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延安教員 第28章 可找到你了,達瓦里希(三)

第二卷 延安教員

第28章 可找到你了,達瓦里希(三)

「前天保衛部周部長找過你了吧?」劉副主席說。
「盧加科夫同志,我的講義你們已經用電報發回莫斯科了?」唐華聽盧加科夫剛才說的話,追問了一句。
四人在桌旁討論了許久,盧加科夫同意把今天商談的內容記錄下來,附上中共大佬聯名簽署的意見,發回莫斯科供外交部和蘇共商討。此外,盧加科夫還與三人談了很多具體的事務。
「據我所知,蘇聯已確定支持朝鮮人民軍換裝,那麼,請貴方聯繫朝鮮,立即將換裝下來的日械和彈藥運過來。反正朝鮮用不著,你們更用不著。」唐華說。
「可美國事實上已經改變了對華立場,違背了美國自己所言的準則,不是嗎?向國軍提供運輸艦艇、軍用飛機,直接向國軍提供武器彈藥,縱容國軍在東北和華中破壞停戰協定……」
「達瓦里希,你怎麼知道的……是,是有提供裝備給朝鮮換裝的計劃,但要到1947年才會出現第一個蘇械朝鮮師。」
唐華:「要不和*圖*書武器讓朝鮮同志先留在手裡嚇唬人,子彈炮彈先打包全運過來,這樣也行。」
「最近半年,美國對蔣介石、國軍的支持力度超乎我們的意料,應該也超出了你們之前的預料。當前進入東北的國軍已超過40萬人,都是齊裝整建制的部隊,其中還有相當多的全美械部隊。我軍目前在東北只發展到30萬人,大部分部隊是新組建的,訓練不足,裝備彈藥未配套。」劉副主席繼續說,「前段時間在四平的戰鬥,我軍最後選擇從四平撤退。鑒於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我們最後可能還要放棄長春,以松花江作為我們與國軍的分界線。我們需要蘇方提供更多的支持。」
盧加科夫聽完翻譯,沒有說話,拿起粽子啃了一口,慢慢咀嚼粽子外面硬硬的菜葉。在來見唐華之前,盧加科夫在軍委已和主席、總司令等人談過。來到這裏,劉副主席還是沒放過他……還真是非常頭疼啊。
「盧加科夫同志,現和*圖*書在的情況是,美國已在主動出擊,不只是中國,在希臘、南斯拉夫、東歐……美國都開始對蘇聯進行戰略緊逼,」唐華插話道,「自丘吉爾鐵幕演說披露到現在,美國的對外政策已從二戰初結束時的保守化,逐漸轉化為積極進攻態勢,我想蘇聯對此也是清楚的。如果不適當顯現出一定的強硬立場,蘇聯在國際政治和地理空間上受到的壓迫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那就是走完組織程序了。東北來電中,有關工廠設備和裝備現狀的電報我們已經做了摘抄,今天順便帶來了,你看一看他們報告的情況,然後起草一個電報,對建設布局怎麼調整做個建議。我們要趕回參謀部了,總司令、葉軍長在等著呢。」
「小唐,今天還有個事情要交給你,」主席說,「東北近期來了很多電報,彙報了現在控制區域的工廠設備的情況,這就需要做一個統合計劃,戰局穩定后我們的城市怎麼建設,軍事工業怎麼搞?https://m•hetubook•com•com這是你的專長。」
蘇聯在二戰結束后的一段時間,在外交態度上其實是非常「苟」的,原因有很多:蘇聯二戰中人口損失極大,1946年還遭遇了糧食歉收,美國獨家擁有原子彈,而且美國及盟國的常規軍力總和也超過蘇軍等等。所以斯大林選擇了苟,直到1949年才逐漸活躍一點。
「蘇聯不能武裝介入中國的國內衝突,這一條是絕對不能違背的,包括直接出兵、派出軍事顧問。」盧加科夫說。
「很顯然,美軍不會打朝鮮,國軍打不到朝鮮,南朝鮮軍現在沒有戰鬥力,朝鮮就算是裸奔,兩年之內也絕對不會有事,」唐華說,「蘇械沒到位也沒關係,先把槍卸下來給我們吧,我們急著用。」
「武器、彈藥、裝備、工業設備、基礎設施,這些希望蘇聯能讓我們有獲取的機會和渠道,」劉副主席說,「1945年9月到45年底,貴方不少部隊在撤離的時候,不管不顧,拍拍屁股就走,瀋和-圖-書陽地區的武器、彈藥和機床,有近半數是被後來的國軍先搶到手了。……雖然國軍接收大員搶到了機器、機床轉身就賤賣,又落到了我們手裡,但還是造成了比較大的虧損。考慮到蘇聯的外交立場,可以不需你們免費援助,可以進行貿易交換,但必須要快。朝鮮的日械裝備,一旦可以交易,應儘快交易給我方,以支持我們與國軍的戰鬥。」
唐華:……
盧加科夫點點頭。「可能現在已經開始發報。我走的時候,國際聯絡處已整理出主要內容,一邊翻譯,一邊拍發。不過說實話,數學公式用電報發送是個很麻煩的事情,一個公式要用一大段文字才能描述清楚。」
盧加科夫:「……」
國際聯絡處全稱是第三國際駐延安聯絡處。1943年第三國際解散之後,國際聯絡處的公開名字已經變成了俄羅斯各通訊社駐延安記者站,但盧加科夫以及延安這邊都還習慣叫國際聯絡處而不是延安記者站。其實這機構的人員和用途也沒怎麼變化。國際聯和-圖-書絡處有足夠的翻譯人手,也有大功率電台可直接與蘇聯通信。
盧加科夫:「……」
「盧加科夫同志,你來延安真是來得巧,」劉副主席說,「由於東北形勢變化很大,我們需要與蘇方再次商議東北今後的發展問題。」
這一晚上,討論出成果的事情很多,估計電報都要發好幾封,盧加科夫就告辭趕回國際聯絡處了。
「是的找過了,問了我幾句話。」
盧加科夫對這個折中方案比較認可,表示可以發電報向莫斯科建議這個事。
「劉副主席同志,蘇聯此前已定下了對華的外交準則,不能輕易改變……」
等翻譯把唐華的話翻譯完,劉副主席又接過了話:「蘇聯本身的安全,與周邊共產主義政權、共產主義運動的成敗有密切的關係。如果上述幾個地區,共產主義運動無法成功,或是已建成的政權又被反動派顛覆,就會導致蘇聯在國際上空前孤立,屆時蘇聯自己都不得不維持一支極其龐大的常備軍,這又會給蘇聯的建設與恢復背上沉重的包袱……」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