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巨艦大萌

作者:碩鼠
巨艦大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百八十四章 地中海亂戰

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一百八十四章 地中海亂戰

也有可能只是純粹的出於刻骨銘心的血仇,反正亞軍就這樣完全不顧及歐聯參的整體部署,自行發起了進攻。
當然,此時才開工,地中海航運暫時是指望不上這些東西的,北約還得先盡一切辦法增加地中海所需運輸船舶。
……
北約在地中海的航運因為愛琴海補給線而實力幾近乾涸,希臘戰前頗具規模的運輸船隊更是幾乎全軍覆沒(希臘戰前商船擁有量排名世界第七),不過盟軍潛艇部隊的損失倒也算是值回了票價。
北約並不知道亞美尼亞人這是抽了什麼風,也許他們是覺得北約在全世界處處獲勝,以為土耳其人已經油盡燈枯,想著儘快在土耳其崩潰前搶到一點勝利果實?
在歐聯參主要關注伊茲密爾地區的時候,土耳其戰場東線,亞美尼亞軍隊單獨對土耳其軍發起了一場輕佻的攻勢,亞軍出兵10萬,強攻即設陣地中的17萬土軍。
土耳其戰爭還在血腥拉鋸的時候,地中海中部,德軍按部就班的發起了針對馬爾他的攻www.hetubook.com.com勢。
不過俄軍可不是亞軍,雖然俄羅斯軍隊從裝備到士兵訓練程度都是歐陸二流,不過他們對付三流都不算的土耳其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甚至有點士氣加成)。
這一個月結束的時候,德軍損失621架,盟軍損失549架(損失主要由英軍承擔),都可謂損失慘重,特別是德英兩國空軍都還沒能在不列顛空戰比拼流血的戰鬥中恢復過來,這就又開始揮灑寶貴的飛行員性命了。
從1941年10月底開始,德國空軍的BF109戰鬥機就掩護JU88猛烈空襲馬爾他,這個盟軍在中地中海最重要的戰略基地距離西西里島實在太近了(80公里),甚至連JU87之類的單引擎轟炸機都能輕鬆飛到,因而盟軍在一開始就處於兵力劣勢地位。
從這個時候開始起,北約雖然仍有亞美尼亞這個成員國,但其政權的一切權利,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等方面都被俄羅斯完全接手。
不過,北和-圖-書非完全在盟軍控制之下,盟軍不必像另一個位面的二戰歷史那樣派遣艦隊冒著巨大損失增援馬爾他,想要增援,直接從北非出發飛過去就好。
這個實力弱於西西里島的德軍,但盟軍飛行員可以與北非駐軍進行輪換,因而守軍士氣和體力保持的都還不錯,至少德軍沒法通過疲憊敵人的方式削弱盟軍戰鬥力。
俄土雙方在埃里溫大戰三個多月,一百多天,最終土軍全線崩潰,損失10萬人,400輛坦克,後退到霍拉桑一線才算勉強重新站穩腳跟。
經過多方面的努力,伊茲密爾的補給和援軍一直沒有斷過(雖然路上損失很大),土軍也因此一直沒能拿下這個小亞細亞最大的釘子。
失去了艦隊炮火掩護,土耳其人倒是第一次成功沖入伊茲密爾城內,不過守軍拚死抵抗,又把土軍成功趕出城去——雙方打的依舊笨拙而勇猛,用中國軍事顧問的話來說,就是拿著二戰的武器打中世紀的戰爭。
而且,盟軍潛艇損失也逐步上升,1和圖書1月盟軍擊沉了17萬噸商船,但是自身損失4艘潛艇,1941年12月擊沉20萬噸,自身損失7艘潛艇。
41年底的時候,盟軍時刻在馬爾他島四座機場(三座普通機場加一座水機機場)上維持大約200架飛機,一個雷達警戒基地和至少300門高射炮。
看起來,雙方都沒有短時間內壓倒敵人航空兵,獲取制空權的實力,不過損失卻也是直線上升,在馬爾他空戰最激烈的11月份,德軍和盟軍幾乎每天都要各損失20架飛機。
為了彌補損失,中國設計師按照地中海的特色為歐聯參設計了一種「緊急戰時標準船」,排水量1200噸,安裝2門150mm和2門75mm火炮,2到8門各種口徑的高射炮,燃煤動力,航速12節——真真正正的廉價貨色,但可以利用義大利和法國的地中海船廠建造。
大阿勒山戰役的失敗讓亞美尼亞政局陷入動蕩,俄軍乾脆出兵推翻了已經顯得有些不太聽話的亞美尼亞現政權,並且在北約m.hetubook.com.com的授意下,直接接管並重組亞美尼亞軍隊。
從這一點上來看,北約清理自己內部不聽話的小兄弟也是絕不留情的。
一個好處是,北約完全控制君士坦丁堡后,俄羅斯黑海艦隊和黑海航運線上的運輸船已經可以進入地中海——雖然每次都要遭到對面土耳其炮兵和航空兵的襲擊,這對於彌補地中海航運的巨大缺口來說是個好消息。
而海上,北約的援軍依舊不斷到來,雖然每個月都要付出差不多十幾二十萬噸商船的代價,但盟軍潛艇一直不能完全切斷愛琴海補給線。
特別是中國航空兵插手幫忙之後,北約大量水上飛機和巡邏機依託密集的島嶼基地伴隨商船隊護航,盟軍潛艇被迫減少上浮時間,這樣的話,追擊商船已不可能(這年月的潛艇水下航速太慢了),設伏伏擊也經常走空。
雖說世界大戰中什麼東西,包括人命都是消耗品,可消耗品也要分價值高低,飛行員這種高價消耗品如此浪費,毫無疑問讓戰爭雙方都感到頭疼。
結果自然https://m.hetubook.com.com是個巨大的悲劇,亞軍因過於孤軍深入,在大阿勒山附近被土耳其人合圍,儘管合圍地點距離俄軍兵鋒只有區區80公里,但莫斯科方面對亞軍的求援置若罔聞,俄軍就那樣眼睜睜看著亞軍被土軍殲滅,3萬人戰死,7萬人被俘——之後大部分俘虜又被土軍屠殺,只有少數倖存者被賣為奴隸。
原因倒是沒什麼特別的——盟軍能夠通入的潛艇兵力不夠多。
取得大阿勒山戰役的勝利后,輪到土軍不知是吃錯了什麼葯,居然離開既設陣地主動向北約軍隊進攻,土軍的攻擊目標是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土耳其人似乎是覺得自己可以消滅已經接近於全軍覆沒的亞美尼亞,取得盟軍方面第一個滅國成就?
不過戰爭就是這樣,贏者通吃,輸家永世不得翻身,而且一旦下場就無法輕易放棄了。
世界大戰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看起來很戲劇化的事情,這次希臘和土耳其海軍主力近乎同時全軍覆沒,不過是很小的巧合而已,除了讓兩國高層痛心疾首外,影響其實並不大。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