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九十六章 莫理循密約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九十六章 莫理循密約

「當然。」
在維多利亞時代落日的餘暉里,英國社會上所熱衷的「英雄」、「鬥士」和「冒險家」,往往與東方的殖民地有很深的聯繫,從蘇丹的戈登到阿拉伯的勞倫斯,那每一個前綴的地名,代表的便是日不落帝國在全球範圍中的權力和地位。
英國人要在密約中規定自此以後中國不得在拉薩地方駐軍,拉薩地方政權的一切內政也要轉交印度政府監督,而且這份密約還將重新劃定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界走向,是一份十足的賣國條約。
莫理循微笑著站了起來:「英國一定會繼續幫助總統閣下維護中國的穩定局面,我想這樣一來我國的印度專員麥克馬洪爵士也不需要再來北京一趟了。」
莫理循說:「或許俄國不能繼續在滿洲和蒙古擴大勢力,但是在新疆呢?朱爾典公使認為為了防止俄國人侵佔中國的新疆,英國和中國必須在中國西部達成更深層次的新合作。」
「總統閣下要拒絕英國的橄欖枝嗎?這是您的政府的統一意見嗎?」
「莫理循先生應該也知道了最近一段時間南方戰爭形勢的變化吧?山東戰役結束以後,我的秘書長梁士詒告訴我銀行團準備暫時停止按付原訂善後大借款合同中的第二批款項,您對此事有所耳聞嗎?」
「《泰晤士報》的賭注從來都會押對。」
袁世凱臉上熱忱的表情慢慢冷了下來,他端起茶杯,驟然間感到杯中的茶水已經涼去了半截。
袁世凱的聲調都變高了一點:「是你們要價太高了!」
這也是辛亥年時,為什麼孫中山、黃興主持的https://m.hetubook•com.com南京臨時政府為何會那樣快的向北方做出妥協的答案。
一種特別有利於列強插手施加影響的平衡局面。
莫理循哈哈笑著搖頭,民國建立以後,就是莫理循在北京幫助袁世凱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現代化的新聞檢查制度。他對蔡廷乾的話不以為然,什麼是民意?能夠維持中國的現狀,那就是國內外最大的民意。
他居住在距離北洋軍政府權力中心極近的王府井大街,很早就獲悉了北洋軍在山東戰場的全面失敗,但莫理循憑藉他對泰晤士報以及所有在華外國媒體的影響力,把這一重大失敗渲染成了「一次無足輕重的挫折」。
袁世凱皺起了眉頭,他開始產生一種非常不好的預感:「什麼合作?」
「我會派梁士詒去和朱爾典公使接洽的,但這份條約必須是不公開的密約,條約內容可以遵照英國方面的一切要求。」
「朱爾典公使希望……總統閣下,朱爾典公使希望英國能夠同拉薩直接交涉簽字。這樣即便俄國入侵中國西部時,我國也能以最快速度反應過來,來保全中國現有領土的完整。」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是大英帝國最光榮也最輝煌的時代,日不落帝國的版圖遍布七大洲五大洋,帝國的勢力範圍覆蓋了整個藍色的地球,殖民帝國的力量遠隔萬里猶能展現出莫大的威力。
莫理循坐下來,卻說:「我剛剛從朱爾典公使那裡回來,他的確是受到了俄國人和日本人的影響,對您的政府產生了一些不好的想法。但我絕不贊和*圖*書成這點,總統閣下是全中國唯一一個能夠穩定國家統一的大人物,我已向朱爾典公使全盤說明了我自己的觀點,公使先生聽完以後已經表示英國的對華政策不會發生重大轉變,英國依舊支持您的政府。」
「但我國的外交官們並不這樣想,總統閣下。」
莫理循好像對北洋軍在內戰中的表現,懷有十足的信心,可蔡廷乾的臉上卻已然蒙上一層陰霾。
山東戰役紅軍一戰就消滅了北洋軍一半的主力部隊,公使團雖然還對北洋政權的存續有很大信心,但多數人也都認為戰爭必將長期化,袁世凱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鎮壓南方叛亂政權了,中國很有可能形成軍閥隔絕的局面,或者按照日本公使的話來說——是「南北朝」。
莫理循也舉起茶杯,還向袁世凱敬了一下:「這並不是總統閣下以為的,我始終非常珍惜這段友情。」
袁世凱也知道列強在華一致行動的原則,如今德國人、俄國人、日本人……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只是由於他們還在看遠東勢力最大的英國人的態度,這才沒有擅自行動起來。
袁世凱的姨太太親自給莫理循準備好了茶水,一般而言袁世凱是不會讓他的妻妾出面待客的,但莫理循身份特殊,所以袁世凱也喜歡用外國人的禮節習慣來邀請他做客,這樣也能凸顯出袁世凱自己的開明姿態。
袁世凱有些脫力地落回到太師椅上,他的體力好像都被抽干一般,肥胖的身軀像是失去主心骨而癱軟了下來。
「莫理循先生,戰爭的形勢好像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和-圖-書……北京也有不少官僚政客,對總統閣下違反約法的一些行政有些不滿。我想政府還是應當表現出一種更開明的姿態,這樣才能獲得民意上的更大支持。」
袁世凱思慮一陣后,又問道:「這是朱爾典公使的意見嗎?」
自從晚清所謂的同光中興以來,中國的財政就幾乎都是靠外國借款來吊著半條命。特別是在庚子國難以後,列強勢力對中國財政的影響力更已經超過了中國政府本身,中國任何一個政權如果不能獲得列強的承認,不能獲得帝國主義的借款,那麼它自身的財政狀況就必然要面臨一個迅速破產的結局。
所以現在列強方面的意見都很一致,就是要減少對袁世凱政權的支持,最好使南北兩個政權互相都不能打敗對方,這樣南北雙方就都必須仰賴於列強的支持,也就必須承認列強的在華勢力和一切既得利益。
袁世凱的臉上很明顯流露出一份驚喜之色,本來按照他浸淫官場數十年養成的心機城府,絕不至於這般失態。可袁世凱深知英國是多麼強大,只要英國支持自己,自己就絕沒有輸給林淮唐的道理。
莫理循攤開雙手:「這不僅是朱爾典公使的意見,而且是我國外交部的意見。閣下,我國政府並不認為拉薩地方是中國的一個省,實際上我們都明白它只是中國的一個附庸政權。閣下,如果您同英國締結拉薩條約,或者能夠在蒙古問題交涉中,爭取到較好的條件,對您維持國內的地位也會有很大幫助。」
而在中國,這個冒險家的名字屬於「北京的莫理循」。
「總統閣下hetubook•com•com,自您從河南回到北京以後,我們也很久不見了。」
袁世凱臉頰上的肌肉都緊張地跳動了起來,他雙手微微顫抖,又緩緩將茶杯放回桌上:「請轉告朱爾典公使……這不是交朋友的辦法!」
「那你就不該……」袁世凱聲音變得低沉而嘶啞了起來,「你知道這種做法會讓我在中國面臨多少攻擊嗎?」
莫理循無奈地搖搖頭:「我們只是想幫助您!總統閣下,您認為列強各國政府現在都持什麼樣的意見嗎?德國那個患有狂躁症的皇帝堅持中國是當代的黃禍,他要求立刻組織第二次八國聯軍遠征來挽回德國人在一卅大罷工里丟的面子。日本人呢?日本人只想看到您的政府垮台,他們只想見到中國變得更為混亂。只有我國……總統閣下,只有英國願意幫助您,也只有英國在華最大的利益是維繫中國目前的現狀。」
袁世凱沉吟說:「自日俄戰爭以後,俄國人在東北的勢力已受到日本的極大限制,上一次的庫倫危機也證明俄國不能繼續在中國擴大他們的勢力範圍了。」
「拉薩一事……」
「拉薩地方是中國的一個省份,由英國和這樣的地方政府直接交涉簽字恐怕不符合國際慣例,而且這也辱沒了英國的大國地位。」
莫理循又聳著肩膀,說:「朱爾典公使認為中國如果陷入長期的南北分裂中,很可能會使貪婪的俄國熊獲得一個新的擴張機會。」
各處的來訪者絡繹不絕,從日出到日落黑暗,莫理循的門前都是車水馬龍的模樣。但他本人現在並不住在家中,而是被邀請到了總統府中小住幾日hetubook.com•com
「閣下,英國的支持將大大幫助到您的政府!」
「但是……」
「莫理循先生,我以為我們是很好的朋友……」
莫理循離開以後,袁世凱也不知道在想什麼,他坐在位置上愣著發了好長時間的呆以後,才突然間站了起來把茶碗摔得粉碎。
「只有總統閣下才是中國唯一能夠防止外國干涉的人,我國一定會繼續支持總統閣下的政府。南方的叛亂政權在財政上而言是難以為繼的,只要戰爭再打三個月,南方叛軍一定就會破產。」
北京當然不是英國的殖民地,但古老帝都的真正主人是誰,又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問題。莫理循雖然只是一名原來在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的普通記者,但他英國人的身份和與袁世凱密切的關係,則使他在北京聲名顯赫,傲視王侯。
莫理循說到這裏時才算圖窮匕見,袁世凱可不傻,什麼幫助中國保全領土,這說白了英國人不就是要把拉薩的地方政權納入到英國人自己的勢力範圍下嗎?
莫理循在他的老友曾經的留美|幼童、現在的總統府高等參議蔡廷干陪同下,前來拜見袁世凱,兩人同行中還一邊交談起近來的國內外時局形勢。
袁世凱等待莫理循已久,他對這個英國記者很有好感,而且兩人自晚清以來結成的友情也經過了時間的考驗。辛亥革命時,正是莫理循為袁世凱秘密通報的大量情報,才使袁世凱能夠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將孫黃一干人等都做成了自己手上的棋子,最終獨攬大權。
袁世凱眼裡泛著冷光,說:「如果我締結這份條約,六國銀行團就會立刻批准第二期的借款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