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68章 總退卻
在指揮部,50軍148師政委陳義震小聲地說了一句。
其實美步2、3師此前的戰鬥算是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佔領了紺岳山和光岩山的第一層山頭。不是白天佔領晚上失守,而是一直佔住了——6月24日夜,這兩個地方的美軍都抗住了志願軍的夜間反擊,陣地沒有失守。按這個勢頭髮展下去,再往前拱兩個星期,從中國軍隊手裡奪回三四層山頭,美軍就可以建立比較穩固的防守體系,那時候就可以坐下來和中國人談判了。
「但由於後勤中樞的淪陷以及其中物資大部分毀滅,第8集團軍在漢江以北的攻勢作戰已無法繼續。我已命令第1軍軍長約翰·奧丹尼爾將其指揮部從議政府後撤至漢江以南,東豆川和報川兩個方向也正在收縮部隊。V.F(范佛里特的代號),1951年6月26日,07:50。」
在李奇微眼裡,「突圍」兩個字變得格外刺眼。
「日本與美國的特殊關係不會有所改變,美國也不會現在就退出朝鮮半島。同時我也向首相鄭重保證,日本在未來美國防禦戰略中的優先順序,仍然高於朝鮮半島。」
「要是戰爭不死人,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玩的遊戲了。」
作為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繼承了麥克阿瑟在日本時置辦的豪華大宅,從他的宅子到天皇居所還有一條可能是京都最好的公路,以前天皇是要定期來麥克阿瑟的官邸請安的。不過李奇微只繼任了聯合國軍司令一職,對日本總督或者太上皇的頭銜不感興趣,也從不要求天皇過來嘮嗑。但今天似乎有些不同,他從窗戶看見官邸前停了一輛小汽車,有兩三名日本人已經下車,但沒有走動,全都耐心站在車旁,似乎在等候什麼。再仔細辨認,李奇微發和*圖*書現這是日本外務省的車。
38軍113師在2到3月份在漢江兩岸阻擊作戰打了快兩個月,對漢城周邊的地形當然熟悉。這所謂的九里山,高度只有四五十米……
……
「騎一師將在30分鐘后再次對九里後勤中樞的中國軍隊發動反擊。」
從第五次戰役開始,志願軍炮兵的彈藥消耗量驟然增長,相比第一到第四次戰役,每個炮兵團的炮彈使用速度增加了三到四倍。以前志願軍都得躲飛機,炮兵只能晚上運動,到凌晨三四點的樣子就得下路,找個地方拿樹枝野草蓋住大炮,然後耐心等天黑繼續運動。戰鬥時也是如此,夜間開炮,打一會兒躲一會兒,到白天又得藏起來。
「駐守南楊州的韓國第2師少量部隊未能阻擋中國軍隊的滲透攻擊。中國軍隊在迅速佔領南楊州后,未停止腳步,在戰鬥結束2小時之後,騎一師九里以北的後勤中樞遭到中國軍隊襲擊。」
……
但范佛里特表示收復九里已不再有意義,因為在過去4小時里,中國軍隊幾乎銷毀了九里所有的彈藥。
「6月25日晚,中國軍隊在漢城以北發動夜間反擊。在當晚10時,我軍在漢江以北的據點,有3處同時遭到攻擊,分別為南楊州、東豆川和報川方向。」
想多了,38軍是不會讓美軍如願的。
「什麼九里山啊,那就是個矮土坡!」
當「喀秋莎」第一次出現在戰場時,挨揍的德軍軍官大為不解,他們不明白有什麼武器可以在短短十幾秒內傾瀉如此多的彈藥。在那個火車站,第一次投入戰場的蘇聯火箭炮將德軍連同火車站一起炸平了。德軍高層其實知道火箭炮的存在而且自己也在研製,但無論什麼樣的戰前準備、資料以及作戰手冊
www.hetubook.com.com
,都無法描述普通士兵第一次遇到火箭炮團體攻擊時的心理震撼。第三輪火箭炮齊射打在了美步2師的陣地上,看火候快到了,148師兩個團和坦克二師的一個T-34-85營在正面向美步2師發起進攻。
……
「將軍,電報也是20分鐘前剛送到的。」
美步2師師長不知道的是,在他後方的後方,漢江。美軍的工兵營從上午就在忙碌。原來美軍就在漢江上搭建了1座重型舟橋和2座浮橋,現在工兵要在24小時內,再搭3座浮橋。
這兩個小時里,美騎一師全力向東進攻,並且有了進展。從南楊州侵入漢江平原的中國軍隊似乎並不打算死守他們的陣地,而是一點一點,邊阻擊邊後退。在過去的兩個小時,美騎一師攻下了中國軍隊的第一道阻擊線,這些鬆鬆垮垮的臨時戰壕、散兵坑顯然沒有太強的防禦能力。按這個推進速度,再過一兩個小時,美騎一師差不多就可以收復九里。
關鍵不在於山矮,而是在矮的同時坡度還不太大,美國坦克一腳地板油就有可能衝上去。當然這隻是個假設,現在志願軍手裡的反坦克武器也不是吃素的,40火的裝備數量從剛入朝時的每連3具,擴到每連6具,現在全面休整換裝之後的38軍每個步兵連9具40火。
山腳的火光還沒有褪去,陳義震頭頂又是上千道煙跡飛向美步2師,這是炮兵第21師的第三輪火箭炮齊射。
而在東豆川方向,爬山爬到一半的美步2、3師在中國軍隊的反擊下狼狽不堪。
但在6月25日夜,中國軍隊沒有夜間反擊山頭的美軍,而是開著坦克打著火箭炮,直接從平原地帶劈了下來……
漢城。
6月26日早晨,李奇微www.hetubook.com.com在自己東京的官邸卧榻睜眼起床。
在佔領南楊州之後,38軍的汽車團一路跟著過來,300多輛卡車使勁裝炮彈,但一次最多也就裝得下900多噸,然後車隊就從南楊州經真乾邑往回運了。
現在頭頂沒有飛機,還藏個啥。只要步兵有火力支援的需求,架起炮就打。
考慮到路況,汽車團來回一趟至少得3小時,而九里的38軍不一定能守住陣地3小時。所以,梁大牙經過請示志司,決定把炮彈都引爆算了。
20萬發炮彈是前線美軍炮兵2~3天的彈藥使用量。沒了這一批炮彈,美軍的榴彈炮肯定斷頓。
……
在113和114師身後,就是綿延一兩平方公里的美軍後勤物資囤積站。這裏整整堆了一萬五千噸的物資,其中大約一萬噸是炮彈。
「我已命令步兵第2、第3師的步兵營立即放棄紺岳山、光岩山陣地,在山下與兩師其他部隊匯合后,向南突圍,期間需要美步25師和美騎一師的坦克部隊進行配合。V.F,1951年6月26日,09:50。」
看看掛鐘,再看看電報頭部留下的抄譯時間,李奇微重重地坐回椅子,一手扶著額頭,一手翻看電報。
看完范佛里特的電報,李奇微知道為什麼日本外務省的汽車會等在自己官邸下面了。這幫日本人的消息比我還靈通……不,可能是我睡過頭了。
身後的工兵銷毀炮彈不亦樂乎,113師在前線卻為沒有時間構築工事而發愁。戰鬥開始前下達作戰任務,梁大牙告訴113師師長,一旦擊退美騎一師佔領九里,要馬上佔領附近的九里山,構築工事、藉助地形阻擋美騎一師的反撲。
送走日本外務副大臣,李奇微立刻趕往司令部。
外務副大臣彎彎繞說了一
和圖書大通,李奇微知道他想說什麼。
「戰鬥從凌晨1時持續至凌晨4時,騎一師第5騎兵團被迫退卻,與前來接應的第8騎兵團匯合。兩個騎兵團重整部隊后試圖發動反擊重新奪回後勤中樞,但夜間的攻擊未能奏效。」
「在後勤中樞遭受夜襲的同時,東豆川和報川方向的戰鬥異常激烈,我軍與中國軍隊在多處發生交戰,包括坦克與坦克的大規模戰鬥。」
天上是一道粗長的煙柱直指高空,轟隆轟隆的爆炸聲還在不斷傳來。
好在現在後勤運輸部門的壓力也變小了,往前線送炮彈也多了幾倍,要不然還真架不住這麼燒彈藥。
美軍第1軍軍部看見的東面煙柱和轟隆聲,就是38軍在引爆銷毀美軍的炮彈。
……
東京。
「尊敬的司令官閣下。」李奇微讓日本外務省的人進來,現在日本外務副大臣就在他面前,畢恭畢敬地說道,「首相大人對朝鮮的戰局十分關心……日本雖為非戰的和平國家,但作為與貴國關係良好的國家之一員,日本與貴國無疑將繼續保持緊密的合作關係,畢竟日本的防務,尤其對蘇的防禦,完全依仗貴國盟軍的協助……」
美步2師現在是分批逐次撤退的態勢。到6月26日中午,已經將紺岳山上的3個步兵營撤了下來,準備慢慢撤向楊州和議政府。但旁邊就是志願軍50軍,因此美步2師只能一邊打一邊走,希望在其他友鄰部隊的掩護下全身而退。但現在整個戰區已經是亂七八糟,美步2師也不知道友軍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
在司令部,李奇微看到范佛里特發來的最新電報,發報的時間是9時50分,在他上一封電報發完兩小時之後。
美軍第1軍軍部從議政府撤退到漢城,正準備從漢江大橋和漢江浮橋南渡。軍部的軍官、參https://www•hetubook.com•com謀和秘書不需要望遠鏡,也不用看戰報,眼睛和耳朵就能感受到10公裡外巨大的動靜。
3兵團確實可以用得上這些炮彈,畢竟現在在前線的志願軍有整整一個炮兵師用的是繳獲的美械重炮。但這幾十萬發炮彈雖然很有誘惑力,奈何38軍的汽車不夠啊。
穿戴整齊的李奇微走到工作區,秘書立刻送上來一份電報,范佛里特發自第8集團軍司令部的。瀏覽了第一頁內容,李奇微勃然失色,轉頭就質問秘書:「為什麼現在才給我看電報?為什麼不提前叫醒我?」
佔領九里後勤中樞的38軍兩個師迅速展開防禦隊形,在夜間打退了美騎一師一次進攻,天亮之後美騎一師糾集了更多的坦克和步兵,看來是要再打。
「中國軍隊發動的反擊規模超出了第8集團軍之前的預計,也超出了遠東情報司令部的預計。此前的空中偵察,我方認為中國軍隊有3到4個師的中國軍隊從平壤運動到了漣川,其中包括一定數量的坦克部隊。但6月25日晚,中國軍隊至少有7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師對第8集團軍發動夜襲。」
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美軍在做火力準備時,炮兵避開了這些堆積著的物資。看來是想重新奪回來?
從他的望遠鏡里可看到紺岳山下,那裡是美步2師的防禦陣地。現在整個山腳被燒紅了。
後勤物資囤積站一堆一堆地整齊碼放著,炮彈每一堆大概三四百噸,堆與堆的距離至少一百米,炮彈都嚴格按照儲存流程,引信沒擰上炮彈去,發射葯和底火也是分離的。這就比較尷尬了,38軍的工兵還不能一次把炮彈全部點爆了。只好貼上炸藥,拉出三百米長的引爆線,躲得遠遠的在戰壕里蓋好腦袋,一按起爆器——遠處就是「咣」的一聲巨響,地面都彷彿跳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