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一百零二章 平民執政
這一點就同陶成章的政治思想一樣,既有完全幼稚因而顯得不為後人理解的一面,也有其實暗藏進步意義的一面。
光復會深耕浙江多年,陶成章為其中的靈魂人物。
浙江會黨不像兩湖地區的洪江會,組織比較統一,缺乏革命黨的排滿思想,現在之所以走向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陶成章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根據當時浙江會黨的實際情況,積極從事活動,親自深入山區內地,遍會頭目,進行廣泛的聯絡和宣傳工作,這樣才使浙江會黨從「仇洋」一變為「排滿」。
但這話的意思,並非如他的好同志、好戰友章太炎那樣,最終倒向支持漢人的君主專制制度——即便章太炎,真當袁世凱為帝制拉攏他時,章太炎對洪憲帝制也是不假顏色的。
陶成章聽到陳其美的名字,冷笑道:「陳其美好嫖妓,上海的錢都不夠他用。我的錢要給浙江革命同志用,不能給陳其美嫖妓用。」
例如陶成章的確是說過「孔夫子孟夫子的說話,諸位兄弟們想必多願意聽的。他兩位老先生的說話,載在四書上面,明明白白,何嘗說皇帝是不許百姓做的?」
陶成章更多是對中國歷史上平民革命和平民執政的歷史,做熱情和_圖_書謳歌,並由此出發,認為中國國民的政治成熟程度,反較歐美更高,因此不必立憲,應當一步到位到比資產階級共和制度更進步的體制上。
或許先把陶成章請去上海,也有利於立憲派重新在浙江掌權?
他固然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人民民主專政的說辭,但在思想上來說,陶成章的思想無疑暗含著從資產階級民主轉向無產階級民主的進步要素。
他和光復會的同志們都談論著林淮唐的事情,陶成章案頭還擺放著一本《激進社會主義ABC》。
當然,現在的情況大為不同。
陶成章一直有很重的「豪傑情結」,他自詡為中國的第一流豪傑,也把向光復會遞出橄欖枝的林淮唐視為同等的豪傑。
當然陶成章理解的無政府主義,顯然同真正的無政府主義差別很大。因為如他所說的「稅也輕了,厘捐稅關也都廢了,兵也少了」,本身就是有政府的情況才存在的。
湯壽潛作為浙江都督,在陶成章的面前做一五一十做著政務彙報,好像他這個都督反而是陶成章這個總參議的下屬。
陶成章在浙江各縣秘密活動,拉攏各地會黨組建了跨地域的龍華會,有人說陶成章「隱m•hetubook.com•com含帝王之志」,或說龍華會的章程較多流露出帝王思想,又或認為陶成章是君主主義者,只是認為應當漢人做皇帝、不應滿人做皇帝,這都是不對的。
陶成章人還在杭州,但他的注意力也都像全國人一樣都集中到了上海。
「坊間傳聞孫中山將直接到上海調解事變,我們不能讓孫文獨佔鰲頭,這樣,我親自帶浙軍以調解為名,也到上海去。具體到上海以後,如何行動,還要看時勢會怎麼發展下去。」
光復會已經收到了李燮和從上海發出的電報,陶成章讀著先鋒隊的幾本小冊子,心裏也漸漸產生一些微妙的想法。
原來浙江會黨山堂林立,名目繁多,互不統一,鬥爭目標不一致,大部分人以仇洋為主義,和義和團一樣,反洋人不反大清。他們並不主張從根本上推翻清朝政府,更沒意識到要建立共和民國。
他雖然有和蔡元培花費大量時間金錢研究催眠術的黑歷史,但他在經略浙江的時候,卻是一雙布鞋踏遍全省,也算是真正深入民間,和許多會黨人物交流溝通。
陶成章主張革命成功后或由人民選舉皇帝,或實行無政府主義,他的政治理想就是《禮記》中所描繪的大同世和-圖-書界:「……到那時候,土地沒有,也沒有大財主,也沒有苦百姓,稅也輕了,厘捐稅關也都廢了,兵也少了,從此大家有飯吃了,不愁冷了,於是乎可以太太平平,永遠不用造反革命了,這才是中華國民的萬歲。」
不過這種全新的「平民執政」制度,到底是什麼樣子,至少在原本歷史上,陶成章到他死於蔣介石刺殺之時,也還沒有一個清楚且明確的認知。
因此雖然章太炎幾次來信,勸陶成章不要貿然涉入同盟會和先鋒隊內爭的漩渦里,可他還是完全不以為意,只是自信地帶領浙軍部隊出發北上,向上海前進。
他對陳其美、程德全、張謇三人的求援不屑一顧,但也知道湯壽潛必傾向於張謇合作,便說:
其實陶成章之所以反對立憲,不是因為他認為中國人的「政治資格」不成熟,還不能一躍而到立憲地步,而恰恰相反,是因為陶成章認為「無論各國立憲,是因為離著封建時代不遠,一時不能到平民執政的時代,就把這『立憲』做個上下過渡的用法。我們已是平民做了皇帝宰相千百余年,哪裡還要用著『立憲』過渡呢?況且立憲實在是有弊病,無論什麼君主立憲共和立憲,總不免於少數人的私意和圖書,平民依舊吃苦」。
陶成章在浙南活動會黨時,多曾和當地礦工聯絡,他不堪挨餓,常用麻繩做腰帶,腳上穿雙草鞋,日行數十里,把《革命軍》、《猛回頭》、《警世鐘》一類富有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書刊,傳遞入浙南山區內。
立憲派的湯壽潛雖然是浙江都督,可浙江都督府上下要職都為光復會控制盤踞,所以湯壽潛也必以陶成章的主張為其主張。
「上海發生如此大事,張季老和程、陳兩位都督,都來電杭州,請我們派兵支援江蘇,還說江蘇目前為討伐林淮唐軍需困難,希望分用光復會募集的南洋華僑捐款……」
自然,陶成章所謂「重視中下二社會之革命」,並不等同於像先鋒隊那樣組織下層階級奮起革命,而更多打得是聯絡會黨的主意。
陶成章之所以反對立憲,不是因為中國人的政治資格不夠,而是因為他認為中國人的政治資格太高,反而是立憲配不上中國人了,甚至於認為只有封建貴族勢力強大的歐洲,才需要立憲制度作為過渡,而像中國,大可以直接進入平民執政時代。
陶成章以此強大的會黨勢力作為後盾,又是現在光復會的首領,所以才能在杭州說一不二,連清廷的大官僚湯壽潛都要對和圖書他言聽計從。
湯壽潛無可無不可,只是默不作聲,他知道自己在杭州無非是個泥塑菩薩,就算有意見,講出來也沒人在乎,最後還是點頭同意了陶成章的策略。
杭州起義以後,浙江全省漸次光復,杭州新軍雖然推舉了立憲派在浙江的領袖之一湯壽潛做都督,但就連湯壽潛自己都沒有任何爭權的意圖,因為任誰都知道浙江大權,當然是在光復會手中。
雖說陳其美也曾為了策動會黨革命而加入青幫,但陶成章在這點上和陳其美卻有很大差別。最起碼陶成章不像像陳其美那樣,加入青幫后,染上毒癮,又沉迷嫖娼,以至於患了花柳病,享有楊梅都督的美譽。
但湯壽潛還是說:「寧滬與先鋒隊的問題,本與我浙無關,陶先生到上海以後,非必要情況,萬萬不能和同盟會的軍隊或先鋒隊的軍隊,發生什麼直接衝突。實在不能忍受,咱們大不了退回杭州來。」
此前陳其美在上海籌辦中華銀行,向湯壽潛要求幫助二十五萬元的時候,陶成章剛到杭州軍政府做總參議,湯壽潛問他意見,他稱緩緩商量,而湯壽潛明白意思,回電拒絕。陳其美便當面問湯壽潛為何,湯回答稱陶成章不允許,也可見陶成章才是浙江真正說一不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