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大明1630

作者:奶瓶戰鬥機
大明1630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四十九章 洪承疇

第二百四十九章 洪承疇

「回稟督師,末將的侄兒原本是要到京城訪友的,在末將那裡聽說了此事,他一向好事,便要跟著末將過來。末將拗不過他,便只好帶他過來了。」鄭芝虎趕忙回答道。
幾個人跟著洪承疇的親隨進了他在塔山堡內的臨時府邸。走了沒幾步就到了一間廳堂前。
所以當鄭芝虎和吳三桂前往拜見的時候,洪承疇雖然沒有玩出什麼降階相迎,但是也沒有故意讓他們在門房裡久等,而是直接就讓他們進來了。洪承疇甚至也已經知道鄭芝虎將鄭森帶來了,還特意讓鄭森也跟著進來。
「二位將軍快快請進。」廳堂里傳來了洪承疇的聲音,同時一位親隨打開了房門。
「我記得令侄是有功名在身的吧?」洪承疇又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正理。」
「督師這裏乃是討論軍國大事的地方,未得召喚,末將卻哪裡敢將不相干的人帶進來?」鄭芝虎趕忙道。
到了下午,運糧隊順利地到達了塔山堡。塔山堡並不大,不足以容納十余萬軍隊,所以大部分的軍隊都駐紮在塔山堡外,運糧隊穿過一座座軍營,一直來到塔山堡的城門口。
明軍的騎兵開始轉了回來,跟上了繼續向著塔山堡前進的隊伍,而那些滿清騎兵則沒有再出現,顯然,他們也明白,這個目標不是他們能對付得了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
「哦?那為何不帶進來?」洪承疇道。
「這我知道。但總能有一點參考作用。」鄭森一邊說,一邊想,如果剛才發起追擊的是自己的將來的裝備著安達盧西亞馬的胸甲騎兵,或者是裝備著用阿拉伯馬混血的馬匹的輕騎兵,能不能迅速的追上並且消滅這些蒙古牧民。
「糧食什麼的就讓他們拖到糧倉裏面去好了。鄭總兵,我們還是一起去向督師交令吧。」吳三桂道。
兩人進了屋,見洪承疇正坐在正堂上,鄭芝虎便捧起手裡的一支令箭道:「末將奉命運送軍糧,今日已經送到,特來交令。」
隨著明軍騎兵的加速,那些滿清騎兵也開始加速,也許是因為他們沒有披甲,更輕一些,也許是因為他們的騎術更好,所以他們加速明顯要更快一點,很快就拉開了和明軍騎兵的距離。
運糧隊在沿著土路走了大概五六里之後,在他們的左邊出現了一隊建胬的騎兵,人數不多,大概只有二十來個。他們牽著馬,不遠不近的跟在後面。
隨著明軍騎兵的靠近,這些蒙古人也都迅速的上了馬,不過他們並沒有向前衝鋒,而是如同吳三桂預料的一樣開始向後撤退。當蒙古人都開始背對著明軍騎兵撤退的時候,明軍騎兵突然和-圖-書開始加速,這個時候不加速肯定就趕不上那些蒙古人了,而那些蒙古人也已經在向後跑了,如果在中途掉頭,不但會損失速度,還會自己把自己的隊形弄得一塌糊塗。所以他們已經不用擔心可能存在的騎兵對沖了。
「得令!」那個家丁應了一聲,便立刻轉身而去,不一會兒,大概三十來個明軍騎兵就向著那隊滿清騎兵慢跑了過去。騎兵對沖的時候,速度更高的一方會更佔便宜。但馬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一開始就全速奔跑,那等到雙方真正接戰的時候,馬就跑不動了。
「謝督師!」兩人一起說道,便直起身子,走了進去。
運糧隊從海邊出發,向著塔山堡前進。從塔山堡到這段海岸有一條土路,因為在這附近有關寧軍的一處軍屯。當年遼東淪陷之後,大量的難民逃到了這裏,然後就淪為了遼西將門手裡的農奴,為遼西將門的那些將領們耕作農田,這也就是所謂的「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人」。
「讀書人讀聖賢書,本來就是為了要做聖賢,卻也算不上是不知天高地厚。舍弟來信,也經常向我提起令侄,以為是我福建第一奇才。」洪承疇笑道,「他寫的那些書,我也看過一點,天授之說,也算得別開生面。我也早就想見見這位少年了。」
洪承疇站起身來笑道:和-圖-書「二位將軍辛苦了,且請坐下。」
不過如今,即使是在這些地方,也經常會有建胬的騎兵出現,所以,如今屯田的農奴都已經被轉移到附近的一些堡壘中去了。這些堡壘的防禦能力有限,裏面的物資也有限。所以如果有大股敵軍過來了,這樣的堡壘也是保不住這些人的。不過如果來的只是一些小股的偵察騎兵,那他們肯定不能把這樣的堡壘怎麼樣。
這是就有親隨過來,接過了兩人手裡的令箭。
「三猴子,你帶上一隊人,去把那些蒙古人趕遠點。」吳三桂道。
「在大人面前,哪有末將坐下的位置。」兩人都一起推讓道。洪承疇再三要求二人坐下。兩人才斜著身子,在兩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回督師的話,末將的侄兒乃是南安的廩生。只是中了這個秀才之後,卻不肯老老實實的準備考舉人,一天到晚的說要做聖賢。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鄭芝虎趕忙謙虛一下。
等鄭芝虎說完了,吳三桂也捧起一支令箭道:「末將奉命護送軍糧,今軍糧以安全抵達,特來交令。」
鄭芝虎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於是幾人就一起進了塔山堡,向著洪承疇的駐地去了。
「如今也沒什麼大事。」洪承疇道,「就請鄭總兵將令侄喚進來,老夫看他的書,有些地方也不是很了解,正好可以https://m.hetubook.com.com和他切磋一番。不知道鄭總兵可同意讓他在我這裏多呆幾日?」
自從洪承疇的大軍從寧遠出發后,滿清派出的小股的偵騎也越來越多了,明軍和清軍經常性的會發生小規模的交戰。這些滿清騎兵當然沒法直接向多達十余萬人的洪承疇的主力發起攻擊,但是他們卻一直很努力的在獵殺明軍的夜不收,儘可能的壓縮明軍騎兵的活動範圍。從運糧的海岸道塔山堡的這段路上,也曾有過建胬的騎兵出沒。
「我們要不要去幹掉他們?」鄭芝虎問道,「老讓他們跟著也不是個事。」
說完,吳三桂招了招手,一個瘦瘦的家丁就跑了出來道。
「督師,鄭總兵的侄兒如今正等在門外面呢。」吳三桂突然插嘴道。
「末將鄭芝虎(吳三桂)前來向督師大人繳令。」鄭芝虎和吳三桂站在台階下躬身大聲道。
明軍騎兵開始減速,他們其實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這樣的追逐中趕上那些蒙古牧民。他們的任務也僅僅只是將那些討厭的蒼蠅趕得遠一點。
「少將軍,已經記錄好了,不過您也知道,靠密位測距,再加上沙漏計時來判斷速度,得出的數據是很不準確的。」那個軍官回答說。在原本的歷史上,世界上最早的利用鐘擺計時的時鐘還要到一六五七年才能出現。而在這個時代,雖然鄭森明白在https://m.hetubook.com.com工業上對於精確計時的要求,而且也知道所謂的鐘擺原理,但時鐘的研製並不順利,直到現在,也沒有製造出可用的產品。
依著我大明過去的習慣,就算是總兵,在面見洪承疇這樣的文官的時候,也如奴僕一般。不過近兩年來,局面大有改變,朝廷對於那些地方軍頭已經越來越沒有制約力了。如今即使是洪承疇這樣的大人物,在接見下屬的總兵的時候,也不至於太傲慢了。
洪承疇便問起海上的事情,鄭芝虎便一一回答了。洪承疇又道:「聽說鄭總兵的侄兒也來了?」
「他們不會和我們打的。」吳三桂搖了搖頭道,「你看這些蒙古人,連皮甲都沒穿,也沒什麼像樣的武器,真要和我的兒郎打,他們都不夠看的。不過這些蒙古牧民的馬術都不錯,人家畢竟從小就會騎馬,論騎馬跑路,我們誰都比不過他們。不過,派人過去把他們趕遠一點也好。」
「二位將軍,洪督師就在裏面等著你們。」帶著他們過來的親隨說。
「記錄下他們的速度數據了沒有?」在稍微遠一點的地方,鄭森正對一個模範軍的軍官說。
「只是些蒙古人罷了。他們人太少,啃不動我們的。」放下手裡的單筒望遠鏡,吳三桂對在旁邊的鄭芝虎道。這望遠鏡是不久前鄭芝虎賣給吳三桂的,價格也非常有良心,每一具要價兩百五十兩銀子。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