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悠長的假期
第三十九章 加利西亞戰役
奧軍一個集團軍被當即擊潰,但其他奧軍仍然認為自己有優勢,於是莽了上去,於是打出GG。
俄奧邊境戰役,奧軍以1.5萬人傷亡的代價消滅了3萬俄軍,而此時俄軍已經在坦能堡遭到德軍重創,從整體局勢看起來,俄軍似乎空有眾多兵力,實際不論是德軍還是奧軍,誰都打不過。
於是戰爭一開始,奧軍就出動大批騎兵越境試圖偵查俄軍動向,而俄軍騎兵針鋒相對,哥薩克帶著機槍和野炮迎擊奧軍騎兵並取得了一場不錯的勝利——他們以200人傷亡的代價殲滅了大約一千名奧軍騎兵。
因此奧軍在偵查方面完全只能依賴騎兵。
此時,康拉德終於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迫不得已之下,他命令部隊後撤,並且炸毀所有橋樑以便遲滯俄軍,然而前線將領們已經完全失了智,除了第六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之外,其他部隊完全沒有炸橋的動作,奧軍士兵扔掉所有武器,沒命的向西逃跑,俄軍一口氣繳獲了數百門大炮。
博羅埃維奇被塞爾維亞人認為是叛徒www•hetubook.com•com,他對奧匈帝國忠心耿耿,而且能力十分出眾,為了把第六軍那支由匈牙利人、羅馬尼亞人、猶太人、斯洛伐克人等等民族構成的部隊擰成一股繩,他選擇與士兵同吃同住,吃的是加了鋸末的黑麵包,睡稻草鋪,所得到的結果就是這支並不被人看好的部隊發揮出令人瞠目的戰鬥力。
結果就是,在戰爭初期至關重要的一段時間內,奧軍有四個軍完全處在機動當中,既沒有投入到塞爾維亞戰場,也沒能增援加利西亞。
雙方几乎都無法前進一步,只是單純的互相交換人命。就在這種僵持之中,俄軍新的增援到來了。8月18日,俄羅斯第五十三集團軍在指揮官魯茲斯基的指揮下抵達戰場。沒過多久,第八集團軍也趕了過來。而第八集團軍的司令官,是布魯希諾夫上將!
幾天後,另一個毛子用同樣的戰術撞落一架奧軍偵察機,從那以後整整一個月時間內,加利西亞的天空只對俄軍開放。
不過康拉德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和_圖_書開始命令前線奧軍發起反擊,於是奧軍轉守為攻,揪著俄軍
其中A集群9個軍負責在加利西亞附近對付俄軍,巴爾幹集群4個軍負責對付塞爾維亞,另外B梯隊的4個軍作為總預備隊。
於是,加利西亞戰役以俄軍取得全勝而告終。
最終的結果,奧匈帝國損失45萬人,其戰前的常備軍近乎全軍覆沒,以至於有德軍將領評價說:此次戰役之後,奧軍實際上已經變成一支加強版的民兵部隊。
而俄軍方面,因為擔憂缺乏聯絡能力的部隊被奧軍各個擊破,魯茲斯基和布魯希諾夫選擇並肩推進,發起反擊。
反倒是一支由多民族士兵混編而成的第六軍,在其司令官,塞爾維亞裔將軍博羅埃維奇將軍的指揮下重創後來增援上來的俄軍第25軍。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至少在加利西亞這裏不是,之前受挫的不過只是一個集團軍而已,後續俄軍援軍不斷趕到的時候,局面實際上已經開始有所改觀。
另外,小毛奇曾經承諾在六個星期內在西線打敗法和-圖-書國,然後抽調部隊回過頭來對付俄羅斯。
9月4日,高歌開進的俄軍深入奧匈帝國東部領土,布魯希諾夫佔領了加里奇,四天後,康拉德的小兒子陣亡在戰場上。
此時,奧軍仍然堅定地認為自己即將獲得勝利,於是不斷發起新的進攻,他們嚴重缺乏偵查能力的缺點暴露無遺。
不客氣的說,在這件事上,康拉德做了最差的選擇。
實際情況是,德軍不僅沒法支援奧軍的攻勢,甚至還不得不從西線抽調兩個軍來加強東線的力量。
當奧軍處在全軍覆沒危險邊緣的時候,俄軍糟糕的通訊能力解救了他們——俄軍的明碼電報被奧軍截獲,其部署為奧軍得知,於是奧軍抓住一個難得的機會,最終把殘餘部隊撤退到桑河以西,完全脫離了戰鬥。
隨即俄奧兩軍爆發一輪令雙方都傷亡慘重的邊境大戰,一開始奧軍具備一定兵力優勢,俄軍的進攻不斷受阻,到8月24日,作為俄軍前鋒的第五十一集團軍被迫放棄進攻後撤。
用一支別人不看好的部隊取得一次出人意料的勝利之
https://www.hetubook.com.com
後,大受鼓舞的奧軍立刻發動新的攻勢,而俄軍不甘示弱,抓住機會就要發起幾次反擊。奧軍的進攻在一天之內就被俄軍遏制,隨即俄軍全線反撲,魯茲斯基和布魯希諾夫如同一台蒸汽壓陸機,直接從奧軍頭上碾壓過去,
戰爭開始的時候,康拉德把奧軍所有常備軍分成三個集群——A、B、巴爾幹。
鑒於奧軍實際上也是兩線作戰,因此預備隊如何使用是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於是,在戰爭爆發之初,奧軍不得不單獨應對俄羅斯和塞爾維亞兩個方面的敵人。
根據戰前德奧的同盟協定,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小毛奇曾經對奧匈帝國陸軍總參謀長康拉德承諾:「戰爭開始以後我們在東線的部隊就會毫不猶豫的通過進攻來輔助奧軍的攻勢。」
不過,奧匈帝國好歹也是列強之一,康拉德認為自己有能力單獨應對戰爭,直到德國人騰出手來增援。
第五十二集團軍猛揍,只是他們一直沒能徹底殲滅這支俄軍。
要命的是,開戰之初,一位勇敢的毛子飛行員對其中一架奧匈偵hetubook•com•com察機採取撞擊戰術,取得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空戰的勝利——奧匈飛機機毀人亡,而毛子飛機也失控墜毀,不過飛行員倖存。
除了博羅埃維奇的第六軍擊退了當面俄軍幾次進攻,並且全身而退之外,到8月31日,奧軍其餘部隊全部被俄軍擊潰。
雙方打得血流成河,奧軍的進攻每次都被俄軍的機槍和大炮殺的屍橫遍野,而反過來,俄軍的每次反擊同樣也討不到任何好處。
更重要的是,他們斬斷了奧軍偵查的觸角。
而俄軍付出30萬人傷亡的代價。
然而實際上,由於德奧總參謀部對俄軍動員速度的估計嚴重滯后,結果就是德軍在一開始不得不通過防守反擊來應對俄軍對東普魯士的進攻。
一開始,他選擇把B集群用在塞爾維亞方向,然而部隊即將抵達時,俄軍已經完成初步動員,開始進攻加利西亞,於是康拉德緊急命令B集群掉頭前往加利西亞戰場對付俄軍。
奧軍的另一個問題是他們嚴重缺乏空軍,奧匈帝國此時只有不到十架軍用飛機,而且保持可用狀態的只有四架。
然而這已經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