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133章 F-104I「印度星」首飛

第六卷 一手持核,一手種田

第133章 F-104I「印度星」首飛

……
別問為什麼下線一年才首飛,人家的第一架F-104下線下了兩次好不好。
去年出廠的F-104做地面滑跑試驗,在跑道上滑著滑著,飛機油箱就開始漏油。不回廠,退回到生產線重修、再次下線,又能怎麼辦呢。
飛行員吉拉莫爾走到F-104I旁邊,向現場觀眾揮揮手,然後信心十足地登機跳進座艙。
又經過一年時間,今天,是第一架印度組裝的F-104首飛的日子。
「利用多普勒效應冷卻原子,就是向試驗區域發射一束頻率稍稍低於原子的某個躍遷頻率的激光。其實最好是三個方向的三束激光。」
納西克的試飛機場,首飛的場面做得很足。在機庫上方掛了大大的橫幅,上面「H A L」三個字母最為顯眼。
現在,港口裡那幾艘殘餘的銹跡斑斑的軍艦,確實不夠印尼保衛自己的海防,得換新的了。
F-104I(I代表印度改型)「印度之星」戰鬥機停在跑道一端,油箱里已經加了燃油,一切準備就緒。
約翰·康納:「我們會安排印尼與美國的軍貿,採用定向貸款的方式。但在這之前,你們應當儘早派遣一支海軍軍官學員,前往美國學習美式艦艇的操縱。另外,美國需要在蘇拉威西海獲得一個海軍停靠基地。」
1963年底,美國失去南越之後,重新規劃亞太地區的圈地戰略,認為有必要試試能不能買通印尼。別看印尼以前硬氣得很,說不定只是錢沒給夠呢?
……
唐華甚至推測,東德的衛星發射成功時,不但東德腰杆子硬了,在西方陣營,西德對法國都可以輸出一波嘲諷:哈,哈,還是我大德意志牛吧?
「衛星的架構是由我們的前進一號小型通用平台發展而來,衛星的總裝由民主德國完成。」
不過,雖然人是彈出來了,但是跳傘高度太低、座椅脫離太晚,吉拉莫爾落到地上時仍然受了重傷不省人事。
在「獨立」號身後,是1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納西克飛機工廠m•hetubook.com•com
英國的航天計劃經費從來就沒到位過,走走停停,大概會像原歷史那樣,1971年才發射自己的運載火箭和人造衛星,和日本一撥兒。
聶帥:「民主德國根據我們授權轉讓的圖紙,製造長征一號的箭體、發動機,其中發動機會有少量零件從中國進口。推進劑也由民主德國自行生產。但是運載火箭的電子系統、控制系統,由我們提供。」
印尼是從西方殖民帝國手裡獨立出來的,因此在整個50年代,蘇加諾都高舉新興國家和不結盟運動的大旗,號召新獨立出來的民族國家團結在一起,和西方帝國主義對抗。
「光的多普勒效應很早就被發現了,受激輻射的原理也是已知的。」
在「獨立」號進入雅加達港時,中國海軍「江蘇」號巡洋艦、「廣州」號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正在南海航行,目的地是新加坡。
「所以,民主德國並不會形成自己的完整的運載火箭、彈道導彈產業鏈,它不會變成脫韁的野馬,一切都在可控狀態。」
美國海軍航母訪問印度尼西亞,這在印尼建國以來還是第一次。
如果東德復活佩內明德基地,那是有點讓人產生聯想。不過東德的航天發射中心選址真的不在佩內明德,是在德累斯頓東邊的維爾騰。這裏緯度比佩內明德還低一點。
「當原子與激光相向運動時,由於多普勒效應,原子吸收光子,速度減慢,再向任意方向輻射一個光子,經過這個過程后原子速度減慢……」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
輻射能量之後,這個氦原子不動了,它不做熱運動了。
激光冷卻原子,其實就是用激光轟擊某一團氣體,「擊落」其中的一部分氣體原子。
蘇加諾:「印尼的海軍艦艇現在大多狀況不佳……」
和「獨立」號航母幾乎同時抵達雅加達的,是美國商務部長約翰·康納率領的美國貿易代表團。
「好吧,但是蘇聯有一個要求,也算是提醒,」米高揚最後說,「東德發射衛星的基地和-圖-書,一定不能建在佩內明德。」
印尼這邊付出的是1個空軍基地和3個大型雷達站、4個海洋監聽站,雷達站是為監測中國的航天發射而建的,海洋監聽站用來監控幾個關鍵水道有沒有中國潛艇進出。
米高揚:「但那也意味著民主德國自己製造了長征-1運載火箭,也就是自己製造了射程2000公里的彈道導彈。」
這時候,成為世界第四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東德腰杆子就會硬很多。窮一點怎麼啦,我有高精尖科技。
……
「摩根士丹利將介入印尼的金融運作,為印尼整頓金融和投資市場,為此摩根會向印尼注資10到15億美元。」
「從6月1日起,印尼與美國的雙邊貿易享普惠制條件,3572種印尼產品豁免進口稅,包括製成品及半製成品、農產品、漁產及各種主要產品。」
中國和蘇聯都有運載火箭和衛星技術,然而東德直接找的中國。
聶帥:「民主德國屬於社會主義陣營。我知道民德曾經是納粹德國的一部分,但現在它在我們的陣營當中。而且,目前國際上對運載火箭技術的擴展並沒有什麼條約限定。」
……
50年代,印尼靠近蘇聯時,蘇聯曾援助了印尼一支很強大的艦隊:1艘1.7萬噸的巡洋艦,快速級驅逐艦、里加級護衛艦、613潛艇、導彈艇,甚至還有伊爾-28轟炸機。
不過讓人大吃一驚的是,印尼海軍敢在3年之內,讓這些軍艦大部分銹爛報廢。這得是有多業餘的海軍人員才能做到。
約翰·康納和蘇加諾的會面,主要是確認此前兩國談好的一些合作。
這是什麼?這一層是液態氦啊。剛才還是三百多℃的氦氣團,現在,它其中的一部分突然變成了-。
美國海軍「獨立」號航空母艦緩緩靠岸。320多米長的身軀即使離岸還有幾百米,也給碼頭上歡迎的人群一種沉重的壓迫感。在入港之前,艦上的地勤人員把機庫里的飛機提升到甲板,緊緊挨挨地擺放著,炫耀自己的武和_圖_書力。
然後是平尾從垂尾部位脫開,兩個小薄片翻滾著打著轉掉到跑道盡頭外的草叢中。
這件事如果搞成,最有意思的是——東德會搶在法國之前,成為第四個自己向太空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現在中國和東德的經貿、技術合作、人才交流非常密切,雙方搞這種合作,基本的信任度肯定沒問題。
蘇聯科學院。
然後,F-104I在空中翻了兩個跟頭,摔在草叢中。
1964年美國動用了2億美元無償援助和10億美元優惠貸款,這次的貸款額度上限是15億美元,而且還有政府間的無償援助。
得知東德同志的想法后,總理、李復春、聶帥感覺,這雖然玩得比較大,但計劃好像是可行的。
不動的氦原子就撲撲撲撲地從空中掉下來,在地上堆積一層。
唐華知道東德的計劃后也覺得很有搞頭。而且唐華建議,最好是在1965年年中發射第一枚衛星。
法國有自己的航天計劃,他們的「鑽石」運載火箭打算1965年底發射。
在飛機翻滾到恰好肚皮朝上時啟動彈射座椅,讓自己脫離這架該死的飛機。
唐華:「卡皮查院士,起初我只是想制出一個足夠冷的環境,讓銣原子鐘和銫原子鐘更準確一點。」
……
在現場觀眾的歡呼聲中,F-104I發動機啟動,向後噴出熾熱的燃氣,這架飛機開始在跑道緩緩移動。移動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引擎的轟鳴聲整個機場都聽得見。
從去年到現在,清華大學的激光冷卻實驗室已經完成了5種物質的激光冷卻試驗,這次唐華順路把試驗情況在學術報告會上講一講。
支持東德的航天計劃,當然目的不是壓法國一頭,主要目的是讓東德在和西德的較量中,拿到一個至關重要的得分點。
然後是後起落架離開跑道。
現在只有美蘇中向太空發射過人造衛星,英國自己製造了衛星委託美國打上天,其他就沒了。
比如一團氦氣,所有的氦原子都在做熱運動,當氦原子和激光照射方向相反時,頻和圖書率合拍,氦原原子吃一個光子、輻射出能量。
美國一嘗試,發現還真是錢沒給夠。
不過,政治的成功掩蓋不了經濟的失敗,印尼以及蘇加諾本人的國際聲望不能當飯吃。
一片混亂之中,吉拉莫爾的降落傘從空中徐徐飄下。
彼得·卡皮查,低溫物理研究所所長、蘇聯物理學家,液氦超流動現象的發現者。
印度,納西克。
快到跑道盡頭,F-104I的速度已經差不多可以起飛了。吉拉莫爾一拉操縱桿,飛機頭部抬起,前起落架離開跑道。
「物質的宏觀溫度高低,本質上是原子的熱運動。原子的熱運動越激烈,物體溫度越高;反之,溫度就越低。所以,只要降低原子的運動速度,就能降低物體溫度。」
1960年,印度決定引進美國的戰鬥機生產線。1964年,經過四年半的努力,第一架F-104下線。
「我們與民主德國的技術裝備貿易協定,這是自1963年起雙方逐漸達成一致的,其中涉及航天的有兩個大項。一是射高70公里的固體推進劑探空火箭;二是授權民主德國組裝製造長征-1運載火箭,並指導他們製造一枚小型衛星。」
其實21世紀,物理研究機構里製造出來的接近絕對零度的超低溫,基本都是用激光冷卻的,而不是用製冷壓縮機。
東德面積和人口都比西德小得多。東德以前是德意志的農業區,工業相對較少。東德在二戰結束后,經濟發展走過不少彎路,現在搞不過西邊。
在跑道附近圍觀F-104I首飛的觀眾啊啊啊啊地大叫著,朝F-104墜毀的地方狂奔,在這群觀眾的後面是HAL的救火車。
這就是1963到1964年,蘇加諾逐漸想和英美改善關係的主要原因。
江蘇號編隊這次就略過印尼了,先訪問馬來西亞的新加坡,再進入印度洋訪問錫蘭、巴基斯坦,再進入紅海抵達最遠的訪問國埃及。
卡皮查站起來激動地說。
錢也沒問題,長征-1不貴。
聶帥:「民主德國的衛星計劃僅限於小型https://m•hetubook•com•com衛星和長征-1級別的運載火箭,他們並不打算連續不斷地發射,也不打算自行研製更大的運載火箭和衛星,這實際上是他們的一個政治工程,政治意義大於科研效果。」
……
萬隆會議、不結盟運動,蘇加諾都操作得很成功,在某個時期,印尼是和中國、印度並列的世界新興國家三大頂樑柱之一。
唐華在蘇聯科學院開學術交流會的時候,聶帥和米高揚為民主德國的事情在做一次認真的交流。
米高揚:「我們去年底才從民主德國方面獲知他們有自己的衛星計劃,當然,稍微進一步了解就能搞清楚,他們的衛星計劃是建立在你們的技術支持上的。不得不說,運載火箭和衛星技術太敏感了。」
在飛機尾翼脫落時,吉拉莫爾就明白了一切,但是,當他發現F-104I是在空中縱向翻滾時,他只用了1秒鐘就做出了決策:
聶帥簡要說了中國和民主德國的技術裝備貿易。
卡皮查、朗道、蘇聯科學院的各聽眾:……
克里姆林宮。
……
由於印尼這個小弟帶著帶著就丟了——也不對,不是小弟,只是同一戰線——反而是馬來西亞與中國的關係更親密。而且,由於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宿怨,大馬對於與中國改善關係也特別來勁。
聶帥和米高揚的交談,主要是遊說蘇聯方,讓他們打消顧慮。中國和東德的這筆航天技術貿易,錢數說多也不算多,主要是中央也動了心思,畢竟現在中國很了解東歐各國的狀態,覺得有必要支持東德做成這件事。
為了研究液氦,卡皮查的冷卻實驗室(卡皮查液化器)佔了半層樓,才在1938年把氦的溫度從4K下降到2K。
大約在1962年底,東德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他們想自己造一枚火箭,再造顆小衛星發上太空。
「唐,你的激光冷卻裝置,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除了液氦,卡皮查研究的另一個東西是球狀閃電,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佩內明德,納粹德國試驗導彈的秘密基地,V-1和V-2都是在這裏誕生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