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五十章 莫爾茲比港2
澳洲兵勇敢的跟東瀛人互丟手雷,許多人甚至揮舞工兵鏟,像是打棒球一樣把東瀛人丟來的手榴彈拍回去。
就在兩路3.6萬東瀛軍隊強忍著飢餓和疾病的折磨奮勇向前的時候,北約對莫爾茲比港真正的殺手鐧也已經準備就緒。
4月26日,西路東瀛軍與澳軍在莫爾茲比港西北方的貝雷納鎮爆發激戰,幾乎於此同時,北路東瀛軍強行攻下布納村,開始嘗試翻越歐文斯坦利山脈。
中國聯絡官也懶得糾正他,亞洲只有一位皇帝,你們的天皇只是國王的事實,在他眼裡,這些身形消瘦如同骷髏的東瀛人已經算是死人了。
所以,秉承物盡極用的原則,南洋/澳洲戰區司令部調動200架運輸機,直接給基科里的東瀛部隊空投了補給——大米、肉類罐頭、魚類罐頭、甚至還有水果罐頭,當然還有藥品、彈藥和凈水片之類熱帶叢林作戰的必需品。
只不過,這種白刃戰仍舊是澳軍佔有優勢,原因很簡單,澳洲人比剛從經濟崩潰社會徵募來的東瀛士兵更加強壯,身高臂長的人就是天然有優勢。
不過,戰至此時,屍體已經鋪滿了整條通道,跟在敢死隊後面的東瀛軍士兵得以踩著同伴的屍體而不是苔蘚地徑直向前,他們的衝擊速度明顯和圖書加快了不少。
行動開始前,東瀛人預計科科達小道經過拓寬后應該可以通行卡車,但偵察機偵查表明這一猜測似乎並不現實,中國方面要求東瀛人核實這條情報,不過東瀛人早就等不及了,既然中國人非得要科科達小道的情報,那麼派人實地走一圈不就得了?
大約900名特別挑選出來的東瀛士兵光著膀子,身上綁著手榴彈,手裡挺著刺刀,頭上纏著膏藥白布,像是傻瓜一樣直挺挺沖向澳軍陣地。
不斷有得病的士兵虛弱的倒下,東瀛指揮官卻始終拒絕停下腳步,這傢伙揮舞著軍刀,用非人的語氣嚎叫著以死報國的口號,督促士兵穿越長達數百里的原始森林小道(不是科科達,科科達是由北向南,他們這次是由西向東,路程反而更長了)。
或許還能讓他們幫助真正的主攻部隊吸引一下敵人兵力?
所以東瀛指揮官就打算用這種一往無前的蠻橫姿態,壓垮白人的心理防線。
使用就是武器的澳洲士兵把維克斯水冷機槍套筒里的水打的滾燙,500發的帆布彈鏈打了一條又一條,他們如同打鴨子一般瘋狂射殺東瀛士兵,屍體鋪滿了狹窄的科科達小道,以至於有些東瀛老兵都可以依靠屍體的掩護躍進逼近。和圖書
此時防守莫爾茲比港的盟軍已經超過32000人,而負責防守科科達小道的就有8000人,而且他們隨時可以得到更多部隊的直接支持。
由於缺乏工兵器材,在嘗試渡過弗萊河的時候,東瀛士兵又不得已丟掉了大部分步兵炮和炮彈。
4月22日,東瀛軍抵達此行第一個目的地,新幾內亞島上一個叫做基科里的小村鎮。
一方面,海軍特別空降旅的4700名官兵和340架運輸機已經在附近島嶼的機場上整裝待發,另一方面,海軍孫珣艦隊和魏晉艦隊各自掩護一直運輸船隊,準備把海軍陸戰隊的兩個步兵師直接送到莫爾茲比港附近登陸。
不知道出於什麼心理,澳洲前敵指揮部選擇了相信東瀛人的判斷,或許在將軍們眼中,就算兩萬東瀛士兵都餓死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吧。
當然,盟軍在這裏肯定有布防,所以去「威力偵查」的人不能太少,結果東瀛人一整個師團外加工兵部隊就一起出發了。
東瀛指揮官堅信白人士兵缺乏以死報國的決心,所以一旦進入近身戰,白人士兵就會開始擔憂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會被突破,進而擔憂後路被切斷,最後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要逃跑。
不過東瀛指揮官發出嚴hetubook.com.com正抗議,他表示,大日本帝國士兵必將秉承九世報國的信念戰勝敵人——別說什麼沒有補給,東瀛人是食草民族,在森林里怎麼會挨餓?
跟死人有什麼好計較的?
悲劇的是,東瀛人沒有想到,對面以澳軍為主的盟軍部隊,實際上也是一幫視人命為無物的流放犯後代,東瀛人喜歡耍橫,對面澳洲人同樣也喜歡。
一同登陸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對東瀛人莽撞的行動無話可說,而司令部又故意放縱(準確的說,是想用東瀛人的命來吸引盟軍注意力),這次行動居然又成行了。
4月24日,北約艦隊在新幾內亞島東北部發起一次兩棲登陸作戰,打前鋒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在艦隊的支持下順利佔領萊城,但中國人佔住萊城就不再前進了,反倒是第二批登陸的東瀛人又一次搶在北約其他國家前面,一頭扎進原始森林。
南洋/澳洲前敵司令部的將軍們意識到,東瀛人這種不拿自己人命當回事的做法說不定能夠換來一些戰術方面的優勢。
何況大部分東瀛士兵還在忍受疾病的折磨,很多人虛弱的一腳就能踹倒。
當然,現在這種狀態,兩萬東瀛人連驅逐五百澳洲兵都困難,想來若是不提供補給,也別指望他們能吸引敵人多少注意力和-圖-書。
但在狹窄濕滑的道路上,這樣的衝鋒毫無意義,甚至比不上之前那些老兵藉助同伴屍體正常的躍進有威脅,澳軍士兵把所有槍管打的通紅,4個小時的時間內就射殺了超過700個東瀛士兵。
最後一次攻擊,居高臨下的澳軍用刺刀和砍刀生生把東瀛人又揍回歐文斯坦利山腳下,東瀛人死傷七千才取得的那點成果,現在前功盡棄了。
盟軍佔據高處,架起機槍和迫擊炮向嘗試攀爬歐文斯坦利山脈的東瀛人瘋狂掃射,東瀛士兵踩在濕滑的苔蘚地上奮力攀爬,但飛蝗般的子彈如同割麥子一樣把他們成片的掃倒,東瀛人憤怒的吶喊完全被機槍射擊和迫擊炮爆炸的聲音淹沒,但他們仍然不顧巨大傷亡不斷試圖衝鋒。
這些寶貴的物資讓東瀛部隊稍微恢復了一點戰鬥力,激動的東瀛指揮官認為這是前敵司令部看好自己行動的證明,他興奮的率領全軍高呼:「中華大皇帝萬歲!天皇萬歲!」
東瀛人被打的苦不堪言,幾次氣勢洶洶的衝鋒都被澳軍生生砸了回去,最後時刻,東瀛指揮官失去耐心,寄出他們自以為萬能的戰術——神風衝鋒。
這一路1.6萬東瀛士兵在萊城東南方不遠處的米爾恩灣登陸,之後走上了由北向南的科科達小道。
4月23日,一架https://www.hetubook.com.com華軍水上飛機直飛基科里,華軍聯絡官在這裏視察了東瀛軍隊的狀態,然後向上級報告——這隻軍隊已經失去了戰鬥力,無法指望他們佔領還遠在數百里之外的莫爾茲比港。
部隊就算爬也要爬到莫爾茲比港!
在付出差不多2000人傷亡的代價后,東瀛人終於接近到可以投擲手榴彈的位置,按他們指揮官的想法,此時懦弱的白人應該已經崩潰了,可惜,沒有。
東瀛士兵嚎叫著從這個缺口中蜂擁闖入澳軍陣地,但澳軍依舊沒有崩潰,雙方士兵扭打在一起,陣地上竟然爆發了白刃戰!
這裡有澳軍一個步兵營防守,東瀛人用僅剩的2門步兵炮和4門迫擊炮打了28發炮彈,然後發起人海衝鋒,結果被區區400澳軍打退了兩次,最終澳軍主動放棄陣地,東瀛軍隊才佔領基科里,並且獲得了一次休整的機會。
東瀛軍隊很快發現,他們現在走的這條路比設想中最困難的情況還要麻煩,這一路上,蚊蟲肆孽,痢疾和黃熱病在部隊中迅速蔓延,要命的是,每個東瀛士兵只背著三天的糧食補給,根本沒有攜帶任何藥品。
此外,一些成功逼近又僥倖沒被打死的老兵開始使用擲彈筒點射澳軍機槍,這些老兵打的非常准,澳軍不留餘地的火力網終於被撕開了一個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