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七十二章 槍斃,必須槍斃

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七十二章 槍斃,必須槍斃

方聲濤說:「先把徐州的第五鎮消滅掉吧!我們的任務現在是儘快北上,配合第一師作戰。子明在宿遷是殺了些人,但大戰當前,肅清後方,也算應有之理,那些人跟北洋軍互通款曲,就算殺也是有罪名的殺,我們又不是亂殺人,也不是為了搶掠。」
「大殺特殺,破而後立,我來向執委會負這個責任!」
幾十萬人餓死的同時,土地兼并情況又進一步惡化,土匪橫行,縉紳或主動或被動也只能選擇組織團丁,武力來到了農村大地主的手上,勢必形成更惡劣的剝削和壓迫。
方聲洞的性子嫉惡如仇,淮、揚自古稱為富庶之地,雖然太平天國戰爭以後,江北淮揚之地也逐漸走上沒落之路,除了一批大鹽商外,一般人民百姓同樣過著越發窮困潦倒的生活,但這也要看跟誰比,看看海州、宿遷一帶!
北一輝搖著頭:「團丁確實是中國的民兵,但近世以來,這種民兵性質的武裝在中國社會基層孽生,已經發展為中國社會裡最有支柱性力量的一支武裝,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靠團練起家,先鋒隊要在這麼短時間,用這麼激烈的政策消滅團丁,我看根本不可能。」
方聲濤出身豪富,但他是福州人,對江北士紳沒有太多同理心,當然更在意為自己弟弟做辯護。
在宿遷附近,大約是叫仰化集的一個地方,村莊的土牆上,掛滿了一排懸著辮髮的頭顱,血淋淋的傷口|暴露出來,土牆上方還用紅色的大字寫著「反革命派某某某」、「惡霸某某」、「和*圖*書通匪劣紳某某某」、「匪化劣紳某某」一大堆名字。
陳遠琪悶悶不樂:「第二師的官兵很少有江北人,所以現在殺了那麼多地方上的名流,還不至於引起軍隊內部的混亂來,可繼續這麼幹下去,執委會希望在江淮建立政權的目標怎麼辦?」
第二師師指導員陳遠琪一直反對方聲洞的殺人政策,他以為現在第二師政治工作的重點應該是團結群眾,並且應該從小事做起,先做好辦賑救災的工作,再考慮其他。
和古代的農民軍又不一樣,他們依靠的是一支背叛自己出身階級的軍隊,一支有智識和知性的軍隊,就像在日本,北一輝認為完全能夠依靠天皇的權威和出身貧農的少壯派軍官來推行維新一樣,這種革命完全有可行性!
宿遷周圍的村莊,不少士紳都因為涉嫌通匪、通北洋被第二師官兵槍斃。據說連那種簡陋的公審,次數都很少,簡直快到了私刑泛濫的地步,有些無賴土棍也趁機混進革命隊伍,給第二師官兵嚮導帶路,抓出來更多和北洋軍有聯絡的地方名流,統統槍斃處決。
他只有一個命令,要麼第二師控制區內的所有團丁自行繳械,要麼就由第二師用幾千條老套筒幫他們繳械。
北一輝和武藤純子離開津浦鐵路沿線以後,就雇傭了一輛馬車向江北地方前進。他們兩人都帶了槍支,武藤純子還帶上了上海領事出具的證明信,萬一發生什麼土匪襲擊的惡性事件,也能有所談判的基礎。
方聲洞自己是hetubook•com•com不把那些土豪放在眼裡,他手握江北最強大的一支革命武裝,只有顧盼自雄的意氣風發,徐州在望,勝利是指日可待的。
「槍斃!必須槍斃!不解散團丁,不繳械交出全部槍支,還有那些土匪通通都該槍斃!先鋒隊每個隊員,連級以上每個指導員,一個人到地方上殺十個劣紳土匪惡霸,江北的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
這些縉紳都是牆頭草,而且大多跟上海的立憲派人物有些許聯繫。他們之中也有不少人派了使者,到清江浦想拜見一下大名鼎鼎的華野第二師師長方聲洞。
但方聲洞搬出林淮唐的話來,「革命不是溫良恭儉讓」,他到江北目睹饑民困苦,一時之氣的憤怒,就決定了至少數百名搢紳名流生命的終結。
咸豐年間漕糧改為海運,加之津浦鐵路通車,取代了大運河絕大部分的作用。飽受摧殘的蘇北土地就連運河之利也無法享受,連年災荒,或旱災、或大水、或颱風,土匪叢生,光辛亥年前一年的海州大水,就造成江北百萬民眾受災,蘇北一帶飢餓而死的難民,每日至五六千人之多!
誇富的財閥、為富不仁的地主、昏庸腐敗的官僚,全部都該由軍隊消滅掉,只有如此才能解救國民于痛苦的地獄之中。
對,不是總共餓死了五六千人,而是僅僅一天內就餓死五六千人,整場水災下來,估計江皖一帶已餓死者達七八十萬人規模。
林淮唐太注重輿論工作,記者團們在汕頭什麼內幕都看不到,看不到殺hetubook.com.com頭,看不到鮮血,只能看到其樂融融的社會改革豐碩成果。
武藤純子受驚不小,但北一輝卻以為然,革命就是這樣的暴力,而這種血腥畫面,恰恰就是北一輝最想研究和考察的東西。
「團丁必須全部繳械!方聲洞膽子這麼大?」
北一輝好像看清楚了革命的道路,但第二師那邊,方聲洞卻因為激進政策在宿遷耽擱了一天半時間,直到他接連收到總司令部的催促命令以後,才繼續北上。
第二師的大部隊還在前進著,過了宿遷以後,第二師就將進入徐州府地界內。宿遷是項羽故里,駱馬湖湖面平靜,三九的雪花,像漂白粉一樣撒在湖面上,湖水就泛出冷冷的青光。
方聲洞出身豪門,過去他只痛恨清廷的滿漢之別,自從跟隨林淮唐離開黃花崗后,才一步一步認清這個世道,看清楚老大中國身上背負的更多痛苦。
陳遠琪想著這難道是殺了多少人的問題嗎?殺掉三百多人,憑空增加了敵對勢力的力量,但卻沒有相應建立起我們的組織來,這不是盲動主義嗎?
「這才是支那之大革命!」
這裏國民的生活窮困程度,比之淮揚,簡直是連續翻了幾倍。
特別是到江北以後,第二師沒有走津浦鐵路、沒有乘坐火車,行軍都靠步行,全軍上下得以清晰目睹了成千上萬人餓死的慘狀,也清楚目擊著縉紳階層的「劣紳化」和自耕農破產為流民后的「土匪化」。
「這就是江北的革命!」
可第二師的做法卻很殘酷,也很粗暴,方聲洞不和_圖_書接受這些分不清是立憲派、維新派還是頑固派的牆頭草投誠。
北一輝興奮不能自已,他覺得自己快摸清楚林淮唐革命的真物了,殺戮、鮮血,用暴力消滅為富不仁的鄉村大地主,然後沒收他們的全部財產,把土地均分給流民!
他眼裡不止有野心的光芒,看著那排排人頭,甚至跳動著興奮的火焰。
七八十萬人,相當於幾個南京大屠殺的數目?清廷的治理敗壞成這種樣子,早就不是它還有沒有顏面和資格繼續統治中國的問題,而是中國人民應該怎樣清算它的問題了。
陳遠琪想給總司令通報這個情況,但被第二師參謀長方聲濤攔住。方聲濤出身富貴,又不像方聲洞那樣情緒化,他也反對方聲洞現在亂殺人的做法,但又主張大戰當前,師部的領導集體內部不應該鬧矛盾,既然方聲洞主張那麼堅決,那大家先讓讓他也是可以的。
多少人的命運,取決方聲洞的鼻息啊。
武藤純子疑惑起來:「團丁——團丁是民兵吧?這有什麼問題嗎?」
牽引馬車前進的馱馬嗚咽地嘶鳴起來,武藤純子探出頭去,俏生生的小臉露了出來,眼睛四面搜尋一番,又很快驚恐瞪大,捂著嘴巴說不出話來。
夜色下,華野第二師的幾排散兵線正快速向前推進,方聲洞下了死命令,要求徹底掃清宿遷境內一切反對革命軍的武裝勢力。
「江北劣紳為富不仁,全都該死,就算錯殺幾個,也是小問題,關鍵還是要多殺,殺得越多,問題解決越徹底。」
北一輝膽子不可謂不大,武藤純和_圖_書子則是為著親眼見證她偶像林淮唐的功業,兩個人全然不顧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險,也沒想過要是真被革命軍官兵當成間諜槍斃了怎麼辦!
「子明在江北總共殺了三百二十多人,雖然因為時間問題,沒有一個一個走公審程序,但比起海州、宿遷等地之前因為飢荒,一天餓死幾千人的情形,偌大江北,殺三百反革命犯,又算得了什麼大問題呢!」
從性格上來說,北一輝倒和方聲洞很相似,都是嫉惡如仇同時卻又暴烈激切的人,他們若能認識,恐怕將成為很好的朋友,但或許又不盡然,因為相似的人也完全可能同性相斥。
其實清軍的巡防營早就跑得一乾二淨,只剩下一些士紳組織的團丁負隅頑抗。
好在第二師在江北的推進非常順利,清江浦的第十三混成協被殲滅以後,江北也無勁敵,只有在宿遷和海州一帶因為地方團丁發生叛亂的緣故,耽擱了第二師一天半行軍時間。
誰不知道他現在就是江北淮東一帶的主宰者?
北一輝、武藤純子兩人坐在顛簸的馬車裡面,這裏距離宿遷前線已經非常近了,他們路上都看到過第二師張貼出來的通告榜文,部分村莊還有少量革命黨駐軍和先鋒隊的政治幹部來具體解說通告榜文上的政策。
一個無限向下的地獄般的惡性循環!
但北一輝相信那絕不是支那革命的真物。
但是在中國的鄉間,光槍斃威懾力是不足的,只要砍掉犯人的頭,把血淋淋的首級掛到牆壁上,使百姓相信他的魂魄將不得輪迴和投胎,才能有最大的威懾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