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立國之戰
第193章 志願軍入朝人數下降
……
埃弗勒斯:「那這種新的干擾機究竟是怎麼獲准投產安裝的?是基於何種理由或者情報來確定參數、進行設計的?」
帕特里奇是1948年10月上任的,在第五航空隊司令官的位子上呆了兩年半,本來今年5月就差不多到了加顆星的時候,應該在1951年6~7月被調任回本土掌管某個司令部,然後晉陞中將。
唐華笑了笑,沒向他科普包頭在哪裡。「與維修廠配套的零件廠,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零件交給長春二機廠,底盤、行走機構的零件交給吉林市特種機械廠,履帶和負重輪交給長春車輛機械廠。這三個配套廠我們現在已經動工進行新廠房的土建工作,蘇聯專家和設備如果能在明年2~3月到位,那就正好趕上進度。另外,我們需要建設一條100毫米彈藥生產線,要能生產特種穿甲彈的,這個放在大連。」
「這可能是炮彈生產設備中最貴的那幾種。」克拉索夫斯基在紙上記下了唐華的要求,「我會儘快向莫斯科彙報,但不能保證上級部門一定能批准這些訂單。」
1951年11月,坦克二師4團從漣川的駐紮地向前移動,90多輛坦克開進了東豆川的大型隧道。移防東豆川就意味著坦克4團頂在了第一線,挑個月黑風高的日子,從隧道開出來10分鐘就能到前線碾人。
埃弗勒斯:「所以測試失敗了?」
七折是因為這一批T-54-2是現貨,已經在蘇軍坦克師用了八個月的「熱車」。
埃弗勒斯:「但用在朝鮮上空時,效果為零?」
在東豆川光岩山下工作的志願軍工程兵、15軍汽車團從來沒見過可以這樣挖坑道。
參謀:「空軍軍械局依據10月電子偵察部隊的偵測數據,改進了B-29上的干擾機。升級后的干擾機在沖繩進行了試飛和測試,效果良好。」
埃弗勒斯又陷入了思考。昨天上任他先摸個底,回來思考了一個晚上,早上剛有點頭緒和-圖-書把參謀喚進來,了解詳細的作戰記錄后,他覺得自己一夜思考的成果又不管用了。
這次洽談是落實徐帥7月份在莫斯科的第二批引援談判的內容。
遠東空軍司令斯特拉特邁耶中將心臟病住院了。第五航空隊的前任司令帕特里奇沒得心臟病,他……就是被換下去了而已。
這就是四個S-25防空導彈基地的作戰半徑……
唐華:「……徐司令員就是坦克和裝甲的專家,我是重工業部門的負責人。我們洽談的內容,也主要是工業和工廠,不是么?」
蘇聯軍事顧問團團長克拉索夫斯基又見到了唐華和博古,不過這次總理和聶帥沒來,來的是裝甲兵司令員徐光達。
作為在陸軍航空隊/空軍服役二十多年的老人,埃弗勒斯此前遇到的最大挑戰是1942年底到43年初的瓜島戰役,那時候他掌管第11重轟炸機大隊,和日本人玩刺|激無比的互炸活動,最終美軍的機場扛下來了,日本的機場崩潰了。——所以埃弗勒斯是個轟炸機起家的指揮官。
原本的歷史,1951年秋志願軍人數達115萬人,19個軍、58個師,而且在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面前感覺還不太夠,國內正在準備新一批入朝參戰的軍。志願軍最高峰的時候在朝鮮擺了134萬人,幾乎是解放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不過話說回來,美軍在朝鮮的陸軍兵力也是他陸軍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韋蘭德將軍曾提示過,他手裡有一些新計劃的資料,從遠東空軍那裡要過來。」埃弗勒斯對參謀說。
主要是入朝參戰的志願軍人數下降了。
三個大修的配套廠是徐帥的代表團在蘇聯早就談好的,這次唐華和克拉索夫斯基談是落實廠址和工期。中國買武器肯定帶配套,大修廠是起碼的要求,不可能坦克開三年全部拉回蘇聯去大修,這樣豈不成阿三了嗎。
快到年底,今年的財政收支、國家預算執行什麼的hetubook.com.com,唐華也能看到一些數據了。1950年朝鮮戰爭才打了小半年,年底結算的時候軍費佔中央財政支出的比率就暴漲到44%。1951年全年都在打仗,軍費佔比也只提高到52%。主要原因是財政收入在快速增加,所以儘管抗美援朝在大把花錢,軍費佔比並沒有提高多少。而單算資金數量的絕對值,1951年中央財政投在工農、文教衛的錢還大幅度增長了。
至於100毫米穿甲彈生產線,是這次會談額外提出的。
其實在朝鮮戰場上,BM-31-12火箭炮能發揮的作用可能更大,但T-54-2的引進對中國坦克工業乃至整個中國地面裝備工業體系都有很大意義。——前提是不只買坦克,而要把配套的設施也配齊了。
現在是1951年初冬,在朝鮮的志願軍總共85萬人、14個軍,這還是朝鮮東西海岸各擺了一個兵團防登陸才那麼多的,在正面與聯合國軍對扛的是8個軍又一個坦克師,其中6個軍在一線,2個軍預備隊。
唐華:「彈藥圖紙和技術資料,鎢熔鑄爐,鎢合金冶鍊設備,鎢合金加工機械。就這些。」
克拉索夫斯基:「據我所知你們大連的兵工廠規模很大……也能生產普通的大口徑炮彈。要想生產100毫米穿甲彈,你們需要補全什麼設備?」
「克拉索夫斯基將軍您好,這麼短的時間,我們又見面了。」
「發動機大修廠和整車維修廠,T-54-2與T-34系列、IS系列坦克都有很大區別,因此需要擇地建設。」克拉索夫斯基說,「考慮到朝鮮的戰爭短期內無法結束,因此蘇聯工業部門和參謀部都建議將它們放在東北。」
「但這些新計劃最早也要到1952年1月才可實施。」
和韋蘭德一樣,埃弗勒斯現在的臉色也不好看。
那麼現在的朝鮮是個什麼情況?如果第五航空隊乃至美國的遠東空軍對地面上這些冒火的hetubook.com•com小導彈無能為力,那麼第五航空隊該幹些什麼?
參謀:「是的,將軍。」
作為戰後第一代經典坦克,T-54現在還處於初期型階段,蘇軍對它的性能不太滿意,不斷地修改打補丁。T-54的頭三個量產型號:T-54-1、T-54-2和T-54-3都是初期型,到T-54A才算出現中/晚期改進型。T-54A就是59式的原型,不過是1953年出來的,現在肯定拿不到。T-54-3是1951年才投入量產的,就算蘇聯想賣產量也不夠。拿到一個師的T-54-2,基本上就是徐帥能爭取到的最大利益。
……
而且,造全新坦克如果算是十成功力的話,大修就等於練就六成功力。坦克大修的時候基本上什麼零件都有可能更換,如果把大修廠和大修所需的配套零件廠踏踏實實地搞起來,那麼離自行生產坦克已經不遠了。
徐光達和克拉索夫斯基談的則主要是裝甲兵培訓和戰術培訓的事宜,談完之後,蘇聯派往中國的裝甲兵專家顧問翻倍,從10人增加到了20人。
別的地方用雷管炸藥加鐵鍬,一點一點地啃土和岩石,這個叫「盾構機」的大傢伙是直接往山裡頭鑽,機器咣咣咣不停地刨土,工程兵和汽車團忙著把刨下來的土和碎石往外運,運到一兩公里的地方拋掉。這機器最厲害的是在刨土的同時還在刨出的洞壁貼上弧形的混凝土預製件,一塊一塊緊緻排列。盾構機鑽過去之後,就是一個直徑4.2米、長一千多米的大隧道。工程兵再在隧道底部安放弧底的半月鋼架,形成平路,坦克和汽車就可以開進來了。
……
新的坦克師訓練、戰術可能都要和以往完全不同了。
4.2米盾構機在吭哧吭哧地啃第二條隧道,預定在這條隧道安家落戶的是炮兵21師的火箭炮。2.6米盾構機挖的隧道則作為一線步兵的大型掩蔽場所,能與手掘坑道相連,相互交和圖書流人員和補充彈藥。
無所謂,債多了不愁。
談判出行前周密準備;在莫斯科徐帥率領代表團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外加3輛M46「巴頓」式坦克做禮物,這次引進蘇聯武器終於把T-54坦克給磕下來了,蘇聯答應七折價格出售300輛,1952年6月交付。
克拉索夫斯基:「唐院士您好,又見面了。我以為中國方面會有一名坦克和裝甲車輛的專家來和我們洽談。」
美國空軍弗蘭克·埃弗勒斯少將走進第五航空隊指揮部,所有值班的軍官和士官起立向這位新晉司令官敬禮。
……
埃弗勒斯:「五航空隊現在無事可做。與其這樣,不如我們提前熟悉一個多月後的作戰計劃,看看裏面要讓我們做什麼。」
克拉索夫斯基:「去年我們援建的T-34-85維修廠在瀋陽,這次為何換了一個城市?」
參謀:「韋蘭德將軍要測試新的針對防空導彈的干擾機。」
然而第五次戰役和「五月災難」讓他的升遷流程暫時凍結。還沒緩過勁來,又是「十月災難」。
到1951年底,雖然唐華沒有仔細統計,但他感覺現在抗美援朝的燒錢規模已經比歷史上有所下降。
現在兩個T-34坦克師里都裝備大約一百輛SU100,而且從幾次戰鬥來看,SU100+特種彈才是擊穿美國重型坦克的最有效手段,用普通鋼芯彈不一定能擊穿「潘興」、「巴頓」的正面。至於T-34-85就更尷尬了。
T-54-2這個難度最大的引進項目拿下來,其他的比如BM-31-12火箭炮這種就不值一提了。
「是遠東空軍所有飛機的禁區,」參謀回答,「但實際上並不絕對,第五航空隊的F-86曾有2次逃脫過大導彈的追擊。無法逃脫的是B-29,到目前為止B-29和RB-29共有八次進入防空導彈區域,沒有一次逃脫。」
而且唐華知道粟裕打算春節后就裁減正面對扛的志願軍編製——到1952
m.hetubook•com.com年2月,坑道體系基本形成,8個軍可以裁成6個就能牢牢守住陣地。到1952年底可以裁到3~4個軍頂一線。東西海岸線防登陸的部隊,以後也不需要一整個兵團3個軍,大概2個軍就夠用了。這一方面是朝鮮人民軍的數量和戰鬥力也在逐漸恢復,另一方面是防登陸部隊現在可以比較自由地公路機動,不用全部原地蹲。
克拉索夫斯基:「長春和包頭,類似於下塔吉爾和哈爾科夫的格局嗎?……可我現在甚至都不知道包頭在地圖的什麼位置。」
而且價錢也和T-34坦克師完全不同了……
沒別的原因,100毫米炮的穿甲彈太貴了……
唐華:「現在中國的重工業規劃又做了一些調整。瀋陽今後除了基礎重工業外,軍事工業產業鏈終端的產品將偏重於航空航天類。坦克和裝甲車輛我們的規劃是放在長春和包頭各一個。」
「這四個紅圈,是第五航空隊的絕對禁區嗎?」埃弗勒斯問參謀。
唐華:「發動機大修廠和維修廠放在長春。」
所以即便給志願軍配一些很貴的玩意兒,也不會比歷史上燒更多的錢。
埃弗勒斯接過參謀的報告仔細閱讀。「11月2日,一架F-86迷航進入防空導彈作戰半徑,躲過導彈攻擊返回。……11月12日,兩架F-86、1架B-29進入導彈作戰半徑,F-86有1架被擊落,1架返回;B-29被擊落。哦不錯,超出了我的意料,一共有3架F-86向防空導彈發起挑戰,其中兩架獲勝了。可為什麼11月12日遠東空軍還要派出他們的B-29和我們的F-86進入防空導彈作戰半徑?」
走進指揮部,埃弗勒斯首先看見的是朝鮮半島地圖,在北朝鮮的區域,參謀在上面的安州、平壤、元山、長豐畫了四個大大的紅圈,圈內還用紅筆畫滿了斜線。
如果這樣的話,今後志願軍在朝鮮的總兵力永遠不會超過85萬人,唐華估計最終會回落到60萬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