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六十四章 海軍對峙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六十四章 海軍對峙

那又得不償失了。
在民國建立以前,日本確實是對革命黨投入了一些資源,用以分裂中國。但在民國建立以後,日本在華特務機關就迅速轉換了支持對象,改為支持宗社黨和滿蒙獨立運動,其目的依舊是用以分裂中國。
全國工聯和上海總工會發出「封鎖租界保衛林淮唐」的口號以後,租界內各行各業的工人也紛紛實行罷工,返回華界。
他當然不知道,謝葆璋,還有社會黨在上海市政府中的許多委員,正在同英國人進行了相當密切的協商活動。
「撤回去吧……」
名和又八郎很有些無奈,看來開拓皇威于中國的事業,又離他遠去了。
但也並不是所有人腦筋都能轉那麼快,至少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的人,思維就還沒有轉過來,還認為日本應該繼續支持南方的革命黨人。
消息一經傳出,立刻轟動天下,不僅社會黨中央執委會的要員紛紛發出譴責兇手的通電,就連國民黨和袁世凱為了撇清嫌疑,亦紛紛致電上海慰問林淮唐,中央政府與南京方面的留守府也都宣稱「必嚴懲禍首」云云。
劉師復和李燮和剛剛離開公共租界的工部局,他們以上海市政府的名義向工部局出示了林淮唐遭到刺殺身負重傷的一系列診斷文件,並提出上海市政府必須全權掌握此案的調查和審判權,同時在今天一整天時間內,市政府必須暫時阻斷租界的全部對外交通。
由於原第一艦隊保留下來的運兵船,此前大部分都移交給了華南海運公https://www•hetubook•com.com司做商用,留下來用作軍事用途的兵諫,僅有五條而已。
「提督,領事館來電,要求我們遵循列強一致原則,撤回軍艦!」
上海外洋上,五條小小的運輸船擋在了從海路離開上海的必經之路上,列強所屬的龐大戰艦則紛紛開出其停泊的港口駐地,開始和社會黨的兵艦對峙。
英國駐在上海的艦隊率先返港,讓日本人大吃一驚,很快,美德法俄等國駐在上海的軍艦,也先後跟隨英國船隻開始返回上海港口。
海風急吹而過,謝葆璋扶正軍帽,此前的對峙,給他的壓力簡直要超過了當年在大東溝的陰鬱,稍有不慎,這些年輕的海軍軍人就要和他一起葬身波濤。
謝葆璋雙手按在舵台上,汗水浸透了一身黑衣,終於如釋重負鬆了一口氣。
名和又八郎少將作為沒能趕上日俄戰爭建功立業的日本海軍軍人,當然也期待著在自己服役之年,能夠再為皇國取得一次對外海戰的勝利。
其中首要的一條,就是在今天之內,暫停上海租界的一切對外交通,保證兇手不能逃離上海。
名和又八郎的參謀長飯田久恆大佐臉色陰沉,道:「英國海軍發出了各艦回港的旗語,我們難道要單獨行動嗎?如果違背列強在華一致行動的原則,日本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支那人瘋了嗎?他們想要再重演一次義和團事件嗎?」
撤回所有和社會黨運兵船對峙的軍艦,以非正式手段,和*圖*書全力保障市政府調查刺林案的便利!
但如果不同意上海市政府的要求,那麼本來和外國人無關的這起案件,也有可能牽連到他們。特別是像林淮唐這樣一位備受尊敬的著名政治家,如果租界當局被中國人認為是刻意為難了對此案的調查,中國人在排外情緒的影響下,很有可能轉而認為租界當局是幕後黑手。
在謝葆璋的周圍,則環聚著一大群青年水兵。
這對於自甲午以來,已經連續下跌了近二十年的中國海軍來,不啻于平地的一聲驚雷,如何能不讓這些年輕的水兵們發出油然而生的歡笑呢?
要知道,上海租界當局的司法管轄權本來就是趁著辛亥革命的混亂,而擷取擴大的,合法性並不高。更重要的是他們深知,繼續同市政府爭論下去,則本來僅僅針對德國人的排外情緒,很有可能蔓延到所有在華外國人身上,這是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都不樂於見到的情況。
小小的運輸船,與英法美日德俄等諸國駐紮在上海的龐大艦隊相比,何異於以卵擊石!
英國人可不傻,一卅大罷工的餘韻至今還在華東地區震撼著,德國資本和商品受到中國人的強烈抵制,這就給了英國人很大便宜來占。
上海市政府這次的要求,簡直就是要求租界放棄這一權力,一旦開了這個口子,以後事態繼續發酵,很有可能影響到所有在華外國人的司法特權。
所以英國人是支持上海市政府調查此案的。
大家都把水手帽丟上天空,歡聲hetubook.com.com雷動,興奮的不可自己。
支那人現在自己跑來挑釁皇國,豈非是送上門來的勝利。
他們,可是革命海軍未來的種子啊……
然而隨著群眾的聚集,特別是當租界附近聚集起了超過四萬人的示威群眾以後,工部局的想法就有些動搖了。
而且以英國人現在的政治道德觀念來看,像林淮唐這樣位高權重的政治家遭到暴徒刺殺,據說還在搶救之中,也確實是一樁嚴重違反底線的惡性案件。
五條小小的運輸船,五條幾乎沒有任何武裝的運輸船,竟然逼退了列強噸位百倍於我的聯合艦隊。
名和又八郎還無法置信時,他的參謀長飯田久恆大佐又傳來了新的消息:
所以最後租界當局,不得不接受了上海市政府提出的折中條件。
名和又八郎放下望遠鏡,摸著海軍中常見的誇張牛角胡,冷笑道:「我們要恢復上海的航道交通,如果支那軍艦繼續阻礙交通,則皇國海軍不惜以武力排除障礙。」
即,上海市政府不會以刺林案為由,改變租界當局會審公廨的司法管轄權,但租界當局亦必須以非正式手段,全力保障市政府方面的調查便利。
上海的外洋之中,波濤洶湧如雲,雖然對馬號防護巡洋艦在如今的大日本海軍中,只能算作三等巡洋艦,然而那六門40倍徑單裝6英寸的主炮,還是可以輕而易舉的將社會黨的五條運輸船擊沉。
「啊!英國人怎麼回事?曾經誕生過納爾遜的皇家海軍,竟然如此無膽!」
日本海軍雖然是和*圖*書一個藩閥控制下的獨立體系,但明治天皇還活著呢,海軍大臣雖然是由現役軍人擔當,可以為海軍的部門利益辭職來要挾內閣,可日本國勢正隆,中央權威在明治天皇的統帥下正如日中天,給名和又八郎八個東鄉平八郎的膽子,他也不敢搞什麼「獨走」。
而在上海的公共租界與法租界大門外,則聚集了越來越多的群眾,一開始主要是全國工聯和上海總工會動員的工友,不久后又有許多青年學生與上海本地的店員及一般市民加入,形成一道規模達到三四萬人之多的龐大人潮,完全阻斷了租界與華界之間的道路交通。
形勢的轉變,令名和又八郎目瞪口呆。
日本原南清艦隊,現在的第三艦隊的司令官名和又八郎少將正在旗艦對馬號防護巡洋艦上,拿著雙筒望遠鏡觀摩海上的對峙情形。
在租界的外洋上,煙台海校校長謝葆璋重新出山,指揮了原北伐軍第一艦隊所屬的多條運兵船,宣布封鎖上海從海路通向青島、天津、廣州、日本等地的航道。
「提督……」
以大小來論,英德日幾國駐紮艦隊里,最大的軍艦,噸位實在要比社會黨的五條運輸船大上十幾倍。一方是數十條體型龐大、戰力強悍的灰黑色新銳軍艦,一方則是區區五條幾乎沒有武裝的小型運兵船,恰如大衛與歌利亞的對峙,謝葆璋還有這一大群煙台海校尚未畢業的青年海兵,都向列強展現出了不可思議的勇氣!
「我們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繼續保持巡航,政治保衛局早對上海和圖書的敵對分子做過監控,今天之內一定能夠抓住兇手——刺殺君漢先生的兇手,必遭全國國民的切齒唾罵!」
一開始,工部局方面當然對社會黨的「無理要求」感到深受羞辱,甚至為之暴怒。
他們可不願意引火上身,讓中國人的排外情緒聚集到英國人身上來。
而且租界當局,需要允許市政府派出的便衣警察,在租界內執行公務——這一條同樣也是非正式條件,租界當局只需要保證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可以。
林淮唐被刺殺的消息不久便傳向全國,據說他被刺客的兩顆子彈打中前胸,目前正在上海市工人醫院緊急搶救,生死還在未卜之中!
飯田久恆大佐苦笑道:「領事館認為南方革命黨人與我國有深遠的歷史友誼,而袁世凱則是中國著名的排日派,我們應當盡量對南方革命黨人表露善意。」
但上海租界當局對於租界內的華人刑事案件,按照清朝以來的傳統,是擁有會審公廨的司法管轄權力的。
只是審判權力……要知道,各國在華都有治外法權,雖然此案是中國內部事務,工部局的要員與各國領事、公使通信以後,也都確信了這樁案件幕後並沒有外國人的主使,所以刺林案應該是不會對治外法權有什麼影響的。
名和又八郎倍感受傷地下達了返港命令,而依舊在上海外洋航道上巡航的那五條社會黨運輸船上,則發出了山崩地裂般的歡呼聲。
所有很快租界當局就做出了一個令日本人很感震驚的決定——
這幾乎就是一卅大罷工時形勢的重演!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