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軍校生
第三十四章 要追蹤技術前沿
甚至還有人稱呼小王爺為「東海蛟龍」。
實際上,正是因為孫笑也來了,所以這次宴會北洋艦隊到場的高官很多,包括劉步蟾中將、林泰曾少將、鄧世昌少將(戰爭結束後晉升,現任「定遠」號艦長)以及其他幾位主要軍官。
「正好你也快去英國留學了。」
如果自己真有監造職責,到時候有權利要求用這兩種新式火炮換裝舊式架退炮,那麼艦隊的火力輸出會再上一個台階。
因為時間點還不到,孫笑沒法提前預言英國人會在最近幾年發明新式管退速射炮,到時候用強大的側射中口徑副炮火力不斷燒甲板會成為很長一段時間海戰主要殺傷力輸出,而大口徑主炮則會成為最後「槍決」殘敵的武器。
……
劉步蟾笑著說道:
「沒問題,就這麼定了。」
1888年4月,開學后不久,孫笑登上炮艦「操江」號,以實習艦員的身份,隨船一起前往劉公島。
孫笑在劉公島呆了兩天,然後在五月初跟同學們駕駛「操江」號返回海校。
作為頂尖的勛貴子弟,這一https://www.hetubook.com.com年能撐下來取得不錯的成績,給點甜頭也不算什麼。
「你在英國期間,也應該是現在那幾艘新船建造的關鍵時期,我去找丁海相談一談,到時候你在英國多擔待一點,兼任個監造的差事,若是看到有什麼新技術,別客氣,讓英國人裝上,先拉回來咱們再慢慢試合不合適。」
宴會過程中,不斷有人過來找孫笑,將校們都把他當成很久不見的老戰友。
這裏面有各式各樣的人,既有腰纏萬貫的富豪,也有一文不名的窮鬼,所有人都把這裏當成發家致富(或者更加富裕)的最好平台,一副冒險家樂園的樣子。
另外,因為定遠級在每側船舷增加了兩座耳台,側射火力得到增強,如果今後的新裝甲艦和巡洋艦還是以側射火力為主,那麼明法戰爭中行之有效的雁形橫陣可能得放棄,改用縱陣以側舷火力接敵,以發揮最大火力優勢。
對此,孫笑也只是微微一笑。
孫笑一口答應下來。
只是可惜,現在大明海軍能
https://m.hetubook•com.com
徹底撤裝前膛炮就已經算是很努力了,連統一後膛艦炮口徑都難以做到,基本還處在有什麼就用什麼的階段,因此所謂追蹤最新艦炮技術,也只能是在幾艘剛剛下訂單的新式艦船上。在劉公島,「操江」號理所當然的收的到了北洋艦隊上下的熱烈歡迎——雖然北方如今也有了海軍專科學校,但那基本都是培養各部門專科人員的中等學校,這裏的學生進入軍隊后一開始最多也只能是士官,與畢業即軍官的海大生受重視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再爆發戰爭的時候,鄧世昌也不用考慮什麼撞沉吉野了,直接一頓劈頭蓋臉的中口徑炮彈砸過去解決對手就好。
這就是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留給孫笑的第一印象。
抵達劉公島當天,北洋艦隊司令劉步蟾海軍中將在軍官大禮堂宴請新加入的學弟們,「操江」號尚未畢業的隨艦學員也在受邀之列,孫笑自然也不例外。
這次的行程一方面是一次海航實習,一方面則是把今年已經畢業,分配到北
m.hetubook.com.com
洋的學長送到北洋艦隊基地。進入1888年,孫笑在馬尾海校的最後一年,文化課已經壓縮到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主要課程傾向於上艦實習。
孫笑倒是認為這種擔憂是多餘的,因為現在火炮和彈藥技術發展很快,火炮的炮管越來越長,炮架越來越先進,初速和射速都在穩步增長。
至少之前戰爭中那幾艘法國裝甲艦,以及現今日本的「扶桑」級和「金剛」級,應該是抵擋不住新裝甲艦35倍口徑305巨炮的。
四艘新式巡洋艦經過半年多的使用和對比之後,將校們認為英國人的艦船設計理念更先進一點。
只是這樣一來,衝擊撞角戰術就得一起廢棄,大家有點擔心只憑火力能否徹底壓倒將來敵人的裝甲艦。
好在不管是誰當上這個會長,孫笑時代已經留下的傳統和學習活動都會保留下去,只不過沒有孫笑督促,今後同學們進步的步伐會多少慢一點吧。
劉步蟾等人對此多少有些不以為然,火炮方面,他們似乎更願意信任克虜伯,而不是阿姆斯特朗。
將校們詢和圖書問了孫笑的學習情況,當他們得知孫笑已經連續三年獲得全校第一名之後顯得很高興,劉步蟾甚至認為孫笑給海校畢業生們長了臉——因為他「馴服了」一大幫勛貴子弟。
他算過了,自己1889年年初畢業,然後來北洋實習半年,1889年下半年前往英國,大概1892年下半年完成學業回國。
而另一個位面歷史上,英國人是在1890年前後搞出真正的4.7英寸(120mm)和6英寸(152mm)管退速射炮。
在這個位面,上海是大明最早正式對外開放的城市,甚至比南方的廣州還要早,再加上背依長江的深海良港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上海早已成為亞洲甚至世界級別超級大都市——不僅僅是人口,還包括產業和文化交流。
而孫笑則問了問北洋艦隊的發展現狀,將校們告訴他,艦隊老船的改造正在順利進行,定遠級濟遠級的戰鬥力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魔都」
據說……好吧,就是張姝瑩說的——鄭伯初還受到了他的老爹,現任延平郡王的當眾表揚。
路過上海的時候,「操www.hetubook.com.com江」號靠岸休整半天,孫笑趁此機會跟張姝瑩逛了一趟這個位面的大上海——張姝瑩專程請假從金陵來到上海。
1887年年底考試后,學校開始放假,大多考取一個相對較好的成績的同學們,高高興興的回家。
不過他還是提醒北洋艦隊的諸位前輩高官,一定要盡量追蹤世界,特別是英國海軍發展的技術動向。
孫笑和張姝瑩在這裏逛了不到半天,先後見到幾十個不同國家和殖民地來的人,以及大量本國來上海做通洋生意的人。
何況,現階段北洋艦隊高層幾乎全是馬尾海校的畢業生(丁汝昌都去中樞了),這些人更歡迎學弟們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既然是孫笑提醒,而且還有致遠級上那種液壓助力架退炮的實物說明,大家最後也同意孫笑的說法——英國人在技術方面是沒得說的,說不定真能搞出一種劃時代的玩意出來?
英國人新造出來的玩意,一定要想辦法搞一點過來試用一下,如果確實好用,那麼不要猶豫,趕緊裝上!
孫笑長時間不在學校,因此不得不放棄學生會長的職務,交給新同學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