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三十章 南明史

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三十章 南明史

進入七月以後,大雨沒有減少,反而越下越大,風暴遍起,雷雲驟集。今年的秋收,可以確鑿地說八成都要完蛋,不少農舍還被洪水夷為平地,若非林淮唐等人赤著腳下地堆起臨時的堤壩護田,恐怕情況還要更糟。
「我不傻,不會直接到縣城裡面去。我們就到縣城附近住著,方便聯絡農會組織跟發展會員。還有就是,聯繫汕頭那邊的事情處理怎樣了?」
蔡綺洪謂其「革命的超人」,實在不算過分。
一月之間,南口鎮農會會員就從一百四十幾人,暴增到了三百七十二人。
這段時間來林淮唐忙碌成那個樣子,幾乎每天白天還都要下地勞動,居然還有精力寫這麼多文章?
「君漢,這一個月來的發展,真讓人難以預料!誰能想到咱們初來乍到,只用一個多月時間,就發展出了八個村鎮、將近一千人的農會會員?誰能想到!」
「這本書同過去各種南明史著(自清初以來)相比較,有兩個主要的特點:
「林君可謂是革命的超人!」
回到圍屋后,林淮唐就把厚厚一疊文稿都交給了林時爽:「此十數日草就之文章,只能托克公等人設法登報發行了。」
「隊委會議已經決定派阿文你到興寧縣、方聲洞到蕉嶺縣、喻培倫到平遠縣、陳更新到尋烏縣、庄文統到大埔縣發展農會會員。我準備讓陳和_圖_書更新先出發,尋烏縣距離最遠,已經在江西省了,但尋烏是一個商貿要津,對我們以後出山有用,所以我的意思是讓漢郎先去尋烏做一番調查。」
「這沒問題,現在到縣城的道路已經恢復……君漢的意思是?要去縣城裡搞農會嗎?這著實危險。」
「那就好,咱們六萬大洋,光花在抗洪救災上一下還真花不完。」林淮唐調侃笑道,「如能聯繫上汕頭方面,甚至聯繫到香港和東京,才能把這筆英日『捐助』的革命經費變現……嘿!有兩大列強伺候著,還真不怕革命不成。」
林淮唐揉著眉心,溫言道:「不要署我的真名,要署名就署文抄公這個名字吧。南明史是大部頭的文章,我還未寫完,剛剛寫好的大順政權、弘光政權覆滅經過,還有清軍入關后的種種暴行,對警醒我們革命黨和刺|激同胞覺悟,都有好處。」
林淮唐抹了一把頭上的雨水,他雖然帶著雨笠,又披著厚厚的茅草蓑衣,但也不能完全擋住雨水。
二是貫串全書的脈絡是強調歷時二十年漢族和其他民族(如西北等地的回族、西南等地的多種少數民族)百姓反抗滿洲貴族征服鬥爭終歸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內部矛盾重重、勾心鬥角,嚴重分散、抵消了抗清力量。
「哈哈,擔心誰也沒必要擔心我吧?農會工和*圖*書作的問題,我的意思是阿文你最晚出發,先留在梅縣這邊和我多發展一些會員,等這邊組織架子完全成熟,你再去興寧縣發展農會。」
他粗粗一翻,發現稿紙里內容極多、極繁雜,有的是鼓動革命的宣講文,有的是反駁梁啟超君主立憲論調的政論文章,還有的是介紹泰西革命人物的小列傳。
林時爽回答說:「蔡綺洪已聯繫上了同盟會在嘉應州的主盟人淵公,他會處理好一切的。」
先鋒隊已經全面動員起來了,幾乎所有人日日都帶著農會會員到江岸邊築堤抗洪,連莊文統麾下那些老會黨們,經過先鋒隊和農會雙重結構的組織以後,也迸發出過人的精力,苦幹表現,一點不遜色廣州黨人。
書中不但將「李闖遺丑」奉為正統,而且直斥東林黨尊奉的史可法、何騰蛟等千古偉人無功無能,貶斥浙西學派一系,榮譽李定國、李來亨等群盜遺賊,又把數百年來號稱天下無敵的八旗鐵騎扒得明明白白,力證滿洲人完全是靠漢奸軍的幫助才征服了中原。
後來很多人寧可多交一個月的會費,也要來報名參加農會,大部分就是因為他們總能看到林淮唐在田地上、在江岸邊、在堤壩上一線苦幹的模樣。
一條寫:潮梅總農會;一條寫農會的口號「不勞動,不得食,宜同心,宜協力」十二個字。
m•hetubook•com•com林淮唐卻並不滿足,他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說:
林淮唐精力旺盛,力氣又大,往往一個人就能幹起七八個會員甚至十多個會員的活。
林時爽越讀越為之心驚,因為這部《南明史》里幾乎每頁都有驚人之語。
林時爽打開這部《南明史》的序論部分,就發現第一頁上寫著:
多爾袞、福臨等滿洲貴族不僅代表著一種比較落後的生產方式,而且兵力和後備兵員非常有限,單憑自己的八旗兵根本不可能征服全國,漢族各派抗清勢力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蔡綺洪這輩子也是首次見到精力如此旺盛的人,林淮唐每天只睡兩個時辰左右,早上不到五點鐘就起床開始寫文章,七點到十點調解農會會員間的各種田地糾紛矛盾,十點到下午六點,都和先鋒隊其他隊員一起下地堆堤護田,晚上吃完飯回來又要向農會會員們宣講革命的道理,接著再寫兩個時辰文章才會去睡覺。
「我在抗洪的暇余時間里,寫成了不少鼓吹排滿和革命的文章。這個也要拜託阿文,還有蔡會長,你們設法將這些文章發到同盟會總部去,最好能儘快在民報上登出來。」
一是它基本上是以大順軍余部、大西軍余部、「海寇」鄭成功等民眾抗清鬥爭為主線,而不是以南明幾個朱家朝廷的興衰為中和_圖_書心。
他乾的活最多,別人休息時林淮唐還要寫文章、調解會員糾紛,如今卻依舊神采奕奕,絲毫不見疲態。
林淮唐因陋就簡,不光在此指揮全鎮的救災事宜,而且空閑時間還要幫著村民調解處理婚姻、錢債、業佃、產業等糾紛和矛盾。
林淮唐還藉機印製了紅黑兩色的「會旗」,起草了《潮梅總農戶臨時簡章》和各約農會的章程,簡章規定會議時必三分之二出席,過半數通過方得決定,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初步搭建起了農會組織的整體框架。
最吸引林時爽眼球的,則是一篇國史文章。
剛剛新鮮出爐的潮梅總農會會長蔡綺洪,給先鋒隊提供了大量幫助。他和其他革命黨人不同,有一個光鮮的明面身份,也沒有參加過廣州起義,所以能夠自由往來梅縣縣城等地。
「《南明史》?」
而且就在七月下旬,經過先鋒隊隊員和農會會員們的努力,排洪疏導獲得一定成功,南口鎮到象村、古塘坪、羅衣鄉、官塘等地的道路完全恢復,農會組織遂順勢發展到當地。
不少先鋒隊隊員和農會會員,就是因為在雨中築壩抗洪感了風寒倒下的。幸好方聲洞是日本千葉醫學院的畢業生,性子雖然暴烈,但醫術著實讓人信賴,靠方聲洞組織人手治病預防,才避免了「大澇以後必有大疫」的事情發生。
但雨還是不見小,林hetubook•com•com時爽跟著隊員們下地幹活,連日來腰酸背痛,感覺整個人都快散架,由此更是佩服起林淮唐:
林淮唐授意眾人選舉蔡綺洪做農會會長,就是看中這點。
林時爽問道:「把這麼多人都派到鄰縣,那梅縣的工作怎麼辦?而且我擔心君漢你的安全。」
林淮唐趁機召集了嘉應州梅縣所屬各村、各鄉、各鎮、各墟、各坪、各塘的農會代表四十多人,宣告成立了潮梅總農會。並以代表大會的形式,授意眾人選舉了蔡綺洪為總農會會長。
林時爽接過稿紙時,就被手裡沉甸甸的分量嚇了一大跳。
南口鎮農會成立以後,蔡綺洪就捐出了自家的蔡屋圍樓作為農會總部。當天按手印報名參加農會的,就有一百四十多人,林淮唐親自挑了一張八仙桌和四條長凳,擺到蔡屋圍樓正屋中間,掛起兩條橫幅:
廣東官紳,此時正汲汲於粵漢鐵路國有化之事,吵得不可開交。根本沒人顧及追剿革命黨的事情,更沒人顧及救災的事情,先鋒隊眾人得以獲得相當大的自由行動空間。
「除了這些書稿以外,阿文,不要忘記找同盟會總部要人!自從咱們辦起農會以後,先鋒隊的兩百人根本不敷使用,一定要請孫先生和克公派幾個日本陸士畢業的正牌軍校生來。」
林時爽聞此言,這才失笑:「咱們兩個成城預備學校的肄業生,總算要見一見正牌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