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巨艦大萌

作者:碩鼠
巨艦大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百零九章 總動員(下)

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百零九章 總動員(下)

北歐飛行員的表現也十分出色,俄羅斯空軍在北歐戰役開始前三天就損失了超過100架飛機,而對手只損失29架。德國人的戰績稍好一點,但也只是打了個81比23。
更何況,此時俄軍也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他們中的老兵已經參戰一年有餘,整體技戰術水平在戰爭中得到了很大提升。
……
總動員這種做法吧,說到底,是為了儘快取得勝利而自己煮自己的肉充饑的行為,打不死別人,自己就得流血而死。
因而,挪威、芬蘭和瑞典三國,只能儘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防守了。
但,目前北約還具備一定前期所取得的戰略優勢,因此,若是只考慮總動員的深度和廣度,中國方面其實還不如盟軍。
隨著美軍的動員逐漸深入,盟軍的軍事實力日盛一日,北約提前準備多年所得到的戰前軍力優勢已經蕩然無存。
不過,東亞的這些北約國家,都有一個中國爸爸,爸爸給奶,這些國家的總動員就會顯得不是那m.hetubook.com.com麼極端。
如今的中國,就是維持600萬部隊上限的情況下,增加部隊的精銳程度,作為其他北約國家的核心武力,然後儘可能擴大海軍和航空兵的規模。
俄軍不像華軍那麼喜歡突破后的快速穿插,不過這種笨辦法也是芬軍所無法應對的——他們現在只能仗著工事與俄軍拼消耗,而人人都知道,跟俄軍拼消耗,如果沒有大量外部增援,芬軍必敗無疑。
而瑞典的選擇是,先支持挪威,儘可能把德軍登陸部隊趕下海之後,再去增援芬蘭。
芬軍表現十分英勇,也給俄軍造成了巨大殺傷,但這對擁有二十倍兵力優勢的俄軍來說,根本是杯水車薪。
在1941年年初,朝鮮軍隊總人數已經上升到290萬,扶桑230萬,東瀛150萬,這三個國家的總兵力就已經超過670萬,甚至在華軍兵力之上。
直接為軍隊提供輔助工作的人,三國合計估計超過1000萬。
和*圖*書裝備水平的地面部隊,已經開始儘可能使用其他北約國家的力量了。
不過現在,中國可以從東南亞調劑大量糧食提供給這些國家,以至於他們現在國內的糧食供應甚至超過戰前——戰前所有人口都得他們自己養,現在幾百萬大軍出征,還有上千萬勞工/輔助人員在國外,這部分人的口糧大部分由中國調配,再加上國內湧入的東南亞大米,糧食供應自然輕鬆了許多。
如果是正常情況,這三個國家將會在未來幾年陷入嚴重飢荒,從而影響到前線部隊和後方的工業生產。
比如人力資源方面,華軍甚至進行了部分複員工作,陸軍的總兵力縮回600萬人,一線野戰軍數量甚至比1940年初開戰前還少了一點,只有陸軍航空兵數量規模擴大了不少。
因為在俄軍進攻芬蘭的時候,德軍發起了進攻挪威的北歐戰役,此戰,在空軍的支持下,德國海軍傾巢而出,掩護一支規模龐大的登陸部隊直撲挪威的納爾維克、奧https://m•hetubook•com.com斯陸、克里斯丁、斯塔萬格、卑爾根、特隆赫姆六個港口而去。
1941年3月初,亞歐大陸兩端的北約各部隊已經各就各位,新的戰鬥一觸即發。
當然,華軍沒有動員不代表其他北約部隊也沒有動員,以俄羅斯、德國為首的歐洲北約動員力度都比中國高一些,亞洲的朝鮮、扶桑等國甚至已經開始徹底的總動員。
中國目前的動員主要集中在幾個特定的行業,比如造船和車輛,其他方面雖然也進行了動員卻沒有那麼極端。
在沒有獲得完整制空權的情況下,俄軍就開始由維堡出發,從陸路進攻芬蘭。
三國中,瑞典的實力不算弱,但他也只能在東部芬蘭或西部挪威中選擇一個方向支援。
況且,俄軍重裝備的提升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華軍直接支援的ZT3坦克和俄羅斯自行仿造的T34坦克已經成為俄軍裝甲部隊的主流(講武堂軍甚至把整個軍的裝備直接轉交給俄軍了)。
甚至,這些國家那點軍和圖書事工業也不是什麼關鍵因素,因為他們背後有中國這個北約兵工廠,在全取歐洲工業產能后,支援俄羅斯、德國等歐洲北約國家所佔據的中國產能已經降到一個很低的地步,因而亞洲北約可以得到更多中國武器的支持。
很遺憾的是,芬軍恰恰沒有大量外部增援。
除了裝甲部隊外,俄軍炮兵的力量也是具有絕對優勢的,他們現在每一次進攻之前,都要先進行至少四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大量投入的炮彈把芬軍既設陣地打的一團糟,然後再由裝甲部隊引導大批步兵反覆衝鋒。
在北歐,3月10日開始,俄德空軍開始展開對北歐的大規模空襲行動,北約在這方面佔據很大數量優勢,但德俄空軍最精銳的力量在法國北部和低地地區,參与北歐作戰的北約空中力量以性能較為落伍的飛機為主,因而北歐盟軍一開始佔有一定的飛機質量優勢。
而對面的芬軍,反裝甲力量依舊以37mm、47mm反坦克炮為主,這樣的力量想要有效摧毀北約坦克,只https://m.hetubook.com.com能攻擊側面或後面,如果無法獲得側射的機會,ZT3級別的坦克對芬軍就是不可撼動的存在。
這個時候,戰前俄芬戰爭毛子屍山血海所獲得的那點戰果就顯得極為重要了——沒有維堡,芬軍就沒有地形優勢,俄軍可以直接通過地峽向芬蘭首都發動突擊,而芬軍只能憑藉設置在平原上的工事節節抵抗。
德軍的行動一開始便被盟軍發覺,但英國此時正遭到北約航空兵的重壓,因此無力提供太大的援助,只能向北歐方向派遣一支艦隊和部分轟炸機部隊,算是聊表心意。
如果再把直接或間接參与軍工生產的人力,考慮到三個國家合計總人口也不過在6000萬上下(朝鮮1900萬,扶桑2100萬,東瀛沒有完整統計,不過估計與扶桑相當),這樣的動員力度,甚至已經影響了三國自己的農業生產。
另外,因為汽車供應量的加大和大量戰利品投入使用,陸軍剩餘部隊的機械化比例倒是提升很快——還在歐洲的150萬陸軍已經基本完成全機械化。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