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急行軍 第116章 秘密報告

第五卷 急行軍

第116章 秘密報告

他們和這次會議有關係。
黑海,塞瓦斯托波爾港外。
19、20日,「經驗」號在黑海進行了反艦導彈試射訓練。19日打了一發不裝彈頭的訓練彈,20日打了一發實彈,炸毀了一艘報廢貨船。
總司令:「唐華和羅順初副司令員上周去了塞瓦斯托波爾,有個新驅逐艦在蘇聯海軍剛剛入列,我們海軍的要到兩年以後。唐華就先去調查研究,看看軍艦上的新武器運行得怎麼樣,以及下一步應該怎麼改進,朝什麼方向發展。」
總司令:「報告講的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是來這裏做客的,不便於講什麼。……這個東西,我們儘快派人回國,當面向中央彙報。」
……
風平浪靜的黑海,三千多噸的驅逐艦無論怎麼開都很平穩。唐華在艦上有軍官艙,住得也還算舒服。
這個事情倒是不著急,但未來水面艦的指揮中心內部,肯定會朝通用武器控制系統方向發展。
「蘇中兩國兩黨的關係是社會主義陣營聯盟的典範,」米高揚說,「我們的合作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的、全方位的、不留死角的合作,這對兩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最大的推動。」
滿載排水量3200噸,和基林級其實差不多。全場126米,寬只有12.7米,典型的瘦長高速雷擊驅逐艦布局,但現在56型驅逐艦已經沒有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了。
薩哈吉陽:「不,雷達屏幕上可能不止一個可供打擊的目標,如果自動寫入數據,那麼我們首先需要確定要讓導彈打擊其中的哪一個目標。」
——就是計算機的運維人員,另外兩個月前有個十幾人的光纖鋪設技術小組也到了莫斯科。幾十個運維人員在蘇聯運營著三十多個售後服務站,除了這90多個中國人,售後服務站還聘用了200多個蘇聯工人,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
那就客隨主便吧,總司令和中方代表團所有成員直接回住處了。
武器配置和中國改造后的基林級也幾乎一樣。和*圖*書但是56型是新船,嶄新的外殼看著就舒服,而且後續可以自己造。
……
現在是1月15日,唐華和羅順初一行抵達塞瓦斯托波爾時,還能看見港區偏北部肚皮朝天的「新羅西斯克」號戰列艦,旁邊有大大小小的工程船在忙碌,可能是在打撈遺體,也可能是在拆除彈藥放空燃油,之後才能想辦法扶正它。
黑海,塞瓦斯托波爾。
葉繼壯:「總司令、聶帥,蘇共聯絡部剛剛打電話來,說赫魯曉夫總書記安排好了,28日,他親自接見我們代表團全體成員。」
「蘇聯的56型已經服役了,我們的56型還在組裝建造,看來護衛艦到驅逐艦,這一步邁得也不容易,」唐華說,「54年12月開始組裝,原計劃是今年6月下水的,但看江南廠和滬東中華現在的架勢,怕是要9~10月才能下水,完工交付得到1957年。」
2月24日。
「事情看上去是亞里克斯在第四步驟操作出錯,其實事情從另一方面來看,或許我們可以讓導彈系統在發射前準備階段更簡單,甚至直接省略掉第四個步驟,那樣就永遠不可能出現同樣的操作錯誤了。」
蘇聯海軍紅旗黑海艦隊的主基地及司令部所在地。
蘇共20大是2月14日開幕的。
唐華:「沒錯。未來我們艦上的計算機里會儲存這一類信息。」
……
唐華把艦長、參与了19日發射導彈過程的艦員攢在一起討論艦上的反艦導彈系統。
現在,蘇聯海軍已接收了3艘56型/科特林級驅逐艦,兩艘由列寧格勒造船廠建造,這艘「經驗」號由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建造。此外,還有7艘56型驅逐艦在黑海、波羅的海、日本海試航。
晚上10時20分,一輛救護車一路鳴笛,風馳電掣地開來,在克里姆林宮前停下。一大群工作人員和醫務人員把緊緊捂住胸口、表情極其痛苦的貝魯特抬上救護車,再回頭朝醫院狂奔。
總司令:「蘇聯是世m.hetubook.com.com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我們在國家建設和政權建設方面,還是要不斷吸取蘇聯的經驗。現在有九百多位蘇聯專家在中國,幫助中國進行建設,他們是中蘇友誼的橋樑,也是中蘇人民的功臣。」
米高揚舉著酒杯,向中方技術人員的代表——幾名在莫斯科的售後服務站工作的工程師表示致敬。
米高揚:「在此我也對在蘇聯工作的中國技術人員表示慰問。」
總會計師:「這事兒太大了,我們不能隨便同意他們的意見,也不能隨便就反對。我們應該先不要發表任何意見。」
「新羅西斯克」號是左右舷進水不平衡而翻沉的,龍骨和中部的主艦體並沒有被摧毀。理論上把它重新翻個個,修修還能繼續用。但赫魯曉夫很討厭大型水面艦,覺得這些都是漂浮的活靶子,「新羅西斯克」號爆炸沉沒又給了赫魯曉夫整海軍的理由。所以,這條艦蘇聯海軍是不會再修復了。
2月21日,除夕。總司令一行人到中國大使館,和大使館工作人員一起過年,共進除夕晚餐。總司令到大使館不久,蘇共主席團成員米高揚也來中國大使館拜訪,祝賀中國新年,和中國同志們碰了一杯。
薩哈吉陽:「和自動寫入相比差別就很小了。這就是未來這種導彈系統具備的新功能?」
……
蘇共二十大的主要議程已經結束,然而這天下午散會後,大會秘書處又把所有參加會議的蘇共代表重新召集起來,說是晚上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秘密會議。
一名水兵舉手:「那導彈發射的過程會非常簡單。」
乾杯之後,米高揚說:「正在蘇聯工作的最厲害的中國技術人員,唐華院士,今天沒有來,真遺憾。」
蘇斯洛夫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他的發言出現了一些新說法:
總司令、聶帥、總會計師、李復春聽了蘇斯洛夫的發言,覺得略微有點超齣劇本,但慣性思維又讓幾位覺得,蘇斯洛夫可能還是在說最近兩年蘇聯在逐漸和圖書平反斯大林時期部分冤假錯案的事情。
總司令和中方代表團沒有被邀請列席參加。
「雷達屏幕上大小不同、距離不同的亮點,如果能快速判斷出這些亮點分別代表什麼敵對目標,那就更好了。」一名武器部門的少尉提出建議。
布局和老「旅大」基本一樣。艦首一座CM-2-1雙聯裝130毫米主炮,然後是一座CM-20四聯裝45毫米高炮,然後是艦橋,兩座煙囪之間是四聯裝鷹擊-2反艦導彈發射裝置,中部左右還各有一座四聯裝45毫米炮,后煙囪之後是紅旗-4艦空導彈系統,再後面,是雙130尾炮……
但是,波諾馬廖夫說的話並不是實情。當天晚上還有兩個國家的代表團領導人參加了秘密會議: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貝魯特和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第一書記拉克西。
2月15日,輪到列席蘇共20大的各國代表團發言,總司令代表中央在蘇共二十大上發言並宣讀中共中央的賀詞。總司令在發言中首先對蘇聯給予中國的全面援助表示感謝,然後表示蘇聯的建設成就是中國學習的榜樣。
「薩哈吉陽同志,這個小會議和昨天的會議一樣,也是為了解決同一個問題。」
在碼頭,唐華示意葉爾騰科參謀先不急著登艦,他先來回走一趟,看看56型驅逐艦的外觀。
2月26日晚。
看完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代表團成員全體震驚了。
「我們看看第四個步驟是什麼,」唐華說,「第四步驟是嚮導彈寫入彈道指令。如果導彈系統可以自動嚮導彈寫入雷達獲得的數據,那麼將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總會計師:「16日前唐華傳回來消息,說17日和驅逐艦一起出海,估計現在還在黑海里呢。」
三人登上驅逐艦,艦長薩哈吉陽大尉朝葉爾騰科敬禮,然後看著身穿中國海軍軍服的羅順初、身穿便服的唐華。
艦長聽了恍然大悟,上前一步和羅順初、唐華握手。
羅順初:「速度已經很和-圖-書快了,海軍對船舶工業系統也表示理解。而且我們這邊也是一場亂仗,不要說56型了,上海整修改造的那6艘美製驅逐艦,每交付兩艘我們就雞飛狗跳一陣子,海軍現在最缺合格的指揮員和水兵啊。」
56型、改裝的基林級、弗萊徹級和07型驅逐艦,艦橋里的指揮設備還是比較分散的。唐華現在琢磨的是把這些功能不同的雷達、武器盡量撮合在一起。
1955到1959年,蘇聯建造了27艘56型驅逐艦,這一波餃子下得很猛。
通用武器控制之後是自動指揮與決策系統,再之後是自動反潛系統。都搞出來之後,搞四塊板磚貼到艦橋外邊,再把計算機處理能力升級升級,同時處理空中目標數量增加到一兩百個。
唐華:「這需要建立敵對目標的雷達特徵庫。……羅格夫同志,你的想法很好,但是雷達特徵庫需要蘇聯海軍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每一級軍艦附近都進行長時間的跟蹤。」
唐華:「對,需要判別哪個目標是本艦應該最先打擊的。但如果雷達顯示出若干個可以用導彈打擊的目標,我們的操作員進行選擇,完成選擇之後數據就自動嚮導彈寫入,會不會同樣的簡單?」
莫斯科。
56型驅逐艦的中途設計修改是中蘇兩國一起搞的,「經驗」號的模樣就是以後中國的同型驅逐艦的模樣。
24日晚上8時,貝魯特和拉克西一先一后,走進了克里姆林宮的會場。
「『經驗』號1月4日正式入列,從1月4日到2月10日出航訓練3次,第二次出海進行了高炮演練,第三次出海完成了前後主炮打靶,」葉爾騰科說,「按照訓練科目,該到反艦導彈系統的訓練了。」
蘇共中央聯絡部中國處處長謝爾巴科夫把赫魯曉夫秘密報告的俄文版本交給代表團。大使館工作人員、代表團的翻譯把秘密報告連夜譯成中文。
黑海艦隊作戰參謀葉爾騰科中校在前頭帶路,唐華、羅順初走向黑海艦隊正式服役的第一艘56型驅逐艦和-圖-書「經驗」號。
「你們本來是可以參加的,我們對中方代表團沒有什麼可以保密的,但是如果你們參加了,其他黨不參加,不好辦。我們不希望其他黨的代表團參加,因此你們也就不要參加了。」
「這也並非不可能。」
兩發彈大致上都命中了目標,但是第一發訓練導彈發射時,蘇聯水兵對流程掌握得不太熟練,運作到第四個步驟的時候操作出錯,艦長只好下令讓反艦導彈系統RESET到初始狀態再重來。
……
葉爾騰科:「羅將軍,中國海軍的副司令員。唐華院士,是他主導研製了你們的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
「違背馬克思列寧主義精神的個人迷信的理論和實踐,在黨的十九大以前得到了傳播,這給黨的組織工作和思想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這種理論和實踐縮小了人民群眾和黨的作用,減弱了集體領導,破壞了黨內民主,壓制了黨員的積極性、首創性和主動性。」
「這種導彈系統的下一代如何改進,我正在考慮,」唐華指指自己腦袋,「這就是我來到這裏的原因,我需要和你們一起商量,哪些改進是最急需的;哪些改進可以大大提高作戰效率;哪些缺陷是必須儘快修正的。」
蘇共中央聯絡部部長波諾馬廖夫向中方代表團解釋。
李復春:「蘇聯同志這不是胡來么?」
……
接下來大會又恢復了正常狀態。布爾加寧作了關於第六個五年計劃(1956-1960年)的報告,卡岡諾維奇作了蘇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像以前的各次代表大會一樣,代表們熱烈地討論並舉手表決,通過了這些報告。
好像六十年代弄出個宙斯盾也不難嘛。
14、15日兩天都還算正常,2月16日,稍微有一點小小的徵兆:蘇共中央書記蘇斯洛夫的發言。
嗯,現在不但有蘇聯專家在中國幫助建設工廠、橋樑隧道、各種工業設施,中國也有技術人員在蘇聯。數量是少一些,一共90多人,但這些人是真的在蘇聯做技術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