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17章 中國技術與中國的意志力
電視的畫面是8000米大本營仰拍的珠峰峰頂。登山隊的4人突擊隊正在攀登最後的200米。攝像機雖然鎖定在峰頂範圍,但並不能保證4人始終在畫面中,在有的路段,電視畫面里能看到四個淺灰色的小點;有的路段是凹的或者轉到了石頭後面,拍不到這四個人,畫面就像一幅靜止的景物寫|真圖。
……
消防員劉連滿想出的搭人梯的方法,他表示自己來當梯子的最下級。
屈銀華:「劉……老劉,咱們民兵連,突擊隊,一個都不能少,出征是多少人,登頂就得有多少人!」
這可是一起扛過槍打過仗的記憶。
屈銀華:「我也得吃那個了,腳現在根本支持不住了。」
海南石碌的鐵礦開發規模比原歷史位面大多了,這是上鋼幾個廠急速擴張外加馬鞍山鋼鐵新廠投產的結果。
隊長屈銀華硬朗的聲音通過對講機傳到了大本營。
無所謂了,等石碌鐵礦挖空的時候,還會有更多更高品位的鐵礦補上來。
「具體的產量要等兩三周后,稻穀收割晒乾稱重,才能得出準確的數字,」張先程說,「現在只是估算,同等條件下,比傳統稻種增產15%到20%的樣子。」
「唐部長好。」
「到了沒有?」
唐華又不是農學專家,到海南島來,在水稻實驗基地也就是看個熱鬧,文昌才是此行真正想考察的地方。
「民兵連,衝鋒!」「衝鋒!」
26日深夜,登山隊14人從大本營出發。27日清晨6時,10人保送4人突擊隊至8500米,剩下那最後的300多米高程,就由屈銀華、王富洲、劉連滿、貢布四人向上突擊,預計用時9個小時。
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劉連滿從第二台階中間部位直墜下去,又在台階下面的坡地翻滾,最後停在一塊相對凹地里,半天沒動。
「突擊隊下撤至5200米大本營!」
按電視直播的行業標準,這次直播處處透著不專和*圖*書業,主持人、前方場景切換、語音切換、畫面選擇,處處翻車。
沒有廣告你切到主持人那裡也行啊。
埋設標誌物,放下主席像。展開紅旗,戴上對印自衛反擊戰民兵連的勳章,拍照。
「民兵連,衝鋒!」
「8000米大本營已經接應到了突擊隊。」
「鄧部長。」
劉連滿從第二台階摔下來的時候,全國有不少觀眾都以為劉連滿已經犧牲了。但當劉連滿又站起來繼續向前,歡呼聲簡直能把屋頂震塌。
……
在石碌鐵礦所在的昌江,已經形成了一座基於礦業的資源型小縣城。當然,石碌鐵礦開發規模更大,那他的鐵礦枯竭得也會比歷史上更早。
從三亞到昌江,從昌江到海口,繞了個半圓,從海南島最南繞到了最北。
「民兵連,衝鋒!」
這大概是獨一無二的電視直播。不迴避事故也不迴避失誤,赤|裸裸地讓全世界看到登山隊是怎麼登頂的、怎麼摔倒、怎麼再爬起來,傷得有多重、有多疼、有多累、有多餓,形勢有多嚴峻,生命有多危險。
用了兩個多小時,登頂突擊隊抵達珠峰8680米處處,這裡有一段相對高約30米的陡峭地形,在攀登前的偵察被起名為「第二台階」。其下部較陡,但還能找到攀附點或支撐點,上部有一段4米高的近乎垂直的峭壁。登前偵察畢竟無法詳細了解第二台階的全部細節,突擊隊4名隊員輪番嘗試,用了三個小時還是無法通過。
當然,如果糧食價格稍微漲一點,農民可能也樂意再加化肥。如果推出氮磷鉀複合肥,增產還會更容易一些。
離三季稻的早稻收割還有一個多禮拜的時間,試驗田的水稻已是顆粒飽滿、稻穗粗大,一叢叢的在稻田中隨風晃來晃去。
或許很多年後,其他國家也會發射同步衛星,也會有衛星直播,當然中國那時候會有更強的通信和航天技術。但是恐怕沒和*圖*書有哪個國家的登山隊,能有這種精氣神,在如此困難和艱險的條件下,用自己的生命拼搏出最後的勝利。現在沒有,以後也沒有。
鄧子飛現在一身庄稼人打扮,短褲,短袖,頭上一頂草帽,腳下是膠涼鞋。更不一樣的是鄧子飛的精神狀態,現在的他神采奕奕,兩眼放光,就像自己找到了金山銀山。
遠眺的畫面毫無剪輯地對登山過程進行寫|真式報道。直接把對講機通話音頻插|進電視直播中,高原反應嚴重的導播和主持人可能腦子瓦特了,經常不關,突擊隊的對話一聽就是大半個小時。
實驗基地,6月6日。
攀上第二台階之後,有一段路程,8100米大本營的攝像機無法拍到了。電視畫面這才難得地切換到了5200米大本營的兩個主持人這邊。
現在,唐華還得順時針再繞30度,從海口到文昌。
……
「民兵連,衝鋒!」「衝鋒!」
「那當然,我小時候也耕過田,一眼就能看出來。」
「張研究員你好。」唐華面前的張先程,1981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雜交水稻協作組的四大天王之一,位列第三。(四大天王第一位是袁隆平)
5月28日、5月29日。突擊隊的四人安全下山,然後統統進了醫院。
「鄧部長,是不是已經很明顯能看出來,這一茬雜交稻明顯是增產了?」唐華問。
……
登頂突擊隊這邊,正在第二台階到第三台階之間行進。劉連滿剛才這麼一摔,渾身上下疼痛欲裂,屈銀華攀上第二台階之後馬上穿上襪子,但腳指頭和腳後跟已經硬邦邦失去了知覺。繼續走了半個小時之後,他感覺到腳逐漸鑽心一般的疼痛。
「艹!這畫面不能播啊,切廣告,為什麼不切廣告!」
……
張先程:「第二基地,也就是湖南省安江農校試驗基地。袁隆平他是安江農校的老師嘛,57年丁老拉他加入了項目組,順便也把安www.hetubook.com.com江農校也納入農學部的實驗基地了。」
「我哪知道,我問問。登頂突擊隊,登頂突擊隊呼叫大本營,現在電視畫面還是我們嗎?」「不是,在演播室。」
北京電視台派來的主持人沈力剛才也看到了電視畫面,已經嚇哭,梨花帶雨。操作攝影機的導播讓她趕緊準備,這才火速擦乾淨眼淚介紹登山隊現在的進展狀況。
第三台階,高度3到4米,有1米到1.5米的垂直牆。翻過第三台階,突擊隊到達8800米高度。
電視機前的唐華又嘆一口氣。電視直播這幾個小時,這四人一急起來就直說「民兵連」,這口誤根本沒法改,畢竟「中國登山隊」或者「珠峰登頂突擊隊」這些名字,在他們心頭遠沒有民兵連那麼熟悉,那麼印象深刻。
……
大本營演播室仍然沒有切畫面!這演播室翻車翻得。
劉連滿肋骨骨折、多處肌肉和韌帶拉傷,輕微內出血。屈銀華則進了手術室,切除了10個腳指頭和腳後跟的肌肉組織。王富洲和貢布也沒好到哪裡去,要長時間住院休養。
唐華走京廣線一路到廣州,從廣州坐船到三亞,上岸就看見了來接他的鄧子飛。
「嘎哈啊,咋還在上面探頭瞅我,瞅我有啥用捏,你們趕緊往山頂爬啊。」
「報告大本營,經突擊隊小組討論,我們決定用搭人梯的方法,通過第二台階!」
……
張先程:「如果丁老也在基地就好了,讓他親眼看著我們培育的良種收穫。」
基本沒什麼問題……不用唐華強行掰車頭行進的方向。
唐華:「丁老在北京還要住院住一段時間,已經安排他做個小手術了。……下一步,雜交技術的發展,有什麼打算?」
只有直播系統收錄的對講機實時對話錄音,在提示觀眾攀登珠峰進行到了哪一階段。
「完善三季雜交的現在這個種子型號,然後擴展種植,把雜交稻種推廣出去。另外,湖南袁隆平有一m.hetubook.com.com次提出,水稻雜交的二系雜交也不是不可能,我想,下一階段我們的研究方向,就是二系雜交了。」
本來,唐華認為這次珠峰登頂,中國會向全世界炫耀同步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技術。
如果化肥加雜交,同時作用到水稻種植領域,那麼水稻產量就會有一個非常可怕的增幅……
現在,唐華覺得,中國首先是向全世界炫耀了自己的意志力,其次才是炫耀衛星技術。
海口現在也是個縣城……
貢布:「到了,再沒有地方走了,再走就下去了。」
「沒,隊長,那個山頭,其實比我們現在這裏還要高几米。」
夕陽中,突擊隊四人攙扶著,登上了珠峰的最高點。
王富洲:「同志們,勝利就在眼前。現在是下午4點38分,突擊隊所處的海拔是8810米。我建議,立即發起最後的衝鋒,趁還有光亮的時候,抵達峰頂!」
現在單用化肥刺|激,在肥料效費比最高的點上,糧食可比以前增產20%左右。再增加化肥施用量,產量還會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就開始放緩,比如化肥施用量加倍,只會增產25%到30%。
但是,這次「搞砸了」的直播,很可能會成為後世無法超越的經典。
看鄧子飛現在的精神狀態,唐華覺得第一基地應該是有譜了。
「突擊隊和大本營的留守同志正在下撤。請7000米大本營的同志準備兩副擔架。」
下午5時22分。
劉連滿爬到第二台階的中間,垂直峭壁的下面,屈銀華跟上,他要踩在劉連滿肩上繼續攀登。滿是釘子的高山靴肯定會踩爛劉連滿的羽絨服,於是屈銀華脫下了高山靴。然而脫鞋之後,裏面的鴨絨襪光溜溜的,踩在肩上打滑。屈銀華脫下了鴨絨襪。
通信衛星第一次投入正式運營,第一次電視實況轉播,世界首次直播攀登珠峰以及世界首次直播攀登高山。
最後是劉連滿。精疲力竭的劉連滿接住貢布拋下來的繩子,嘗試著往上和圖書攀登,但剛拿到繩子手一滑,人就翻滾著墜落下去!
屈銀華掏出第二顆藥丸,放到嘴裏嚼碎:
劉連滿:「我可能撐不下去了,我要嗑藥。」
劉連滿再次站在了第二台階下面,再次爬到了垂直峭壁下面。然後,在屈銀華和王富洲的努力拉拽下,奇迹般地,劉連滿也上去了。
「到了沒有」
但是化肥的效率總會有個極限。
唐華:「如果增長率確實是這個數字,那麼可以說雜交水稻項目就取得了初步成功。」
「隊長,現在電視信號是不是不在我們這了?」
……
時間是5月27日。
但是,唐華現在懷疑這次直播可能搞砸了。
劉連滿蹣跚地拄著登山杖攀爬,屈銀華走幾步一個踉蹌,摔了不止一跤,他猜登山靴里已經灌滿了血和汗漬,但他努力地不去想這件事情。
「真是不錯。有時間我也得去第二基地看看。不過現在,還是先在海南島轉兩圈。」
唐華:「這條研究路線圖非常合理。照著走就是了。……湖南袁隆平?哎呀,他在哪個農場?」
最後,讓全世界看到我們是怎麼勝利的。
上肩、打錐,一個多小時后,屈銀華終於爬過了第二台階,但兩隻腳已經幾乎沒有知覺了。接著,劉連滿又把貢布、王富洲先後頂了上去。
過了許久,劉連滿動了。劉連滿站起來了。在全國人民的注視下,劉連滿蹣跚著走動了!
海南,三亞南紅農場。中國工程院農學部水稻第一實驗基地。
這一天的白天,電視台只播這一個「慢節奏」的節目。現在國內的電視機雖然不多,但不知道多少工廠、企業、學校、單位的食堂里,在一台電視機前就有上百人甚至兩三百人,看登頂突擊隊最後的攀登。
等這一季雜交水稻收割稱重,也是順便看看海南島怎麼樣了。
唐華又想起來,……這會兒電視台還沒有廣告。
王富洲:「吃一顆吧。貢布,待會我拉著連滿,你拉住屈銀華。吃藥之後人走路容易發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