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三十四章 平靜的一天
休整期已經過去大半了,好好跟菜子、緒花她們渡過這難得的溫馨時光才是最重要的。
另一些時候則是年輕男性,拍拍你的肩膀,或者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中華母親已經把澳洲分給我們了!我們可以分到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我們今天為戰爭儘力,明天就能過上永遠吃飽穿暖的美好生活!」
當然,現在的東瀛,真正被人普遍羡慕的,其實是穿軍裝的,只是穿軍裝,從服裝上可看不出家庭經濟條件高低來,軍隊自有一套自己的評價地位的標準,那自然就是軍銜和勳章。
最底層的東瀛人,通常穿的是中國的舊衣服,除了補丁更多之外,樣式上跟中國的東北、華北地區的農民基本一致,因為這就是服裝經銷商傾銷過來的廉價舊服裝。
好在林清對這種事已經基本免疫了,他今天來只是接菜子回家過周末而已,不是來吊小姑娘的。
在現在的東瀛,你完全可以通過一個人的穿著來分辨他大致屬於哪個階層:
聽到這歌聲,菜子也不得不停
和-圖-書止飛撲的動作,朝林清吐吐舌頭,跟街上所有人一樣昂首挺胸,肅立站好。
而現在,隨著東瀛順利加入中國主導的北約,作為北約成員國的東瀛在戰爭中獲得了中國部分底層產業轉移、資金投入(戰爭投資)以及獲得了大量戰利品等好處,東瀛人又開始到處嚷嚷要入華,於是他們又開始流行起漢服來(當然是改良的漢服)——要知道,現在中國人自己都不在慶典場合之外的地方穿漢服了。
男生們會對他的軍銜和勳章投來羡慕的目光,女生看向他,會滿眼春色,還會聚在一起一邊低低輕笑著說些什麼,一邊偷瞄林清。
「打到澳洲去,我們就可以過上美好生活了!」
不過歌聲之後,喇叭里傳出的倒是個好消息:
林清把車停下的時候還在想,把這些花重新出售給花店,也能賺不少錢吧?
等他把車開到東京大學校門口的時候,車上已經有幾十捧鮮花了。
他是開車上街的,所以沒人突然擁抱他,或者拍他的肩膀,但因為他的車和圖書是敞篷的軍用吉普,很多少女乾脆把手中的鮮花直接扔在他的車上。
社會上的著裝風氣反映到東京大學這樣的地方,出身的階級分層就已經很明顯了——穿華麗漢服的學生,真正的貴族或權貴居多;穿和服的,舊武士階層或者類似的中層子弟為主;穿西裝的,地位最低。
穿舊衣服和麻袋的孩子不可能進入這個校園就讀,那隻能是勤雜工。
他抵達東京大學校門口的時候,正是放學的時間,東瀛這個國家未來的統治者和社會精英預備隊們正成群結隊走出校門。
林清朝歌聲傳來的方向敬了個軍禮,不過等中國國歌放完,他就有恢復了較為懶散的姿勢——說實話,東瀛國歌真難聽,感覺像是哀樂。
實際上,東瀛中上層傳統服飾風格有過幾次過山車一樣劇烈的變化——最早的時候,日本人搞維新,要脫亞入歐,所以中上層服裝朝著西裝迅速轉變;後來,日本的維新被華夏帝國打斷,東瀛作為一個戰敗分裂的國家,開始反思崇西政策是否和-圖-書妥當,反映到服飾上,就是東瀛人迅速回到和服的保守主義路線方面。
實際上,這還是經濟條件較好的那一部分,在東瀛的農村地區,很多人乾脆穿麻袋——是真的麻袋,中國傾銷過來的散裝貨物,通常就用那種粗糙但制式統一的麻袋包裝。
徵兵點排著長隊,年輕的東瀛男女脖子上掛著通紅的綵帶,一臉興奮的等待著徵兵登記。
穿著軍裝的人走在大街上,經常會有人無緣無故湊上來表達謝意:有時候是一個面容嚴肅的老頭子,扶著你的肩膀,狀似視察的上級一般點著頭,發出「嗯!」的肯定聲音。
先是中華帝國國歌,然後是東瀛國歌。
「克難奉公,一切為了戰爭!」
路上的行人們也同樣處於不正常的興奮狀態。
「澳洲到處是牛羊,有大片土地,我們打下澳洲就可以天天吃大米,吃牛羊肉了!」
女人們也會停下腳步,在女學生手捧的「千人縫」上綉幾針——這是給東瀛士兵出征時的精神慰勞品,作用類似護身符。
林清作為母國中m.hetubook.com.com國的少校,兼東瀛海軍航空兵(夏威夷戰役后從空軍中分離出來)上校司令,自然更容易受到人們的青睞。
街上到處都是亢奮的少年少女,穿著統一的制式服裝,拿著鼓舞士氣的小旗子和小鐵皮喇叭,大聲嚷嚷著打到澳洲去過好日子的宣傳語。
當然,不管穿的是漢服還是和服,倚在車門前,穿著筆挺的海軍軍裝,掛著中國海軍少校軍銜(東亞北約國家的軍裝樣式都跟中國差不多,區分需要依靠軍銜、帽徽和一些禮服小飾品)的林清才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位。
菜子即將走出校門,準備以一個飛撲跳入林清懷裡的時候,學校教學樓頂的大喇叭突然響起一陣雄渾的音樂:
「勝利之後,家家有小汽車開,天天吃大米飯!」
終於,林清看到了押水菜子那輕靈如小鳥般的身影,理所當然的,對方也看到了穿著顯眼的林清,她興奮的揮了揮手,然後向這邊小跑過來。
「我忠勇無畏之北約大軍,已於昨日攻克新幾內亞島馬老奇,距離登陸澳洲,已經只剩一https://m.hetubook.com.com步之遙。」
而真正的貴族或權貴,則穿改良的漢服(偶爾也有穿和服的,但很少)。
年輕的女性則要含蓄一些,不過休假的士兵此時走在東瀛的大街上,也經常能收到害羞少女送上的大捧鮮花——有時候裏面還有少女的照片和聯繫地址。
步履匆匆的男人們在學生抱著的捐款箱中塞入面值不等的錢幣,然後還會跟學生互相鞠躬,道一聲:「辛苦了!」
林清發現,這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穿著和服和漢服,穿西式服裝的人,不論男女都很少。
比穿中國舊衣服經濟條件還要好一些的那些東瀛人——就是最近才漸漸成型的城市小資群體(通常是給中國或東瀛自己的大財團當地區經理人或者買辦之類),會穿西裝或傳統和服。
嗯,對,東京大學也有類似押水菜子這樣的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應該算如今最受歡迎的軍官家庭出身,只不過押水是以林清的妻子身份入學的,享受學費減免和加分優待,在學校里地位也比較特殊,基本可以算是最高階層的那一類,但又有些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