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八十六章 統籌1
為此,華軍還專門裝備了超輕型迫擊炮(實際就是擲彈筒)這一設計、生產、保養更加簡單的玩意作為步兵火力補充。
而在這一點上,中國和以中國為首的北約,雖然也有軍兵種爭奪人力、資源、軍費以及主要戰略方向的矛盾,但因為一直有一個更加穩定負責且具備足夠權威的核心領導層,因而這種浪費始終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不是沒有浪費,人類就做不到零浪費)。
甚至連歐洲聯參方面都建議在33式和捷克ZB33兩種輕機槍之間選擇一種,而非MG34或者其後續改進型。
陸軍戰鬥機方面,驅六雖然已經停產,但最新型的戰十戰鬥機也是種沒能進入量產階段——不是不能量產,而是聯參不願意量產。
以陸軍為例,最理想的情況是:陸軍需要大致計算出陸航、坦克、大炮、汽車、彈藥、士兵裝具……等等等等裝備所需要的數量,由聯參根據實際戰況和生產優先順序進行分析和調整,確定最終www.hetubook.com.com生產數字,由工廠統計生產這些數量裝備所需要的物資,最終再分配資源。
在考慮到北約明明已經得到了性能更好的德國MG34通用機槍全套圖紙,但亞洲聯參方面依舊執著的生產性能全方位落後但生產和保養都相對較為容易的33式輕機槍。
或者說,中國內閣做出的決策實際上是聯參決策的一部分。
最簡單也是非常基礎的一個數字,中國今年鋼鐵產量為5300萬噸,統籌在亞洲聯參控制之下的朝鮮、琉球、扶桑三國有130萬噸(大致為二戰鬼子的五分之一),這其中海軍佔比多少、陸軍多少、工業部門多少、農業部門多少、援外多少,都由聯參來根據各自需求分配。
而朝鮮生產這些裝備所需要的鋁材、特種鋼材、橡膠和燃料也由聯參統籌安排。
坦克方面,發展前景更加廣泛的ZT4坦克已經逐步減產並向著停產的方向靠攏,許多已經生產出
和_圖_書來的底盤甚至開始改造為自行火炮或工程車輛。
而不是各軍兵種和工農業部門互相搶資源,搶到多少是多少,也不管自己用不用得了(鬼子的學徒出陣就是典型的人力資源大浪費)。
因為有聯參這個戰時高於一切的「大腦」存在,中國方面在分享技術成果的時候也顯得非常大方。
比如朝鮮現在就可以通過開分廠的形勢生產華軍最新型的戰七-7戰鬥機和ZT3坦克,只不過生產出來也不能直接給朝鮮軍隊使用,而是要在大本營的統籌安排下分配。
軍事統籌學在世界大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當然平時也很重要,只不過在大戰中更重要),實際上,大戰中的包含財政、生產力、交通以及人力等涉及社會運行方方面面的所謂總動員,本就需要在軍事統籌學的支持下進行。
包括中國在內的北約各國陸軍戰鬥機主力依舊是戰七和其各種改進型。
這些輕工產品和農產品自然也是在聯參統籌安排之下生產www.hetubook.com.com的……
生產這些裝備的工廠,則由同樣在聯參控制之下的金融部門通過貨幣的形勢獲取利潤,給工人分發工資。
如此,北約各國的一切(至少是亞洲這邊,歐洲那邊還有個大本營,因而與亞洲方面有些不同),都因為戰爭的催化而向著高度統一的方向進化。
那麼各軍兵種和工農業部門所需份額如何確定呢?實際上還是聯參統籌安排。
工人再用這些工資去購買生活所需的輕工業品和農產品。
為了儘可能做到這種全局一盤棋,聯參也已經進化成一個包含北約各國各部門高官、各軍兵種參謀以及大量數學家、統籌學家、社會學家在內組成的龐大機構,而非單純的聯合參謀部——至少中國內閣全部成員都加入了聯參,因此聯參的決定實際上也是中國內閣的集體決策。
輕兵器如此,重武器自然更是。
只不過,因為有著自然資源分佈不同、國民受教育水平高低、以及城市化發展快慢等差別因素,各https://m.hetubook.com•com國各地的分工和產出還是有很大不同,所以現在的北約其實非常接近另一個位面華約的經互會,只是在亞洲聯參控制之下,亞洲北約各國不需要單獨簽署貿易協定罷了。
已經設計出來並且有了第一輛原型車的ZT6坦克性能在這個時代近乎于無敵(原型車是五對輪),但因為其生產技術在這個時代仍然顯得有些複雜(特別是那門100炮),因而現階段北約各坦克和車輛工廠仍舊大量生產ZT4坦克,甚至連給ZT4更換一門長身管主炮的改進設計都被押后了(身管越長越難生產)。
也就是說,普通的華軍步兵班,在實戰中實際上打不過普遍裝備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的美軍同級別單位。
聯參就是北約這個國際聯盟組織的戰時最高大本營!
這種被士兵們戲稱為「彈弓」的玩意可以直接投擲一種特化設計的柱狀手雷,因為開始用來取代傳統的手榴彈,而且與精兵思想不符,受到了許多前線將領的反對和歧視(比如講武和_圖_書堂軍的孫珵就拒絕接收這些玩意),但是卻意外的很受朝鮮、扶桑等國的部隊歡迎。
簡單來說,就是在保證某些必須性能的情況下,零件通用性越高、越容易生產、越容易操作越好,能用現有成熟技術就絕對不去刻意追求新技術。
陸軍方面,生產異常簡單的36式衝鋒槍和40年前就開始量產,早就爛大街的99式步槍仍舊是輕兵器的主流產品,性能更好的半自動步槍則因為生產性相對較差和保養較為複雜而只有少量生產,用以裝備較為精銳的部隊——如傘兵、禁衛軍、講武堂和海軍陸戰隊等單位。
像二戰鬼子那樣軍兵種和經濟部門互相搶資源搶運力,結果造成巨大浪費的事情,絕對是巨大的浪費和對本民族的犯罪。
在這種統籌安排下,考慮到北約擁有近乎無限的人力資源和有限的技術工人資源,以及各國士兵、工人平均教育水平實際還是低於美英等歐美列強的現實,在量產的武器裝備設計上,北約自始至終都喜歡走一種設計簡單化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