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10章 不簡單的一小步

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10章 不簡單的一小步

「朝鮮半島……就這麼淪亡了嗎?」兩行熱淚從白善燁臉頰留下,他哽咽著說,「總統他……不,我們是不會屈服的,一定會在這裏戰鬥到底!」
主席和總理聽唐華和李刻農說話,也在觀察唐華。總理元旦晚上在清華和唐華一起看的激光「表演」,不過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抗美援朝的事。主席就差不多有一個月沒見了。現在唐華精神狀態不錯,情報研判背景分析blabla的說個不停。嗯,應該是不鬧情緒了。
「噢,這個是我們情報的滯后,蘇聯已經從美國獲得了第一手情報,昨天剛剛轉發給我們。」李刻農起來說道,「華盛頓的消息,新任第8集團軍司令是馬修·邦克·李奇微。」
「李奇微二戰時先是擔任第82空降師師長,參加了諾曼底登陸,後來升任第18空降軍軍長,戰後在幾個地方掛過職,1949年當了陸軍副參謀長。這個人的作戰風格是精明、謹慎,二戰時他的上級克拉克中將對他的評價很高。美國高層把李奇微調到朝鮮來,除了考慮到他作戰精明和謹慎的風格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希望有一個能更忠實地執行華盛頓的指令的高級軍官來統管朝鮮作戰的美軍,而不是和麥克阿瑟穿一條褲子的小跟班。李奇微在華盛頓這個美國權力的核心中樞當了一年多的陸軍副參謀長,所以是能夠堅決執行美國高層指令的合適人選。」
「按運輸艦的啟程日期計算,美軍這兩個師三萬多人會在1月底抵達朝鮮。假設美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各項工作,他們可能會在2月初重新發動進攻,向漢城反擊。」
「賓夕法尼亞州的印第安鎮堡,這是美國陸軍的一個訓練中心,有新近參軍的士兵的家屬在報m•hetubook.com•com紙上買版面批評戰爭……」
……
不僅主席和總理內心波瀾驚起,此時此刻,唐華表面雖然還一如既往安靜,心中卻也是驚濤大浪,拍岸巨響。
「彭、葉對我方和敵情的分析是正確的。速勝觀點要不得。還有,前幾天人民日報的社論我看了,話說得不太好。在宣傳朝鮮的勝利時,應估計到還有艱苦的鬥爭,不應對戰局做不合實際的評論,把最後的勝利說得很容易。」
從這些情報窺視美軍調動,冷戰以來各國總結出來的這套開源情報分析的基本方法,也不會有錯的。
漢江以南,水原。
在紐約,兩千多人上街抗議捲入朝鮮戰爭,抗議加稅。
「蘇聯方面,對朝鮮戰局也有一些樂觀情緒。哦對了,蘇聯還轉發了很多美國國內情報匯總,」總理拿起李刻農遞來的一疊資料,「美國國內現在鬧得不可開交,很多個城市爆發了反戰遊行,我們轉交給羅伯遜的反戰歌曲已經傳唱開了,美國各城市的軍警都出動上街鎮壓反戰活動,發生了不少暴力衝突。美國政府還是要不顧民意,一意孤行啊。」
「奧克蘭是美步40師的駐地。40師二戰時在太平洋戰場作戰,日本投降時它就駐紮在韓國。1946年4月7日40師回到美國,同時宣告解散。50年9月1日重建,師長是丹尼爾·赫德爾森少將。重建40師是美國陸軍為應對朝鮮戰爭爆發而做的準備工作的一部分,是為了萬一朝鮮戰爭規模無限擴大,或是世界其他地區出現戰爭威脅時美國還有兵可用。現在,美步40師要來朝鮮了。」
唐華講完,會議室又重回安靜狀態。總理從唐華手中把情報匯總又拿了和-圖-書過去,戴上眼鏡靜靜地看情報。主席剛才已經點燃了一支香煙,煙霧繚繞中眼睛直盯著世界地圖。
這當然首要原因是志願軍前兩次戰役給美軍的打擊大大超過了歷史上的戰鬥,陣亡和被俘人數大約多了兩倍,美國國內,士兵和軍官的家屬發現自己家人再也聯繫不上了,鄰居朋友同事之間相互一問,不得了,到底在前線死了多少人?這就鬧起來了。
「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同奧克蘭有相似的碼頭衝突。這裏附近駐紮的是美步45師,在波爾克堡軍事基地。這個師1946年裁軍時被改組為國民警衛隊,朝鮮戰爭爆發后重新恢復美步45的番號,它的重建時間比美步40師還早,8月份就恢復了。」
yeah。
好像沒了。
唐華再確認了一下兩條情報標記的日期,推算這兩個步兵師啟程前往朝鮮的日期。新奧爾良是12月23日,奧克蘭是12月25日。從新奧爾良到朝鮮要繞一下巴拿馬運河,從奧克蘭是直接跨過太平洋就可。唐華在世界地圖上畫了兩條線,分別從新奧爾良和奧克蘭指向朝鮮。
美第1軍的作戰會議,軍長米爾本也是剛得到上級的指示,現在臉色很難看。
「……」聽到羅伯遜的歌流行開來的消息,唐華不由得微笑。
南朝鮮第一師師長白善燁已經是第二次從包圍圈中死裡逃生了。第一次是在雲山附近,第二次是在前天。
所以,美步40師、45師增援朝鮮的判斷,是正確的。
主席話是這麼說,心裏其實也在矛盾。現在不但如彭總所言,一線部隊開始出現輕敵速勝思想,蘇聯也出現了。斯大林連發了兩次電報,說志願軍佔領漢城好好好,太好了,趕緊加把油,把https://www.hetubook.com.com美軍趕下海去。羅申大使也三天兩頭來問。蘇聯總參謀部也發電問中國下一階段作戰計劃是什麼樣的,要不要幫忙一起參謀參謀。
等等,增兵?上船?
南一師不隸屬於韓國的軍團,而是被編入美第1軍的戰鬥編製內。不過這並沒有為白善燁獲得什麼特別的好處。雲山之戰南一師基本本全殲,白善燁帶殘部逃脫之後,利用南方徵募的新兵復活了南一師,駐紮在漢城附近訓練磨合。可沒想到才過去一個多月,聯合國軍就一路崩到了漢城。
蘇聯情報系統應該靠譜吧?
在奧克蘭,這個40萬人口的海濱城市有上萬市民上街,圍住市政廳要求停止戰爭。一部分市民切斷了鐵路線,聚集在車站抗議美國政府繼續向朝鮮增兵;部分市民則在港口,包圍碼頭、破壞設備,阻止軍艦靠港,要攔截運兵到港口上船的車隊。維持秩序的警察朝天開槍警告,奧克蘭市民無動於衷,警察最後沖入人群用警棍和手銬大開殺戒,前後抓了一百多人。
「主席、總理,蘇聯方面提供的情報匯總的這一張,說奧克蘭市市民在抗議美國向朝鮮增兵,市民還試圖還攔截從軍營運送軍隊到碼頭上船開往朝鮮的車隊。這裏頭有文章!」
「這其實也不奇怪,美國政客是不會容忍出現完全丟失朝鮮這樣一個前所唯有的大失敗的。在朝鮮損兵折將,他們必定會用更多的部隊填補進去。」
沒有人再說話。
所以,唐華自穿越以來,第一次用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而不是靠歷史預知,完成了對美軍增援朝鮮部隊番號的判斷。
蘇聯情報體系收集的美國國內情況還挺詳細,凡是發生暴力衝突的地方,蘇聯特工都悄悄去踩點了,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和_圖_書逐個介紹。
唐華把地圖釘上牆,把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市圈了起來,在圈裡寫上「美步40師」。
這一小步實在是不簡單……
在芝加哥,上千人舉反戰牌子上街。
在傑克遜市,上街遊行的平民還發生了內訌,黑人和白人在遊行隊伍里互相掐了起來,直到警察要衝散人群,遊行隊伍才終於達成了內部的和平,白人和黑人分開兩支隊伍各自舉牌。朝鮮戰爭中美軍是黑人白人隔離編製,有一整個黑人團,在第二次戰役中被敲掉了不少,這些黑人大多數是來自密西西比州的。
米爾本只是無動於衷地看了白善燁一眼,過一會說道:「根據司令部的命令,我們今天制定繼續撤退的方案。我們要從水原撤到平澤、安城。」
還有什麼環節遺漏的嗎?
「主席,總理,」深呼吸了幾次,唐華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
「新的第8集團軍指揮官代號FX,這個人是誰?……公開新聞報道沒有出現他才名字,可能只是時間還趕不及,能不能查閱最新的東京報紙、廣播?或許已經有記者採訪了他。中將這個級別的軍官,現在美國陸軍的合用之才也就那麼幾個,克里滕貝格、李奇微、約翰·霍奇……」
美步45師二戰時倒不是在太平洋戰區作戰,而是在歐洲。參加過西西里島戰役、薩勒諾戰役,打過安齊奧,44年8月從法國上岸打到德國頭像。和戰功相比,45師更多的知名度來自兩次殺俘,第二次殺俘是在著名的達濠集中營,攻佔集中營的45師官兵看見滿地的屍體,義憤填膺之下把抓到的德國看守全部突突了,而下令開槍的軍官經法庭審判后宣告無罪。
「彭葉從朝鮮發來了幾封電報,現在前線指戰員有一些不正常的的樂觀情緒。」總理繼續說和*圖*書朝鮮和志司的事,「前三個戰役,西線的部隊打得都比較順利,在一線指戰員甚至不少師團級指揮員中較普遍地產生了輕敵速勝的思想,認為美國人不經打,還說什麼一管牙膏用完之前,就能把美國人趕下海。彭總在電報里表示,前線現在面臨著很多困難,一方面我方後勤運輸的困窘仍未解決,部隊的傷亡減員一直沒得到補充,還有相當多的美軍部隊未能殲滅,他們的重兵集團仍在,另一方面,聯合國軍向南撤退,戰線逐漸縮短,兵力集中了,防線比以前牢固了,我們穿插|進攻沒那麼容易。」
當漢城的戰鬥打響時,南一師又毫無懸念地被頂在最前,成了炮灰部隊。
這種難度不高的基本國情情報的收集,克格勃應該不會出錯吧?
其次……也不要忽視反戰文化的催化作用。
……
幸好第8集團軍從漢城撤出時,還給白善燁的部隊也留了撤退的時間,南一師剩下的四千人還能過橋抵達水原。
唐華站起來,在會議室里四處翻找,找出一張美國地圖。
要是把美軍趕下海那麼容易,你蘇聯空軍咋不先試試把美國空軍趕出朝鮮上空呢,到現在還只在安東到清川江幾十公里方圓的地區上空巡邏……
第一軍下轄的其他部隊,美25師、英27旅和29旅、土耳其旅的指揮官也高興不起來,但白善燁的心情比他們幾位可沮喪多了。因為老白是韓國人啊。要是撤往日本,那說明韓國要做流亡政府了,他這個南一師的師長,大概率也成光桿司令了。
唐華點了點頭。目前來說,最合適的頂替沃克的人選,基本上就只有李奇微,沒啥懸念。
唐華繼續翻蘇聯的情報匯總,這回他每一條情報都不放過,全都細看。
「在最壞的情況下,我們要做好撤往日本的準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