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九十章 計劃反擊
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既然確定盟軍會在歐洲反擊,那就加強歐洲防務,爭取把盟軍打回去唄。
孫笑當然信任兩個兒子的判斷——人家現在才是有金手指的天命之子,自己一個行將就木的老頭沒理由不信任人家。
……
不過,他卻在如何應對盟軍在歐洲的反攻產生了猶豫。
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太一樣了,現在中國逐漸在歐洲抽身,如果戰爭就這樣結束,那麼戰後中國在歐洲所佔的利益不會特別大(中國不能完全等於北約),那邊將成為德國、俄羅斯甚至重新復興的法國勢力範圍。
這就讓孫笑有些犯難了——到底該不該提醒德國注意海峽方向,並且派遣一支龐大的陸軍重返歐洲,以便在第一時間把盟軍登上歐陸的大軍拍回去呢?
另外,德國其實已經滿足戰爭目前的結果,這個戰爭中才臨時決定加入北約的國家其實對中國一手掌控的北約已經有些離心了。
德國不情願接受https://www.hetubook.com•com中國重新武裝法國的政策,因為德法是世仇;不情願接受俄羅斯不斷西擴的勢力範圍,因為他們在巴爾幹與俄羅斯有利益爭奪;也不情願攻入西班牙葡萄牙,解決這兩個歐洲大陸最後的盟約國家,因為德國與西班牙佛朗哥政權關係很好,兩國之間的走私貿易一直沒有停止。
或者說的更明白一點,歸根結底,德國不能接受中國作為戰後唯一一極凌駕全世界,他們認為自己應該具有與中國平等的(真正的平等)權利。
這也是幾個月前珊瑚海海戰之時,孫笑能夠跟孫珣形成默契,在沒經過任何事前溝通的情況下就裝模作樣的吵架,引來盟軍艦隊上鉤的原因——孫笑當然信任孫珣的能力,而孫珣也相信老爹一定會信任自己,配合自己。
不過,現在盟約把主要目標放在西歐,那麼德國和新法國當局自然是首當其衝。
現如今盟約在www•hetubook•com.com舊大陸已經陷入退無可退的窘境,丟失澳洲也已經板上釘釘,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但是,丘吉爾指出,這樣的戰績其實都是華軍打出來的,德俄只能算個幫手,還不是非常重要的幫手,只要不直接面對華軍主力,成功的機會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低。
姑且不論孫笑的選擇如何,盟軍方面,現在倒是確實在籌備反攻。
希姆萊政權正在暢想實現第二帝國所未能實現的歐洲霸業,為此德國正在拉攏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等北約扶持起來的新歐洲國家,還有南斯拉夫中的克羅埃西亞人以及盟約方面的西班牙、葡萄牙,準備把自己塑造成北約之中第二個老大哥。
而且,這個時期,華軍已經基本撤出歐洲,只計算陸軍,中國在歐洲只留下三個集團軍和一些獨立部隊,加上朝鮮、扶桑的野戰軍,一共只有60萬人,加上在歐洲支m.hetubook.com•com援作戰的陸軍航空兵以及一些後勤軍單位,兵力也不超過100萬。
橫掃整箇舊大陸殲滅千萬級別的盟軍滅亡幾十個國家,面對擁有這樣戰績的敵人,誰都不會有太多信心。
所以,德國與美英盟約之間的矛盾仍然不可調和,中國也就對德國的野心裝作不知道,對中國來說,第一要務仍然是確保打贏戰爭。
連在前線激戰中的孫珣都回電明確表示:經過幾年準備,盟軍在英國的兵力、兵器和物資積攢已經達到臨界點。
希姆萊的這些小動作,中國方面是知道的,不過華軍也知道希姆萊無意單獨與盟約議和——因為支持希姆萊的那些歐洲國家大多是北約佔領后扶持起來的「偽政權」,如果盟軍接受希姆萊,那就必須拋棄在倫敦和華盛頓流亡的那些「自由」政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孫笑跟他的兩個兒子多少有些心照不宣的感覺了——孫笑已經大致知道誰繼承了什麼技能,而https://m.hetubook•com•com他們兩個也大體猜到了他們老爹知道他們有一些超越常人的特殊能力。
在華軍因為補給成本實在太高不得不撤出歐洲,把歐洲戰場重任轉交給歐聯參后,德國的這種野心就再也無法抑制的滋生出來了。
德俄和其他北約軍隊人數雖然超過1000萬,且有進一步動員的能力,但這些國家的戰鬥力完全無法與華軍相提並論——至少盟約陸軍對他們並沒有對中國那樣的畏懼感。
雖然看起來現在英吉利海峽那邊與之前局勢沒有太大不同,但事實上,隨著歐洲華軍不斷撤離,在歐洲,北約與盟約之間的實力對比再次出現盟約佔據上風的情況。
因此,丘吉爾專門飛赴華盛頓,跟羅斯福商討戰略反擊計劃。
當然,兄弟倆肯定不知道他們的技能都是繼承自老爹,這一點系統當初就做過保證,而系統的保證永遠是值得信賴的。
被誰逼得?
一開始,美國方面不願意冒如此大的風險,因為北約陸軍的威名一點和圖書都不比海軍少。
所以,如果盟約真的要反擊,那就肯定是在法國發起跨海峽的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
一旦失去澳洲,盟軍在太平洋一線就完全沒有反擊機會了。所以,先亞后歐的整體戰略已經完全過時,現在盟軍唯一有反擊成功率的還就只剩下歐洲一個戰場了。
單純站在中國利益角度來說,讓雙方打得兩敗俱傷似乎比再次一舉把盟軍拍下海,讓德國有更多機會和時間完成其野心更加合適。
當然是北約一浪高過一浪的兇猛攻勢。
實際上,盟軍對反攻歐陸的成功可能性並沒有很高預期,他們之所以選擇現在反攻,純粹是被逼的!
或者至少,是戰後與中美並列的世界第三極。
所以這一次,孫笑裝模作樣詢問兩個兒子對世界戰局的看法,他們也不再以不在自己管轄範圍之內為由規避回答以免暴露了。
只不過這個反攻並不是孫珵孫珣所認為的那樣,是盟軍在英國集結的兵力、兵器和物資已經達到臨界點,自然而然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