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覺醒年代
第八十七章 中國軍隊
康大眼摸了摸鼻子,坦然笑道:「我呢,你是知道的,我是老湘軍,這些年跟著社會黨和紅軍干,受了不少教育,我也知道湘軍歷史上其實沒有我想的那麼光榮。湘軍屠殺過好多地方,為了所謂的殺賊,又幹了那麼多沒屁|眼子的事,可我還是想,我這輩子所聽的湘軍故事即便都是假的,可每個故事最後老百姓們對太平盛世的渴望,一定不是假的。」
四年前陳更新才從日本長門炮術學校畢業,他還是當年那一屆的首席畢業生,四年以後陳更新則要擔負起摧毀日本軍隊的職責來,連他自己都不由得有些感慨,命運的安排或許真是如此的巧合與恰當。
「全黨全軍都已經進行了總動員,一縱和二縱都在昌邑一帶待命……向各部隊傳達指示,以昌邑、高密、諸城一線為封鎖線,各部隊向東面集結前進,各部在等待前委進一步指示以前,當發揚主觀能動性的作戰精神,相機朝膠東一線實行壓迫。」
趙自牢深吸一口氣:「是的,此戰以後,中國一定就會迎來一個長治久安的高速發展期……到那時
和_圖_書候所有百姓的生活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陳更新斬釘截鐵的說:「紅軍還不到全面進攻的時候,一旦日軍改變東進東向開始朝西面前進,紅軍各縱隊應當以最快速度,從行軍狀態轉入就地防守狀態,要嚴格按照條例和操典修築野戰工事和防禦陣地,不容有誤。各部隊政委要負起責任來,一旦防守,任何部隊都不能對修工事的任務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攜帶,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傳達下去!」
所有壓力都擔在了陳更新的肩膀上,雖然前指委員會採用的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但所有人都知道林淮唐對陳更新最為信任,所有人也都十分清楚陳更新是紅軍中最熟悉山東戰場的高級將領。
「一鳴驚人」的行動已經正式開始,從徐州到濟南之間的鐵路上,幾乎集中了全中國近一半的機車車廂。為了解決調度問題,鐵路局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不知道有多少個夜晚沒有合過眼睛,他們編排出來的列車時刻表草稿幾乎能夠堆滿一整個倉庫,所有的鐵路工人也都為了軍事調度和後勤補給的
https://www.hetubook.com.com效率,不眠不休的加班加班工作。
這也是因為康大眼的文化水平低,雖然紅軍部隊內始終都有要求基層官兵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要求,但康大眼的學習能力也比較差,可能是因為年齡不小的緣故,記憶力也不好,所以雖然很努力,但就是學不會什麼東西。
三縱駐地外間的雨水越下越急切,還裹挾著一層寒氣撲面而來,給這個盛夏的末尾帶來一絲凄厲的冰涼。雨水完全覆蓋住地面,形成一層厚厚的泥土,趙自牢一手揮別康大眼后,他腳上的布鞋踩在泥地里,馬上就感到濕了一片。
康大眼握住趙自牢的手,說:「湘軍沒有給中國和中國的老百姓帶來一個真正安定的日子,但紅軍一定可以,對嗎?我始終相信這點。」
大戰即將爆發,康大眼剪去清朝的辮子也有四五年時間了,一頭簡單的毛寸看著十分精神。他穿著紅軍的土黃色軍裝,整個人的氣質也顯得挺拔了好幾倍。
秦漢唐問道:「如果日軍向西反擊,我軍要全線進攻嗎?」
康大眼是辛亥革命時https://m.hetubook.com.com被紅軍俘虜的清軍士兵,也是最早的「光復戰士」之一。他和趙自牢都跟著吳佩孚參与了北京事變,現在則擔任第七師內的一名副營長,以康大眼參加革命武裝的資歷來說,這個升遷速度算是非常慢了,像趙自牢現在都已經是司令部副官了。
「因為我們的軍隊,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國民,就是這樣一群不可戰勝的人……中國大不一樣了,全世界是時候該知道中國和過去是大不一樣了,紅軍一定會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一定可以,當然可以。」趙自牢也發自內心相信這一點,「等到戰爭結束以後,康叔,我們一起到北京喝酒吧。」
「康叔?」趙自牢在離開高密以前,還是對自己這位好幾次同生共死的老戰友有說不完的不舍,「這場大戰想必會空前激烈……你要保重了!如果前線戰況艱難,我們機關人員也一定會荷槍實彈與你共歷生死。」
過去的光榮歷史,都使得人們把目光聚焦在了這位年輕的軍事指揮官身上。
徹骨的寒冷讓趙自牢的精神變得更清晰起來,紅軍的和*圖*書軍官是穿布鞋的,但他很清楚知道徐州方面為了這場戰爭,給前線的戰士官兵們準備了多少雙雨靴,所以暴雨愈大,趙自牢愈有相信山東半島上的這場反干涉戰爭,對於紅軍而言,肯定是一場必勝之戰。
陳更新望向風雨晦暗的天空,這麼多的軍隊、這麼精良的武器裝備,從1840年開始,直到今年,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過去了,也只有在社會黨、在林淮唐的領導下,中國政府才有能力聚集起這樣一支規模、這樣一支戰鬥力的大軍。
秦漢唐把青島當局交到前指作戰參謀處的那份作戰大綱拿了出來,說:「德國軍隊正如他們作戰計劃書里寫的一樣,用積極的進攻精神趁日軍剛剛登陸立足不穩的機會,給予了日本軍隊大量殺傷……這種執行能力確實厲害。」
近十年前,日本和俄國兩大帝國主義以中國為戰場進行爭霸。彼時的中國,竟然只能放任兩支外國軍隊在自己的國土上交戰,生民流離,一個民族的恥辱簡直到了極點。
華東野戰軍和華南野戰軍的基幹部隊都被重新編列入前指委員會的麾下,在膠濟鐵路的南和圖書北兩面,分別組成了第一縱隊、第二縱隊、第三縱隊、第四縱隊、第五縱隊的五個軍級單位。同時前指委員會在濟南還掌握著被命名為特種兵縱隊的一系列機動部隊,包括那些鐵甲火車和重型榴彈炮,都掌握在這裏。
近十年以後,協約國又和同盟國在中國的土地上,妄圖進行一場將中國排除于外的戰爭。但此時的中國,經過了辛亥革命和解放戰爭的錘鍊以後,一股全新的力量已經從這個老大民族的骨髓里湧現出來,紅軍將用他們的血肉來證明中華民族的頑強。
前指委員會的軍令很快就層層傳遞了下去,負責傳達軍令的副官趙自牢很快就在高密附近見到了三縱第七師師長吳佩孚,同時也見到了他自己的另一位老戰友康大眼。
他對勝利的前景有無限的信心!
康大眼錘著自己的胸口,倒是滿不在乎:「紅軍打敗了清朝,打敗了老袁,我是親眼看著紅軍如何躥起,也是親眼看著林主席怎麼打敗那無數的對手。東洋鬼子到底有什麼了不起?咱們也不是沒有見識過德國那些西洋鬼子的嘛!這回打敗東洋鬼后,天下就要太平了吧!」