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甲申戰爭
第十七章 上尉
孫笑倒是能夠理解這個想法,說句實話,海戰確實是輸了,不過那真的是非戰之罪,雙方的實力真的已經差到人力無法挽回的地步了,過多苛求,真的很沒必要,也容易傷了前線將士們的心。
在剛剛結束的海戰中,補充給船政水師上艦作戰的四五年級學生一共397人,陣亡、失蹤、因傷不得不提前退役者高達305人!
『果然,實戰中提升軍銜和地位總是飛快的。』
按照新軍制,上尉相當於武官從五品,這算起來,他也是正經的朝廷大官了!
……
因此孫笑把張成的獎勵照單全收的同時,很痛快的答應按照提督的暗示上書一封。
注意,是所有,自然也包括他張提督。
當然,武官品級這種東西,在新軍制之後意義已經十分淡薄了,本質上只是一種對應的榮譽而已。
也就是說,被列入調配人員名單中的孫笑,是從少尉軍銜提升兩級,以上尉軍銜進入水師。
只是仗還要打下去。
其實,以二年級學生的知識和*圖*書儲備,根本不適合上艦參戰(三年級開始才有短期上艦實習),不過孫笑在實戰中的表現實在太過耀眼,學校方面不把他報上去,恐怕會被南北洋說成是隱瞞截留人才。
不能再高了,升校官不是船政水師能決定的事,必須提交京師的海軍衙門。
張成對海校方面的報告十分警惕,在他看來,海校這種做法有些搶功的意味——水師方面準備的「智勇雙全」代表中,勇字型大小的全都在衝擊法國艦隊的過程中陣亡了(沒辦法,死了這麼多人,活著的人你怎麼說他們勇),而智的代表只有孫笑一人而已,若是任由海校方面安排孫笑,怎麼體現他這位提督帶兵有方?
沒辦法,海校學生年輕,血氣方剛,打得最堅決自然也要承擔最重的傷亡。
同時還把孫笑在馬江海戰中取得的成績提報上去,在這份報告中,孫笑是在海校的支持下,想起用船廠儲存的大炮設置岸防陣地伏擊法軍的招數(他當
hetubook.com.com
時確實得到了船廠、海校和水師三方面的許可),並且一舉立下用六發炮彈擊沉敵艦三艘的奇功!馬尾船政學堂暫時停課了。
按照《船政水師學堂章程》,海校學生入學后,一律享受准尉軍銜,五年岸上學期滿,分配到水師實習時,提升為少尉,以此為基礎在水師中服役。
穿越不過數天,孫笑的肩膀上已經掛了兩杠一星(十二角星,出自三辰旗,《春秋左傳·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因此被洋務改革中的大明確定為主要旗幟和標誌物圖案)的上尉軍銜。
這個所謂的有出色表現,自然有孫笑一個名額。
也就是說,從准尉追授中尉。
這還不算完,因為有大約三百位海校學生準備暫停學業,前往南北兩洋提前實習服役,按水師章程,這個過程中學員兵就應該升一級(准尉升少尉),所以張提督決定,所有升遷都在這個基礎上執行。
而那些被專門挑出來,作為勇士的代表人物和_圖_書,則追授三級,以上尉軍銜安葬。
這事並不令人難以理解,畢竟現在的在校生已經空了一小半。
提督張成竭盡所能的拉攏參戰官兵,孫笑等人自然也需要投桃報李,張成親自給孫笑授勛的時候,暗示他作為新近出爐的戰爭英雄,可以向上面進言,敘述這場海戰中所有參戰官兵的英勇表現。
現實點的好處也不是沒有,至少軍銜提升后,他的待遇也提高了,上尉軍銜月俸十五兩,是准尉的三倍,另外他還得到了一枚忠勇勳章和一百兩的現銀獎勵,在這個時代的大明,孫笑絕對算是個小財主了。
這個時候,孫笑才想起來,五品武官也是有資格給內閣上書的。
真正重要的是他這個軍銜,會被哪支水師挑走,又會在水師中負責什麼工作而已。
提交給南北兩洋備選的人才名單,是如今現存的所有四五年級學生和大部分本國籍的老師,因為一共還不到一百人,海校方面覺得不好看,不得已又把三年級學生全加入名單,勉勉強強湊了m.hetubook.com.com三百人。
怪不得張成絞盡腦汁找理由給自己連升了三級呢。
這三百人名單的最後,孤零零的列著唯一一位二年級學生的名字——孫笑。
要知道,他現在可還沒從軍校畢業呢!
加上三年級在炮台上傷亡的37個人,五個年級,全部師生加起來不超過1100人的馬尾海校一口氣減員三分之一,而且要命的是,損失的基本全是快要完成學業準備參与分配實習的高年級學生。
但是,為了給張成那個「將士智勇雙全」的奏章背書,他下令,戰鬥中陣亡的所有戰士,只要沒有臨陣脫逃的嫌疑,一律追授兩級軍銜。
參戰的海校學生中,所有活著的人,一律提升一級,而有出色表現的戰士,連升兩級。
讓海校出身的人才待在岸上很安全,但那不是培養他們的目的,南北兩洋水師同樣缺乏海軍人才,他們在得知戰端開啟后,發給朝廷的第一份電報,內容也是請調海校學員補充缺額。
既然把名字報了上去,學校方面本著好人做到底的原則和-圖-書,在孫笑名字後面的註釋中,寫了洋洋洒洒數百字的評語,裏面毫不吝嗇溢美之詞,不僅表揚他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其實是中游),而且勇敢無畏,有拳拳報國之心。
這個損失,在今後很長時間內,註定要讓處在嬰兒期,極端缺乏人才的大明海軍高層一想起來就心如刀絞。
在加上張成本來就打算拉攏參戰的官兵,因此他更加乾脆,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直接大肆提升軍銜。
海校方面寫這份報告的時候,是故意有所誇大的,後來朝廷才從英國海軍觀察員那裡買來了確切的消息:「野貓」的確沉沒了,但「費勒斯」號只是重創,正前往越南南方的西貢港進行維修。
內閣轉頭又給海校拍了電報,詢問還有多少人才可以補充給一線,還說連皇上都親自詢問了,海校方面頂不住這樣的壓力,只得實話實說,並且同意若是海軍看上的人才,可以直接發文調走,海校絕不阻攔,只是戰後不管這些人立了多大功勞,升到什麼高位,海軍都應該把人歸還,以便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