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九十七章 第三師撤軍

第三卷 造黨事業

第九十七章 第三師撤軍

各方都在摩拳擦掌,所有人都知道明年將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
「老子這一輩子,先從朝鮮跑了,現在又要從蒙古跑了嗎?」
曹錕的隨員王承斌板著臉說:「咱們第三師現在才從蒙古撤走,師長啊,咱們已經夠對得住林淮唐了。」
民國元年的年底就快到了,這意味著一年計劃的建設已經完成大半,也意味著國會大選即將結束,社會黨與國民黨、社會黨與北洋軍之間短暫的斗而不破的局面,也就將要告終了。
曹錕窮苦出身,當年是個賣布的小販而已,跟著毅軍去朝鮮作戰,經歷了甲午戰爭以後投奔了袁世凱的小站新軍,這才慢慢起來。
曹錕轉身離開:「林先生還是不要太看扁北方軍人,咱們今後還有的說。」
曹錕身材肥胖,但也騎著馬過來。他胸口上一枚勛二位的徽章閃閃發亮,肩膀上的禮服流蘇還在風中飄蕩,大腹便便,可在北洋軍中竟然已稱得上悍將。
「通知政保局,立刻推進『姜瓖』工作,務必確保北軍內部黨員的安全。」
「林使,中央來電。」
美名其曰保護後勤道路,實際上等於是調回關內,把整個蒙古www.hetubook•com•com問題全都甩鍋給林淮唐接著。
林淮唐面無表情,陸軍部發來的調令是要把曹錕手下的那兩個營——吳佩孚和馮玉祥兩支部隊——全部調到張家口駐紮。
曹錕讓林淮唐說得臉上青一陣紅一陣,他忍耐不住騎馬轉身就走,還甩下一句:
誰都沒想到當關內還一片安寧上演「和衷共濟」戲碼的時候,破裂會從塞北最先開始。曹錕先回到公署收拾自己的行囊,他讓隨員先去前線通知吳佩孚和馮玉祥準備撤回張家口的事情,看到公署辦公室內還放著一座本地牧民送來的銀佛時,不禁又苦笑了起來。
曹錕把電報交給林淮唐,有點尷尬地說:「中央要求我部轉駐張家口就,不好意思了,林使。」
一輛輛大馬車從林淮唐的身前走過,社會黨對綏遠的投入不能算低,這麼多軍械、這麼多餉糧,中央政府除了最開始給的二百萬元以後,袁世凱就再沒接濟過公署一分錢。
曹錕苦笑著搖搖頭,沒有再和王承斌繼續說下去。他們對不起的是林淮唐嗎?不是的,他們對不起的是更多人。
他理應忠心於大總統,可現https://m.hetubook.com.com在曹錕就是覺得很揪心,眼前的一切又使他想起了十多年前清軍撤離平壤大同江時的景象。
「林先生,作為軍人我佩服您。但您真就這麼光明磊落?我身為經略副使,你卻從來不給我看草原騎兵集團的編製材料,可日日夜夜都有新兵在歸綏經過,林先生當我不知道?社會黨這樣擴軍,難道真的只是為國防考慮嗎!」
林淮唐一邊主持著經略使公署繁忙的公務,一邊還要和社會黨中央委員會來回通信,提出對付晉商輿論攻勢的種種辦法來,忙得簡直像一個陀螺般轉個不停。
曹錕待在綏遠雖然也沒有做成什麼事情,無非就是替北洋刷刷存在感。但他好歹還有那麼一點點中國軍人最後的知恥,臉上也微微紅了起來。
「哈!守住退路?如果中國的邊防要退到張家口去,曹副使,那我們這一代人就都將是中國歷史的罪人,後人是要把我們和石敬瑭放在一起比的。」
在詩書傳家的神話背後,有的不過是一群為了利潤出賣一切的國賊而已。
許多迫擊炮和削短了槍管的毛瑟馬槍,從上海走滬寧線和津浦線運到天津,再https://m.hetubook.com.com從天津裝船運到北京,然後走京張鐵路送到張家口,至口外以後裝馬車運輸到綏遠。
曹錕嘆息一聲:「告訴子玉和煥章,大總統命令,要我們都回張家口去。」
林淮唐看著曹錕遠去的背影,冷笑一聲,馬上命人叫來草原騎兵集團的指導員張默,吩咐道:
王承斌驚訝道:「師長,這……讓大總統知道,咱們是吃不了兜著走的。」
林淮唐毫不掩飾譏諷之意:「曹副使,聽聞北京都說我林某人是善財童子,先給國民黨送廣東和南京,再幫你們解決蒙古的大麻煩,百般奔波,都說在幫別人做事。」
但林淮唐的精力迥異常人,對他來說這種超過常人忍耐極限的忙碌,反而能讓內心更加安定下來,也可以使他的精神更為放鬆。
不過袁世凱也沒有阻止社會黨繼續往綏遠運輸各種物資,他大概斷定綏遠孤懸北方,社會黨往這裏砸越多資源,以後也全都是歸北洋所有吧。
中國的命運將會走向哪個方向?林淮唐有全勝的信心和把握,他用盡一切辦法帶起的這支革命隊伍,以清教徒的精神、嚴苛的自律、繁密的組織規章和高尚的理想,所圖當和圖書然甚大,但林淮唐絕對相信社會黨雖然沒有後世那支隊伍成熟,可是比較北洋軍和國民黨,社會黨絕對更加先進,在各個方面都更有優勢。
社會黨很快就做出了進一步的反擊,這回中華書局和光復會合作,還請浙江省總參議陶成章寫序,出版了一本《晉商八大家秘史》,接著又在觀察日報和赤戟報等機關報上以頭版連載「明清鼎革之際的走私商人」專題,把晉商光榮的發家史全部都抖落了出來。
晉商本身的歷史並不幹凈,他們賴以剪蒙古人羊毛的清朝皇商身份是怎麼來的?或許很多人已經忘了晉商「詩書傳家」以前的歷史,但林淮唐可沒有忘記。
曹錕一本正經:「孝伯亂說什麼呢?撤軍一事要從長遠考慮,得把首尾工作都搞好。不要胡言亂語,快告訴子玉去。」
曹錕的一切,都是袁世凱給的。
「林使,我……我們到張家口去,是為你守住退路。」
所以袁世凱知道小站里有這麼一號人物在以後,一直都很器重曹錕,甚至於到今天做到了北洋軍最精銳部隊第三師的師長。
林淮唐還是一襲沒用軍銜標記的黃呢軍裝,只是因為在寒冷的北方,外面多穿了一件淺灰www.hetubook.com.com色的軍大衣。
林淮唐想著待社會黨奪取全國政權以後,必須實行更大規模的交通建設,不然像這樣繁雜的運輸方式,是不能推動蒙古地區人民走向工業化和現代化的。
辛亥革命剛剛成功,社會上的排滿情緒還很濃厚,對於明朝的追思氛圍也很重。晉商在明末時幫助滿清向關外走私物資,這樣才造成了他們能夠壟斷口外貿易的皇商地位。
說完以後他又看著王承斌說:「兩個營要一下撤回張家口那麼遠,光是搬運輜重器械都不是一下能搞定的。這樣,你和子玉說一下,在綏遠要留一個連輜重兵來善後,部隊也不要走得太快,慎重為主。」
他沒有任何背景,又老實巴交,時常受人欺負,但他的一大特點,憨厚,喜怒不形於色,好處都讓給別人,自己則吃苦耐勞,千依百順,不管心中怎麼想,面上從無怨言。
林淮唐現在對北洋還有國民黨的人,都已經不再加以顏色。他現在非常清楚各方之間徹底的對立和分裂,就在眼前,所以也沒必要再花費半分精力做表面功夫。
「咱們吃大總統的糧,為大總統辦事,本來就是分內之事。唉,只是不知道為啥,我現在怎麼覺得對不起人家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