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上) 仰屋著書·鳳篇
第三十三章 成仙作祖唯金丹
「我按照二龍道兄的古法金丹,走無上丹道的路。目前靠著本命劫仙道果,勉強可以應對一下。但——」
「……」
血河沒了,但血河流動的渠道還在。
輕輕鬆鬆,便將紀士育剛剛恢復至巔峰的法力,重新抽空。
雲夢音明白于丹青言外之意,不再多問。
僅這一點,就在諸多東萊魔修之上了。
只要不是劫仙級存在,沒有仙氣作依仗。
當年一洲碎成四塊,才有東南西北四洲。為遮掩這檔子隱秘,東萊在太玄宗牽頭下,銷毀諸多古老典籍。
話音剛落,他感覺自己體內的魔煞正不斷向大地流失。
如今這些後輩瞎折騰,可別又把魔神的因果帶回東萊啊。
在研究室負責實驗研究的,和真正動手術的。理論能力與實踐能力絕非一回事。
等法寶裏面的靈力耗盡,就是于丹青敗北之際。除非對方蠢,選擇硬扛他的天級道法「萬象天圖」。
他清楚,伏衡華已經把自己最大的缺陷彌補。
接下來,就是維繫金丹恆一不變的真性,行金丹「七煉九返之法」。最終將這顆只能一時與天地共鳴的金丹,變成永恆金丹。
這次出來透氣,不僅實驗自己當下的道法,也讓他對自己如今的狀態,有了清楚認知。
丹者,混成無礙之象。
「這……這是什麼法術?大地?地下血河沒了,如今就是一片空地,你……你這怎麼可能……」
于小磊明白過來,放棄以雷霆轟斷星柱,任由紀士育抽取星天之力。
且不論伏衡華這個怪胎。排在第十位,那個沒有出現在「天央盛會」,完全靠著氣機感應,被東萊金榜自動錄入的神秘修士,修為未必在鍾離子涵等年輕高手之下。
其理念為:天地為一爐鼎,眾生為煉材,證道即為成丹。
轟隆——
這是和天符經、皇庭書齊平,屬於丹修的造化天書。
甚至紀士育自己不想,伏衡華也要逼得他,不斷壓榨他的本命星,將今生積累的靈力,乃至前世歷劫獲取的星辰本源,甚至前前一世的歷劫成果,統統交出來。
伏衡華默默不語,低頭看向石台上,已成焦炭的屍體。
星辰補充的力量在體內轉化https://www.hetubook.com.com為血煞真元后,又自行向大地流去。
于小磊的影像在二人返還地下福地時,便戛然而止。
一切道路的盡頭,都可以通達造化。
而伏衡華揚長避短,靠道行提戰力的方式更加離譜。
不過他這種金丹,距離真正的金丹證道,仍有一段漫長的路。只是超凡之終點,入聖之始。
「你難道還指望他心向正道,學著你身邊那隻老鷹一樣,老老實實當巡島護法嗎?這種魔頭,殺了便是!」
別說,我還真打算給他一個機會。
萬神齊出?
五方老君那樣的法相道神,弄出十來個,就算伏衡華法力渾厚了。
紀士育逃得再快,那一點魔血困在八百里洪爐之中,便似一團爐中煉材,和這段地下血河一起,輕鬆煉成丹丸。
在他這樣的高強度準備下,縱然有不開眼的宗師過來尋晦氣。他也有自信輕鬆逃走。正是明白于丹青身上底牌多,東萊各宗門才請他幫忙照看後輩。
于小磊看了,不得不感慨血魔一脈的命硬。
于丹青看著東墨陽等人,長長一嘆氣:「只是暫時容許你們和赤淵道派走動。不過把身份遮掩起來,就用『無妄洲』的身份行事,別給我們老家招惹麻煩。」
「可笑的掙扎。」
衡華長長一嘆。
路上,吹著涼風,伏衡華心中無比滿足。
沒有人能在一波「萬神齊出」中,殺到伏衡華跟前。如果一波拿不下敵人,那就萬神自爆,然後再來一波。
雲軸作為仙器級的材料。
沒有仙器打底,你讓伏衡華弄一個試試?
此金丹非太玄之金丹,乃前世地球道教所指的「金丹大道」。
可畢竟是鬥法嬴上來的,往後排不切實際。
看著冒煙的焦炭,伏衡華默默搖頭。
見他嘆氣,于小磊更加誤會。
伏衡華徹悟本相,決意締結此丹,契合《造化會元功》之正途。
「哈哈!那你們可以試試,看看我死前,能不能將你們兩個孽障帶走!別忘了,我還有星天之上的力量!」
再者,人家修行的功法也跟天書不清不楚。從法力吐納的速度看,若非鍾離子涵和龍道人有仙器加https://m.hetubook.com.com持,恐怕還不如她。
每時每刻都在吐納雲氣,恢復自身靈力。
在她的推算中,伏衡華本人簡直就是一個移動的「仙緣寶庫」。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從他身上榨出大量仙緣,助益修行。
血霧裹著魔魂,在掙扎中恢復人形。
陰山之巔,有一石台。
見他神情凝重,于小磊趕忙轉移話題,招呼他趕緊離開此地,避免魔君注意。
紀士育四肢被縛,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成為法力傳導的樞紐,成為伏衡華積累功德的道具。
早入萬魔葫蘆,哪有這等慘事?
斬魔,煉化元氣重歸大地,是南閆福州的功德事?
但伏衡華誤打誤撞間,以自己的《造化天書》為模板,鼓搗出《天符經》《鈞天廣樂》《皇庭靈台書》等天書。
畢竟,當年恆元真人是親自調|教太玄道統這一輩的三位傑出弟子。
伏衡華對天空喊了一聲。
他們在我這個年齡,這個層次,成就尚不及我。
只要按照他們劃定的道路,兩閣後輩終究會有人觸及「紫皇」「玉聖」這兩枚大道道果。
拿醫修作比喻。
伏衡華走在演法師的道路上,堪稱理論派之大成者。他的實戰能力很弱,戰鬥經驗很少。這是他無法避免的破綻。
「所以,多創造天書,發揮靈感,是有好處的。」
雖然很小就是了。
伏衡華運轉悟真之法。八卦爐共鳴天地,將八百里界域化作一口爐鼎。
可是,兩閣祖師是從大道之中觀照「恆一」的點。以這個不會變動,永存不朽的道標,為後輩指引道路。
從這一點上,他們兩位比仍走在《八九玄功》編撰階段的滄瀾子要強一籌。
伏衡華不做言語,于小磊駕馭雷尊直接飛向高空,鎖定天星垂落的銀色光柱。
造化為終極道果,但走向這個道路的道路卻可以有千萬條。
由此,伏衡華對天書的認知,要高於兩閣祖師在金丹境界的成就。他在無盡道海中,所觀測到的「造化道果」,從多個側面進行描述,遠勝過兩閣祖師所看到的「一點」。
伏衡華的萬神護道,對他們便是無解的存在。
對於小磊等東萊年輕一輩對自己「不和圖書喜殺生,心軟慈和」的誤解,伏衡華懶得去解釋。踏上雷尊,二人返還地下福地。
「唔……落仙也好,隕魔也罷。比起升級,降級更為簡便,更體貼天心。」
「這些日子我參悟造化,對丹術有了全新的理解。且看這部《玉鼎悟真丹經》。」
于丹青有劫仙道果,卻無相應的法力。
在三世法力抽干時,天空陡然劈下雷霆,紀士育當場殞命。
……
當日我那化身來,你不肯歸順。如今落得這般下場,可憐可嘆。
足可重創巔峰期的宗師。
看著伏衡華全程壓制一位宗師,鍾離子涵等人沉默。
伏衡華對道的認知:大道無形無相,卻又包羅萬象。造化之體變幻莫測,造化真籙也好,靈台樓閣也罷,包括大道樂律所化的道之籟音,都是「造化道果」的一個側面。
如今的我,走在諸位前輩的前方。
「于小磊。」
這篇丹經亦如是,雖是金丹大道,卻非太玄之金丹,乃前世道教之金丹。待金丹一成,即為仙體。丹體暗藏大道之機,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
「你已經敗了。」
還有後面排在第十一位的,也是未曾露面。僅靠東萊金榜感應氣機,修為恐怕也不必前面幾人差。
尤其是李如心,大半手段在「日月尊」上。沒有日月尊,她的水平肯定要往後排。
那東萊丹道,只可延壽五百載。需歷天雷劫數,方可壽元無盡。而他,只要煉成金丹,混元一體,便可與天地一般長久。
頭痛啊——
故《玉鼎經》《造化功》的金丹九轉。待九轉成功那一刻,便是九九歸一,成聖歸道之時。而《造化會元功》的入聖篇,垂照西遊之路。便是在五庄觀中,締結長生不老之體。之後的重重劫難,則是還丹九轉的磨礪過程。
此丹結虛無一炁,先天真性。乃性之本初,能輝耀山河,羅乾坤萬象。
本打算出手收割魔魂的伏衡華一怔,抬頭看向天空中的鐵疙瘩。
紫皇、玉聖兩閣祖師當年立志創造天書,妄圖在太玄道統之外走出自己的道路。他們按照自己的體質,自己的狀態,編撰《紫青天道錄》與《天聖玉章》。
三重雷環和*圖*書高速運轉,方才那一記隕魔真雷,蘊含仙劍之力。
道自虛無生一氣,自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三體,三體運化萬物。
宛如在無邊無際的大道海洋中,接連點出數個道標。
他們從大道之中,認知「紫皇」「玉聖」兩位大道之主的存在。
看到伏衡華愣愣望著屍體出身,于小磊好心道:「他終究是魔徒,與我輩不同。殺他,是匡道之舉,不用放在心上。
「哈哈……沒用的!就算你們想要切斷,也已經來不——」
這也是最貼近伏衡華《造化會元功》的金丹道天書法。
「伏衡華嘛……實力很強。但他跟我一樣,都是理論派。不給他真正布局的時間,你們還是有勝算的。」
金者,金剛不壞之物。
太乙也罷,混元也罷,俱是一枚金丹體。
創造,正是造化的體現。
伏衡華以封神之術,將陰山土地點化為神,讓其改造為真籙脈絡。
東萊年輕一輩十大高手,在於丹青看來水分很大。
「哎——主要還是這小子不肯出手,懶得鬥法。不然,當今年輕一代第一人的位置,指不定是誰呢。」
看到血河中潛伏的那滴魔性黑血,伏衡華不慌不忙,又將八卦爐法拍下。
「落仙真籙——在這裏,應該稱作『隕魔真籙』吧。」
于丹青心中默道。
符詩詩:「不過……如今伏六哥得手。也意味著我們的賭約贏了吧?前輩,您會容許我們繼續在南洲逗留?你看,有他這樣的妖——不,怪才——不對,天才……總之,很強的高手坐鎮。別忘了,他本人還是一位演法師,還是靈劫洞的主人。可以幫我們指點修行——我覺得,我們跟他一起行動,是很好的歷練。」
在法力流入地下時,伏衡華竟感覺到一絲絲氣運加持在身。
本來伏衡華收割魔魂,打算拿著「度化」做借口,找機會送去給悟空化身,為萬魔葫蘆添磚加瓦。
浪費啊。
正如伏衡華所言,天地萬道俱為造化。
換言之,這顆金丹只要與天地共鳴不絕,不失那一點先天真性。煉成金丹之後便長生不老,壽與天齊。
于丹青靠著前世的知識,身上帶著幾百件秘寶、法寶,幾千瓶丹藥,數百萬道符籙
https://m.hetubook.com.com。
待第八件秘寶破碎,八卦爐法散去時,紀士育的魔魂又被伏衡華拉回陰山地界。
所謂「金丹」,便是采練一炁,逆轉生化之妙。最後玄珠成象,太乙歸真合道。
「兩閣祖師創造的天書是『一世天書』,只提供一條證道之路。而我推演諸多天書,又以《造化會元功》為祖,是以自身取代『天書之靈』,正在著手創造一部真正永恆不朽的造化大道書。」
伏衡華壓榨本命星的三世星力,通過隕魔真籙流入大地,將陰山地脈徹底修復,並重塑一座巍峨陰山。
萬神一出,誰與爭鋒。
老爺子在東萊樹立的名望,對我們伏家後輩影響太大了。旁人見我,第一反應便是東俠之後,秉性純良,甚至連殺一個魔修都要心中愧疚半晌。
魔神之口,通天神州。
不要讓萬神召喚出來,也是于丹青目前能想出來的唯一對策。
「你有殺戒在身,這最後一擊還是我來吧。」
可誰想——
雲夢音偷偷問于丹青:「前輩,您現在的修為……」
但這不是他們弱小的理由。
「……」
通過大量理論和知識的支撐,他們也有自己的護身手段。
應對元嬰宗師的思路和伏衡華一樣,靠著我的知識淵博來碾壓對方。但于丹青沒有「雲軸」那樣的仙器,緊靠著身上幾件儲蓄靈力的法寶,可沒辦法和宗師玩長久消耗。
我跟伏衡華的弊端一樣,我們懂得多,自身卻沒有足夠的法力來支撐。
正是這一步差距,讓伏衡華徹悟,自己的金丹與東萊丹道不同。
雙面開花,看似圓滿,但一個人的精力絕對無法支撐。于丹青對此深有體會。所以在今世,他也選擇演法之路,走上研究大道的道路,放棄鬥法戰技的研究。
「你在人間作惡,便以三世之道行償還吧。」
每多一個天書靈感,他的造化體系便多出一條鬚根。讓造化祖樹在無盡道海紮根越發穩固。
被伏衡華接連折磨這麼多次,還能塑形!
可如果他真花心思去研習斗戰之法,反而會耽擱自己的本行。
符詩詩滿臉興奮。
紀士育明白自己落入仙道修士手中絕討不了好。索性引動魂海星天的本命星,將自己的法力恢復至巔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