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急行軍
第8章 預警機是老帥
唐華想,要是名字改成一個他自己都陌生的拗口名字,說起來可就難受了。
唐華現在都已經打好了第三期現代化改造的腹稿:後主炮也拆掉,安裝直升機起降平台和單機庫;防空導彈位置被單機庫擠掉了,得挪到前甲板去,但那時候替代紅旗-4的新防空導彈應該會比紅旗-2/4更小。中部的反艦導彈不變,然後基林就變成反潛反艦都可用的艦,防空也足夠自衛。
頓星雲:「所以,這個預警機裝的是大型的雷達,比現在圖-2、圖-4特種轟炸機上裝的那種雷達都大。」
前魚雷發射管的位置裝2個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
這種預警機既丑又不好用,雷達因為安裝位置憋屈做不了多大。單發艦載機除了飛行員,頂多隻能布置2個雷達操縱員,沒別的地方安裝通信和指揮設備。
「首先我需要代航空老闆聲明一點:海軍已經在下一代艦載戰鬥機上花費了太多的預算,其中你們格魯門公司還拿走了大頭。所以目前海軍用於更新其他艦載機的費用不是很充足,項目必須嚴格控製成本。」
但是既然海軍戰略已經確定要擺脫近岸逐漸往外走,那就咬牙衝刺一把。就算用五年時間搞定,那還是領先對手一步的。
「正是。安裝雷達之後,最大飛行速度可能略低於240英里每小時,巡航速度160英里每小時,續航時間6小時50分鐘。」
「說實話,未來可能大部分軍用的作戰飛機都會配備雷達,只是有的大有的小,所以雷達機這個名稱不能準確概括它的特徵。」
格魯門公司內定負和*圖*書責預警機的項目總師拉斯韋爾·傑克遜:「預警機可比戰鬥機複雜和昂貴得多,上校。如果需要嚴格控製成本,那麼它就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性能。」
……
實際上現在國內自製的器件反而是技術含量高的:為了適應艦艇運動和海洋環境的穩定系統、波束指向校準系統、航向穩定系統。還搞出了海雜波抑制裝置——電子工業超前一步的好處。
剛才一直沒說話的程旺開口了:「對於07型,那個……牧野先生大致提出了一種改裝方案,是可以安裝反艦導彈的。他說可以把導彈控制室裝在煙囪後方,在那裡搭個小屋子。」
說到大盤子還有一個必須解決的小問題:——大直徑碟形玻璃鋼器件,好像也得技術攻關。現在做的都是小錐體玻璃鋼罩。
另外難題就是,既要做探測距離比較遠的大型雷達,又要限制體積和重量,至少得裝進大盤子里吧。到時候恐怕就沒有合用的蘇聯零件了,得從頭開始自製。
唐華:「現在雷達還沒開始樣機測試,不過,對海面大中型軍艦的探測距離會比對戰鬥機類目標的探測距離還要遠一點。所以預警機和電子偵察機是反介入作戰的關鍵裝備,在預警機發現敵方艦隊之後,如果爭奪制空權的戰鬥我們勝利或是保持均勢,那麼無論是轟炸機、水面艦還是潛艇都可以參加對航母的攻擊。」
兩座五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都拆掉,後面那座發射管以及魚雷倉庫留下的空間裝一套紅旗-2/4防空導彈系統,雙聯裝傾斜式發射架加一個24發的彈hetubook.com•com藥庫。
羅順初:「那麼那4艘07型就變成裝3門130炮和一套防空導彈系統的奇怪玩意了。哦,還有一座三聯裝魚雷發射管。」
程旺:「他說他早前研究過蘇聯這種07型驅逐艦。對了,蕭司令員,我得先說一件重要的事兒。重慶艦,在大連的那艘,在中蘇兩方人馬共同的努力下,快要修好了。」
「那艘在渤海灣做測試的07型就是要轉交給我們的4艘07型之一,既然不好加反艦導彈,那就先不加了,還是挺划算的。」蕭晉光說,「省錢。」
副總監:「我想知道你們都有什麼控製成本的方案。」
唐華:「是的,在地面雷達站建設得不夠完備的西南和西北地區,預警機可以在陸地空戰中頂替雷達站的作用。此外……我們還有預警機支援陸戰的計劃,這需要研發新雷達。」
蕭晉光指著圖-4預警機又問了一個問題:「這種飛機在陸地上也能用吧?」
……
現在弗萊徹級和基林級的粗略改造設計方案已經出來了。
頓星雲:「還有,預警機的雷達如果探測軍艦時能達到三四百公里的探測距離,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很遠的距離就掌握美國艦隊的動向。」
總的來說這隻是小手術而已。
蕭晉光、頓星雲、羅順初看著眼前的小模型。
蕭晉光:「啊,那這個還是空軍和海航都通用的裝備。」
然後改裝方式也和基林級如出一轍,紅旗-2/4防空導彈系統在艦後部,2個四聯裝反艦導彈在中間魚雷發射管的位置。
杭州(南京)雷達所現在能用部分蘇聯零和-圖-書件堆出艦載雷達。
船舶設計所做改造方案的時間只有一個月,但進度還是蠻快的,畢竟有個功能原始的CAD軟體做為助手。
羅順初:「對對,確實是這樣,空戰中預警機被擊落就意味著戰鬥勝負已分。每一方都要做出適當的部署,既完成既定戰役任務,也要保護本方預警機的安全。」
段之俊:「預警機除了安裝大型雷達,還具備空中指揮功能。我們打算在預警機上設置4到6個空中指揮員坐席,還有完善的無線電通信系統,當雷達發現敵方的空中目標時,預警機可以指揮附近的我方戰鬥機前往攔截,就像在陸地依靠陸基雷達站進行引導空戰一樣。」
但要搞出預警機的大型機載搜索雷達,還得躍進一次。
弗萊徹級一口氣拆掉三座單裝炮塔,只在前後各保留1門炮。
基林的三座雙聯裝127毫米炮塔拆掉一座,這主要是為了減重和降低重心。在原來炮塔的位置裝一座37毫米雙聯裝高炮。
……
唐華:「呵,牧野先生到崗才幾天就幹了這麼多事?」
進口的那部分蘇聯零件不是因為技術含量太高,而是小廠造不了,必須大的機械/機電廠製造,而國內引進的廠還沒建成投產。
美國,格魯門公司。
段之俊:「除了更大、探測距離更遠之外,預警機上的雷達是360°全向掃描的,除了垂尾部分有一小條死角,其他都可以探測。而圖-2和圖-4的機載雷達我記得是一個扇形,而且還不太大,左右各20度的樣子。」
在會議室,頓星雲一直在思考問題,此時想到了一點線索:「那https://m.hetubook.com.com以後的空戰,預警機就是老帥。」
二戰結束后,美國海軍已經搞了三型雛形狀態的預警機:AD3W、AD4W和AD5W。都是單發艦載機改的,樣子也差不多,雷達裝在機腹部靠前的位置,飛機看上去像是下巴長了個大瘤子。
傑克遜:「首先,肯定不能為了它重新研製一種機體。預警機產量太小,如果新研製一個機體平台,無論是研發費用還是後續採購費用都高得不可思議。如果你們需要降低成本,我建議用C-1運輸機的機體來搭載雷達和其他設備。」
副總監:「不!AN/APS-82是必須的。只有它才能達到250海里的最大探測距離。如果裝備小型機載雷達,我們就沒有必要研製新的預警機了,AD5W就可以。我們淘汰它,就是為了獲得更大的雷達和空中指揮能力。」
「那這個飛機的雷達確實厲害。」
桅杆要換新的,比原來的桅杆更複雜更重,上面需要裝一部對空搜索雷達、一部海面/低空搜索雷達和一部炮瞄雷達。所以必須得拆掉一座炮塔。
不過,中國這邊的優勢是發展方向正確,美國那邊——他們已經把AN/APS-82雷達給做出來了。
格魯門的設計師還在從自己構思的幾種大型雷達安裝方案中挑選時,唐華和段之俊已經直接指定了「頭頂大盤子」的預警機雷達安裝方案。
「這個飛機我們打算叫預警機。……不不不,不是雷達機,我不喜歡雷達機這個名稱……」
美國海軍航空兵技術副總監在格魯門公司,與CTO和項目總師商討艦載預警機項目的啟
和*圖*書
動。「弗萊徹和基林都是超過三千噸的驅逐艦,改裝潛力真的比07型大得多。」唐華說,「現在蘇聯已經改了一艘07型,裝的是防空導彈,但是裝了防空導彈之後,我看他的艦橋和艦體內的空間已經很緊張了,想加裝反艦導彈得在艦體找個艙室放控制台,現在都感覺很不好解決。」
傑克遜:「如果你們放棄AN/APS-82雷達,選用小一些的機載搜索雷達,那麼飛機速度可以提高到260英里每小時,而且航程也會略有增長。」
……
為了裝紅旗-1/2防空導彈,蘇聯人拆掉了一座單管130毫米炮塔以及后三聯裝533毫米魚雷管,艦橋多了2部雷達。但關鍵是07型驅逐艦噸位才2000多點,真是不太夠用。
預警機和軍艦都是會晃來晃去,波束指向校準系統肯定是都得要的。不同之處在於,飛機晃得可比軍艦厲害多了。另外晃動的方式也不同,軍艦相對來說是低頻振動,飛機是高頻震顫。在圖-2和圖-4特種轟炸機的雷達研製的時候,杭州雷達所就被這個問題搞得半死不活,兩三天一個電報發到北京求助。
「就是那種由S-2反潛機改過來的小型運輸機?」
聽了副總監的話,傑克遜攤手:「那就必須得接受飛機的低速。如果海軍沒有異議,我會在六個月之內設計出第一種雷達布置方案,進行風洞測試和結構強度驗證。」
唐華:「……諸位,航空兵方面目前的裝備發展就是這些,接下來,還是看看幾型驅逐艦的改造方案?」
副總監皺眉頭:「240英里每小時太慢了,簡直是在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