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風起辛亥
第五十一章 奮起吧!國民軍!
「今年廣東水災,民不聊生,朝廷救我們了嗎?」
「嗯……召集各部,開始誓師……」
林淮唐期待已久的「革命氛圍」,終至完全成熟的時刻!
「反了——」
主力第二營的將士都跟著方聲洞呼喚了起來:「沒有!」
「嘉應州洪水泛濫,老百姓顆粒無收,衙門減少橫徵暴斂了嗎?」
這意味著被滿清宗室權貴打壓的袁世凱……正式復出了!
……
姚雨平也帶來了黃興自香港發出的電報,上寫「南方各省若不急起,不足以固後路,請諸軍速發,協謀圖粵」。
主力第一營的管帶陳更新將紅領巾繫上衣領,向天鳴槍:「系紅領巾!」
這個北洋巨人的陰影,第一次出現在林淮唐的眼裡,自北而來的烏雲,從這一天開始將會露出它的獠牙。
黃克強在革命黨人中間的威望還是很高,除了庄文統這個會黨以外,執委會其他人看到黃興親筆信后無不為之情緒激昂,並感到十萬分光榮。
州署親兵和游府官署的衛隊,根據和圖書總農會、總商會的調查,只不過有老弱的防營士兵二三十人,只能裝裝門面而已,並無戰鬥力可言。
四川的清軍第十七鎮朱慶瀾所部自10日進攻四川新津城,與同志軍激戰多次,在十三號這天攻破了新津城。
「沒有!」
農軍主力都集結在三河壩附近,五個營的精華兵力,大約二千人在此,剩餘一千多人由於時間緊急,尚分佈嘉應州各縣,隨時準備伺機並起響應。
喻培倫早已準備好的三門火炮,同時發起轟鳴,震天動地的驚雷聲中,林淮唐正式宣布先鋒隊起義,起義軍名稱為「國民軍」!
十月十五日凌晨前,蔡綺洪拿著一份香港報紙呈遞林淮唐:「滿廷已經下令編組陸軍第一、二、三軍,派蔭昌、馮國璋、載濤分別督率,以第一軍赴鄂,第二軍備調,第三軍駐守近畿。」
同樣是在十月十三日這天,兩江總督張人駿奏准借洋款500萬兩,以應緊急軍需,又一次引發了立憲派陣營hetubook.com.com的強烈反對聲。
「三河壩已經確保!」
「米價暴漲,兄弟們同志們的妻兒父母衣食無著,官府也好,城裡的老爺也好,誰幫過我們嗎?」
「跟林老師反了——!」
同時司令部又重審了先鋒隊「四紀八規」的嚴格紀律,強調「買賣不公者斬」、「擾亂商務者斬」、「奸擄燒殺者斬」等懲戒措施。
林時爽和蔡綺洪隨即帶著潮汕總農會的工作人員,將一張張《國民軍總司令林淮唐告全國書》分發下去,布告全文:
秋天雖是枯水期,但三河壩下的川流照舊奔騰不息,一股股水花拍打在河岸上,碎裂成無數白色的泡沫。
實力較強且裝備較好的只有興寧縣的一個熊字營,該營管帶熊佐臣是武舉出身,自武昌起義以後,他就非常關心民間綠林的動靜,特別是對近年來迅速崛起的農會武裝特別關注。
林淮唐點頭道:「很好!將投誠防營編入第三營,其餘鄉勇團丁的槍支,全部按照每支八塊銀元的價和-圖-書格折價收繳,各軍迅速按已定之計劃,向各縣縣城發起進攻……口令!」
林淮唐振衣而前,將象徵革命的紅黑旗幟插在壩頂,向著天空,向著千萬革命將士吶喊道:
他心中激動興奮的情緒已經平復很多,語氣淡漠,散發著一股令人心安的氛圍感。
分散在農軍各營中的先鋒隊指導員們,相繼按照林淮唐要求的不同時間點高呼口號,人聲涌動,聲浪越來越大,最後終於點燃全體,使得所有戰士都陷入到革命的情緒之中。
方聲洞一手持槍,肅立在隊伍的最前排,帶頭高呼:「沒有!」
「反了——!」
但是駐紮在各縣縣城內的防營,早都受到了總農會和總商會的活動策反,國民軍一經發動,原本駐紮三河壩的三十多名防營士兵就鳴槍宣布加入革命黨,未經一戰,就首先確保了三河壩要衝的安全。
誓師動員以後,國民軍各營迅速前進,當時的嘉應州知州陳壽璚和游府白如鏡都是老朽無知之人,不僅平常對嘉應政事一無所察,和-圖-書此時大禍臨頭也毫無舉措。
林時爽答道:「雨已經停了。」
林淮唐卻問道:「雨停了嗎?」
告我國民知之:凡我義師到處,爾等不用猜疑。我為救民而起,並非貪功自私。拔爾等出水火,補爾等之瘡痍。爾等前此受虐,甚於苦海沉迷。只因異族專制,故此棄爾如遺。須知今滿政府,並非我家漢兒。縱有衝天義憤,報復竟無所施。我今為民不忍,赫然首舉義旗。第一為民除害,與民戮力馳驅。所有漢奸民賊,不許殘孽久支。賊昔食我之肉,我今寢彼之皮。有人激於大義,宜速執鞭來歸。共圖光復事業,漢家中興立期。建立中華民國,同胞其毋差池!士農工商民眾,定必同逐胡兒。軍行素有紀律,公平相待不欺。願我親愛同胞,一一敬聽我詞!
潮梅總商會每隔幾個小時就會送來最新消息,據說十月十三日河南巡撫派標統張錫元率新軍二營、巡防一營抵漢口,張錫元到漢因懾于革命軍之聲勢,遂派人同革命軍講和,詐稱歸降。軍政府派https://www.hetubook•com.com李國榮等攜洋數千元犒賞豫軍。
「奉天倡義,驅逐韃虜!」
不過最讓林淮唐挂念的新消息,當數十月十四日清廷補授袁世凱為湖廣總督,命他督辦剿撫事宜,兩湖所有軍隊及各路援軍均歸其節制調遣。
所有人隨即都跟著將農會早已準備好的紅色絲巾繫緊,雖然服裝各異,但統一的斗笠和紅領巾卻帶來了山嶽般不可動搖的整體性。
陰沉厚重的烏雲下,東方的曙光卻已經露出乳白色的光明一角,地平線上,新的中國正等待著一次空前的噴薄。
「跟總隊長殺滿奴啊——!」
在全軍緊張整備的氣氛中,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十月十五日,同時從武昌、從湖北、從全國各地傳出的消息也越來越多。
「朝廷這般昏庸,官府這般無用,衙門這般暴虐,今日不反更待何時?願意跟我林淮唐鬧革命造反的,我們走!殺滿奴,滅清朝!」
「軍號國民,隊號先鋒,國民軍奮起啊,攻下大埔縣,席捲全廣東!」
「國民軍奮起啊,我中華之大國民奮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