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集(必讀)
俄羅斯帝國第二太平洋艦隊
「德米特里·頓斯特伊」號
排水量12900噸,航速16節,4門305+16門152
「錫諾普」號
「羅斯季斯拉夫」號
以上9艘戰列艦中,只有「光榮」和「亞歷山大二世」在歷史上並未參加二太。
一款沒什麼說頭的小型戰列艦,外觀特徵是有兩座半圓形——不是炮塔,而是炮罩,就像定遠級那樣。
「密涅瓦」號
排水量8900噸,航速16節,4門254+8門152
排水量6700噸,航速23節,12門152
實際上人們一直沒搞明白沙皇為啥把這三艘小可憐塞到二太中去,不僅對這三艘船來說很過分,而且拖累了二太整體航速。
歷史上「光榮」號在二太出發時並未完工,因而未參戰,其他四艦也多少有些後續舾裝工作是在航行過程中完成的,實際上這也是博羅季諾級並未發揮應有戰鬥力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是唯一),因為他們根本沒經歷過必要的測試和火炮射擊訓練。
防護巡洋艦8艘
他們的軍備必然比歷史要強出一些,所以幾艘歷史上這個時間節點根本不可能完工的船,我都讓他們盡量提前完工,然後編入艦隊。
「切斯馬」號
英國特拉法爾加級裝甲艦的仿造版本,這艘船的造型比較特殊,四個煙囪兩兩並列,被水兵吐槽為倒扣的桌子。
真要算起來,紙面上比大白艦隊還要凶萌一點。
其次,中國崛起本身就是對殖民地體系的巨大威脅,這個威脅恐怕不會在m.hetubook•com.com毛子之下,所以牛牛逐漸回過味來之後,會有意識部分放棄之前限制毛子的國策,想辦法讓毛子與中國形成某種平衡。
「亞歷山大三世」號
「海軍上將納西莫夫」號
毛子最早的裝甲艦型號,建成的時候號稱僅次於牛牛的尼羅河級,不過這也是快二十年前的老船了。
這也是必然出現的列強國際關係變化。
總之,是一艘比較舊式的裝甲艦。
「珍珠」號
「奧恰洛夫」號
按照咱們之前說好的,為了避免灌水太過,艦名和艦隊編製之類的東西,除非必要,否則一律在免費的設定集中發布。
波羅的海艦隊方面:
「奧普斯特羅夫」號
偉大的西索伊號
「阿普拉克辛海軍上將」
「光榮」號
「烏沙科夫海軍上將」
勇士級5號艦,原本歷史上叫「維第亞茲Ⅱ」號,並未完工,卡古爾這個艦名是同級的「水星紀念」號曾用命,我設定把她完工,然後以卡古爾的名字參戰。
排水量10400噸,航速16節,火力4門305+6門152
戰列艦:9艘
這艘船是英國君權級戰列艦的俄羅斯版本,算是中國龍威級戰列艦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珍珠級3艘
博羅季諾級5艘
裝甲海防艦3艘
「阿芙樂爾」號
「科尼洛夫海軍上將」號
歷史上只有「奧列格」一艘參加了二太,這次我讓他們全來了。
排水量8800噸,航速16節,4門305+4門152
其和*圖*書實不能算是垃圾,不過這種船就應該呆在波羅的海不要出來。
架空船,真實歷史上沒有這艘船,我設定中是帕拉達級四號艦,跟阿芙樂爾是同級艦——這級巡洋艦都是以羅馬神話女神命名,阿芙樂爾是曙光女神,密涅瓦其實就是雅典娜。
「葉卡捷琳娜二世」號
排水量5200噸,航速18節,14門152
跟中國的新遠級是姐妹艦,這款裝巡就是我給二太開的最大反向金手指了。
勇士級3艘
尼古拉一世級2艘
「波將金公爵」號
這所謂的合理,主要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帕拉達級1艘
排水量5800噸,航速15節,4門203+12門152
這裏我讓「光榮」號提前服役並參戰,不過該有的毛病還是有。
「維斯特拉娜」號
這艘船大家都知道,或者至少應該聽過她的名字。
「常勝者格奧爾基」號
烏沙科夫海軍上將級3艘
「金剛石」號
「黑曜石」號
所以她居然有6門305炮。
下面讓我們來說說設定中參戰的黑海艦隊。
讓我們來看看設定中的這支艦隊吧:
「亞歷山大二世」號
噸位不大,不過性能還可以,典型的這個時代黑海特化戰列艦。
沒錯,就是那艘「一聲炮響水兵衝進冬宮」的阿芙樂爾,這個時代也算新銳巡洋艦。
兩艦的名字是為了紀念剛剛被主角幹掉的兩艘一太巡洋艦。
「瓦良格Ⅱ」號
一艘沒什麼說頭的中型裝甲巡洋艦,其實應該說是准m.hetubook.com.com裝甲巡洋艦,因為他的水線甲其實很單薄。
「綠寶石」號
三艘都是架空船,就為了補數。
「納瓦林」號的改進型,在這個時代屬於較為落伍的戰列艦了。
「亞速夫大公」號
排水量10200噸,航速16節,6門305+7門152
這艘船因後世的水兵兵變而聞名於世(我是沒搞懂毛子為啥敢給那個時代普遍貴族特化的海軍喂臭肉),不過在這個時代,這艘船是黑海艦隊最緊跟時代的戰列艦。
「奧列格」號
排水量3100噸,航速25節,6門120
當然,毛子海軍該有的內在問題,這個位面一樣都不少。
「莫諾馬赫」號
大家不要誤會,這不是說這級戰列艦是走無畏艦那種全重炮路線的先行者,她就是毛子設計能力不到家的產物。
以下為
「水星紀念」號
以及,聖·阿芙樂爾號
排水量4600噸,航速15節,火力3門254+4門120
排水量9500噸,航速15節,火力2門305+4門228+8門152
排水量3100噸,航速25節,6門120
沒什麼好多說的,歷史上就有這艘船,個頭不小但性能平平,沒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
「卡古爾」號
納瓦林號
排水量6300噸,航速17節,2門203+13門152
「謝尼亞文海軍上將」
外觀上這級戰列艦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倒三角形主炮布局——艦艏甲板並列兩座雙聯裝305mm主炮,艦
和_圖_書艉中線一座。
「琥珀」號
「鷹」號
「留里克Ⅱ」號
6700噸,航速23節,8門152
裝甲巡洋艦3艘
「尼古拉一世」號
至於這支艦隊,根據劇情需要和邏輯關係,我給毛子海軍做了自認為還算合理的加強。
幾艘小型快速防護巡洋艦,25節航速超過此時大部分巡洋艦,很有特色。
「偉大的西索伊」號
不客氣的說,這三艦簡直是垃圾中的垃圾,身為裝甲巡洋艦,航速還不如此時的新銳戰列艦,建成與883到885年,擱在對法戰爭中算是新銳,可現在都904年了!
博羅季諾級
所以歷史上根本沒法離開黑海的黑海艦隊這次在牛牛的協調下也出來參戰了,這就造成俄羅斯第二太平洋艦隊比歷史上的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實力翻了個翻。
「三聖人」號
排水量6700噸,航速23節,12門152
真的是凶萌,實際戰鬥力遠不如表面上那麼唬人。
這個位面的中國遠比原本歷史的鬼子強大,毛子就算心再大,面對咬牙切齒一定要報仇收復外東北的強國,也不可能像歷史上那樣近乎毫無準備。
「水晶」號
排水量12700噸,航速16節,4門305+8門152+4門120
實際上就是把這個時候毛子所有能出動的和理論上能得到的巡洋艦以上艦艇全都搜羅在一起。
排水量8300噸,航速16節,8門203+10門152
珍珠級3艘
「蘇沃洛夫公爵」號
葉卡捷琳娜二世級戰列和-圖-書艦4艘
排水量7700噸,航速20節,1門254+2門203+14門152
防護巡洋艦6艘
這三艦跟剛剛被擊沉的「勇士」號是同一級別,性能不錯。
加里波第級2艘
排水量4600噸,航速15節,火力4門254+4門120
「博羅季諾」號
排水量5800噸,航速16節14門152
一款不怎麼出色的二級戰列艦,還是前無畏艦之前典型的裝甲艦設計。
排水量3700噸,航速20節,6門152
裝甲巡洋艦3艘
設定中是為應對中國越來越大的威脅而從義大利訂購的,開戰時剛剛完工,毛子甚至找不出足夠的水兵去接艦,於是乾脆直接雇傭義大利和法國等對俄友好國家的水手參戰。
歷史上,因為克里米亞戰爭(戰敗的毛子一度不被允許在黑海修建大船塢等軍備設施)和出海口被封鎖等現實因素,毛子的黑海艦隊戰列艦普遍噸位都比波羅的海艦隊的要稍微小一些,航速通常也不快,這個情況一直到日俄戰爭之後才得以改變。
排水量10200噸,航速16節,火力4門305+8門152
下面介紹一下這支紙面上的超級艦隊各艦:
戰列艦:8艘
行了,就是這樣,兩個艦隊,合計17艘新舊戰列艦、6艘裝甲巡洋艦、3艘裝甲海防艦、14艘防護巡洋艦、24艘驅逐艦,以及一大票輔助艦艇。
排水量13500噸,航速18節,火力4門305+12門152
尼古拉一世級
「納瓦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