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巨艦大萌

作者:碩鼠
巨艦大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一十章 同盟國在崩潰1

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一十章 同盟國在崩潰1

1942年2月,盟軍又遭到了一連串巨大打擊。
這在被中國譏諷為「瀆聖同盟」的同時,也進一步得罪了剛剛從土耳其人手裡獨立不久的阿拉伯人,而盟軍方面在戰爭初期一直利用印度殖民地龐大的殖民軍兵力壓制中東的阿拉伯人,直到華軍進入印度,盟軍方面需要拼湊部隊抵抗,這才把英印軍主力撤離中東。
此前,這個所謂的獨立國家,北方是俄羅斯人的勢力範圍,南方則被英國人控制。
二戰開打后,北約中俄處於歷史原因,自始至終把土耳其視作敵人,而盟軍方面則順勢拉攏土耳其到自己陣營當中。
甘地無可奈何,因為華軍可以監督印度的民族表決去向,但沒人可以監督中國的民族自決,就像華軍對俄羅斯瘋狂鎮壓其境內的民族獨立分子視而不見一樣。
華軍摧毀英國的殖民體系,可不是為了讓印度人在南亞重建一個小殖民體系的。
一直宣布中立的波斯還不敢對這些襲擊者,同時也是和*圖*書世仇的阿拉伯人強力鎮壓,因為他們也知道這些襲擊者背後有中國的支持,在這盟國統治體系加速瓦解的1942年,這種處在四戰之地的小國可不敢讓中國誤以為自己會站在盟國一邊。
劉伯承回答:因為那是我們國家的傳統領土,兩千年前這些地方就在我們的版圖之內了,那些少數民族反而是外來者,我們只是收留他們,允許他們在我們的國土上生活,不想呆在中國也行,從哪裡來的就回到哪裡去唄。
這自然引起了阿拉伯人的不滿,不過當時英法勢大,阿拉伯人也沒什麼辦法,只能接受既定事實。
做這事,中國是有前科的。
甘地更加憤怒的問:西域可以這麼說,吐蕃也能這麼算的嗎?
原本似乎與這場戰爭無關的中東,以巴聯酋的建立為標誌,瞬間烽煙遍地!
自正式進入印度以來,華軍一共只投入140萬陸軍,卻已經在賬面上殲滅了450萬英印軍,其中超過3www.hetubook.com.com00萬投降或直接接受改編,成為印度自由軍團的一部分。
現在,阿拉伯人的武裝襲擊隊(或者不如稱其為土匪團伙)甚至已經開始從東(巴聯酋)西(兩河流域)兩個方向滲透波斯南部英控區。
「那是在你們的刺刀逼迫之下!」
伊茲梅爾的北約軍隊越來越多,在土耳其軍中的美英顧問認為,最多到2月底,當面北約軍隊就有可能在數量和質量兩方面超過土耳其軍隊。
另一方面,在印度,劉伯承陸軍元帥徹底摧毀了英印軍隊,佔領德里,而孫珵陸軍上將則橫掃整個南印度。
實際上,阿拉伯人的襲擾是如此頻繁且範圍廣闊,以至於與阿拉伯人並不合拍的波斯人都深受其害。
現在,華軍完全摧毀了英印軍,並且在世界各地對盟軍摧枯拉朽,阿拉伯人自然覺得徹底砸爛自己脖子上的枷鎖的時機到來了!
當時,與中國處於同一戰壕中的英法也在做同樣的事,各國還進行過和-圖-書不少的合作,只不過隨著奧斯曼戰敗,英法處於自己的利益考量,並未達成承諾,給予中東阿拉伯人完全獨立,而是把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許多中東土地變成自己掌控的委任統治地。
實際上,中國迅速承認巴聯酋的原因不只是為了什麼民族自決,更重要的一點,中國希望巴聯酋能夠起到一個帶頭作用,煽動整個中東的阿拉伯人全都站起來反對盟軍。
而中國在中東沒有特殊利益,所以並未參与瓜分中東的行動,這就給阿拉伯人留下了一個不錯的印象。
在小亞細亞的伊茲梅爾,儘管土耳其軍屢次突破希臘軍防線沖入城內,但又屢次被決死抵抗的希臘人又趕出城去,雙方已經在這裏打了將近200天,可擁有兵力優勢並且拿著盟軍大量補給和支援的土耳其軍自始至終沒能徹底吃掉敵人。
劉伯承面不改色的回答:是的,而且我敢保證,就算讓他們民族自決,吐蕃人也會選擇留在中華帝國之內。
阿拉伯人騎和-圖-書著駱駝,背著舊式華制步槍,水袋和乾糧袋,成群結隊遊走在沙漠邊緣,他們會搶劫並殺死任何落單的盟軍士兵或殖民地官僚,有時候甚至會集結起來襲擊盟軍在中東的物資倉庫。
與盟軍所希望的結果相反,小亞細亞的局勢正在一點點發生變化。
暗地裡,錦衣衛始終與阿拉伯各路酋長們勾勾搭搭,提供資金,一戰剩餘武器以及訓練方面的支持。
甘地因此事批評中國的做法是徹底分裂印度,尼赫魯、錢德拉·鮑斯等人對中國的做法也是憤怒不已。
……
巴基斯坦聯合酋長國就此誕生,中國和北約方面不顧其印度盟友的激烈反對,迅速宣布承認其合法性,並且派遣人員與巴聯酋各部族選出的總代表阿里·汗舉行談判,商議兩國邊境劃分問題。
已經被華軍佔領的地區自不必說,尚未被佔領的印度西北部也隨著英印軍的完全崩潰而爆發大規模反英起義——大批穆斯林在當地教長和潰逃的本地殖民軍軍官指揮和在華軍和*圖*書煽動下,武裝起來宣布獨立。
穿著與阿拉伯人一樣的白袍的錦衣衛身影在近乎土匪的阿拉伯人武裝中時隱時現,他們會指揮阿拉伯人切斷電話線、電報線,扒鐵軌,炸火車,干擾中東盟軍的運作。
一戰之後,中國在中東的投資始終處於緩慢增長之中,而且中國並不要求阿拉伯人做政治表態,只是投資水利工程、交通和農業等民生相關工作,賺些小錢。
而隨著德里落入華軍之手,英國在印度近三百年的殖民統治土崩瓦解。
一戰時期,華軍就曾經派遣錦衣衛特工,帶著槍和黃金深入中東沙漠,收買當地部族對抗奧斯曼帝國,現如今中東的幾個獨立國家,也大多與錦衣衛有著暗地裡的聯繫。
不過劉伯承也沒有辦法,他必須堅決執行民族自決政策,人家穆斯林想要獨立,拒絕與印度人呆在同一個國家裡,那麼華軍又憑什麼不給人獨立呢?
對此,甘地憤怒的反駁道:你們中國為什麼不給西域穆斯林,以及吐蕃人民族自決的機會?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