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邁出第一步
第46章 長征-15首發成功
任新民:「就是大三連,他們覺得這名字比長征-15好記。」
「中國大使館林參贊剛才打來電話,說如果我們的西奈軍團不得不放下武器投降,請盡量在投降前炸毀紅旗-4防空導彈,尤其是控制系統。」
1956年的蘇伊士戰爭,還可以推脫為英法聯合以色列打埃及,打不過老牌殖民帝國,說得過去。1967年的這一仗,被彈丸小國以色列打得崩潰!?而且事前埃及還準備三路進剿消滅以色列?
左右芯一級也不是9台發動機同時點著,而是左、右芯一級先點燃對稱的兩台發動機,對面的左(右)芯一級也同時點燃相同數量的NK-15。
「蘇聯對以色列、埃及、敘利亞、約旦等地發生的戰鬥極為關切。」
這些困在沙漠里的埃及軍隊,沒水沒糧食,沒援軍、沒空中掩護,應該是堅持不了多久了。
蘇聯這是要把一整個空降師給扔到蘇伊士運河兩岸。
屏幕中的這個亮點一分為三。
「哦。」
納賽爾徹底喪失了自信。
「點火!」
……
約旦河西案的戰鬥接近尾聲時,大衛·本-古里安的先頭部隊出現了騷亂。此時先頭部隊進入了耶路撒冷舊城,以色列士兵們看到這座猶太「聖城」時,坦克兵拋棄坦克,裝甲車駕駛員拋棄裝甲車,步兵撒丫子朝著哭牆狂奔,七八百人在哭牆——大希律王興建的第二聖殿庭院外牆殘段——的牆根下跪。
27台發動機!這「臨時拼湊」的登月火箭,最讓人擔心的就是第一級了。
7月3日,傍晚7時。
「哦!這下我有點眼熟了,脫離的這兩個物體,和中國的長征-5號第一級的雷達信號特徵很相似!」
從8天前長征-15號坐落在發射塔的時候開始,中蘇登月火箭在自己人內部就不保密了,連幾公裡外的文昌縣城都能看到大火箭。
從公元1世紀以來,時隔近兩千年,猶太人重新控制哭牆。
升空10秒,20秒,30秒……哎,居然27台發動機全是好的?
「從7月4日起,蘇伊士運河兩岸20公里範圍內為非交戰區域,禁止www.hetubook.com.com埃及與以色列的地面和空中部隊在此交戰。蘇伊士以東的埃及軍隊可借道返回運河以西,但蘇聯武裝部隊不會越過非軍事區接應或掩護埃軍撤離。」
6月29日上午,以軍進攻戈蘭高地。以色列空軍凌晨進攻敘利亞機場,飛機返航后飛行員都不出座艙,在裏面喝杯冰可樂吃兩塊餅乾,地勤人員加油、掛彈、檢修,半小時后飛機繼續起飛去炸戈蘭高地的敘利亞軍隊。
6月29日,蘇聯在安理會發起議案,指責以色列侵略,要求安理會發布交戰各方立即停火的決議,美國否決。
同一天,黑海艦隊5艘軍艦啟航,美國讓土耳其暫時堵住蘇聯軍艦不讓它出去。依照俄土條約,軍艦通過土耳其海峽進出黑海,土耳其有權以任何理由滯留72小時以「考慮此次通行是否會破壞區域安全」。
在安-12身後,是9架安-22重型運輸機,這些安-22投下的是更大的降落傘——有85毫米加農炮、有108毫米輕型火箭炮、有成箱的炮彈和火箭彈、有連發射器帶彈藥打包好的反坦克導彈、甚至還有包裝好的吉普車。
在約旦方向,約旦軍隊是三個主要交戰國中戰鬥力最差的,以色列陸軍48小時之內橫掃了約旦河西岸,還順便重創了巴解組織游擊隊。
6月28日中午,在短促的炮火準備后,以軍地面部隊越過埃及-以色列邊境線,一言不合就對西奈半島的埃及地面集群實施分割包圍。
呂宋站觀測到了左右芯一級脫落,棉蘭老島站觀測到了中芯一級脫落,同樣也分析出了脫落的這個中芯一級類似於長征-5號的芯一級。
「阿諾德將軍」號也知道這一點,所以漸漸也在拉開距離,不過美國人還是忍不住在無線電里問了一句:
……
敘利亞在戈蘭高地前線的陸軍甚至連紅旗-4都沒有……
……
開羅。
納賽爾總統像個面口袋一樣軟踏踏地倒在沙發,他的精氣神,他的尊嚴和勇氣,似乎在過去的幾天全部被抽空,現在的納賽爾只剩一具靈魂支愣不和*圖*書起來的軀殼。
雷達站的主任、工程師、分析員全都圍到了探測雷達的主屏幕面前,屏幕中的亮點連成了一條線,正在從菲律賓附近掠過。
「重建1967年5月因故關閉的聯合國維和部隊蘇伊士非軍事區。」
很顯然,在長征-15號發射前,現場主角是冷飲店老伯。
「蘇聯同時要求埃及與以色列的地面部隊儘快撤離運河非軍事區,實現停火。」
長征-15的27台NK-15分成三組,每組9台,減少了發動機工作時管路和零件震顫、相互碰撞的幾率,發動機噴射的尾流也不容易形成不穩定氣流漩渦。
這是顯而易見的,光從雷達信號的強度就能看出來,這枚火箭的雷達發射信號特彆強烈。
三個芯一級(共用助推核心),中間的芯一級先不點火,先點燃左右芯一級再點燃中間芯一級。、
以色列如臨大敵,馬上停止了從海上向西奈半島北部城鎮的運輸補給線。但地面上的戰鬥,以軍還想對已被分割的埃及軍隊發動最後一輪圍攻。
在火箭觀景區,冷飲店的老伯對文昌發射的火箭是熟路輕轍,興緻勃勃地對新來者介紹文昌火箭怎麼發射、各種火箭在天上怎麼運動、哪些火箭能看到第一級脫落……反正他全記住了。
遠望二號:「請你走開,不要干擾我船正常工作。」
第一波的機群返航之後,第二波運輸機群接踵而來。
……
唐華:「三連就三連吧,只要別在天上三連炸就行……」
長征-15點火升空時,中東地區還是下午三四點。
45秒,地面的高倍攝像頭也快看不清火箭尾部了。切換到長征-15的尾部攝像頭,三個助推芯一級都很正常地在向後噴射火焰。
唐華嗯了一聲,還是專心看屏幕。
「蘇聯大使館通知,蘇軍的行動會按計劃進行。」
指揮中心的部分區域,開始有小同志鼓掌。
2-2-2-2-1,9台發動機分5個步驟點燃,這樣火箭左右兩側的推力是平衡的,火箭也不會倒。左右芯一級沒問題之後,中芯一級點火。
長征-15第一級的m.hetubook.com.com點火方式和其他火箭是不一樣的。
長征-15繞地球半圈,在大西洋上空飛過時,奔月飛船的測試樣機已進入了近地軌道。
「這白煙啊,是保持燃料低溫態的冷卻劑。冷卻劑揮發成白霧,同時能吸熱,然後火箭的液氧箱就可以保持零下一百多度,」老伯繼續滔滔不絕,「長征3他的紅煙呢,是加燃料的時候殘留的四氧化二氮,揮發以後立即分解成二氧化氮……」
「大三連和長5長6一樣冒白煙,長三長四冒紅煙。冒白煙的,是從開始冒煙之後10分鐘發射,冒紅白煙的是15分鐘,這規律我可熟悉了!」
為了造出第一枚長征-15,天津火箭廠把中國產的所有庫存NK-15搜刮一空,數控加工中心的產能佔掉82%,火箭廠和文昌三班倒,RP-1煤油(其實是烴值接近於煤油的高純航天燃料)的油庫也見底了。
土耳其堵了蘇聯軍艦3天,但到7月3日,一路疾馳的蘇聯軍艦也全在地中海就位了。
戈蘭高地緊緊貼著以色列,海拔比以色列腹地高出500米以上,地形的戰術優勢太大了,以色列做夢都想控制戈蘭高地。現在,這個美夢成真了。
最近的時候,遠望二號和它的美國同行距離只有兩三海里,用望遠鏡都可以看到那艘美國航天測量船舷側刷的「T-AGM-9」字樣。
6月28日晨,以色列空軍消滅埃及空軍。
「中國人發射的這枚火箭是新型號!」
7月3日當地時間下午3時10分,30多架安-12運輸機在運河上空掠過。
6月29日晨,同時打殘約旦空軍和敘利亞空軍。
菲律賓,呂宋太空探測雷達站。
628戰爭肯定會成為以色列創造的軍事奇迹:以色列一挑五大獲全勝(埃及、敘利亞、約旦三個正常國家,以及巴解組織游擊隊和派空軍幫忙的伊拉克)。
從越過好望角開始,遠望二號周圍就有美國或軍艦若隱若現。走到大西洋中部,遠望二號發現它身邊出現了一艘「同行」。
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約旦河,很多地方的戰鬥還在持續https://m•hetubook•com.com,有的還頗為激烈,但從以色列總參謀部的態勢圖上可以看出,這場戰爭已接近尾聲。
高倍光學鏡頭加上高精穩定跟蹤裝置,屏幕畫面一直鎖定在火箭尾部。
文昌航天發射中心。
「切高倍光學攝像頭,我看看火箭尾部。」唐華說。
「剛才在外面參觀的群眾把長征-15叫什麼?『大三聯』?」
飛機所經之處,上千朵降落傘傘花在空中綻放。蘇軍第105空降師搭乘運輸機從亞塞拜然出發,飛行2000公里,借道伊拉克、約旦、沙特領空,繞了個弧線,在蘇伊士運河靠近塞得港的河段,分東岸和西岸兩處空降。
遠望二號掐準時間跟蹤到了奔月飛船樣機,在距離遠望二號35海里遠的地方,「阿諾德將軍」號根據呂宋站和棉蘭老島站提供的數據,也掐時間跟蹤到了奔月飛船樣機。
「它分解了,不,應該是助推器脫離了。」
「看,大三連冒白煙了,它就快要發射了!」
發射塔周圍的19個噴淋頭立刻噴出水霧,冷卻火箭的高溫燃氣,讓發射塔和周圍設施不至於升溫太快。
從現在開始到首次登月,中國這邊是沒法造長征-5了,第三代空間站的建造和發射肯定延期,所以唐華讓衛星廠把長空二號改成一個單獨的實驗艙發上去,讓天上的這個第二代空間站看起來還像那麼回事。
一個小時后,「中蘇擁有登月量級的運載火箭」這件事實,會在全世界範圍都人所皆知。
蒼穹一號空間站原計劃在軌6年,66年發射72年墜落,現在打算延壽到9年。
「這你都知道?」
「蘇聯認為,安理會應在此時表現出負責任的態度,盡最大的努力制止中東地區安全形勢的惡化,而不是因安理會各國利益糾葛而放棄對中東的責任。」
「能否透露一下,你們什麼時候開始發射?」
——兩艘航天測量船並在一起可不是什麼好事,倆船都裝有大功率太空探測雷達,開機的時候會相互干擾,最後導致倆船都無法正常工作。
美國的觀測站、測量船數據發回本土,NASA還要分析一段時間才能得出結論和圖書,那時候才是美國人表情最複雜的時候。
在紅色的火焰和白色的水霧中,「大三連」緩緩上升。
「為遏制中東局勢的進一步惡化,防止中東地區的衝突對世界安全、國際海上航運構成災難性的影響,蘇聯宣布:」
唐華哭笑不得地問。
美國在菲律賓呂宋島和棉蘭老島各有一座大型太空探測雷達,用途很專一:就是跟蹤中國航天發射情況的。
為了執行這次航天發射的測繪保障任務,遠望二號提前從國內出發,走馬六甲海峽、印度洋、好望角,在大西洋定點待機。
在現澳大利亞的巴布亞紐幾內亞自治領、紐西蘭,也各有一座太空探測雷達。
NK-15發動機本身其實相當可靠,但為什麼N-1火箭四次發射四次四失敗,其實問題很可能出在發動機排列過於緊密。
「遠望二號報告,遠望二號報告,我船附近出現1艘美艦和1艘美國航天測量船。」
蘇伊士運河上空。
其次每台NK-15由3台獨立的控制計算機控制,每台控制計算機有兩個獨立的數據處理晶元,實際上可以平行進行6次控制指令計算。
「哦。」
除了錢學森拿出的CBC構型,唐華還搞出了航天有史以來最複雜的火箭計算機控制系統。
查查手冊,T-AGM-9是「阿諾德將軍」號航天導彈測量船,17200噸。
除了這81台NK-15的控制計算機外,長征-15的每個助推核心有3台控制計算機作為總控平台,總控平台的計算機比發動機控制計算機功能更強,是三塊獨立的數據處理晶元同時工作。
「應該沒問題。就算對CBC構型、八網格引擎保護、高強材料芯級結構加固不放心,也該對你那90台控制計算機有信心吧。」錢學森對唐華說。
首先控制計算機不在火箭發動機附近,甚至不在第一級底部,而是和發動機離得很遠。
同時也是阿拉伯國家尤其是敘利亞和埃及的恥辱。
發動機太多,27個噴口噴出的火已經連成一片了,因此可見光的鏡頭其實看不太清楚,紅外光譜的高倍攝像頭才能分析出來發動機是否工作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