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巨艦大萌

作者:碩鼠
巨艦大萌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笑的決定

第七卷 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百九十三章 孫笑的決定

「順便把這件事通報給俄羅斯,他們想什麼時候增援德國,由他們自己決定,但當我們出兵的時候,俄羅斯必須配合。」
陸軍航空兵司令接著說道:「他們的空中力量也沒好到那裡,BF109現在只能說還沒完全落伍,仍有軍事價值,但德軍2000馬力發動機研製不順,他們現在正向我們提出仿製我們的大馬力發動機,另外他們的空軍飛行員素質不算多高——當初海峽空戰流血太多,現在還沒恢復過來呢。」
「事實上俄羅斯肯定更加不希望增援德國,他們找到理由不去自然最好,如果他們找不到理由卻強行不去,那隻會讓德俄矛盾加深,這對我們其實是好事。」
陸軍總參謀長略帶些不滿的說:
「參謀部可以向德國方面傳達我們的觀點——我們認為盟軍有可能在法國發起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讓他們提高警惕,但我們暫時沒有重回歐洲的計劃,歐洲佔據仍需要歐聯參負責。」
從人數上來看,犧牲德國的意見似乎佔據主流,不過,孫笑仍然具有一票否決或贊成的權利。
陸軍裝和-圖-書備部長說道:
「如果德軍方面在戰役開始后三個月以內向我方提出援軍請求,那麼我軍將在收到這個請求三個月後出兵——理由是我方需要集結部隊和物資。」
這個問題甚至不用將軍們回答。
「我們很清楚德軍的兵力。」
總參謀長回答:
在這次戰役中首當其衝的德法都會因此而損失慘重,那麼暫時不去壓制德國也是可以接受的,等到德軍再恢復其野心,那個時候中國應該已經有時間重新再把法國扶持起來了。
老帥們七嘴八舌的說了半天,基本就是在表述,如果中俄不支持德國,那麼德軍必敗,如果只有俄羅斯去支持,那麼有可能憑藉內線作戰優勢打個平手。
「如果俄軍放下成見去增員了呢?」
「我有幾個問題。」
「現在大家聽聽我的想法。」
後勤軍司令回應:
這是他失去技能后養成的習慣。
如果德國方面請求中國出兵,那麼中國不出兵就得找個合適的理由解釋。
「那麼接下來,我想知道,我們以什麼理由不去增援德國?」
「他們現在和-圖-書現役武裝有400萬人,坦克和自行火炮8000多輛,飛機6000架,裝甲力量中有四分之一是用戰爭之初繳獲的盟軍小坦克改造出來的自行火炮,其他還有大量現在已經落伍的二號、三號、38T、S35、B1B之類,真正有效的坦克,比如四號和我們援助給他們的ZT3,數量不超過5000。」
「首先,我們不能對盟友見死不救,但我們一直強調國與國之間平等互利,所以,如果德國不像我們求援,那麼除非盟軍打到德國境內,否則我們不會重返歐洲。」
孫笑淡淡的說:
「但是,我方可以這麼說,卻不能一點準備都不做,集結部隊和前運物資的工作都不能停止,而且要加快速度——當然,這是我們的軍事情報,我軍集結速度和物資儲備量不要向德國方面通報。」
「德軍在兵力和技術兵器上都處於極大劣勢,如果我們和毛子不去支援他們,僅憑德軍自己根本不可能擋得住盟軍。」
然後是後勤軍司令:「大西洋長城可以作為一個依仗,但那玩意實際上真就起和*圖*書個長城的作用——能作為預警線節約機動部隊,給後方提供早期預警,不用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均勻部署部隊,可作用也就僅限於此了,防線始終是個死物,沒有強大的機動部隊,它能起到的作用並沒有宣傳中那麼大。」
「如果是那樣,我們預測歐洲戰場會出現一個對峙局面,這對我們也不是壞事。」
這是戰爭必要的犧牲。
孫笑點點頭,表示認可了這個說法,於是他接著提出第二個問題:
「第一,陸軍方面如何確定德軍肯定打不過盟軍?如果德軍能夠把盟軍直接趕下海,那麼我們做什麼不做什麼還有意義嗎?要知道,德軍還有大西洋長城可以依靠。」
孫笑敘述了「自己的預測」后,就一直沒有插話,安靜的聽各位大員之間的討論。
「這個問題可以交給俄羅斯自己考慮。」
「如果俄軍先去增援呢?」內閣次輔大臣主動提問。
「如果德國方面沒有很快提出或乾脆自始至終沒有提出增援要求,我方在戰役開始六個月後參戰——理由是戰爭整體需要。」
最終討論的結果,陸軍的人和-圖-書堅持應該先犧牲德里至的利益,內閣的人半數支持,半數不支持,海軍的人基本不參与討論。
孫笑說:
這個時候,大家突然明白過來,孫笑這些問題,其實不是他自己想知道——剛才那些數據,沒有一項是不會報備給首輔大臣的。
「後勤就是最好的理由。」
而且眼前這些人哪一個都不是善茬子,現在安安靜靜的聽,相當於他們在給自己做參謀,這種感覺挺不錯的。
「那麼,我們知道,問題已經有解決方案了。」
不得不說,這麼做其實不錯,即使沒有技能,他的視野和各項知識基礎也還在那裡,五十多年的實戰和經驗學習,也足夠讓他維持自己不輕言但言之必中的人設。
孫笑現在的問題,與其說是他自己想知道,還不如說是他讓將軍們解釋給內閣聽。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孫笑說道:「我們扶持的法國新政權怎麼辦?必須犧牲掉他嗎?如果犧牲新法國,那麼今後誰來從西面鉗制德國?」
德國畢竟是盟友,即使人人都知道他們有自己的野心,自己的利益,但盟友就是盟友,不能因為和*圖*書覺得這個盟友三心二意就放任敵人對其進行打擊,否則就是國家信用破產,絕對得不償失。
「首輔大人這是要考校我們嗎?」
錦衣衛總監說道:「相對而言,盟軍方面的情況就好很多,英國實力下降嚴重,但美國總動員后應該仍是個值得警惕的對手,而且他們挨打多了,現在明顯進步不少,至少謝爾曼坦克還算像模像樣,大致相當於我們的ZT3吧。我們的技術人員測試了繳獲的謝爾曼坦克,上交的報告中認為這種坦克生產性不錯,至少比德軍的四號強得多。」
「現在,如果德軍在遭受盟軍反攻之後才向我們求援,那麼我們至少要準備200萬大軍,1萬輛坦克和1萬架飛機,依靠西伯利亞大鐵路,我們多久才能把這樣的部隊運到歐洲去?多久才能儲備足夠的戰爭物資?我想,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籌備。」
「實際上,這都不能說是借口,因為情況現實存在——我們當初發動對歐進攻,是先後十年以演習的名義在俄羅斯儲備戰略物資,也是以演習的名義讓部隊提前進入攻擊陣地,之後才有能力發動進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