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民國不求生

作者:宇文郡主
民國不求生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膽有量

第四卷 解放戰爭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膽有量

林淮唐剛從火車專列上走了下來,北方冬日的天氣對福建人來說還是相當寒冷,林淮唐不得不換穿了一件領上帶有轟轟絨毛的大棉衣。
「少川先生是外交大才,待中央政府接收北方的地方政權以後,我一定推舉少川先生繼續為中國的外交交涉工作添一份力。」
副領事笑了笑:「我的問題是有一些多。還有,在東交民巷有一部分觀察家,對於社會黨的政治理念很感興趣,有些報紙說社會黨是一個以社會主義乃至於共產主義為執政理想的政黨,將軍閣下,這是真的嗎?」
獨裁有膽,民主有量。
哪怕是對清名遠揚的唐紹儀,而且是在這種無數代表專程來熱烈歡迎林淮唐的場合上,他說話的語氣也沒有絲毫鬆動:
林淮唐在滄州火車站向北方民眾做了一番演說以後,稍作休息便繼續乘車北上。書記長專列從滄州一路向北,一直抵達青縣段運河的最北端,也是津浦鐵路抵達天津楊柳青火車站前的最後一戰:馬廠。
可以想見,當大運河惡浪滔天、腥風血雨的時候,馬廠一隅之地只能孤獨地眼見一幕幕歷史慘劇在面前上演。
華東野戰軍第一師和第二師的大部隊均已相繼進入直隸省境內,第二師師長薛岳還親自率軍接管了直隸都督朱和圖書家寶的治所駐地保定城,將北洋軍原本要運往河南接濟馮國璋兵團的二十余車軍需糧秣物資全部扣押,之後在鐵路工人聯合會的幫助下,大批鐵路工程師和技術工人便接管了貫穿冀中地帶的京漢線北段鐵路。
這樣紅軍調入直隸的軍隊,就達到了二師又一混成旅的數量,短時間內足可以應付北方的任何意外變亂了。
「北京政府業已瓦解,談何代表?少川先生的和談總代表名義,又是哪裡來的授權?袁世凱不是以國會縱火案和戡亂動員條例,將國會的大權都聚斂於他一人之身嗎?以法律考慮,只有袁世凱能夠授權少川先生談判之全權,而今袁世凱既死,少川先生的授權又從何而來呢?」
位在歡迎人群隊列最前方者,一身筆挺的革履西裝,還戴著一副眼睛,彬彬有禮,看起來就和北洋系的那群舊官僚氣度不大一樣。
辛亥年時南北和談北方之總代表,民國肇造以後袁世凱與同盟會妥協下選出的首任內閣總理。
林淮唐又看了一眼唐紹儀,望著這位外交家極近難堪與尷尬的神態,終於鬆口一笑:
一九一四年,民國三年,一月一日,天津馬廠火車站。
林淮唐從南京出發時,中革軍委為了確保主席的安全,特地將和_圖_書在上海待命做戰略預備隊的華東野戰軍孫寧所部第二獨立旅又調了過來。這支部隊在南京被加強了一個機關槍營和一個迫擊炮營以後,便正式改稱為中央警衛旅,專程用於保衛中執委書記局的安全,並將一直隨林淮唐北上,駐紮到北京去。
在談判桌上折衝樽俎,是唐紹儀的長項,晚清時英國與西藏地方官員擅自簽約,完全控制了西藏。唐紹儀臨危受命,硬是虎口拔牙,讓英國人承諾不兼并西藏,不干涉西藏政治活動,在弱國無外交的困境中,唐紹儀能做到此地步已很不容易。
有一位美國使館派來的副領事,也是猶豫著考慮了很久,在好幾個稱謂中挑選來挑選去,最後才選出一個不倫不類的稱呼問道:
唐紹儀還保持著矜持的微笑,道:「鄙人代表北京政府,特以和談總代表名義來此恭候林先生。國家禍亂至此,實在該到了收拾元氣的時機啦。」
「少川先生……未曾想到會是您代表北洋諸將來迎接我。」
蒼茫天地間,林淮唐無法做那冷漠旁觀的看客,運河之畔的青草一年一枯榮,這個老大帝國的命運也將迎來全面的刷新。
北京的蔡鍔、馮玉祥、總工會三個臨時政權,都派了代表團到天津迎接林淮唐。除此以外,hetubook.com.com首都革命以後幸免於難的一批北方名流賢達,為了在新政權中給自己爭取一官半職,也紛紛或親至天津相迎、或派代表到天津拜見林淮唐。
一時間,小小的馬廠可謂冠蓋如雲,北方士大夫多匯聚於此,就連東交民巷的公使團,包括日本在內,都派出了多名外交官遠至馬廠迎接林淮唐的到來。
社會黨的一大原則就是光明磊落、實事求是,林淮唐不怕別人攻擊他攬權、也不怕別人攻擊他專制。因為只要社會黨始終把握住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原則,始終把握住工農專政的精神,那林淮唐就完全有底氣說——
大雪、冬至過後,運河裡正是薄冰初凍的時候。有時水流稍大一些,即沖開幾塊灰白色的浮冰,伴著湧向海河的河水上下沉浮,恰如此刻北洋軍殘部的命運一般漂泊不定。
紅旗如羽,青年如林,那一張張年輕的面孔上,洋溢的都是一個民族的希望!
「不錯!任你說社會黨獨裁也好,任你說社會黨民主也好,又如何?社會黨就是獨裁有膽,民主亦有量,只是要看看你自己是不是社會黨專政的對象罷了!」
如非林淮唐攪亂歷史,那麼原本這裏還會成為段祺瑞討伐張勳復辟的討逆軍誓師之地。
林淮唐自說自話中,已m•hetubook•com•com經是完全以中央政府的首腦,甚至於是以中華民國的國家元首身份在講話了。
其實在紅軍北上途中,林淮唐從南京出發的時候、抵達德州的時候、抵達滄州的時候,都曾經發過好幾次類似口吻的通電。
社會黨要徹底掌握中華民國的國家機器、要徹底掌握中央政權絕對領導權的態度,林淮唐可是從來就沒有隱藏過的,只可惜北洋這批舊人,始終都還心存幻想而已。
「首都革命以前,我尚在南京時,社會黨就已經發布了戰犯懲處條例,少川先生不知道嗎?我們北上赴京,是來抵定禍亂、懲治戰犯的,不是來和談的,任何和談代表名義,對不起了少川先生,恕我們國大授權之中央政府不能接受。」
車站上此刻已經站滿歡迎人群,中國面孔者有之,西洋麵孔者亦有之,人山人海也不過如此。其中還很有一些人是林淮唐此前北上任蒙疆經略使時,在北京曾結交過的北方政府大員或社會名流。
「將軍閣下,此次南北和談……不,此次紅軍北上,南京政府對於北方官僚和軍人的具體條件是什麼呢?紅軍是想和平接收北方,還是不惜以武力為代價呢?我們在華的外國人,也都很關注紅軍將會怎麼對待前政府簽署的那些外交條約呢?還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
但林淮唐聽到這話,便極是不悅,他臉上那種不滿意的表情幾乎是要滿溢了出來。
馬廠在清初為一小村落,光緒年間始置軍營於此,遂為駐兵之地,東通渤海,北達津沽,那時候淮軍名將周盛傳率部屯駐馬廠,人稱「盛字軍」,十年之間,周盛傳不僅在這裏創建馬廠兵營,而且興水利、改土壤、開挖馬廠減河,使沿河鹼地變良田,新增墾田以百萬計,造福一方。
到此時,林淮唐算是完全有信心說出這句話來了。
此人便是唐紹儀。
林淮唐站在台階上一動不動,他居高臨下掃視眾人:「北方政權已經完全瓦解,紅軍此來是以中央政府名義接管京津,可不是來這裏同業已瓦解的北廷搞什麼談判。」
可嘆,盛軍最終在甲午戰爭中喋血丹東,全軍覆沒。庚子年時八國聯軍攻略京津,袁世凱的一支部隊則在馬廠按兵不動,即便滄州的義和團到天津參加打擊八國聯軍的戰鬥,馬廠駐兵依然按兵不動;京城危急,帝后倉皇西逃,駐兵依然沒有動靜。
而林淮唐親提大軍入京,氣度魄力比起一年前刺林案時白衣入京,又多了好幾分的威勢。中央警衛旅的紅軍官兵在前方開道,沿途確保書記局成員們的人身安全,同時也以鐵一般的紀律向北方各界展示紅軍肅殺的力量。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