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48章 驚天大轉折?
美軍發言人:「事關軍事機密,對此我無可奉告。」
「沈秘書,」唐華拿起電話,「蘇聯大使館送來的最新資料集,你用車立刻過去取一下,急用。」
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南京、武漢、太原、長沙、南昌……雖然時間倉促,市民和學生還是在當晚走上街頭,慶祝志願軍的勝利。在中國城市徹夜狂歡的同時,北朝鮮的首都平壤也舉行了盛大的祝捷慶功會。
新聞秘書說道:「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將士在西線戰場勢如破竹,給予美帝毀滅性打擊。……5月5日,向南進軍的志願軍、朝鮮人民軍攻克漢城。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要讓美帝、南偽知道,中朝人民不會侵略別國,但也不會對反動派的侵略忍氣吞聲。中朝軍隊的行動是自衛反擊,我們反擊是為了自衛,是為了懲戒那些挑起戰爭的反動國家和國家集團:以後切勿輕舉妄動!」
看了兩篇五角大樓的新聞發布會,唐華感覺不是太對,又翻回來,目光落在美軍發言人的最後一回合問答:
現在呢,就如前文,「不拘泥於一城一地之得失」「中朝軍隊的行動是自衛反擊,我們反擊是為了自衛,是為了懲戒」。
法新社記者:「聯合國軍是否有撤離朝鮮的打算?如果不撤離,聯合國軍如何保證最終的勝利?」
唐華則在家裡翻看著能拿到的所有報紙。攻佔漢城是5月2日甚至5月1日晚上的戰鬥之後就被決定的事情,所以唐華比其他人提前至少三天知道這個消息,現在看報紙,是他要注意一下各主要報紙報道口徑的變化。
「在戰局重新陷入被動的今天,美國會在朝鮮使用原子彈以重新獲得戰場優勢嗎?」
「1951年4月30日,美帝國主義及其爪牙不顧國際公義原則,再次悍然越過三八線,入侵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領土。為保衛領土、捍衛和平,朝中聯軍對入侵之敵發起全線反擊。……英勇的志願軍戰士不畏強敵、浴血奮戰,https://www.hetubook.com.com將氣焰囂張的美帝、南偽軍隊打的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美軍發言人:「毫無疑問,聯合國軍不會撤出朝鮮。戰場雖出現了一些變化,但優勢仍在聯合國一方。李奇微將軍將發動反擊,將戰線重新向前推進,直至抵達三八線。」
記者招待會現場,白宮新聞秘書依舊板著一張撲克臉,這張臉從5月2日到今天,一個星期了似乎就沒變過。
(世界日報的記者被拖向出口)
時隔五個月,志願軍第二次佔領漢城。5月5日晚上,各大中城市的廣播就搶先播報了這一消息,全國人民又如五個月前那樣沸騰了!
唐華拿起電話叫通了戰情中心值班處的電話。
「這是在旅大的蘇聯海軍偽裝偵察船的電磁監視記錄。」「這是沖繩當地警察局拘捕抗議人群的報道」「這是MK4核彈運輸船的動向……」
法新社記者:「據我國國防部昨天公布的消息,法國步兵營在近幾日的戰鬥中遭受了極其嚴重的損失,請問聯合國軍最近的作戰部署和指揮是否有失當之處?」
這幾個月來的戰局、中央的反覆研究加上彭總從朝鮮回來在政治局會議上拍桌子,我方對朝鮮戰事的前景和最終計劃,也做了更客觀的估計。
英國廣播公司:「漢城的失守對聯合國軍在朝鮮的軍事形勢有何影響?美國準備如何應對這一危機?」
看看沖繩。如果美國運送核彈的運輸艦抵達沖繩,當地新聞會有報道嗎?
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神棍不是那麼好當了。除了一些很難改變的大走向以及暫時沒被中國影響到的地方還能繼續神棍一下,其他的事兒唐華已無法閉眼預知未來,得靠羅伯特·克拉克、傑羅姆·克勞澤還有小理查茲·霍耶爾這幾位經歷了冷戰和后冷戰時代的情報頭子寫的方法論。
(泰國)世界日報:「據我所知,聯合國大會已於1月11日通過決議,宣布聯合國不再授權聯合國軍司令……」
法新hetubook.com.com社記者:「最近多方消息渠道稱,朝鮮半島美軍正面臨著一場新的潰敗,對此您有何看法?」
「我是唐華。現在都有誰在中心?好。我現在從總參過去,有重要事情。」
五角大樓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也和白宮差不太多,美軍發言人的臉同樣毫無表情。
「雖然報道沒有提到任何一個字為何警察局要拘捕20多名抗議人群,但結合這7處可疑信息所說明的問題,」唐華說,「以及昨天美軍新聞發言人的講話,美軍做出的部署是十分明晰的。」
……
新·美步2師在海運途中,算算日子,還有2天就要下船了。
一個月後,第五次戰役美軍開局吃大虧,結果杜魯門自己惦記起原子彈這事兒了。
……
……
唐華儘可能詳細地把推理分析的過程講出來,因為涉及到一大堆繁瑣的信息碎片拼圖,即便是簡要介紹,唐華也一口氣說了半個小時。總理和徐帥一邊聽一邊想,兩人的臉色漸漸變得很嚴肅,但一絲慌亂的神色都沒有。
新聞秘書:「這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請稍後移步五角大樓,參加國防部的新聞發布會時提問。」
新聞秘書:「我不知道您所指的消息渠道為何,但這一說法是不確切的。」
1950年,美國MK4型核航彈量產,隨後向關島運送了一批MK4核彈的彈殼——就是其他零件都全了就是鈾核心沒裝的核彈。鈾核儲存在本土,如果爆發世界大戰了再運過去安上。
……
有點奇怪。有點不對。……有點蹊蹺。
照本宣科讀了幾句新聞通稿后,新聞秘書就面對各路記者的狂轟濫炸。
美國,華盛頓。
……
「……主席要寫一寫文章嘍。」這是總理離開之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美軍發言人:「事關軍事機密,對此我無可奉告。」
新聞秘書:「白宮對此表示極度失望和堅決反對。聯合國是二戰結束後由正義的國家建立的維護世界秩序和公平的國家聯盟,聯合國軍是維護國際正義的力量,參与聯合國軍的國家應是www.hetubook.com.com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白宮不贊成任何拋棄責任和義務的做法。」
麥克阿瑟一直叨叨要用原子彈,杜魯門沒答應。反而撤了麥克阿瑟的職。
新聞秘書:「這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請稍後移步五角大樓,參加國防部的新聞發布會時提問。」
1951年3~4月,杜魯門曾下令向沖繩運送9枚MK4核彈的彈殼,但在將麥克阿瑟解職之後,杜魯門又下令讓這2艘運輸艦返回。
美軍發言人面不改色答道:「這不構成提問,記者先生。總統和國防部從未制定過佔領全朝鮮或將控制線推進到中朝邊境的計劃。」
《朝日新聞》:「據悉美步24師已在堪薩斯線被圍困數日,美國以及聯合國軍對此有何應對策略?聯合國軍是否已制定突圍或解除圍困的作戰計劃?」
「戰場上用常規武器打不過我們,美國人可能就有點想不開。不過,狗急跳牆我們也是不怕的。」總理站起來,「但需要我們做一點事情。向前,今天暫就你一人把守此地,我現在立刻去找蘇聯大使。」
昨天美國白宮和五角大樓的新聞發布會,氣氛依舊沉悶——這也難怪,美軍前線被志願軍一波反擊損失這麼大,而美軍自己想反擊又碰壁,到處都是尷尬,發言人也說不出什麼來。
「這是一個過時的問題。杜魯門總統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已經兩次否決了在朝鮮使用核武器的計劃。」
再花了1個小時整理秘書取回來的蘇方做的地區情報匯總,信息第二次錨定。
現在是5月10日下午。
「第五次戰役的勝利又一次證明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強大。……兵民是勝利之本,從彈無虛發擊破美國空軍神話的防空導彈、到全國各界人民的踴躍捐助支持,以及勇赴前線的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這些都是我軍在前線戰無不勝的根本所在。」
現在唐華先得確定幾個事。從身後的文件櫃取出檔案,跟蹤美國海軍「天琴座」號運輸艦,還有「塞巴斯蒂安」號運輸艦。
「事實證明,只要全國軍
和*圖*書民團結一致,以及全世界正義國家聯合起來,美帝國主義也要在我們的銅牆鐵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在勇敢頑強意志堅定的志願軍指戰員身後,是全國上下的大力支持。」
儘管如此,蘇聯駐聯合國特使在聯大開會的時候,大著嗓門廣而告之「就在昨天,美國和其僕從國的聯軍再一次被中國和朝鮮軍隊擊敗,漢城已經易手。我建議對『聯合國軍』與聯合國的關係,以及『聯合國軍』的合法性問題舉行第二次聽證會……」,還是足夠讓美國尷尬、全世界嘩然了。
「塞巴斯蒂安」號是太平洋上的另一艘具備運送核彈彈殼和鈾核運輸規格的運輸艦。
美軍發言人:「這是一個過時的問題。杜魯門總統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已經兩次否決了在朝鮮使用核武器的計劃。」
唐華能找到的只有一份《宇流麻新報》也就是琉球新報,最新的一張還是10天前也就是5月1日出版的。
看看,那時候國內的情緒是有些樂觀,就算唐華累斷氣跑斷腿,志願軍也很難做到這個啊。
英國廣播公司:「在戰局重新陷入被動的今天,美國會在朝鮮使用原子彈以重新獲得戰場優勢嗎?」
運送這一批MK4核航彈的運輸艦,就是「天琴座」號。
……
「總理,徐總參謀長。」
漣川的美步24師正在被圍攻,陳大將的攻擊順利的話,今天傍晚布萊克希爾師長就得交旗。
匆忙登上朝鮮的陸戰一師抵達漢江南岸,與美騎一師匯合,下一階段動向還不明確。
1951年5月,第二次佔領漢城時,社論變成了《祝中朝聯軍痛擊侵略者再次攻佔漢城》。
……
「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不拘泥於一城一地之得失……」
但還需要進一步確證這倆船到底在幹什麼……看看關島所在的北馬里亞納群島?美屬海外領,信息真空,無解。
1951年1月,第一次佔領漢城時,《人民日報》發表的社論是《祝漢城光復》。
美聯社:「對朝鮮當前的局勢,國防部有何應對策略?聯合國軍司令部未來將如何採取行動?」
志願軍攻佔漢城的消息,聯合國軍一方本來想捂,但中國和蘇聯肯定會拚命宣揚,完全捂住是不可能的。美國的新聞媒體也只能稍稍延遲兩三天報道,然後極力淡化漢城淪陷的新聞,降低負面影響。
新聞秘書:「這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請稍後移步五角大樓,參加國防部的新聞發布會時提問。」
(泰國)世界日報:「至尊的拉瑪九世國王於前天宣布退出聯合國軍並從朝鮮撤回泰國陸軍21團,美國至今未予以正面回復,請問美國的態度什麼時候可以明確?」
「美國把9枚MK4型原子彈運送到了沖繩。原子彈的彈體、裂變核心至少有其一已經運到美國的空軍基地,在組裝完畢之後就可以用B-29轟炸機投放。」
……
一疊報紙,關於時政的新聞大多數是在討論即將簽訂的《舊金山和約》,因為這份和約要決定沖繩的地位。如果沒有意外的話,9月份簽署的《舊金山和約》會把沖繩的主權給予日本,行政權歸屬美國,直到1972年日本才拿回行政權。
在總參自己的情報辦公室,唐華仔細翻看著國內能弄到的所有公開和半公開情報。
唐華現在還記得,1月的各大報紙上,被重複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前進!向大田前進!向大邱前進!向釜山前進!把不肯撤出朝鮮的美國侵略軍趕下海去!」
從前往後翻,看到4月29日的報紙時,唐華「忽」地從椅子起身。果然不對勁!
美聯社:「您剛才說聯合國軍的目標是推進到三八線,是否可以認為,美國以及聯合國軍最終期望的目標是維持在三八線而不是進至中朝邊境?」
記者紛紛翻白眼,新聞秘書還是一如前幾天的表現,大部分時候是復讀機。
法新社記者:「具體將如何發動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