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131章 限制戰略核武器談判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131章 限制戰略核武器談判

唐華把幾封信拿出來:「約翰·列儂,英國人,他和四個人組織了一支小樂隊,這個樂隊非常厲害。」
……
這個……唐華只好回復貓王,《光輝歲月》這首歌是公益性質。另外還提醒貓王,雖然美國文藝界這兩年寬鬆一點了,但可不要忘了麥卡錫時代的政治氣氛。
「在世界善良的人們心目中,太空是聖潔的、和平的,或許這本來如此。所有人都認為,當太空時代到來的時候,人類不應該有戰爭,世界不應該有戰火。」
由主管科技和武器裝備出身的官僚擔任部長會議主席,現在沒人覺得不對了吧……
……嗯……這就是鮑勃·迪倫自己寫的詞曲,不是唐華乾的,鮑勃·迪倫不用別人幫他寫歌。
「看來,3月份的輿論交鋒,蘇聯逐漸佔據了話語權。」
總理:「約翰遜和麥克納馬拉還是堅持不想談論核裁軍的事情,但是,美國民間的聲音已經不是特別支持約翰遜了。我們也研究過這個事情,約翰遜願意談是有很大可能性的,不過,即使開啟談判,談個兩三年、三五年也有可能。」
周璇:「是不是都跟你一個類型的音樂家?」
衛星的觀測記錄很清晰,兩次導彈發射,那顆叫做SX-1的神秘衛星都過頂,因為衛星和導彈的速度差異,衛星基本是在導彈的頭頂,從身後追趕到身前。
「鮑勃·迪倫,也是個很厲害的流行歌手,唱功一般,但是寫歌寫詞都特別牛,這有點像我。」
「頭兒,14日和19日出現在南海的3架中國巡邏機我們搞清楚了,是它。」
「死光一號從開始照射到摧毀目標經歷了28秒,這證明ЛА-2激光系統確實是一個用於驗證原理的小型樣機,未來如想攔截更多的彈道導彈,或是直接照射摧毀導彈戰鬥部,必須製造和發射死光二號/ЛА-3。」
而且死光衛星軌道不能太高,這意味著它的壽命不長,即使帶了可供一次升軌的燃料,也就是6年左右就要墜落。
「1945年以來,核武器的陰雲始終籠罩在全世界所有國家的頭上。現hetubook.com.com在美國有3萬枚核彈頭,是其他國家核彈頭總和的三倍以上。美國的3萬枚核彈足以摧毀全世界大部分國家的城市,這才是懸在人類文明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約翰遜和麥克納馬拉馬上找美國空軍、NASA和幾個軍工巨頭問情況,得到的答案是美國現在唯一可用的攔截彈道導彈的方式,是發射一枚帶核彈頭的防空導彈,在自己頭頂幾十公里爆炸,用全國三分鐘的電磁暴外加輕度核污染,換取自己的城市不被種蘑菇。
這東西的最佳用途,是作為美蘇之間的核競賽籌碼:要達成外太空非軍事化協議可以,但美蘇中應該簽署核裁軍條約。
約翰遜不同意葛羅米柯的提議。把美國現在的3萬枚核彈頭拆到七千枚,和你的核彈頭數量保持一致?吔屎啦你!
唐華耐心地回了三封信,除了看在這幾位的面子以外,三人給趙忠堯的信件里都帶了自己簽名的唱片,這才是唐華不得不回信的主要原因。
「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到,一個全面完善的天基反導體系規模極其龐大,如以美國為假想敵,至少需要部署上百枚死光二號、數十枚預警衛星和探測衛星,再加上足夠帶寬的通信衛星體系,才能對核平衡產生明顯的影響。」
助推火箭全部燒完后,在太空中作中段飛行的導彈只剩一個小圓錐體核彈頭,這就不太好瞄準。而且這個小圓錐體外面有厚厚的燒蝕吸熱層,用來應付再入大氣層時產生的巨大熱量。這就讓激光很難燒壞核彈頭。
根據蘇聯和中國自己的導彈戰鬥部耐熱層厚度估計,死光一號從開始照射到燒壞戰鬥部可能需要80~100秒,這太難了。
「人類用了兩百萬年時間,才從非洲叢林中走出,邁入太空。太空標志著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新紀元,一個更先進、更發達,理應也是更文明和更善良的時代。」
在重新翻錄發布的MV里,鮑勃·迪倫在演唱他的A Hard Rain『』『's A Gonna Fall。
https://www.hetubook.com.com去年12月,美軍發現了這種飛機,看到它機身側面裝了廣角的紅外搜索裝置。從紅外裝置的尺寸看,可能靈敏度還挺高,當時美軍研判這可能是一種探測潛航深度小於100米的核潛艇的搜潛裝置。
唐華也必須提醒蘇聯,這東西真要想全部部署開,耗費的資金可能是海量的:百噸級別的死光二號衛星要發射上百枚,這才能保證時刻都有10枚以上的衛星處在攔截位置。
在莫斯科,雖然官方什麼消息都沒有透露,但米高揚已樂瘋。
除了每次SX-1都過頂,美國空軍情報局還發現,每次過頂的時候,在SX-1的附近都有一枚低軌道通信衛星在場,而且SX-1衛星、低軌通信衛星、地面站之間存在著密集的甚高頻通信。
這運動聲勢比此前這些NGO的任何運動都要浩大,鬼知道背後的金主出了多少錢。
唐華裝模作樣地回答,是呀是呀,我在弗吉尼亞軍校就沒幹正事,連早上跑操都逃,平時就愛自個兒看點書、出門逛街聽音樂。然後唐華還和鮑勃·迪倫交流了30到40年代中期美國黑人音樂的看法。
「我們很遺憾,戰爭現在還沒有被消滅,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都有槍炮聲,有許多的人在流血而死,但我們應當有能力做到,不把地面上的戰火燃燒到太空。」
「璇,我和幾個國外的音樂朋友在通信,通信地址就留你北京電影學院的信箱啊,」唐華說。「趙教授去瑞典領諾貝爾獎的時候,有幾個外國搞音樂的想和我通通信,交流切磋。」
……
核潛艇反應堆時刻需要海水冷卻,少許升溫的海水如果能用紅外探測儀識別出來,那潛艇的大概位置也就能發現了。
至於造一門激光炮再發射到太空中,用來打彈道導彈,這至少得5年後才能實現。
原來80年代的星球大戰計劃不全是戰略忽悠;原來A-60激光器確實具備攔截能力;原來蘇聯的TKS計劃和「Polyus」(SKIF-DM軌道武器平台)也是玩真的。
北京。和*圖*書
世界看似一片平靜,不明真相的群眾都以為這是各國在備戰1965年的南斯拉夫世乒賽呢。
「一場暴雨鋪天蓋地將至,暴雨啊暴雨啊暴雨啊暴雨啊啊啊啊……」
「南海試驗還證明,攔截上升段的彈道導彈較為容易,這應該也是今後死光二號衛星/ЛА-3激光系統的主要攔截模式,盡量不要去攔截在中段飛行的戰鬥部。」
「我曾親見一個嬰孩被野狼包圍,我見過一條鋪滿鑽石但無人擷取的公路,我見過一枝樹杈上鮮血淋漓滴瀝直下……」
平靜當然只是表面上的。美國這邊,白宮和五角大樓的一部分人這幾天忙得連軸轉,在頭3天,他們糾結的問題是「空軍情報局SX-1小組的結論正確嗎?這到底是不是蘇聯的導彈攔截衛星在做試驗?」
「沒錯,大家都是非主流的類型,難得遇到個知音。」
總理對蘇聯駐華大使斯捷潘·契爾沃年科說。
貓王就比較開門見山了,在信里直接問能不能翻唱《光輝歲月》。
「蘇聯一向主張限制、削減並最終取締核武器。我們衷心希望,美國能放棄毀滅世界的企圖,與我們以及其他3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坐下來,靜心談談削減核武器數量,讓五國擁有的核彈頭比例處於一個合理的區間,並隨著時間的退役逐步削減廢除,最終完全取締核武器。」
蘇聯搞出了一種很厲害的可以把核導彈打下來的衛星,而美國搞不出來。所以美國要求外太空非軍事化,而蘇聯要求美國把核彈頭裁到和蘇聯一樣多。
「這個叫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美國人,綽號貓王,他不會寫歌,但是唱歌跳舞都很強……」
唐華回復,披頭士要是來中國訪問巡演那就太棒了,但是可能現在不行,估計等一兩年時間條件就成熟了。
比如把核彈頭數限制在美蘇中5:4:1,或者美蘇中英法10:10:3:2:1,而且核彈頭總數要砍,砍到中國覺得自己這個份額的核彈頭造起來不傷國力為止。
「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在太空中保持這樣一種裝備,它是世界和平和-圖-書的保衛者,是制止鋌而走險的核戰瘋子的最後的防線。」
約翰·列儂表示,美國政府真不是啥好鳥,這我理解。但是,唐華你不能出國這太遺憾了,我們披頭士能不能申請訪問中國?要是能允許在訪問的時候在中國開開演唱會就更好了。
約翰遜的講話遮遮掩掩,不肯說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葛羅米柯話就比較直,點名說我們現在有激光反導衛星啦,你們沒有。
「當世界的核武器都被取締時,在太空中自然沒有必要部署武器系統。」
這首1962年寫于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的歌曲,現在再唱,那種悲傷絕望以及嘲諷政府的味道越來越濃烈。
1965年的3月,美國和蘇聯就這樣隔空吵個不停,但時間一長,就算被春秋筆法的新聞洗腦的西方的民眾也明白過來了:
有關死光一號的專線郵件發出,唐華總算可以搞點輕鬆愉快的事情。
一時間美國的報紙、電視台,「外太空非軍事化」「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呼籲到處都是。
「在1963年12月,菲律賓基地起飛的巡邏機在南中國海北端與這種飛機有過中等距離的接觸,我們記下了這種飛機的基本外貌特徵和雷達信號特徵。」
……
現在再想一想——如果導彈攔截衛星使用的是紅外波段的激光,光束打到海面上,或是打在飛行中的導彈上,大部吸收、極少數散射出去,那這種紅外探測儀就能接收到,這就可以知道激光衛星有沒有照準目標。
「只要各方能坐下來進行磋商,那就是一個不算小的進步,哦,還有一事,」契爾沃年科說,「勃列日涅夫總書記邀請唐華訪問蘇聯。唐華、普羅霍羅夫院士、一直在蘇聯訓練的貴國宇航員趙寶桐,以及蘇聯宇航員康斯坦丁、科馬洛夫,將會獲得總書記親自授予的獎章。」
SX-1分析小小組的組長拿起手下整理成冊的資料,「運輸機改造的紅外探測偵察機?」
第二次激光攔截試驗成功,蘇聯沒有第一時間公布消息,美國也沒出聲,中國當然也不吭聲。
約翰遜發表電視講話的第二天,蘇m•hetubook.com•com聯外交部長安德烈·葛羅米柯也發表電視講話,回應約翰遜的倡議。
「我們期待與蘇聯、中國共同磋商,最後達成一項關於外太空非軍事化的條約,保證人類對太空的利用僅限於和平目的。」
鮑勃·迪倫則很認真地詢問,唐華你的音樂是不是在美國留學時受了鄉村音樂、布魯斯尤其是黑人節奏布魯斯的影響。
所以,現在的情況好像是……美國在抗拒核裁軍?
「美利堅合眾國堅決反對任何在外太空部署核武器及其他一切武器系統的計劃。」
「為了保護蘇聯人民,以及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人民,蘇聯發展了部署于外太空的核武器攔截系統,這不是破壞人類世界的和平,恰恰相反,這是避免世界毀於核戰爭的必要舉措。」
約翰遜看到的報告里,情報部門最終確認了中國和蘇聯在南海搞的試驗是衛星反導試驗。
……
……
契爾沃年科:「其實蘇聯的要求並不過分,只要美國願意和蘇聯達成核平衡,雙方核彈頭數量和當量做限制,美國可以稍微保持一些優勢,比如10:7,那麼蘇聯願意坐下來談談。」
等NGO的節奏帶了幾天,美國總統林登·約翰遜出來電視講話了。
……
「兩次試驗證明天基激光器可以攔截飛行中的彈道導彈,這就是南海試驗最大的價值,畢竟我們需要一次試驗來最終證明這種武器系統的可行性。」
唐華得到試驗成功的消息,寫回復的時候也是竭力按捺住內心的激動。
明白自己在這方面處於落後地位,約翰遜沒得選擇,只能拋出「外太空非軍事化」的倡議。
呂宋雷達站的數據空運回美國,一大堆導彈專家和火箭專家聚在一起重新仔細研究,熬了一天,得出的結論是「這很可能是外界對導彈施加了影響,如果只是導彈第二級殘留推進劑發生爆炸,那導彈斷裂的時間、兩截斷裂殘體的大小都不對。」
不知道美軍情報組反覆研討之後,送呈白宮的報告里是怎麼寫的,2月27日,攔截試驗成功后的第8天,美國的幾個大NGO組織突然發起了「讓太空回歸和平」運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