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65章 我同意主席的出兵意見
林彪的傷病和粟司令員一樣,是真的。被大威力步槍彈一槍倆眼,距離脊椎不到3厘米,以那個時代的醫療水平,救回一條命就不錯了,肯定一堆的後遺症。但是他不贊成出兵,主席有點失望。
「蘇聯終於感覺到事態的不妙了。」總司令說,「朝鮮現在是萬分火急,但在出兵之前,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和蘇聯商討清楚。」
「不同美帝國主義見過高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也建設得不安穩!我同意主席的出兵意見!」
政治局擴大會議。繼續開會,仍然是討論朝鮮局勢和中國是否出兵問題。
「現在,有了蘇聯武器的支援,我軍現代化的進程將會加快,軍隊入朝作戰後,戰鬥力會大大增強,困難會小一些。」主席說,「蘇聯空軍雖然不願意越過中朝邊境作戰,但他們的戰鬥機可以保護我們的領空,入朝作戰的時候,也等於有了一個比較穩固的後方嘛。我們努力爭取到了蘇聯一定程度的支援,但即使沒有蘇聯的支援,我們也要派兵入朝。我們不能看著朝鮮亡國不管。」
9~10月的北京是唯一天氣不錯的季節。現在的北京春季大風沙、夏季火鍋天、冬季凍人,也就秋天舒服一點。
10月2日早上,斯大林就回了電報。表示蘇聯空軍無法參戰,他們不能與美軍直接對抗。12個步兵師、3個炮兵師和1個裝甲師的裝備,可以從遠東的軍械庫中逐漸調撥,中國只需支付半價,且以貸款的方式分期支付。
「與美軍作戰沒有太大的勝利把握,相反,美國可能用原子彈或大規模空軍襲擊我們的大陸。如果一定要出兵,建議採取『出而不戰』的方針,屯兵于中國、朝鮮國境線左右的地區,待機行事。和圖書」
收到主席10月2日的複電,斯大林陷入了沉思,接著,他召開了政治局特別會議。
「我好像記得,咱們的婚禮他參加了。」周璇說。
既然不需加班,晚上唐華就在側屋打開鋼琴,拿出從張魯那兒找來的鋼琴曲譜彈半小時一小時。
……
「主席,總司令,我剛才也考慮了許久,」彭總發言打破會場的沉默。為了讓參會者重視,彭總乾脆站了起來。「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不過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如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台灣,它要發動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決定於它的腸胃,向它讓步是不行的。它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
第二,這將引起美國和中國的公開對抗,中央的許多同志認為,對此必須謹慎行事。
又進入沉默。
「和美國開戰,會讓我們好不容易換來的和平局面又被破壞」
我們原先曾打算,當敵人向三八線以北進攻時,調動幾個師的志願軍去朝鮮幫助朝鮮同志。但是,經過慎重的考慮,我們現在認為,這一舉動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
國慶節前一周的突擊,唐華給主席總理輸送了足夠的炮彈,國慶閱兵式后感覺清閑了不少。除了日常看文件、掌握工業局下屬廠所的動態,沒有什麼意外事件發生。
「主席,今年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爭取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通過收購土產、加工訂貨,扭轉了工商業困難的局面,到九月間全國情況已經改觀,大城市的霓虹燈都亮起來了。……如果出兵朝鮮,1950年的經濟計劃會被全盤打亂……」
「我們現在確實存在嚴重的困難,」主席說,「但如果hetubook.com.com現在不打,我們先鬆一口氣,三五年以後再打,好不好?不好。三五年之後,辛辛苦苦建設起來的一點工業,還是要被打得稀爛。到時候,朝鮮人民軍徹底失去了根據地,甚至被趕出了朝鮮,美國把韓國武裝起來了,甚至也可能把日本武裝起來,更不容易對付。這樣細算一下,目前打也許更為有利。」
「美國太強大了,二戰同時對德國和日本開戰都贏了,我們打不贏啊。」
「……政治局……擴大會議……近日在京召開,」收音機傳來新聞播報的聲音。
「它有它的原子彈,我有我的手榴彈,我相信我的手榴彈會戰勝它的原子彈,它無非是個紙老虎。還有,什麼萬不得已,現在不就是萬不得已的時候了嗎?」主席的話也有些急了。
在前幾天,不但政治局和軍委召開了幾次會議,甚至還召開了包括政協等黨外人士在內的討論會。
10月1日晚,斯大林向北京拍發了一封緊急電報。
……
「經過長期戰爭,有些幹部和戰士有和平厭戰情緒。」
「出席這次會有的有政治局……,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委員賀老總、……張雲意、鄧子飛、羅瑞清、葉挺……」
與會者轉頭望去,第二個站起來的人,是葉挺。
「現在的情況,蘇聯同意派空軍保衛我國東北,但不同意其戰鬥機越過中朝邊境線。武器裝備方面,蘇聯願意免費向我們提供師屬火炮、2個炮兵師、3個自行火炮團和1個坦克團的裝備,以及1950年剩下的時間這些裝備投入作戰所需的彈藥。」總理說,「空軍支援蘇聯仍然沒有鬆口,但武器裝備的援助,能讓我們節省幾億盧布,可以說讓我們的錢袋子鬆和-圖-書了一口氣啊。」
——看起來鍵盤俠的預測不太准啊。
因此,目前最好還是克制一下,暫時不出兵,同時準備力量,這樣做在與敵作戰的時機上會比較有利。」
「毛澤東同志:如果朝鮮人民軍失敗,朝鮮就會落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手中,遠東的政治、軍事格局將立即改變。決不能讓西方佔領整個朝鮮。為了達到這個最低的目標,是否可以由中國出兵進入朝鮮,直接支援朝鮮抗擊美國和南朝鮮軍隊,由蘇聯方面給裝備落後的中國軍隊提供較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彈藥。」
「哎,葉軍長,軍委委員。」唐華在名單中聽到了一個特別的名字。
唐華想起來以前看論壇的討論的時候,很多人認同「他如果沒遇難,95%的可能不會在軍隊,但如果在軍隊,只能是元帥」
當然,我們不派兵援助,這對於正處在如此艱難境地的朝鮮同志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我們自己也於心不忍;但如果我們出動幾個師,隨後又被敵人驅趕回來,並由此引起美國與中國的公開衝突,那麼我們的整個和平建設計劃將會被全部打亂,國內的許多人將會對我們不滿,戰爭給人民造成的創傷尚未醫治,人民需要和平。
「美國現在正在侵犯我們的台灣,他們兵指朝鮮,也是要對中國不利。我們沒有主動破壞和平,而是美國先挑釁。美國要和我們開戰……」蔡廷鍇說到這裏,咬了兩次牙,但「那就打吧!」四個字終究還是無法說出口,想舉手同意,手也特別沉抬不起來。這不是自己帶著19路軍三五萬人,說打就打的年代了,要前前後後考慮的實在太多。
其實唐華也不止在蘇聯的時候彈過鋼琴,穿越前也練過。八九歲的時候。
二https://m•hetubook.com.com十多人的會場時不時陷入沉默。
沉默。
在政協/革命軍事委員會的討論會上,蔡廷鍇全程皺著眉頭。
中-南-海,頤年堂。
周璇當然也在音樂室,左手托腮,看唐華彈一首並不複雜的曲子。
「斯大林同志:
第一,靠幾個師很難解決朝鮮問題,且我軍以現有的裝備同美軍作戰無勝利把握,敵人會迫使我們退卻。
會議決定,由斯大林出面,再給主席發了一封電報。
……
當然唐華知道突發工作只是沒有落到自己頭上而已,海子裡頭現在應該是天天大會小會,估計要從10月2號一直開到10月十幾號。
唐華回國之後當然關注過葉挺的事情。解放戰爭時,他一開始只有一個教導旅和兩個戰鬥力只存在於紙面上的新建旅,帶著這樣一個瘦骨嶙峋的縱隊,攻必克戰必勝,從縱隊司令到兵團司令,兼一野的第一副司令員、建國時是軍委委員。
「現在國內戰爭創傷還待醫治,部分地區尚未解放,新解放區尚未進行土地改革。上個月,中央政府擬定的計劃仍貫徹了減少軍費、增加經濟建設費和文教費的原定方針。現在要扭轉過來,非常不容易。我軍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美軍,即便蘇聯援助了一部分武器,但還是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
「林飆在大連養傷,發回來了他的意見,」總司令打開電報念道,「『關於出兵這個問題,我考慮了很久。我們國家剛剛解放,勝利來之不易,是無數烈士流血犧牲取得的。我們實力不如美國,不能引火燒身。』」
「主席,我的意見還是,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最好不打這一仗。」
軍委副主席基本上是後來的元帥。軍委委員,嗯,怎麼看都像是個大將。
「和_圖_書蘇聯既然開出了這些條件,而且估計已經是他們所能付出的最大代價了,」主席說,「那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統一黨內意見,準備做出決策。」
「我就是在蘇聯的時候彈得多一些。蘇聯人的音樂觀都很古板,你要是在他們面前彈電吉他,他們能把你從窗口扔出音樂廳去。」唐華笑著說,「所以那兩年,馬馬虎虎學了學手風琴和鋼琴。」
當天晚上,中央給斯大林發電報,表示中國一直在密切關注朝鮮局勢,並做了一部分的準備工作。但要與美軍直接對抗,現在的物質條件太差。請求蘇聯空軍直接參戰、並向我方提供12個師的火炮武器、3個炮兵師和1個裝甲師的重炮裝備,才有可能與美軍對抗。
「不,這個條件還不夠。」總理在討論會上發言,「朝鮮對於中國和蘇聯同樣重要。從蘇聯國防的角度,他們不能讓太平洋艦隊駐地幾十公裡外就有美國控制的基地,也不能讓西伯利亞大鐵路處於中型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內。從東方陣營的角度,一個兩千萬人口的盟國被眼睜睜打垮,是對蘇聯政治信譽的巨大打擊。他們應該出、也一定願意出更大的力。」
「要打!」
9月28日,見戰局已完全無法挽回,金日成召開了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會議決定——向蘇聯求援。斯大林讀完署著署著金日成和朴憲永名字的電報,沉默許久。最後決定,用商量的口氣向中國提出直接出兵朝鮮的要求。
「唐華,你鋼琴怎麼不像吉他那麼熟練呢?」
唐華點點頭。「對,全場都在拍照的那位叔叔。我在延安和他一起搞過一個樂隊,那時候他是貝斯手,音樂天賦可厲害了,一個星期就學會了貝斯。當然,他打仗比玩音樂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