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精武門

作者:格鬥家
精武門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作品相關 民國的全國武術大賽(大師和能打者的區別)

作品相關 民國的全國武術大賽(大師和能打者的區別)

6 馬承智 皖北和邱 江蘇國術館
楊X、沃雲興、佟忠義、張文發、包剛、李連仲、岳奇武、盧肯為、馬華甫、姚啟雙、李望亭、胡鳳山、李連恆、武鑌庫、康德灝、劉占斌、馬成鑫、諶祖安、武英桐、李慶闊、郭世銓、李學義、韓化成、馬英圖、鮑仁藝、(少一人)
第四等是及格者——從略。
14 李慶瀾 河北固城 江蘇國術館
優等
26 高守武 河北固城 青島國術館
15 尚振山 河北深縣 深縣國術館
1 王子慶 河北保定 中央國術館
25 林定邦 浙江溫州 杭州市國術教練所
※※※
20 董殿華 河南 四十九師
朱國禎、張維通、朱國祿、馬承智、胡炯。
30 王喜林 河北 褚桂亭
1929年深秋杭州「國術遊藝大會」,可稱為千古一會,它總攬神州精武,武藝兼長,是為後人仰慕的盛事。1929年初中央國術館副館長李景林致信各國術館,發起全國武術各門派的實質較量和-圖-書。以辨中國武術之精華。各國術館紛紛響應,並由實力雄厚的杭州國術館承辦。
朱國福、王雲鵬、張長文、馬裕甫、張洪振、竇來庚、楊法武、楊士文、顧如章、王成章、
4 曹宴海 河北滄縣
13 趙道新 天津 李方震(李景林)
等級 名次 姓名 籍貫 保送機關
中等
中央國術館-第一屆全國武術國考
比賽結果:
8 宛長勝 山東歷城 山東省政府
10 張孝才 山東歷城 山東省政府
19 聞學楨 江蘇泰興 泰興縣政府
29 丁秀溪 浙江天台 天台縣政府
原定取十五名作為優勝者,馮玉祥將軍早已備好十五份獎品,勝出十七人無法分配,最後由張之江館長勸郭長生與楊松山,為優等榜首,獎龍泉各一把,放棄最優勝者名次和馮將軍的獎品,二人欣然同意。
中等的:八十二名
3.都說武術門派無優劣,但這次比賽南派選手普遍不敵北方拳師,南拳選手第一輪全部敗北,https://m.hetubook.com.com有的剛交手就被打敗,有的簡直無還手之力,後為照顧南派,抽籤時將南北分開;另太極打法毫無建樹,四量難撥千斤。
2 朱國祿 河北定興 江蘇警官學校
18 王雲鵬 河北保定 中央國術館
24 邱景炎 山東諸城 山東省政府
17 裴顯明 浙江天台 天台縣政府
原優等擬取三十名,結果取了三十八名,它不受獎品限制,所以就保留了三十八名。
22 紀雨林 山東膠縣 山東省政府
郭長生、楊松山
4.比賽對社會上的空頭拳術痛刺一針,「要學打擂台的拳術」成為當時練武著的要求,但持藝者看到其真實效果,反而出現一個空前保守的局面,那些為數不多的技藝再也不胥傳人。
5 胡鳳山 河北南皮 江蘇國術館
21 袁偉 山東濟南 中央國術館
11 高作霖 山東淄川 青島國術館
1.名滿天下的高手名不副實的比比皆是,名氣大的不一定和圖書能打,或者不敢上擂台,或者經擂台一檢驗,優劣立顯,用趙道新的話來說,就是「要麼被打破了頭,要麼被嚇破了膽」。
16 李孝田 山東歷城 山東省政府
12 兵俠 天津 趙尉先
優等:三十八名
5.這次比賽沒有看到高深的內功,沒有發人于丈外的場面,看看優勝者的打法吧,王子慶運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戰術打法獲得冠軍,其不招不架甚至中招反擊的打法頗像散打,且身高體壯,以力降人,非傳統觀念的以巧取勝,倒合乎現代比賽分體重級別的觀念;朱國祿借鑒拳擊打法,善於聲東擊西,虛實結合,想起了人們對散打的指責:拳擊加腿;第四名曹宴海,公認的第一高手,不怕「起腿半邊空」,以里纏外踢,勾掛起落易如手便的腿法橫掃各路豪傑,因照顧面子,讓拳獲得第四,與重視腿法的散打還是有著相近的一面。其實現在的散打在試驗階段主要在武漢體院和北京體院進行,其領頭人分別是溫敬銘和張文廣,和-圖-書都是當初中央國術館的學員,散打和傳統的關係他們應該更清楚。
經過幾輪對抗,最後剩下十七名最優勝者,這十七名沒有繼續再打。其原因:一是本屆國考擬定選十五名最強者,以充實中央國術館,不分勝敗名次,便於在一起共事,二是會期已到,怕大量超資無法解決;三是從對抗形式來看,比賽越打越勵。均為強者,互施絕技,恐出傷亡事故。因此,沒有向下再打。
23 馬金標 山東濟南 楊松山
比賽中的幾個現象:
6.高手在民間嗎?高手不食人間煙火嗎?有一江西老僧上台比試,被打塌頭骨,抬上救護車;最後比賽的最優勝者都是中央國術館的學生,相當於現在的國家隊,且多來自河北山東,民間未見高手。
9 祝正林 山東即墨 青島國術館
28 郝家俊 河北 褚桂亭
7 韓慶堂 山東即墨 中央國術館
第一屆全國武術國考,於1928年10月15日在首都南京中央體育場正式開始,這次國考的目的主要是選拔和圖書武術尖端人才,充實中央國術館。
27 葉椿才 江辦 泰根生
2.大部分傳統武術不能實戰,乃是「虛設的套子」,不能臨場實用,被當時形象地稱為「空頭拳術」,而優勝者自報家門時雖都是五花八門的傳統門派,但無一例外的暗地另搞一套獨有的格鬥訓練,訓練內容不得而知,但從個別人身上可推測一二,如亞軍獲得者朱國祿兼練拳擊,其打法當時遭一太極名家非議,說「不合國術」,其弟朱國禎要與名家請教,名家不敢迎戰,在深秋的天氣里竟滿面是汗,看來朱的打法有拳擊加腿之嫌;獲得第十三名的趙道新搞了個心會掌體系,借鑒了西方的訓練體系,趙曾對國術的弊端進行了無情的批判。
最優
熊維燕、盧濱、張世德、劉丕顯、李先五、寇運興、郭運昌、江精武、王德元、劉宗銘、
3 章殿卿 河北保安 李方震(李景林)
最終最優勝者:十五名
知名的武術家:萬籟聲、王維翰、孫玉銘、余國棟、孫玉山等均在中等八十二名內(從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