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西洋長城(上)
到1941年底,北約各國在包括義大利在內的西歐(不含北歐和尚未佔領的伊比利亞半島),尚且保留420萬大軍,以及大約200萬憲兵和武裝警察人員。
大部分農民不願意抵抗,大部分重工業工人不願抵抗,只憑少數真正愛國者、狂熱的民族主義分子,以及破產的小市民、手工業者,他們就算有盟約在背後竭盡全力的支持,地下抵抗組織也變得不是那麼讓人難以承受了。
在中國看來,打垮英法主力部隊,解除其維護殖民地體系的武裝力量,摧毀其市場和工業,戰略目的就算達到了,佔領敵人領土,造成敵人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從而引發對抗這種事,還是盡量不做為好——要做也得德俄去做這個惡人。
首先,北約打算在海岸線和長城防區內修築2萬座碉堡(平均每公裏海岸線和縱深防區有10個碉堡),考慮到戰爭期間鋼筋混凝土十分寶貴,因而大部分碉堡都是磚牆或夯土碉堡,防護力只能抵禦步槍子彈。
而對佔領區居民來說,北約佔領期間代金券有價值,盟軍若是能打回來,代金券可以兌換挂鉤的美元英鎊,自然也有價值(到時候還能不能換是另一碼事,至少現在北約是承諾可以兌換的),因而代金券和圖書的幣值居然還算穩定……
而且,駐軍中的華軍要控制在60萬以下——主要目的是節約戰爭成本,並且進一步降低佔領區居民的抵抗情緒,華軍的征服行動最大的目標是摧毀英法殖民體系,開拓市場,而非實施武裝吞併。
在義大利流通的里拉代金券,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流通的克朗代金券都是一樣的比例。
在華軍逐步撤軍回國的同時,俄羅斯、德國等國為了保住自己已經分到手的利益,開始以一種前所未有的熱情加固大西洋長城。
北約每佔領一個國家,都有一幫隸屬於後勤軍的所謂經濟糾察隊跟進,這夥人首要任務是查封佔領區內所有銀行,銀行儲備的貴重金屬和外匯、本國貨幣現金全部收繳。
因此,雖然真正的北約軍隊會減少,但法國本地輔助警察和支持北約的志願民兵組織(在盟軍語境里這些都是偽軍),要在1942年年底之前爭取擴大到60萬人,以期實現以法治法的目的。
擁有這些武器,再加上據點與據點之間有馬路或簡易鐵路相同,北約認為,單獨的盟軍小部隊是無法擊穿這樣的警戒線的,即使大部隊到來,據點至少也能給後方的主力機動部隊提供預警。
為了對抗明和_圖_書顯有優勢的盟軍歐洲艦隊,歐洲北約各國竭盡所能為大西洋長城防線準備各種超重型火炮。
不過勝在碉堡數量夠多,而且全都配備電話,碉堡與碉堡之間處於機槍和輕型反坦克炮火力射程之內,可以互相增援——只不過主要炮兵火力都是舊炮,包括德國的37mm、法國的25mm、47mm,捷克的47mm,以及中國的40mm等,甚至還有一些一戰時期使用的37mm、47mm、57mm戰防炮等更加陳舊的貨色。
如果說,北約對佔領區內的重工業是強迫合作;對農業是儘力扶持;對輕工業是全力打壓的話,那麼北約對佔領區內的金融業就是完全吞併。
但1941年秋收以後,農民們開始出售自己的農產品獲得代金券,再用代金券租用拖拉機、收割機等農用機械用於收割和為來年的耕作做準備,又用售出餘糧換來的代金券購買質優價廉的東亞輕工業品,願意冒死抵抗佔領軍的人就變少了。
當時,為了防止盟軍小規模特遣隊登陸破壞,或者為盟軍大規模反攻提供預警,北約在低地國家和法國西部海岸線上修築了144個鋼筋混凝土的大型碉堡工事,每個工事可以長時間駐紮一個連的士和*圖*書兵,使用機槍、輕型火炮等武器作戰,也可以作為反盟軍空襲的地面觀測站使用。
比如在法國和比利時,北約發行法郎代金券,與法國法郎1:1兌換。
北約方面已經把所有金銀硬通貨搶走了,因此代金券不與金銀等貴重金屬挂鉤,但為了讓代金券有一定信譽,北約拿出根本花不完的英鎊、美元等外匯(只憑瑞士這個內陸國,是無法花完繳獲的外匯的)充當代金券準備金,以穩定市場信心。
兩國拿出寶貴的混凝土和鋼筋,在防線防區內修建了立體式雷達預警陣地,這些陣地通常有幾層樓高,底層有士兵居住區,樓層中部有反坦克炮或75mm級別的加農炮/野戰炮,中層有機槍射口,高層則安裝中國提供的電訊—10式雷達。
實際上,所謂大西洋長城從去年北約佔領法國之後就已經有了一點雛形了。
這些坦克炮塔碉堡大多圍繞雷達站布置,可以預防中等規模的盟軍滲透突擊。
所以,控制佔領區銀行的下一步,就是以北約的名義發行佔領軍貨幣——代金券,這些代金券貨幣通常與當地貨幣,如法郎、克朗、里拉等直接挂鉤。
總的來說,北約對佔領區的壓榨一點都不輕,不過通過扶持某些產業等手段,佔領和_圖_書軍真正得罪的人其實並不多,至少重工業工人和農民並不覺得北約佔領時期比自己政府統治時期差很多,特別是直到戰前都沒能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的法國、義大利等國家,民眾感受更是如此。
不列顛之戰結束后,北約意識到短期內已經沒有希望佔領不列顛,自己在歐洲大陸西端開始採取守勢,因而北約開始擴大大西洋長城的工程規模和駐軍兵力。
當然,只靠搶來的這些現金是不夠的,何況被佔領國紙幣信用很值得懷疑,在佔領初期大多有一個貨幣劇烈貶值的過程。
為了保護這些雷達站,俄德等國拆除大約2000輛舊式坦克的炮塔,底盤用於改裝自行火炮或其它特種車輛,炮塔則安裝在水泥工事上,充當鋼鐵碉堡。
同時,為了不至於在北約減少佔領軍后,讓盟軍抓住機會反攻回來,北約計劃沿著荷蘭北部海岸線一直到法國布列塔尼半島最西端的布雷斯特,大約2000公里的海岸線(比另一個位面歷史上三德子的大西洋壁壘短很多,因為德俄都對自己陸軍戰鬥力很有自信,如果盟軍選擇繞過防線從布列塔尼半島南部登陸,那麼他們只會求之不得)修築一條被稱為「大西洋長城」的防線。
而北約通過這種方式把持了佔領
https://m.hetubook.com.com區的貨幣發行權,北約不僅因此獲得了隱性的「鑄幣稅」,還能依靠自己發行的貨幣套購歐洲的物資,以此牟利。
因此,1940年到1941年秋收之前,歐洲農業還未恢復的時候,歐洲地下抵抗組織可謂風起雲湧,這些抵抗者牽制了大量北約部隊。
貴重金屬會被北約各國按照一定比例瓜分,外匯也是如此,不過後者會被運往中立國套購物資——瑞士就在這方面獲益匪淺,而本國現金,則用於充當佔領軍的軍費。
這樣,北約發行的軍隊代金券反而比被佔領國原來發行的貨幣更有信譽——畢竟那些發行這些鈔票的舊政府都已經流亡出去了,沒了政府,又沒了硬通貨托底,他們發行的鈔票自然信譽下跌。
這種雷達站不僅能提供強大的對空警戒能力,本身也是相當有戰鬥力的防禦堡壘。
根據亞歐聯參在年底商議的結果,北約計劃在1942年底把西歐駐軍降低到300萬,警察降低到160萬。
在建設防線期間,德軍提供了2門283mm艦炮(德意志級裝甲艦的備用炮),俄軍提供了2座來自舊式前無畏艦的雙聯裝305mm艦炮炮塔,這這四座炮塔被分別命名為「腓特烈大帝」、「威廉皇帝」、「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