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七十四章 大迂迴
幾個帶著炸藥包的紅軍工兵戰士飛奔了起來,他們使用的就是徐州兵工廠生產的炸藥,在機關槍火力的掩護下,這些攻堅隊員馬上就衝過了敵人的封鎖線,將炸藥包靠在了圍牆的跟腳下,嗤嗤兩聲,隨著導火索被點燃,戰士們又在火力掩護下迅速撤回出發陣地。
段祺瑞性格謹慎,他也一直非常重視後方鐵路線的防禦,北洋軍不少部隊都留在了後方鐵路沿線做防守任務。特別是段祺瑞的親信盧永祥,親自帶著第十師一整個師守在兗州附近。
攻堅隊員爆破炸開圍牆以後,又有更多戰士衝出戰線。兩名紅軍半蹲下去,架起機關槍掃射著圍牆後面的小土樓和關廟,子彈打在土牆上激起無數煙塵,壓的那些團防民兵抬不起頭來。
敵人火力強大,雖然跑不過紅軍,但如果是死守陣地,打一場呆仗,楊若鈞還真沒有十足把握能夠拿下敵人。
他們一個個都富得流油,卻不肯給老百姓們留下半條活路。
泰安和兗州失守以後,第三師師長楊若鈞就帶著部隊往魯西南一帶轉移。紅軍部隊分散駐紮在各處鄉村地帶,也因此受到了本地反動豪紳武裝的猛烈襲擊。
一
和*圖*書
般情況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風險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會失去戰機,無仗可打。泰安距離就要遠很多,雖然增加了突襲的難度,但只要佔領泰安以後,華東野第三師也能有更多時間就地設置防線和陣地,構築防禦的工事。
楊若鈞一口咬定,他是江蘇鹽城人,辛亥年時跟隨林述慶參加鎮江起義,是目前紅軍中最大一個非嫡系山頭鎮軍派系的代表人物。
楊若鈞同他身邊的參謀長和指導員一起討論說:「我記得戚繼光提過有三種戰法,第一種是算定戰,事先經過廟算,有計劃有安排。第二種是捨命戰,事先沒有計劃,突然遭遇敵人,『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三種是糊塗戰,事先沒有計劃,遇到敵人又不肯捨命,糊裡糊塗打,必然打敗仗。我們今天的勝算把握雖然不高,但也是事先就決定,有目的地就是要這樣打,如能發揚捨命仗的精神,硬拼到底,第三師一定能勝利。」
轟——
第三師兵力較少,即便靠突襲完成攻佔兗州的任務,楊若鈞也擔心他們到時候抵擋不住北洋軍的反擊。
m.hetubook.com.com山東戰場的決戰在即,各方兵力的調動都十分頻繁,津浦鐵路在山東省境內的各個火車站現在都堆滿了軍用物資,數不清的列車拖著鐵皮車廂來回往返,北洋軍和紅軍的官兵戰士密布在魯南大地上,長長的隊伍分別向南北兩個方向延伸,直到看不見的盡頭為止。
「我們去打泰安!」
「師長,我們要去打兗州嗎?還是泰安?」
第三師在消滅濟寧討赤司令部以後,迅速就集結了起來,大批黃色軍裝、灰青色軍帽的戰士踏著大步開始北上。遠遠望去,魯西平野上已經形成了一支漫長的行軍隊列,青年的革命軍人們扛著鋼槍、背著迫擊炮的零部件,還有許多匹毛色各異的戰馬賓士其間。
這些農民的故鄉、村莊和家園,都被反動豪紳的「討赤軍」摧毀了。他們還有許多家人死於徐樹錚「屠戮無遺」的命令之下,因此人人都滿懷著復讎的怨懟和怒火,即便明知道幫紅軍做事將可能受到北洋軍的報復,現在他們也都滿不在乎了。
如此驅民為淵,就算沒有許多社會黨幹部所做的細緻周密的政治宣傳工作,這些老百姓也一樣會投入到和*圖*書紅軍的懷抱中。
第三師師長楊若鈞放下雙筒望遠鏡,眉頭緊皺:「司令部通過鄉親們一點一點把雞毛信送到咱們的手上,要求第三師立刻完成切斷北洋軍後路的任務。現在這個形勢我知道大家都很困難,但這任務關係著紅軍整個革命事業的成敗利鈍,我們一定要頂過去。」
「爆破!」
楊若鈞相信山東戰場的勝利已經唾手可得!
濟南剿總的總司令部當然是設在濟南,但濟南城大壁堅,楊若鈞認為短時間內第三師是無力攻克的。何況濟南那裡還有膠濟線通過,一不小心還有可能使本來就對社會黨人充滿敵意的德國帝國主義勢力干涉解放戰爭。
現在第三師的把握未必能到七成,但形勢比人強,不打也不行啊!
楊若鈞繼續強調第三師一定要晝伏夜出、秘密前進,並且政治部門一定要做好周密細緻的群眾工作,這才能保證紅軍能夠秘密接近泰安,保證紅軍最後攻勢的突然性。
嘟嘟嘟——
第三師上下也都很清楚山東戰場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決戰時刻,大家雖然剛剛完成反掃蕩的作戰目標,各部戰士都相當疲累,但一接到楊若鈞發出的行動指令以後,和圖書便不顧疲勞,連休整都沒有休整,就開始立即彙集起來準備北上。
而在泰安和兗州之間,兗州雖然距離現在第三師的位置更近,但同樣也距離匯聚在鄒城、滕縣一帶的段祺瑞兵團主力過近。
這,就是紅軍的威力;這,就是人民的偉力。
伴隨著尖利的號聲,紅軍戰士挺起刺刀很快就沖入了關廟中,戰鬥到了最激烈的時刻,敵人的抵抗程度頗為激烈,廟口廝殺成一團,血流滿地,最後紅軍不得不用手榴彈炸開一條道路,才終於佔領了關廟。
他想起了中革軍委分發的《戰鬥手冊》里強調過的話:
一面面紅旗散布在紅軍前進的隊列中,使楊若鈞想到了兩年多以前他在南京城下第一次受到林淮唐嘉獎表揚時的情景。
在隊伍的後方和兩翼,則有大批民工駕著大車幫助紅軍運輸彈藥和輜重。
徐州造的迫擊炮重量已經很輕,最起碼和北洋軍使用的德國產克虜伯大炮比起來,要輕便靈活太多倍了,火力上雖然遜色不少,但也不至於說遜色到沒法用的地步。
號手一腳踏在圍牆上,用盡全身力量吹響了衝鋒號——
他騎在一匹黑色的戰馬上,額頭上密布汗水,更多的戰士則踩https://www.hetubook.com.com著一雙草鞋,鐵腳板好像要踏平整個山東。
難道不為紅軍做事,不參加支援前線的志願工作,他們就能活命了嗎?討赤軍分明是拿著剿紅軍做個借口罷了,這些有錢有勢的闊老闆就是要趁亂殺人搶劫,擴大自己的財力勢力。
三十多門迫擊炮被卸下拆散,較笨重的大件零部件由騾馬和大車運輸,小件的零部件就直接由輜重營的戰士手提肩扛。
紅軍的軍官教育比較重視如地圖測繪和偵察相關的工作,一般不強調死拼硬拼的戰鬥精神,但現在形勢到此地步,楊若鈞雖然連七成把握也沒有,也覺得第三師只有堅決的打,放手的打,主觀努力來創造條件,放才能化冒險性為創造性,取得勝利。
……這種作戰與過去的不同點,則為不是有十足把握才打,而是只有六七成勝利的把握即決心打,打時打得極頑強,打的結果可能成為殲滅戰,亦可能雙方都傷亡慘重……
巨大的轟鳴伴隨著炸藥包的爆炸,立刻就把那個所謂的「濟寧討赤司令部」的圍牆掀上了天。這其實就是個本地大地主的圍子,領了徐樹錚發出的委任狀,居然就敢號稱起什麼討赤司令到處截擊和搜殺紅軍、赤衛隊的落單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