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六十七章 總動員(下)
1943年6月一個月,華軍潛艇就在巴拿馬運河西側擊沉29艘船舶,合計19萬噸,另外通過布雷的方式擊沉另外11艘貨船。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美國為什麼這個時候進行總動員了——美國必須向世界證明他們仍然非常強大。
而且,總動員非常危險,因為這不僅僅是加速消耗資源,還是加速消耗人力和國民信心,這種極限壓榨國民國力的做法本質上是自己切自己的肉充饑。
如此計算,北約現有坦克和自行火炮裝備數量超過44000輛,計劃年產28000輛。
這些物資的匱乏嚴重影響了總動員后美英機械工業的產能擴充。
西海岸的美國有錢人開始向東逃亡,藍領工人緊隨其後,失去了工廠主和工人,一些西海岸的工廠也不得不遷徙到東部去。
即使盟軍方面完全完成生產計劃,估計也要在1944年中旬才能在裝甲兵數量方面超越北約。
巴拿馬運河因此曾經一度被迫暫時關閉,而整個美國西海岸也一夕數驚。
美英可以籌劃一年造8https://m.hetubook.com.com0萬輛汽車,但他們卻供應不上充足的輪胎。
不能說盟軍這樣的反應過激,實際上,在珊瑚海海戰結束之後不久,華軍潛艇對美國西海岸的襲擊達到一個新的頂峰,以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為基地出擊的北約遠洋潛艇每天有超過60艘在美國西海岸近海巡邏,很多甚至出現在巴拿馬附近。
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中國方面在1943年還規劃了40萬輛拖拉機的生產,這些拖拉機中有一半會出售給國內農民,另一半用來出口,而北約的農業將會因此而受益。
這個數字自然距離美軍號稱一年生產6萬輛差的很遠,不過華軍坦克的質量要好很多,而且俄羅斯、德國等國的坦克產量也已經得到提升,其中俄軍號稱每年可以生產60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現存12000輛(含繳獲的戰利品改造型號和華軍的援助),德國號稱每年生產8000輛,現存6000輛(同樣包含繳獲和援助)。
相反,美國和_圖_書方面在這方面就要開始下滑,1943年的時候,美國工業不僅無法反哺農業,甚至不得不竭澤而漁,在國內徵收原本應該參与農業生產的卡車、拖拉機供應軍需。
數量總計的話,華軍擁有坦克總數14800輛,自行火炮和突擊炮4900輛。
此外,捷克、法國、義大利也要在北約的監督下生產一些坦克和自行火炮,亞洲的朝鮮,扶桑也有一定產能和裝備。
比如說坦克,中國方面認為自己的極限坦克和自行火炮產能是每年5萬輛,但軍方訂貨實際上只有8000輛,雖然這裏面也有從ZT3(T34)轉產ZT6(T54),產能有所下降的緣故。
由於缺乏鎢,盟軍能製造一大堆機床但供應不上車刀,只能使用性能較差的鉬合金刀頭頂替,各種高溫和高強度高韌性模具也是供應困難,盟軍方面甚至已經開始限制燈泡產業,坦克和反坦克炮所用的鎢芯穿甲彈更是想都別想了。
與之相反,中國方面卻是有限度的動員,1943年中國的軍工生和*圖*書產計劃中,除了海軍造船一刻不停外,其他方面其實都距離極限生產力差的很遠。
而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美國國內農業生產不得不更多的使用效率低下的人力和畜力替代機械耕作。
畢竟,總動員不是阿拉丁神燈,不是用出這一招就能獲得無限裝備的。
這種情況下,如果羅斯福當局無法作出能夠穩定軍心士氣的決定,盟約必然要付出更大代價。
這對美國來說,恐怕是很少見的窘境。
不過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之前生產的坦克還有很大冗餘,根據後勤軍在1942年12月份出具的報告,中國陸軍如今還有ZT2(97改)輕型坦克1700輛,ZT3坦克8600輛,ZT4坦克2900輛(KV1),另外ZT6已經生產了1000多輛,ZT7也有200輛,還有一些空降坦克和水陸兩棲坦克。
因此,在珊瑚海海戰結束后,美國方面雖然通過了一個每年6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5萬架飛機的瘋狂軍工生產計劃,卻也發現這個計劃處處受到制約https://m.hetubook.com•com。
實際上,隨著美軍也開始總動員,其強大國力開始得到發揮的同時,在資源方面一向大手大腳的盟軍也開始飽嘗資源嚴重不足的苦惱。
美國國內各種謠言四處亂飛,有人說華軍已經佔領巴拿馬,也有人說有一千萬兇殘的東方野蠻人即將登陸西海岸。
總動員會給國力建設帶來多大危害,誰用誰知道,但是盟約方面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之前他們在戰爭中輸的太慘,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活下去,哪怕需要總動員,自己吃自己。
當然,總動員帶來的差異不只是這一點,而是涉及社會方方面面,比如中國可以把大量軍火產能傾斜給化肥,而美國就不得不更多的傾注炸藥生產。
另外,中國可以在戰爭中拉上德俄一起投資亞歐大鐵路網,而美國甚至連國內的鐵路建設都停滯了。
還有錫,世界上六成以上的錫礦砂產地在南洋共和國控制之下(15萬噸),此外中國和暹羅控制剩下的一成(3萬噸),盟軍控制另外三成不到(6萬噸),同樣還是那個要命的事實:澳洲https://m.hetubook.com.com那3000噸已經運不出來了。
但是首先,美英兩國倉促總動員的目標卻是先在中國接下來的狂攻中活下來,這就很危險了。
天然橡膠只是其中一個方面,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鎢,這方面,美國極限動員后,實際產量每年5000噸鎢礦砂,盟軍控制區另有9000噸(阿根廷1000、玻利維亞2500、澳洲500、西葡5000噸),這個數字即使全部運到美英,也遠遠不夠美英總動員所需,而且要命的是,澳洲那500噸已經很難運出來了,而且,西葡的鎢礦砂外運也有困難,因為他們的航線幾乎完全被北約航空兵和潛艇打擊範圍之內。
而盟軍方面,這兩個數字則是16000輛(美12000+英4000)和66000(美60000+英6000)。
中國可以把更多的鋼筋水泥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比如鋪設高速公路,比如興建更多水壩和水電站等水利設施,而美國在這方面則基本停滯。
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儘快打倒敵人,無法儘快打倒敵人,自己就有可能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