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四十八章 南洋颱風13
新加坡的航空力量早已在之前的戰鬥中損失殆盡,剩下的一百多架飛機幾乎全部帶傷,完全沒有出動能力——即使有,他們也不敢起飛迎戰鋪天蓋地的華軍航空兵。
吉隆坡易手后,盟軍把所有兵力全都收縮到新加坡。
6月14日,在澳軍仍在拚死抵抗的情況下,帕西瓦爾派遣代表走進華軍兵營,協商投降事宜。
1940年5月28日,英軍在大潰退中走馬換將,英印軍總司令韋維爾上將接替波帕姆上將成為馬來亞英軍總指揮,同時他還是盟軍西太平洋戰區(其實也就是印度和東南亞)總司令。
英印軍的裝備、戰鬥意志和戰術執行能力都與真正的英軍相去甚遠,更別說面對世界一流的中國軍隊了。
而東路軍部隊也在十天之內迅速佔領關丹。
實際上,在把兩個師的增援部隊運到新加坡后沒多久,新加坡就遭到華軍艦隊第二強擊偵查艦隊的攻擊,兇悍的華軍艦隊航空兵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擊沉了19艘合計23萬噸運
https://www.hetubook.com.com
輸船,從根本上斷絕了新加坡得到更多援軍的可能。此時,能夠限制華軍前進的只有道路情況而非英軍的抵抗,馬來半島各類大小河流很多,華軍前進必須以來工兵的架橋能力。
戰爭全面開打后不久,華軍進駐暹羅的陸軍航空兵部隊就開始對馬來亞展開大規模空中打擊,馬來亞部署的英軍飛機完全不是華軍的對手,這些颶風、水牛、布倫海姆、曼切斯特成了華軍戰七和驅六戰鬥機最好的獵物,甚至連笨重的遠戰八戰鬥機都樂的衝上來摸點便宜。
實際上也切斷了新加坡盟軍撤退的路線。
第二天華軍開始使用155炮轟擊新加坡,陸航和海航的轟炸機遮蔽了新加坡的天空,隨即華軍強渡柔佛海峽進攻新加坡。
在這次戰役中,華軍先頭裝甲部隊只損失了一輛坦克,但他們繳獲了50輛坦克、50多門大炮、800輛卡車和十多萬噸軍用物資!
但是韋維爾此時仍和-圖-書在印度,馬來亞英軍的實際總指揮是帕西瓦爾中將。
然而,到1940年6月,這些平時顯得十分雄厚的優勢基本都被華軍消磨乾淨了。
這種北約兵拿繳獲的盟軍裝備暴揍盟軍的現象在整場戰爭中都非常常見,戰爭初期尤其如此,倒是也不用太過驚訝就是了。
5月29日,失去士林河防線之後,帕西瓦爾認為吉隆坡已經失去防禦意義,於是下令所有部隊撤出吉隆坡,並宣布這裏為不設防城市。
戰鬥一開始,華軍花了四個小時擊潰暹羅—馬來亞邊境上的英印軍第11師,然後兵分兩路分別沿著馬來半島西岸和東岸向南進攻,三天之內,西路軍佔領羅士達,七天時間佔領金寶。
而他們的對手是13萬英軍(含英印、英澳、英新以及英屬馬來亞本地部隊),以及220輛坦克(十字軍、瓦倫丁和馬蒂爾達)。
然而只更換指揮官並不能解決英軍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由於華軍進攻速度太快,英軍在馬來半島南方的防線根本未和-圖-書能完成。
6月初,帕西瓦爾終於得到了其夢寐以求的援軍——一支包括英國本土部隊和英澳部隊在內的兩個師近四萬人增援到星家坡,再加上之前從馬來亞北部潰退下來的部隊,盟軍在獅城已經恢復到十萬大軍。
結果就是,二十天的戰鬥過後,華軍進攻馬來亞的坦克部隊沒有得到任何補充,但數量卻反而增加了不少。
兵力上來看盟軍至少不怎麼吃虧,但英軍中有太多殖民地部隊,這些部隊大多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也缺乏保衛英國殖民事業的意志。
5月30日,一隊華軍的十字軍坦克兵不血刃開進吉隆坡。
除此之外,不知道為什麼,英馬殖民軍總司令波帕姆上將把戰鬥力最弱但人數最多的英印部隊部署在馬來亞北部,而相對更有戰鬥力的英軍、英澳軍等單位則部署的非常靠南。
在馬來亞,華軍的攻勢同樣順利的出乎所有人意料。
英軍在吉隆坡以北最後一道天然防線士林河一帶部署了一道防線,但他們只能依仗之前被華https://m•hetubook.com•com軍擊潰過一次的部隊防禦,這些部隊大部分是印度人,也有少部分澳洲人,所有人都士氣低落,結果就是一天之內,士林河防線又被華軍突破。
退無可退的情況下,英軍(準確的說,其實是英澳軍)終於拿出勇氣拚死抵抗,澳軍在新加坡中心的武吉知馬高地與華軍展開對攻,雙方甚至一度爆發激烈的白刃戰,華軍在整場馬來進攻戰中最大的損失就在這裏。
6月6日,華軍已經抵達柔佛海峽北岸,遙望新加坡。
當天下午,新加坡英軍宣布無條件投降,在這個遠東明珠上空飄揚了上百年的米字旗頹然落下。
不過其他英軍和英印軍單位仍然處於一觸即潰的狀態,華軍漸漸包圍武吉知馬高地,同時集結炮兵和裝甲兵不斷抵近盟軍碉堡射擊,而澳軍則憑藉新加坡的要塞炮反擊(這些大炮可以轉向陸地方向,所謂只能對海是以訛傳訛),兩軍都沒有退縮的意思,傷亡數字不斷攀升。
作為英國遠東霸業的核心,新加坡是英國遠東艦隊基地,「東www•hetubook•com•com方直布羅陀」,平時擁有一支包括戰列艦、重巡洋艦在內的龐大艦隊和包括10門380mm(實際是381)巨炮的炮台群,以及400架各式飛機。
兩路華軍驅趕著崩潰的英印軍齊頭並進,十天之內向前突進了250公里,英軍裝甲部隊試圖北上反擊,結果被潰退的英印軍堵在馬來半島狹長的道路上,然後被華軍強五強擊機和各種型號的轟炸機、戰鬥機輪番蹂躪。
掌握了制空權之後,12萬華軍在29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全是ZT2和其變形車)的帶領下,向著新加坡狂飆猛進。
為此華軍投入大量架橋坦克,以及能夠直接渡河的水陸兩棲坦克,特別是後者,雖然實際性能很差,但從河裡直接鑽出來的坦克還是對盟軍造成巨大震懾效果,戰場上每每出現華軍坦克一上岸,盟軍明明還有力量卻直接潰退的情況。
更要命的一點是,作為海軍基地,新加坡此時已經沒有海軍了——原英國遠東艦隊已經在南海海戰中近乎全軍覆沒,歐洲後續的增援也還沒有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