徑幽州,便在下令這裏修建了一座寺廟,以憫忠義之士歿于戎事,於是便得了這個名字。後來諸代或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損毀,皆重新修建。前朝末年,寺廟又為戰火所毀,直到本朝正統年間,英宗皇帝下詔重建了這座寺院,天子御筆題名,才改為崇福寺!」
想到這裏,劉成做了個手勢,示意身後的護衛退到遠處,低聲對胡可鑒道:「胡公公,若是你不嫌棄的話,不如你我結為異性兄弟可好?將來你便是我孩子的叔父,年邁之時便可來我府中,自然有他替你養老送終!」
「哈哈哈!「劉成聽到這裏,不由得啞然失笑起來,感情這崇福寺是群太監主持修建起來的,聽起來倒是怪異的很。不過轉念一想,皇帝身邊辦事最方便,用的最得心應手的不就是太監嗎?這些閹人們雖然名聲不好聽,可能夠運行內廷這麼大的系統,自然有相當豐富的實務經驗,又有錢,還真是最好的人選。
兩人朝著人聲走了過去,只見六七個和尚被劉成的親兵堵在路邊,正與其吵個不休,劉成趕忙走了過去,問道:「怎麼回事?」
「便是這憫忠閣!」劉成指著眼前破敗的閣樓和佛塔,沉聲道:「兄長,這裏本是紀念近千年來為國捐軀的英靈,卻破敗如斯,小弟也是武人,看了也不禁有些心酸。本來想要自己出錢請寺廟將其修繕一番,只是在京師里時間緊,又不知道有什麼忌諱,怕惹來麻煩。兄長在京師門面熟,手頭廣,還請牽頭將這憫忠閣修繕一番,以祭奠在北地戰死的將士們,所需資費,小弟自然遣人奉上!」
「憑河而守?」劉成一愣,隨即才反應過來對方是要自己將軍隊退到黃河以西,只守前套地區。他搖了搖頭笑道:「胡公公,這樣是不行的?」
「打一仗!」劉成笑道:「皇太極如果來也不可能帶很多兵來,也不可能在這邊呆太長時間,畢竟他的根本還是在遼東,只要挫其兵鋒,讓諸部看到我大明有可戰之力,自然就不會一邊倒了,剩下就是比賽兩邊拉https://www.hetubook.com.com攏了,這方面東虜肯定比不過我!」
「哦?好好的為何要改呢?」
「這個——」胡可鑒聞言一愣,旋即臉上露出喜色來:「這,這不太好吧!」
「原來如此!」劉成聽了胡可鑒這番講解,不由得笑道:「胡公公果然博聞強識,竟然連這些細節都知曉!」
劉成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他也覺得胡可鑒的判斷頗有道理。以當時的普遍價值觀來看,楊鶴對自己可謂是有再造之恩,他的公子擔任自己的領導,必然能讓自己死戰。楊鶴獲罪就是因為平賊失敗,楊嗣昌若是完成平賊大業,崇禎很有可能會以子之功,免去楊鶴先前之罪,這在古時會被傳為忠孝兩全的美談。只是這一切在劉成這個現代人看來,實在是太過一廂情願了點。
「溫體仁?是他?」劉成聽到這個名字,立刻想起不久前李東國向自己求援時曾經提過他的座師便是在朝中做次輔,還托自己帶了封信過去,想不到竟然在這裏聽到了。胡可鑒看到劉成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還以為他還在想這件事情,便笑道:「其實那個上書以蒙古兵剿賊的也是你的熟人。」
「將軍有所不知!「胡可鑒倒像是十分熟識的樣子:「這崇福寺本就是叫憫忠寺的,這個名字還是本朝正統二年改過來的!」
「我的熟人?那是誰?我在朝中哪有認識的人?」
「也好,今日承蒙劉將軍不棄,咱家也就逾越了。」說到這裏,胡可鑒稍微停頓了下:「咱家胡可鑒,願與劉成結為異姓兄弟,福禍共之,請佛祖菩薩在此為證,若有違誓者天地不容!「說罷,他也向那佛塔磕了三個頭。
「哦,便是那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溫體仁溫長卿,他在閣中的位置僅次於首輔周延儒周先生!」
「便是楊鶴的兒子楊嗣昌楊大人,他巡視宣府、大同軍務有功,剛剛升遷至兵部侍郎。想必他是想要借你之兵力,平定流賊,以雪父恥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