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四十六章 漫山遍野起赤幟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四十六章 漫山遍野起赤幟

陳炯明便趁機借用領事館二樓,在最高處設立了一個觀察哨,與河口鎮文塔上的觀察哨一起嚴密監控肇慶方向過來的道路。
砰的一聲,陳炯明扣動扳機,子彈穿過膛線衝出槍管以後,立刻就從龍濟光的後腦勺處沖了出來。一片血水濺射四面,噴得陳炯明滿臉血紅。
縣城前是一片開闊的農田曠野,一眼望去,除了當年兩廣總督岑春煊主持修建的三水鐵路經過以外,無非是平平無奇的鄉村田園景象,也看不到任何其他哪怕稍高一點的建築物。
陳炯明再也忍不住大笑的衝動,他哈哈笑出聲來,以至於連腰都直不起來:「五色旗?五色旗!宸帥,五色旗下的那個政府、五色旗下的那個國會,背叛了約法、背叛了民國,也背叛了民主共和的精神,我們為什麼還要樹一支五色旗呢?他們背叛了中國國民,那已經是一面滿是恥辱的旗幟了啊!」
陳炯明笑眯眯的和龍濟光握手,說:「今後我們就要和大帥一起干啦!」
廣三鐵路與西、北江航運連接,經佛山以後可以直達廣州珠江南岸的石圍塘。陳炯明親自帶著一營粵軍守在三水火車站處,說是一個火車站,其實從外面https://m.hetubook.com.com看過去同一個小廟沒有任何差別。
部署在三水縣縣城的數縣粵軍在林虎指揮下,馬上出發,一行行隊伍馳騁在粵西大地上,漫漫的淺綠色原野上新添出無數道身穿黃色制服的軍人身影。
李耀漢滿臉堆笑:「當然、當然,絕沒有別的辦法。」
三水縣在高要之東,西江為一水、北江為一水,合流而省城為一水,故名三水。三水縣前的河口鎮有一座白塔,相傳是明朝嘉靖年間修築的,現在被當地人叫做文塔,就聳立在河口鎮的魁崗村孔廟前。
三水縣破敗的民宅和佛寺前,也站滿了一列列粵軍官兵。另外數營部隊則分散在縣城郊外的各處要隘,特別是幾處關鍵的渡口前,陳炯明還把手上為數不多的機關槍都安排了出去。
三水縣前有河流經過,兩面又有丘陵包夾,形成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封閉的地形。縱橫的河網與密布的山谷可以將濟軍的上萬部隊分割成好幾個相互間難以進行支援的部分,而早就做好布置的粵軍則佔據了以逸待勞的優勢。
在肇慶和三水之間的農田上,田埂之間的溪水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和-圖-書張把濟軍分割得支離破碎的大網。在網路在四面八方,則滿布著嚴陣以待的粵軍官兵。
縣城裡最大的建築物,還是英國人在三水縣修築的一座二層洋樓領事館。由於三水的生活條件比較差,所以英國駐在三水的領事其實是在廣州辦公,領事館中只有一些華人買辦和當地雇傭的打雜人員而已。
陳炯明邀請龍濟光上船以後,又問清楚了現在濟軍的兵力規模和行動位置,他臉上的笑容也是愈發得燦爛,激動的神情好像快要飛上天去一般。
林虎是江西武備學堂畢業的學生,和現在國民黨系的江西都督李烈鈞關係很深。但辛亥革命時他在欽州任清軍的邊防前路四營督帶,兩廣風起雲湧時林虎被廖仲愷說服率軍東進,配合廣東的國民黨還有社會黨人光復了廣東全省,就此與國民黨中以廖仲愷為首的激進派有了密切聯繫。
龍濟光還沉醉在即將佔領廣州的樂觀情緒里,他騎著一匹棗紅色的東洋戰馬,腰間斜挎獅頭軍刀,昂首闊步,簡直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樣。
陳炯明面無表情:「讓他先過河,要讓濟軍都進來才行。」
小船在江水上飄著,嶺南夏水涌動,河中還有和圖書魚蝦不時浮出水面,或有海鳥翱翔而過,在江面上輕輕一點激起千層漣漪,一支赤紅色的星輪大旗正樹立在三水縣城頭之上。
「配合紅軍,將進入肇慶、三水境內的龍濟光匪軍一舉聚殲,立刻行動!」
「龍濟光要來了嗎?」
稻田對面幾支旗幟飄揚舞動,肇軍的先頭部隊首先抵近三水,陳炯明和林虎兩人對視一眼,很有默契的點了點頭。粵軍官兵則派出一小支隊伍渡河迎接,雙方在西江對岸會晤以後,陳炯明才終於確定了龍濟光本人真的只在少量肇軍部隊的簇擁下,孤身來到三水。
「這麼小的一座縣城,陳炯明不反正投誠也沒有別的辦法啊!」
盛夏瘋長起來的青蔥密林隱蔽好了機槍陣地的位置,幾名手臂上帶著紅色袖套的青年士兵又搬過來好幾箱手榴彈,分發給其他戰士。
陳炯明從身旁衛兵手裡接過一支惠州仿造的德國1888式委員會老套筒步槍,直接把槍管堵進龍濟光的嘴裏,眼中寒光閃動。
陳炯明又低頭說:「廣州戒備鬆懈,濟軍主力什麼時候到?我們要抓緊時間,趁快才行。」
龍濟光略有詫異:「該換上五色旗啦!」
河谷中,漫山遍野都是匍匐著m.hetubook.com.com或卧倒著的紅軍官兵,成百上千革命戰士穿著短褲、踏著草鞋,頭頂一支竹條編成的斗笠,看起來很不像是正規軍的樣子。
陳炯明的副手林虎滿臉緊張,道:「肇軍來信,說龍濟光要單騎來三水。」
肇軍官兵在前面帶路,肇慶鎮守使李耀漢也親自陪同在龍濟光的左右。等到粵軍從河對面的渡口派出數只小船后,龍濟光才指著江水對面的三水縣縣城,笑道:
無數鮮血流入大江之中,染紅了那數千年來奔涌不息的西江河水。陳炯明棄船登岸,見到在河岸等候多時的林虎后,方才笑道:
龍濟光哈哈一笑:「一起干、一起干,你們都是廣東本地人,將來我督粵是需要你們來撐住場面的。」
「背叛人民者,天下人所共擊之!」
龍濟光大驚失色:「陳競存?!你、你們,你怎麼回事?陳競存你在說什麼!」
林淮唐率部北伐時,林虎曾受廖仲愷的推薦幫助過社會黨訓練民兵,他很熟悉紅軍的戰法戰術,與廖仲愷、陳炯明也都有很深厚的私交情誼,現在卻率領部隊準備迎接龍濟光,態度相當微妙。
濟軍的主力部隊共三十個營一萬六千餘人,現在被拖成一字長蛇陣的隊伍,首尾和_圖_書不能相顧,特別是司令部的指揮人員全都趕在最前頭,整個部隊成了步兵追著參謀跑、重武器追著步兵跑的奇葩格局。
陽光曬得挺挺鋼槍鋥鋥發亮,而在西江下游北岸的永安縣附近,華南野戰軍的第一師師長張醁村和第三師師長何貫中則在丘陵坡道上舉著望遠鏡眺看著遠方變化的局勢。
然而隱藏在河谷內的眾多機關槍和輕型迫擊炮,還有戰士們整然的隊形、肅穆的神情和千萬人鴉雀無聲的紀律,卻足以證明著這是一支紅色軍隊的王牌勁旅。
「是!」
而在江水對岸,早已隱藏在草叢和密林中的數挺機關槍則迅速開火,將龍濟光帶來的少數護衛紛紛掃倒,黃銅色的金屬彈殼落得滿地都是,哐當哐當的聲響中肇慶鎮守使李耀漢也對天鳴槍發出了攻擊的信號,肇軍士兵旋即倒戈,配合粵軍官兵裡應外合就把龍濟光帶來的一百多名警衛全部拿下。
陳炯明親自乘船到對岸迎接龍濟光,林虎則留在三水縣城指揮守軍加強防備。而龍濟光才看到陳炯明親自過河遠迎以後,更對肇慶、三水的投誠反正再無一絲疑慮,心中所想只剩下如何快些趕去廣州搶地盤了。
林虎為之咂舌:「這是關公還是鄭芝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