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北伐之歌
第一百四十章 借師助剿
楊度想到這些,也嘆了一口氣。他剛剛離開袁世凱的官邸,看到了段祺瑞發回北京的那封電報,裡頭對北洋軍的軍事前途可謂極不樂觀:
楊度掀起馬褂的一角,快步走過東單附近的衚衕巷口。他少年得志,才學過人,自詡才能智識均不下於康梁和孫黃等人,但其經歷遭遇,卻遠遠沒有康梁孫黃的傳奇和恢弘。
12月31日凌晨一點整,革命軍各部開始行動,鄂軍按計劃開始佯攻漢口、漢陽,右翼軍、左翼軍則向黃陂、孝感總方向突破。鄂軍炮兵從凌晨一點至八點不斷轟擊清軍陣地,下午兩點,革命軍沿江堤一線發起進攻,清軍亦發炮猛轟武昌革命軍陣地,並依託陣地阻擊鄂軍的進攻,雙方激戰一整天,鄂軍的佯攻目的達到了。
無非北洋軍不善於機動,更善於陣地戰。段祺瑞放棄風險很大的北撤行動,而是選擇據守黃孝不動,其實已算揚長避短。
但是面對著這座克林德碑,楊度也不免感到揪心。
現在商丘被北伐軍佔領,京漢線遭到威脅,那麼第一軍就有後路被切斷,整個被革命黨消滅在湖北的危險。
北風從蒙古一路吹來的細沙粒,鑲進了街旁櫥窗近年來剛剛安裝的玻璃窗的鉛皮縫裡,在那兒可能要待上數天,甚至數年。
這就是剛剛在內閣總理大臣官邸時,楊度為他的主子袁世凱籌劃的「扭轉時局之上策」。
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美、德www.hetubook.com.com、法、俄等11國簽訂《辛丑條約》,其中就規定當時的醇親王載灃,要作為頭等專使大臣,代表中國政府就克林德被殺一事親赴德國謝罪致歉,並在克林德被害處建立碑坊,為侵略者「滌垢雪侮」,並在上面刻著「為國捐軀,令名美譽」等字樣,這是中國的奇恥大辱。
楊度沒有那麼了解軍事,但他也想到一點,難道段祺瑞在黃孝就地據守,就不會被湘鄂聯軍包圍殲滅了?
「口,萬急,段制台:芝,……我軍所駐地方本甚為危險,亦應早定進退,請妥為布置,分起分路迅速即退在百裡外,擇地屯紮。飭黃道等帶巡警辦事。電到先覆。真。印。」
「議和,議和,南方優勢這麼大,未必就同意議和。」
順天時報是日本人在北京辦的報紙,此時還較有權威。楊督輕輕瞥了一眼,就看到頭版上的新聞標題,又是林淮唐,他怎麼躥起得這樣快!
楊度路過東單牌樓邊上的克林德碑,他抬起頭,象徵著庚子國恥的克林德碑厚重的陰影,壓在楊度身上。
陰雲盤旋在京師上空,宗社黨那伙不懂事的親貴們又到袁世凱的官邸大鬧一場,還說什麼要帶禁衛軍南下剿滅民黨,甚至提出要求隆裕太后和宣統小皇帝御駕親征的意思,楊度把這一切看在眼裡,只當胡鬧。
北洋軍在湖北有陸軍第四鎮、第二鎮屬混成第三協、第和_圖_書六鎮屬混成第十一協組成的第一軍,正在湖北前線與民軍交戰,這支部隊是北洋六鎮的精華,其下轄的第二鎮、第四鎮、第六鎮是北洋六鎮成軍最早、裝備最好、部隊訓練最好的三個鎮。
楊督回憶起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里的內容,心中忍不住一緊,商丘是豫東大門,商丘一失,京漢線可就危險了。
楊度額上流下一滴冷汗,他向來以帝師、國師自詡,這回南方革命,也被楊度當成了自己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一次機會。
「兵力對比十分不利,段祺瑞只能在黃孝一線就地據守,而難以率兵北撤了,否則輕率行動,將有在行進間被湘鄂聯軍和豫東北伐軍合圍消滅的危險。」
忽然間,街道上聽不到人聲,只有塵土、紙屑和各種廢棄物被風捲起發出的噝噝聲。一張順天時報的報紙被卷上天空,它們被風從這條街吹到那條街,從這邊衚衕口吹到那邊衚衕尾巴里,就像在無形的氣流吹拂下的一群群蝴蝶,時而聚合在一起,時而四散分開。
否則第一軍這支北洋最重要的戰略兵團,隨時都有可能在行軍運動的過程中,被湘鄂聯軍擊潰掉,那樣損失可就太大了。
其實早在去年年底時,袁世凱就感到了第一軍在湖北前線表面上的優勢,其實稍縱即逝。十二月三十日,袁世凱夜間發出一封急電給湖廣總督段祺瑞,他分析了戰場形勢,向段祺瑞指示道:
當天https://www.hetubook.com.com晚上,段祺瑞也開始乘火車向黃陂孝感退卻,清軍主力陸續向黃陂、孝感附近集結,漢口漢陽事實上被完全放棄。
在被合圍的危機已顯露的情況下,1月2日,漢陽清軍除留下一千余官員、巡警「保護治安」,其餘全部退往漢口。
就在去年年底,也就是1911年12月30日當天,在袁世凱向段祺瑞發出撤回河南的密電同時,湖北軍政府在與各省援軍聯繫妥當后以湖北大都督的名義下達了統一作戰命令,當天,負湘鄂聯軍前敵總指揮責任的吳兆麟,就根據黎元洪的命令,對黃陂、孝感一線展開了猛烈至極的反攻。
可見,這兩天湘鄂聯軍的作戰頗有成績,再加上東線的先鋒隊武裝對山東和豫東也展開了排山倒海一般的猛烈攻勢,上海和會雖然達成了南北雙方在1月2日開始再次停戰十五天的停戰令,但由於軍事形勢完全有利於南方,所以無論湘鄂聯軍還是東線的北伐軍,都沒有因為停戰令而停下進攻的步伐。
「……武昌開戰,長江各兵船早屬匪有,江權盡失。南方各匪均由兵船運集羊樓司一帶,人數約兩萬以上,擬攻黃陂,搗我左翼;漢陽府屬之潛江、沔陽各匪,進據蔡店,襲我右側。十月內,安陸府天門、京山兩縣為匪佔據后,應城、雲夢、德安、應山等處萬分吃緊。孝感站距雲夢僅五六十里,廣水站距應山不滿四十里,此兩站極受危險https://www.hetubook.com.com。十一月初,襄陽、樊城失守,棗陽即為匪占,信陽隱受抄襲之患。而孝感、廣水、信陽各車站,均屬湖北軍隊後路,運線既受革匪重重包圍,計長約三百余里。漢口、漢陽實為絕地,後路萬一有失,大局何堪設想。故籍唐、伍兩代表議定退兵之約,于本月急切退至孝感、廣水一帶防堵。漢口、漢陽仍留文官、巡警保護地方治安,由兩面協商,免為戰地。謹奏。」
但黃孝一線,北洋第一軍在湘鄂聯軍的猛烈反擊下,立足未穩,鄂北各地又不斷發生小規模的光復起義,段祺瑞只能勉強將所部主力集結于陽店附近,便再也不敢冒然離開城鎮到野外實行機動,更不敢全軍上車,沿鐵路北撤。
然而無論是收復商丘,還是把第一軍撤回河南,都不是那麼容易能夠做到的事情。
申包胥哭秦廷否?還是聯虜平寇,借師助剿呢……
克林德是庚子年德國駐華公使的名字,當時這位德國外交官被清軍神機營霆字槍隊章京恩海當場打死,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的導火索之一。
楊度抓住那張報紙,他以前留學日本時,和汪精衛是同學,與梁啟超是至交,同蔡鍔關係最善,還曾經把黃興介紹給孫中山認識,但思想的底色卻是一個十足的君主立憲制支持者。
1912年1月1日,革命軍繼續擴大戰果,左翼軍先頭部隊將蔡甸攻克,蔡甸守軍倉惶逃往漢陽。右翼軍先頭部隊也已奪取黃陂外圍
和*圖*書陣地,形勢十分有利。
北洋軍在各大戰場,兵力處處吃緊,湖北的第一軍作為袁世凱手上實力最強大的一支兵團,雖然在袁世凱的授意下,已經確認了退回河南防守的戰略方針。
在鄂軍掩護下,左翼軍、右翼軍主力未受多大阻力便渡過長江,左翼軍先頭部隊第一日便到達了大小軍山,清軍蔡甸外圍的兩個營畏懼被殲滅,遂向湖南革命軍獨立第二混成協聯繫投降,革命軍予以接應,至日末,共有200餘人前來投降;右翼軍也有相當進展。
段祺瑞打的主意是盡量保存北洋軍的兵力,使其不被南軍消滅,這樣一直把時間拖到議和成功為止。
為了擋住北伐軍,除了請德國人出面也是別無他法。
河南、湖北、山西、陝西、山東……袁世凱手中屈指可數的幾支北洋軍精銳部隊,深陷在直隸周圍的各個戰場,兵力已然捉襟見肘,雖然一時間偶爾還有捷報傳來,但任誰都能感到北京城裡肅殺、混亂和低沉的空氣。
北京街頭還有小孩在叫賣報紙,1912年春寒料峭的北風陡然吹起,將天空中的朵朵白雲吹散,使之飄向北方。
也就是說,早在北伐軍的一方面軍第二軍和二方面軍進攻豫東以前,袁世凱就已經敏銳感到了第一軍再也待不下去的事實,很顯然,袁世凱這個計劃是令清軍全線後撤避免被合圍。然而,段祺瑞還未來得及下令後撤,戰鬥便打響了。
「北伐軍一方面軍第二軍和二方面軍攻克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