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回到民國當小編

作者:約翰留著長長的鬍子
回到民國當小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邁出第一步 第92章 民航與大飛機

第七卷 邁出第一步

第92章 民航與大飛機

但是,這個學期物理系大一必修的《普通物理學》,來了一位新老師。
國家計委。
按這個設計性能,唐華估計甚至在圖-22M出來之後,轟-6都還可以繼續保持生產線,它用來虐一些彩筆國家比圖-22M更經濟。7
度過了起飛初期幾分鐘的超重之後,列夫·朗道感覺身體飄了起來,他知道自己已經飛出地球了。
唐華:「假設我們在20年後,民航的年客運人次開始爆發性增長,那麼大約在80年代初期應該著手研製噴氣式幹線和支線客機,那麼現在,我們該做的是發動機。」
「中國與蘇聯將世界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送入了太空。朗道是一名物理學家而不是專業宇航員,而且朗道已經60歲了,是至今為止進入太空的年齡最大的人類。這顯示中國對其載人飛船和空間站的可靠性、飛行平穩性擁有絕對的信心。」法國的報道。
愛因斯坦還是愛因斯坦,湯姆現在已經是湯姆II世,還是大橘貓,但不是幾年前那隻。3歲的湯姆II世身強力壯,總是欺負13歲的愛因斯坦,不像以前打得勢均力敵。
「現在,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學家之一進入了太空。朗道也是第一個搭乘宇宙飛船升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將在空間站停留31天,在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空間實驗室進行有關凝聚態物理的一系列實驗。」莫斯科電視台的報道。
諾貝爾獎得主上太空,這個新聞當然會被全世界所有的電視台轉播。史蒂芬·霍金在公寓里看電視,看朗道笨手笨腳地操縱實驗儀器,發出了感慨。
民航總局現在只有飛往莫斯科的定期國際航班,飛其他國家是不定期的。
20年後,也就是1988年。
「各位覺得,按現在我們的發展速度,到什麼時候,以中國的城市工人家庭,如果愛好旅遊的話,他們的收入每年能支持進行一次坐飛機來回的旅遊或者探親?」唐華問。
……
不過,至少這個學期,清華物理系學生是不用受折磨了。
「波音747這種飛機,最初美國人的設想和-圖-書是用於國際幹線機場之間的跨洲運輸,他們追求的目標是每個座位的運營成本比波音707低25%。這個目標提出以後,航空公司都特別歡迎,1966年,波音747的樣機都還沒影的時候,波音公司就拿到了泛美航空公司的25架訂單。」
「Фантастика!(太奇妙了!)」
中國民航現在還是隸屬於空軍的民航總局。不但民航總局本身有軍事屬性,而且實話實說,現在的中國民航,把它叫做中國官航可能更貼切一點。
「朗道教授,您現在感覺身體如何?」地面指揮中心問。
工業與信息化委員會召開國產大型航空器發展會議,第五機械工業局(航空工業局)局長周洪波先說世界客機的發展情況。
「還在仰望朗道,」史蒂芬·霍金扶著沙發扶手站起來,踉踉蹌蹌走到書櫃邊,「恆星的塌縮,黑洞的形成,天哪,如果能拍攝到宇宙中真實存在的黑洞,那該多好……」
「8月30號下線的波音公司巨型客機,應該要在9月份首飛了。」
周洪波:「是的。倒不是說中國一定要巨型客機或巨型運輸機,但是這兩種飛機上面的技術,顯示出美國航空工業的底蘊非常深厚,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追趕。」
……
唐華把盛著貓食的淺碗放在這隻叫愛因斯坦的黑貓面前,愛因斯坦只是無精打采地瞟了一眼貓食,眼睛還是盯著電視。
實驗艙還有觀測宇宙輻射的儀器和一具小型射電天文望遠鏡,現在朗道對這兩個東西更感興趣,一邊翻看說明書,一邊和地面的專家組溝通,摸索使用的方法。
唐華:「客機這一方面,美國和西歐國家的發展狀況與我們不同,他們的民用航空用戶群體已經下沉到商務出行、普通老百姓偶爾一次的遠距離旅行了,因此,西方西的民航科技需求量很大、航線客流量大而且穩定,因此他們的民航公司不但規模大,而且是持續盈利的。這一點,我們暫時還做不到。」
黃玉珊:「D30,也就是渦扇4的底子不錯https://m.hetubook.com.com,伊爾-76、伊爾-62、還有我們打算做的轟-6渦噴改渦扇,用的都是它。」
英國,牛津大學。
劉鼐:「空軍提出的下一代輔助機種通用平台,預警機、海上巡邏機、電子戰飛機、空中指揮機四合一,原來我們打算的是四發,四台國產渦扇-3,如果一台大涵道比D30的動力能頂兩台渦扇-3的話,那也可以把通用平台也合進來。」
而且,80年代的人不可能開天眼,能夠絕對肯定地認為20年後的中國居然發展到年客運量1億多人次、30年後又增加到6億人次,真的變成了「民航」而不是「官航」。
從美國回中國做學術交流的楊振寧站在講台上,面對清華學生微笑。
趙寶桐:「朗道教授起飛時哭了。」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開飯了。」
「沒有的事!絕對不可能!」
西飛在搞的轟-6渦扇版也相當不錯,用的是渦扇-4B(D-30KU),可以外掛兩枚重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如果還是只使用內彈倉、外掛架不用,那航程可以純增加1000公里,趕上圖-22M了。
「這個叫波音747的客機,最大起飛重量有330噸,三排座位兩個過道,有360個座位,航程超過一萬公里。這個起飛重量幾乎是伊爾-62的兩倍。」
……
現在唐華有沒有預測未來的天眼?……不行,歷史改變得太多了,要重新估算了。
「蒼穹」空間站。
……
「同學們好。」
「唉,清華、莫斯科大學所有的學生都興高采烈,只有你整天鬱鬱不樂。看來全世界只有你擔心朗道。不過這也正常,你手下就他這一個鏟屎官。」
「除了波音747,美國還在研製一種巨型運輸機,C-5『銀河』。我們在和蘇聯協作研製伊爾-76,但C-5這個運輸機,載重量大約是伊爾-76的三倍,可以一次裝下兩輛M60主戰坦克,而伊爾-76載重只有40多噸,原設計方案還不能裝坦克,好在伊留申設計局正在改機體,加寬加和圖書固,以便搭載坦克或者其他類似重量的工程車輛。」
彭羅斯:「英國現在根本沒有進入太空。美國忙於把人送上月球,他們表示1970年以前不會發射自己的空間站。所以我們就只能坐在公寓里仰望星空,低頭在草稿紙上算算公式。」
「用不著,我對微波背景輻射也略有些了解。我打開……打開這台玩意兒試試……」朗道在空間站里咣咣地砸儀器櫃。
西飛的總工黃玉珊有些猶豫地說了一個數字。黃玉珊是伊爾-76的中方主任設計師。
周洪波:「大涵道比的D30那就是一種新發動機了,但是伊爾-76是翼吊布局,換髮動機還是比較方便的。」
電視在直播太原航天發射中心的實況。發射指揮中心倒計時到0,長征-3K4F噴吐火焰騰空而起,在初秋晴朗的天空劃出一道閃光的航跡,火箭鑽出大氣層,飛向太空,飛向蒼穹一號+朗道實驗室的空間站組合體。
一個學期下來,少數能跟上他的思路的學生會覺得物理學真奇妙,大多數學生就是一路跌跌撞撞上完這課的。
「唐華慷慨地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紀錄讓給了朗道。……列夫·朗道現在已成為全世界物理學界人士羡慕嫉妒的對象。」
在朗道實驗艙,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實驗的器材整齊碼放在艙壁兩側,這個實驗兩個月前已經做完了,重複兩次都得到了不錯的結果。朗道要是有閒情逸緻可以重複一次實驗,要是做不出來實驗也沒關係,他本來就不是實驗物理學家。
「財經委說,現在國家的財政狀況,肯定可以支持繼續增加工人工資和農民收入,而且在增薪幅度加速的同時,還保持很大的基本建設投入。所以20年後應該確實差不多了。」
……
劉鼐、周洪波:「厄……」
飛國際航線的飛機主要就是滿足外交出訪、技術專家和科學家的跨國交流(主要在中國與蘇東國家之間)。國內航線也大致如此,反正都不是普通人出行的工具。
現在民航總局的國際航線有6架伊爾-62,國內航www•hetubook•com•com線用著各種雜型號的中小型客機(也有少數圖-104),因為現在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無問題,並不缺盧布外匯,因此用進口客機用得心安理得。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伽莫夫、阿爾菲和赫爾曼估算數值時發現的,」唐華說,「澤爾多維奇在1964年提出了X射線輻射背景的解釋,雙星系統中的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吸積過程散發X射線。我們安排好了,明年由天體物理學中心,或者澤爾多維奇本人上來一次,更詳細地做宇宙輻射觀測。」
如果研發D30的大涵道比版,估計不能叫渦扇-4了,得叫渦扇-6。
朗道的量子物理學是噩夢級的課程,他編的教材本來已經非常艱深了,講課的時候還經常即興發揮,量子力學的最新成果理論在黑板上一大片一大片地寫,有時候翻譯都跟不上他的手速。而且講著講著會跳過很多「他覺得」顯而易見可以完成推導的步驟。
劉鼐:「洪波,西飛現在在做的項目,除了協作研製伊爾-76,還有協作研製圖-22M也就是轟-8、運-6改中型客機、轟-6的渦噴改渦扇,這些項目沒有一個能對標波音747或者C-5的吧?」
「彭羅斯,這太不公平了,他們把探測儀發射到了太空,在那裡沒有任何大氣的干擾……只要會操作儀器,即使是量子物理學家也能做宇宙學的研究,觀測到第一手的宇宙信息數據。」
「到現在,長征-3K4F的發射宣告勝利完成,神舟飛船已經順利入軌,預計將在6小時之後與空間站對接。」中央電視台的播報。
通用平台飛機的產量也不小,如果發動機全都統一型號,前景還是不錯的。
會議室的圓桌中央就有一架波音747的模型,在波音747旁邊,還有一架大飛機的模型,從舷窗的大小對比,這也不是個小傢伙。
「我也覺得差不多,15到20年之後,逐漸會有老百姓坐得起飛機,就算不是年年都能坐一次,至少也可以某年回鄉過年的時候坐一次飛機嘗嘗鮮。」
「感覺非常良好,我第一次過上全hetubook.com.com身的肌肉都不需要用力的生活!」朗道說,「哈哈,現在只需要大腦運轉就可以了!」
咳!
「波音747更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1966年這個飛機接受預定的時候,全世界只有4個機場可以滿足波音747起降的要求。現在兩年過去,能起降波音747的機場增加到17個,看起來三、四年之後,波音747真的可以投入民航運輸了。」
「如果我們現在國內發展的勢頭不被打斷的話,大概20年後?差不多吧?」
……
與空間站的對接是計算機自動控制加上飛船指令長的人肉監控,朗道自己不需要做什麼。飛船和空間站對接、艙口打開,朗道飄進空間站的那一瞬間還在蓋子上嗑了一下腦袋,但當他適應了空間站的失重環境后,太空生活那種妙不可言的感覺就上來了。
遠程客機這種個位數或者十幾架的保有量,外購成熟大量生產的型號本來就是成本最低的解決辦法。要是自研一種遠程客機,只生產幾架,用途是搭乘領導人從北京直飛阿爾巴尼亞(絕不能用蘇聯飛機或仿蘇聯的飛機),那才是真土豪,因為這種客機的每一架分攤的研發成本、十幾萬個極小批量零件組織生產的成本,肯定冠絕全球。
唐華關掉電視,愛因斯坦總算低頭開始吃東西了。
渦扇-1是成飛發動機廠的練手之作,渦扇-2是沈飛練手的,渦扇-3是整合為先進航發研究院之後推出的第一款中偏小涵道比渦扇,這個不是練手,是可以量產使用的。渦扇-4是仿D30,渦扇-5是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用的小涵道比高推重比渦扇。
唐華:「民航客機的技術指標,最後都會落到兩項最關鍵的指標上面:安全性和成本。波音747不是為了造大飛機而把飛機造大,剛才周局長已經說了,是為了讓幹線客機的單座位運營成本降低25%。航空發動機技術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客機的油耗,也是客機安全性的重要組成部分,D30從現在的小涵道比改到大涵道比,增大推力的同時增加燃油經濟性。先進航發研究院可以立個項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