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百三十三章 現階段總結
除了這些以外,其他的損失就顯得不算什麼大事了——德國陸軍損失14萬人,其空降部隊全軍覆沒,海軍和海員損失2萬餘人。
即使一切順利,這些原本今年或明年就能完工的艦船,預計最早也要等到1942年或1943年才能下水。
戰役前未完工的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已經拖到不列顛北方那些處在華軍轟炸範圍之外的小港口隱蔽,雖然並未受損,但因為工廠和碼頭被炸,這些大艦的完工進度必然被大大拖延。
海軍方面,已經開工一半的多艘巡洋艦在船塢中吃了炸彈,其中有幾艘已經確認報廢。
總結一下的話,從第一次大規模空襲開始到登陸德軍最終投降,一共65天的時間,北約損失各種飛機13100多架(含被擊落、摧毀以及事故損失),其中華軍佔了損失的一半以上,合計6600多架,德軍損失第二3700多架,俄軍2100多架,朝鮮、扶桑、琉球等亞洲北約國400多架,希臘、南斯拉夫、羅馬尼亞以及亞hetubook.com•com美尼亞等屬於歐聯參的國家300多架。
飛行員和空勤人員損失接近四萬人,比例與飛機損失比例相當,同樣也是華軍最多,接近22000人。
實際情況當然不像盟軍宣傳機構所說的那樣好,此戰盟軍折損飛機11600多架,其中美英各5300多架,其他損失是歐洲各國流亡政府,以及被美帝強行綁上盟國戰車的拉美各國空軍(飛機都是美英出,只不過這些國家要出飛行員,就像華軍也大量援助德俄飛機一樣)。
因為戰場是在英國本土,而且有部分領土一度被德軍佔領,所以英國損失了大量平民——包括戰略轟炸和德軍的進攻,不列顛有約20萬平民傷亡。
據統計,有約3000家工廠徹底被摧毀,8000多家工廠受損嚴重,大約4萬家工廠不得不間歇性停工。
由此引發的另一個問題是,作為戰場中心的不列顛南部,同時也是大英日不落帝國的工業核心地區,這裏遭m.hetubook.com.com到數十萬架次飛機的攻擊和轟炸,自然讓盟國工業實力受損嚴重。
這樣算起來,22000一線空勤人員的損失,甚至可以說是讓陸軍航空兵傷筋動骨了。
目前海軍的彙報是,完工日期最少要拖一年。
但折損的22000空勤未免就太令人肉痛了,戰前中國號稱培養了20萬有飛行經驗的人才,然而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過是經過初教訓練,只有20個小時教練帶飛經驗的飛行愛好者,雖然對有些基礎的人才進行深化培訓總比從零開始培訓新手容易很多,但他們總歸不能直接進入實戰的。
因此,即使此時遭遇了戰場上的第一次失敗,但中國內閣內部會議上,孫笑仍然略有些洋洋得意的宣稱此時北約工業實力已經超過盟國了,戰爭持續下去,對我方有利。
由此產生的惡果是,英國預估自己在1941年的飛機總產量將比1940年下降20%以上,坦克、大炮、汽車等陸軍重裝備下降40%,輕武器和輕型火https://m.hetubook.com.com炮產量下降一半及一半以上。
飛行員損失大概也是此戰唯一能看出美英確實獲得了勝利的數據,因為陸軍方面,盟軍傷亡6萬多人,損失坦克和自行火炮800多輛;海軍方面,損失包括2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在內的1000多艘艦艇,當然其中絕大部分也是幾百噸的小艇(驅逐艦以上軍艦一共就損失11艘),人員損失同樣超過2萬人。
啊,對了,另一個巨大的損失,是北約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雖然華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還在),盟軍宣傳機構全力開動,拍攝一隊隊身形枯槁的德國俘虜在英國大街上列隊行進的畫面,周圍的人們歡呼雀躍,並且不斷向俘虜隊列投擲泥土和石塊。
更何況趁著盟軍集中兵力拚死守衛不列顛的時候,北約歐聯參主力在北歐從兩個方向對瑞典發動猛攻,瑞典軍隊拚死抵抗,但無力阻擋狂暴的北約坦克和那些沒資格參加不列顛之戰的破舊雙翼機的攻擊。
僅就飛機損失來看,盟軍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定優勢但並不大,唯一的好處是大戰基本在不列顛上空爆發,盟軍跳傘飛行員的獲救比例較高,另外盟軍損失以戰鬥機為主,飛行員數量要比損失了大量轟炸機的北約少一個數量級。
大約是9900多人的樣子,流亡飛行員承擔了超過1500(他們打得最凶,損失比例也最大),拉美空軍400多一點,其他8000人仍是美英各半。
這進一步增強了北約的工業實力,彌補了部分資源短板,而盟軍卻相應的付出了戰略上的損失。
北歐戰役是自歐陸淪陷以來,盟軍遭受的又一重大損失,這不僅僅是減少了三個盟國,150多萬部隊和大量人口,更重要的是,瑞典的軸承工業、軍火工業、鐵礦,以及挪威的克納本鉬礦都已經落入北約之手。
盟國的瑞典、挪威、芬蘭損失大部分軍隊和全部技術兵器,只有少數英勇的戰士逃入極地或山林,轉入游擊戰。
坦克損失187輛,不過全是輕型水陸兩棲坦克;各種火炮損失900多門,不過大多是些輕型反坦克m.hetubook.com.com炮和迫擊炮;艦艇損失1700多艘,看著嚇人,實際全是些最大不超過800噸,平均不到300噸的小玩意——歐聯參的驅逐艦以上大艦根本就沒敢參戰。
1941年5月的最後一天,讓戰爭雙方都損失慘重的不列顛戰役終於以盟軍獲勝的結果而最終結束。
美英的電台洋洋得意的宣稱,此次戰役將是整場戰爭的轉折點,北約已經逐漸走向失敗,而盟國必將迎來勝利。
6月3日,就在盟軍宣布獲得重大轉折的三天以後,北約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盛大的勝利閱兵式,瑞典滅亡。
在北歐,北約軍隊損失大約900架飛機,100多艘艦艇(包括戰列艦和巡洋艦和幾乎所有德軍驅逐艦在內,運輸船也是大船為主,所以艦艇損失實際超過不列顛之戰),900多輛坦克,傷亡大約20萬人。
這樣仔細計算一下,不列顛戰役到底是誰損失更大一點其實還真不好說。
飛機的損失其實還好,對中國來說,一萬三千多架飛機也就是今年半年的飛機產量,雖然不是個小數目,但也不會無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