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四十九章 點燃全粵
使新中國雄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不可動搖的信仰!
少年中國,與天不老;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以何處為革命中心?」
姚雨平摸了摸他的頭髮,仰天長嘆:「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克公能給我這般信任,淮唐誓死不辱使命。」
「時間緊迫,我們必須立即集合忠於革命的武裝力量。」
林淮唐繃緊了身體,眉目冷峻:「革命軍的目標不是嘉應州一州之地,而是整個潮梅、整個粵東,如果形勢順利,還將是整個廣東,甚至於粵閩贛三省之地。」
林淮唐將信件打開,他只在黃花崗起義以前見過黃興一面,當時黃興還親手送給林淮唐一支手錶,除此以外兩人再無交際。
林淮唐把他卧房牆上掛著的日本刀和地圖都取了下來,啪的一聲拍在桌上:「十天以後,點燃全粵!」
姚雨平為了及時將消息帶回來,連續數晝夜沒有合過眼,強撐著身體從香港奔回汕頭,又從汕頭連忙趕回梅縣。
「讓藍寧安立刻安排先鋒隊的各機關駐地……告訴他,大埔縣hetubook.com.com將是廣東的首義之地,大埔縣將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留下光榮的地位!」
「其他人還有意見嗎?如果沒有其他反對意見,先鋒隊執委會和潮梅總農會、總商會的機關人員,就先行向三河壩附近集合。」
林淮唐放聲大笑起來,他仰著頭笑了好長一段時間后,才問到:
庄文統吃了一驚,因為三河壩就在他負責的大埔縣境內,只是一個方圓不足二十里的粵東小鎮。
聚光燈下最閃耀的革命巨星林淮唐,也只是一個二十二歲的青年人。
林時爽問道:「梅縣呢?」
黃興信中行文十分平淡,卻難以掩蓋他對林淮唐強烈的信任感。這個同盟會的元勛巨匠,能力或許很一般,但他的耿直和包容確令林淮唐敬服。
一股慷慨、樂天的革命熱情激蕩在眾人之間,明知槍響以後,必有流血犧牲,可所有人都面帶笑容,好像視死如歸。
現在看看這齊聚一堂的黨人精華吧!
「哈哈哈,方子明你個王八羔子狠話滿分,打起仗來別掉鏈子令https://m•hetubook.com•com到我們撲街呀!」
「十月十一日起事!」
「吾輩為復興祖國而奮鬥,雖湯鑊且不懼,遑恤苦為。」
黃興那時候大約對林淮唐尚無印象,他們二人雖非素未謀面,其實也稱得上陌生,黃興能夠果斷放權給林淮唐,算是一件驚喜之事。
其實哪怕不能獲得黃興的支持,林淮唐也有足夠把握靠先鋒隊自己的力量撬動潮梅。但成為名正言順的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後,他還可以獲得潮汕等地大量同盟會會員的支持。
黃慕松卻道:「三十功名塵與土……士雲,革命的潮流正急涌而來,我們哪裡老得下去?」
「三河壩!將農軍集結至三河壩,我們要武裝奪取潮梅全境!」
黃慕松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又是廣東陸軍小學的監督,在眾人之中,軍學水平最高。
在座的幾乎沒有幾個人年齡超過三十歲,全都是鮮活的青年人!
方聲洞一腳踩在板凳上面,拍拍腰間手槍,氣焰囂張得很:「革命黨都不怕死,只www.hetubook.com•com有我殺滿奴,沒有滿奴殺我的份,怕什麼?」
「十天以後,點燃全粵!」
他強烈支持林淮唐的意見:「三河壩為粵東要衝,奪占此地,清軍就會被割裂為數部。而且攻克三河壩,還可以使得革命軍的影響力波及閩贛兩省,迅速震動全國。」
先鋒隊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梅縣,農會在梅縣的發展也最成功,城內還有大量內應,攻之不難。
「君漢,這是克公的信,從現在起你就是潮梅同盟會的總負責人!我和淵公、承恩,也全都聽你的命令。」
黃慕松和姚雨平的想法一樣,他在日本的時候常聽到東洋人譏諷中國系一「老大帝國」、中國人系一「老大民族」,言下之意無非輕蔑中國數千年文明光華為「老朽」二字……
這和林淮唐印象中發生在十月十日的武昌起義不同,但差別也不大,考慮到武昌和梅縣的距離,雙方的起義時間已經算得上是同時發動。
先鋒隊的力量主要集中在粵東北的嘉應州各縣,對粵東的潮州府影響力非常弱,只有何子淵和高繩芝組www•hetubook•com•com織的潮梅總商會在汕頭有一點力量,可也非常有限,不足以確定勝利的格局。
就像喻培倫說的那樣:「支那亡國三百年,復國就在今日,我們黃帝子孫正樂得犧牲。」
「各營各支隊都必須集中起來。」
「是藍寧安,他是大埔縣本地人,能講潮州話,又是老同盟會,交際很廣。」
「文統,大埔縣的農會負責人是誰?」
連一貫溫文爾雅的林時爽也表示:「既從事革命,個人生死,早置度外,我只盼君漢速速大舉。」
在眾多歷史的背影中,黃興也有屬於他自己的一份光彩。
三十歲的人,精力不如少年時旺盛,一旦充滿革命的熱情,卻又能爆發出不可思議的能量。
如此壯麗濃郁、翩翩絕世的少年中國,如此蓬勃欲發、噴薄不止的青春稚氣,是以二萬里河山,四萬萬人民,果然將孕養出繁星大海般的英雄人物嗎?
「拿下梅縣,號召全州,這個方略不好嗎?」
姚雨平也在思考,這種吸引力來自什麼地方呢?
林淮唐說:「三河壩雖小,卻是粵東鹽運樞紐,為什麼會有這種地m.hetubook.com.com位?無非是交通位置關鍵!三河壩是梅江、汀江、梅潭河的交匯之處,又是大埔縣西部水路交通要衝——得此控閩贛,失此失潮汕。三河壩是韓江之要、三江河流的關鍵點,這個粵東水道要衝連接潮汕平原、嘉應州山區,甚至福建、江西二省,實是我們此次暴動大舉的要著。」
姚雨平在林淮唐的身上看到了孫文的幾分影子——不是說他們兩個人具體行事風格或為人性格相似,而是那種能夠「聚人」的吸引力非常相似。
眾人三言兩語間就敲定了可能影響到廣東全省的起義計劃,效率遠比湖北革命黨人要高。所有人的目光時刻都聚集在林淮唐一人身上,他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永遠是先鋒隊關注的中心。
林淮唐掃了眾人一眼,將手指點在地圖的一角上:
或許就是因為他們同樣憧憬未來,同樣堅信革命的勝利,同樣具備一種不可動搖的信念——
方聲洞聞言大為興奮:「好好好,我支持君漢意見,攻克三河壩,震動天下!」
他雖然沒有帶回林淮唐期待的餉彈補充,但卻拿來了一封黃興的親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