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六十章 鋼鐵洪流4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英雄魏剛也找不到任何辦法,華軍正在逐漸收緊包圍比利時盟軍的口袋,而陷入崩潰的盟軍只是由英軍單獨在阿拉斯和康布雷發起兩次小規模反攻。
總動員出來的其他後備部隊都還沒有集結完畢,這些武裝力量也沒有充足的武器,特別是能用來反擊坦克的重武器。
隨後華軍裝甲部隊依仗厚厚的裝甲頂住法軍坦克47mm反坦克炮有氣無力的攻擊,用自己的75mm加農炮給法軍一個個點名。
法軍在這種立體打擊下很快崩潰,激戰六個小時后,法軍已經折損130輛坦克,而華軍損失29輛,盟軍把華軍趕回馬斯河北岸的企圖徹底失敗了。
前線將領無一例外的全部選擇了繼續進攻,不過此時乙號軍群,特別是幾個裝甲軍的重裝備確實都已經達到極限,因此各軍軍長通過電報進行簡單的交流之後,決定各自挑選狀態最好的部隊和裝備,每個軍縮編成一個師級裝甲戰鬥群,以此作為矛頭繼續進攻。
也就是說,孫笑給了前敵將領全權!
8月1www.hetubook.com.com日,乙號軍群的幾個師級單位再次發起猛攻,他們的主要進攻方向是加萊、敦刻爾克和布倫這三個還在盟軍手中的包圍圈內部港口。
趕在1940年的7月結束之前,華軍甲乙兩個軍群紮起一個巨大的口袋,把大約70萬英、法、比三國盟軍包圍在比利時南部、法國北部的沿海地區。
英國新任首相丘吉爾親自飛往巴黎,詢問法國總參謀長甘莫林:「總預備隊在哪裡?」
對於盟軍來說,這是一次跟死神搶時間的遊戲,而華軍顯然不會有絲毫手下留情。
更要命的是,這次反擊耗盡了法軍最後的預備隊——沒錯,法國總參謀部的賬面上還有幾百萬部隊,但其中主力的一百萬人還在中歐沒有返回,本土的部隊和英國遠征軍主力在比利時承受甲號軍群的暴揍。
得到的答案令人失望之極:「沒有了,我們已經沒有任何預備隊了。」
只要扎住這最後的缺口,70萬盟軍在劫難逃!
7月29日,法國集中所有https://m.hetubook.com.com預備隊對華軍發起一次大規模反擊作戰,然而法軍的S35坦克和B1坦克完全不是ZT3和ZT4的對手,更重要的是,經過馬斯河空戰之後,盟軍空中力量已經無力為反擊部隊提供足夠掩護了。
總部設在聖彼得堡的歐洲戰爭大本營內瀰漫著摻雜了喜悅和焦慮的詭異氛圍,中國陸軍的統帥們被前線的成功嚇到了,作為象徵性監軍在大本營工作的宗室親王,魯王朱庄海尤其擔憂乙號軍群的側翼。
其他的將帥表現也沒好到哪裡去,俄羅斯總統高爾查克提議華軍暫且停止進攻,至少前鋒的裝甲部隊應該停下等等後面的步兵和牽引炮兵部隊。
在加萊,英國第三皇家坦克團幾乎是在華軍發起進攻的前一刻才從本土趕來,英軍士兵們很清楚,他們多堅守一分鐘,就有可能讓蝟集在敦刻爾克的幾十萬盟軍增加一分逃走的機會。
華軍不顧一切的搶時間,7月30日,講武堂軍佔領亞眠;31日,第一騎兵軍佔領諾亞利斯,在這裏,華軍士兵已經可以
和*圖*書看到索姆河入海口和英吉利海峽的波濤了!
是的,整個世界,也包括北約自己。
戰鬥一開始,華軍攻擊機就蜂擁而來,用火箭彈和小型炸彈把一輛輛盟軍坦克炸成熊熊燃燒的火炬。
至於其他的部隊,抓緊時間進行24個小時短暫休整,以便參与今後的戰事。
華軍突擊速度之快,完全震撼了整個世界。
他的副官後來回憶道:「一開始,親王殿下每隔十分鐘就要詢問一次前線的戰況,當所有恢復都是一切順利時,親王殿下反而開始五分鐘詢問一次了。」
而盟軍無疑也知道這一點,丘吉爾下令調集本土所有能開動的船舶,從敦刻爾克把包圍圈內的盟軍儘可能撤回本土。
甚至,大本營有人提議先給在京師大本營的首輔大臣孫笑發電報,讓他親自給自己的兒子和那些桀驁的前線將領下命令。
處在極度焦慮之中的大本營將帥們不斷給前線將領發報,要求他們至少暫停24個小時,先肅清阿拉斯附近的盟軍之後再進攻。
給出這個答案之後沒多久,甘莫林就被巴黎炒了魷魚,代替
和*圖*書他的是一戰英雄魏剛。
孫笑確實下達命令了,但卻不是歐洲大本營所希望的命令乙號軍群暫停進攻,而是命令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決定是否繼續進攻。
在阻擋了華軍區區13個小時后,加萊易手。
華軍的將帥們也持同樣的觀點,然而前線將領們卻信心十足,所有裝甲軍軍長都拒絕執行大本營要求暫停進攻的指令,孫珵和第一騎兵軍的軍長甚至乾脆指示電訊部門不再接收任何來自大本營的通訊。
而且這兩次反擊也沒有起到任何效果,英軍寄予厚望的馬蒂爾達坦克雖然有一定幾率能在正常交戰距離上抵禦華軍坦克75mm常規穿甲彈的攻擊,但完全無法阻擋鎢芯穿甲彈——剛好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鎢生產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奢侈到可以給每一輛坦克配備幾發鎢芯穿甲彈的國家。
但是另一方面,潰不成軍的盟軍在馬恩河一線成千上萬的丟棄坦克、野戰炮、榴彈炮和反坦克炮等重武器。
英軍在阿拉斯損失了90輛坦克,卻連阻擋華軍一天都做不到。
……
繳獲的武器是如此之多和_圖_書,又鑒於在法國汽油比柴油容易獲得,講武堂裝甲軍軍長孫珵甚至下令用繳獲的法國坦克來替代部分機械壽命已達極限的己方坦克,後勤卡車更是有一半都換成了雷諾、雪鐵龍和標緻的產品。
這個時候,能夠妨礙華軍進攻速度的,反而是北約自己的歐洲大本營。
華軍的120和155自行火炮則在坦克後方曲射盟軍。
因此所有人都在拚死抵抗,但現代戰爭不是你肯拚死就能成功的,加萊理所當然的首先遭到華軍航空兵的狂轟濫炸,之後數十輛ZT3坦克在自行火炮和攻擊機的支援下強行突入加萊,雙方爆發巷戰,中英兩軍一棟房子接一棟房子的拚死爭奪,而華軍毫不吝嗇火力,對每一個還沒被佔領的街區反覆轟炸,甚至還用大口徑自行火炮對盟軍火力點抵近射擊!
更何況,「馬蒂爾達2」坦克的40mm主炮也無法在正常交戰距離上穿透ZT3的正面裝甲,只有機槍的「馬蒂爾達1」就更加不用說了。
七月對於盟軍來說是個可怕的月份,在短短十幾天時間里,整個西歐的戰局已經完全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